漢高帝劉邦究竟有多「流氓」?

2020-12-04 葉晏慈足球觀

漢王朝已經離我們很多年了,我們對一段歷史,一個人物的了解,只能從一些史書以及野史當中得到一些蛛絲馬跡,當然這很多內容就難辨真假。其中就有對漢代開國皇帝漢高帝(祖)劉邦不友好的評價,說他是「流氓」,那麼它到底有多「流氓」呢?今兒我們就來聊聊這個問題。

影視劇劉邦形象,出身於市井的劉邦和一隻狗狗在一起,很多文化人對他的出身是看不起的

劉邦的「流氓」與個人的生活作風問題似乎關係不大

在現代意義當中,流氓指的是那些在處理男女關係當中表現拙劣的人以及產生的行為。但是對劉邦的這一評價,更多的是說他在行事作風處理問題,以及他的出身等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劣跡或者薄弱環節。

「尿儒冠」可能是說劉邦流氓的最有力佐證,至少說明他得罪了讀書人,那麼讀書人手裡的筆及他們的嘴巴就變得更加厲害

在一些野史當中,描述過劉邦幹過一件非常影響惡劣的事情叫做「尿(溺)儒冠」。尿(溺),就是尿尿;儒,就是儒生,也就是所謂的讀書人;冠,讀書人的帽子。

劉邦本身是一個沒有什麼文化的,他出生於市井草莽,所以他對於那些附庸風雅的讀書人恨之入骨,而為了羞辱讀書人,劉邦就會在朝堂之上或者大庭廣眾之下,把讀書人頭上戴的帽子摘下來扔到地上,然後往帽子裡面尿尿。當然,這種行為極其惡劣,影響極壞。那麼劉邦自然和具有著書立說,修史的讀書人之間的對立關係就更加尖銳,那麼讀書人捕風捉影,添油加醋來噁心劉邦就很好理解。

劉邦的市井混混形象

當然,這個故事在我看來或許不存在,只不過劉邦對於讀書人的藐視或許是存在的,劉邦在推行的某些政策上面可能傷害了讀書人的利益,那麼讀書人變著法子來噁心他,給他杜撰故事,敗壞他的名聲的事兒就真幹得出來。這個故事現在被大家還拿出來講,那麼他的這個行為本身就夠得上流氓的標準。

為了自己逃命,不顧骨肉親情。這個故事從人品上來敗壞劉邦

這個故事大致的意思是說,劉邦和項羽的交戰過程中失敗了,劉邦就駕著馬車載著自己的妻子女兒逃跑,但是由於車上的人太多,車行走緩慢,在十分危急的情況下,劉邦竟然將自己的女兒推下車,然後自己逃跑了。這個故事在現實當中可能也不存在,但是漢朝的文人能將這個故事塑造出來,足以敗壞他的人品,讓他失去德行,那麼這也看作他是流氓的表現。

劉邦似乎不顧兒女親情

兩軍交戰,劉邦不顧及自己父親的安危,顯得薄情寡義,寡廉鮮恥

這個故事也是說劉邦和項羽在交戰,項羽為了掌握戰爭的主動權,他派人將劉邦的父親抓過來,然後拉到城頭上面,讓士兵用刀架在劉邦他父親的脖子上,然後向對面的劉邦喊話,項羽說你的父親在我手裡,你要不投降的話,我就將你的父親殺掉。

劉邦的父親被項羽捉住,劉邦不為所動

項羽拿劉邦的父親要挾劉邦,劉邦不以為然

當然,面對這樣的情勢劉邦不為所動,他還說過這麼一番話:我劉邦和你項羽曾經拜過兄弟,我的父親也是你的父親,要殺要剮,悉聽尊便。劉邦用一種潑皮無賴的手段,讓項羽對他的這種威脅起不到任何一點效果,很多人為劉邦的這個作為就是小人就是流氓,不顧及父子親情,顯得寡廉鮮恥,這個故事也被認為是劉邦流氓的一種表現。

結語

平心而論,劉邦能夠打敗強大的項羽,能夠將韓信、張良、蕭何、樊噲等人靈活自如地運用,能夠指揮千軍萬馬打仗,並且建立強大的漢王朝,說明他肯定是有能耐的,能混到皇帝這個份上,他的學識和水平,他的肚量肯定不會小,所以說劉邦流氓這種論斷基本上是靠不住的。

劉邦在駕馭漢初三傑,在用人以及戰略眼光上,很難說他就是一個市井潑皮

只不過他在當了皇帝的過程中,由於自身的學識水平以及地位,並且為了維護他的利益,他對於那些經常在他耳邊說三道四的文人或許看不起,有時候在一些行動上可能傷害了文化人的心,損害了他們的利益。在這種情況下,不排除當時的文人為了打擊報復,通過自己手裡掌握的筆和紙以及產生的影響力,對劉邦進行污衊,從而讓劉邦在後世沒有一個好名聲。

(酉水之子)

相關焦點

  • 都說劉邦是「流氓皇帝」,劉邦究竟有多流氓?
    在大家的印象裡,劉邦就是個地痞流氓,項羽才是大英雄。按照慣常邏輯,正義會戰勝邪惡,英雄戰勝流氓,然而這次反轉了,流氓戰勝了英雄。項羽死的很慘,自刎之後,被人大卸八塊,凡是搶到殘肢的人,都一一封了侯。而劉邦成為天下之主。
  • 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流氓皇帝」的劉邦,究竟有多「流氓」?
    眾所周知,劉邦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草根出身的皇帝。同時,由於行為做派有些像是流氓,因此劉邦在歷史上一直被人們稱為是流氓皇帝。之所有稱他為流氓皇帝,不僅僅是因為他是流氓出身,而是即使是做了皇帝之後,仍然耍流氓。那麼劉邦究竟有多流氓呢?
  • 「流氓皇帝」漢高祖劉邦到底有多流氓?說說劉邦的七條流氓法則
    魏晉時期文人偶像團體「竹林七賢」裡,有位叫阮籍的,曾講過一句很出名的話:「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這裡的豎子,大抵說是劉邦。若換成大白話,大概就是「當時沒什麼牛氣哄哄的人物,竟然讓這個老流氓成了名」。至此之後,我們認證劉邦身份,除了「皇帝」,還有「流氓」,或者乾脆合二為一,稱為「流氓皇帝」。
  • 劉邦:流氓無賴皇帝是如何煉成的
    漢高祖劉邦從一個小小的泗水亭長,當地混混,痞子,最後搖身一變成了西漢的開國皇帝。他究竟都多麼無賴,多流氓。這篇文章放下的軍事生涯,戎馬一生姑且不談。這樣的皇帝遠遠算不上千古一帝,雖然是開國皇帝,但是和秦始皇遠遠不能比。此篇文章著重說明一下劉邦的品行。
  • 都說劉邦是「流氓皇帝」,他到底流氓在哪裡?
    劉邦是流氓,但不是皇帝,劉邦是皇帝,但不是流氓。劉邦從沛縣農民子弟成為大漢皇帝,開創漢朝四百年的輝煌,劉邦有痞性,但在成為開國皇帝的過程中,隨著環境變化,劉邦已經不再是昔日的劉邦。劉邦的流氓行徑發生在稱帝之前,那劉邦都幹了什麼呢?
  • 漢高祖劉邦,為什麼一直被人說是流氓?
    漢高祖劉邦,他出身於市井,本非仁義君子,但不知怎麼就被人戴上「流氓皇帝」的帽子。可他身上的流氓氣確實比較明顯,主要有4點:好色無度劉邦是貪財好色之徒,在娶呂雉之前,不僅流連煙花之地,還與寡婦曹氏行苟且之事,而這還是手頭不寬裕時的行為。
  • 劉邦是無賴?英國史學家:歷史最有遠見的兩個人,其中一個是劉邦
    在席中,劉邦半炫耀,半開玩笑地對父親說:"始大人常以臣無賴,不能治產業,不如仲力。今某之業所就孰與仲多?"意思就是:以前父親大人常說我是個無賴,不能養家活口,比不上二哥。不知道如今我跟二哥,誰的財產比較多呢?以前父親大人常說我是個無賴,不能養家活口,比不上二哥。
  • 「流氓皇帝」劉邦,都曾做過哪些「流氓」之事
    眾所周知,漢高祖劉邦是著名的「流氓皇帝」,這方面最著名的事跡,就是吃同鄉樊噲的狗肉不給錢,叫對方給他賒帳,對方倒是賒了,他卻一次也沒結過帳。 人家也是小本生意,賺的錢還不如他吃掉的多,樊噲被吃怕了,來了個惹不起躲得起。
  • 重讀《高祖本紀》:「流氓」劉邦,為什麼那麼牛?
    為什麼大家都喜歡叫劉邦為「流氓」呢?小編覺得,這絕對是太史公在《史記》裡使了壞——他在《高祖本紀》裡,開篇就寫了邦哥三個特點:「不幹正事、遊手好閒(不事家人生產作業)」、「好酒及色」、「愛說髒話(廷中無所不狎侮)」。就算已經過了兩千年,劉老四的這幾個特點,也是標準的「社會人」配置。所以,叫他「流氓」倒也切貼。那麼這個流氓為什麼這麼牛呢?
  • 都說劉邦是「流氓皇帝」,他到底做了啥?看完這一件事就明白了
    都說劉邦是「流氓皇帝」,他到底做了啥?看完這一件事就明白了!,後世人卻都說劉邦是「流氓皇帝」,那麼,劉邦到底做了什麼事情,讓後世爭議不斷呢?在《續漢書·百官志》裡記載,「大 率十裡一亭,亭有長;十亭一鄉,鄉有三老、有秩、嗇夫、遊徼。三老掌教化;嗇夫職聽訟,收賦稅」,意思就是和村長差不多,和平處理相鄰矛盾問題,催繳稅收等
  • 劉邦被稱為「流氓皇帝」,對父親、兒女、妃嬪都沒有盡責,對嗎?
    劉邦是「流氓皇帝」嗎?按照《史記》司馬遷的記錄,似乎他就是典型的流氓皇帝。不說別的我們就看他做的事情,就可以看出他的素質是一點都不高呀。我們說一件小事,劉邦一項認為打天下是靠武力的,他看不起儒生。看不起儒生就看不起吧,他竟然羞辱儒生。
  • 都說劉邦是「流氓皇帝」,為何歷史卻選擇了劉邦?
    在諸多開國皇帝之中,漢高祖劉邦的名聲實在算不上多好,甚至被戲稱為「流氓皇帝」,歸根結底便在於他身上的諸多不良嗜好,例如貪酒好色、貪生怕死、遊手好閒等等。那麼,在秦末天下大亂,群雄並起的情況下,歷史最終卻選擇了劉邦呢?其實,只要我們拋開劉邦身上的種種不足,回顧劉邦的一生,便能發現其身上的諸多閃光點。
  • 劉邦一個「流氓」一樣的人,他是憑藉著什麼坐上皇帝寶座的?
    在司馬遷的筆下,劉邦是小混混,是地痞,是流氓,是渣渣,幾乎男人所有的壞毛病他身上都有,可謂五毒俱全。先來看看劉邦幹的齷齪事。頭一件,與寡婦生兒子。劉邦整天騙吃騙喝,好吃懶做,偷奸耍滑,這樣的人,沒有哪個女人想嫁給他,後來,劉邦勾搭上了隔壁村的曹寡婦,生了大兒子劉肥。
  • 你以為他是在捧項羽,其實他在幫劉邦
    實際上,司馬遷之所以會把項羽寫入只有帝王才能進的本紀,一方面是因為項羽曾有帝王之實,另一方面是為劉邦的漢找法理性依據。基於同樣的道理,我們可以發現,司馬遷並沒有為漢孝惠帝和前後兩位漢少帝寫本紀,而只是為漢高后呂雉寫了本紀。為什麼?漢孝惠帝劉盈明明做了七年皇帝,是名副其實的皇帝啊,而且有親政的時候。
  • 劉邦作為一個沒文化的「流氓」,為何能駕馭比自己厲害的人?
    劉邦稱帝,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奇蹟,因為根據《史記》記載,劉邦是卷帙浩繁的中華歷史上第一位沒有文化的開基帝王,也是第一位以平民身份登上最高權力寶座的「流氓皇帝」,為什麼他能化腐朽為神奇呢?但是誰能想到這樣一個文盲、流氓居然能帶領一幫兄弟打贏了項羽還建立了大漢王朝,而且這些兄弟們能力各個都比他強,為什麼都聽他指揮呢?
  • 項羽和劉邦到底是誰的心理素質好
    那就是不是「成王敗寇」的樣子,人們不會「不擇手段」 也不會認可劉邦這樣的「小人得志」。人們都會像大英雄項羽那樣:「重視道義、有尊嚴、有自信、不願意恃強凌弱、願意保護弱小的人、坦率直爽」等等等等,還說這是具有高貴人格的貴族精神。我寫歷史類的文章有兩個原因:一是想知道一些歷史事件;看得多了就有了第二個原因,寫下自己的一些想法,也可以稱之為心得吧。
  • 項羽烏江自刎6年後,江東子弟捲土重來,雖戰敗卻與劉邦玉石俱焚
    勸諫秦王要有寬厚肚量。君王如此,常人亦如此。凡是胸懷寬廣者往往能成大器,凡嫉賢妒能之輩不僅自己難成氣候,史書中也往往留下惡名。劉邦就是一典型例子,在一統天下之前頗有容人之度,因此能打敗項羽成為天下之主;登基後對功臣百般猜忌,也為自己身死埋下禍根。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在大澤鄉發動起義,建立張楚政權,隨後各地群雄並起。
  • 劉邦到底有沒有碰過虞姬?
    究竟該實行哪一種政治制度? 目前有三種選擇: 第一,恢復戰國七雄的舊格局; 第二,繼承秦始皇大一統帝國; 第三,另起爐灶,建立新秩序。 項羽選擇了最後一種。
  • 漢高祖劉邦起義時,在芒碭山斬殺的那條大白蛇,究竟有多大?
    前言:我國有一個偉大的朝代漢朝,在漢朝幾百年江山中我們中國發展迅速爭雄天下,讓周圍匈奴等國都聞風喪膽只能俯首稱臣。漢朝是由漢高祖劉邦建立,在起義之時,據傳劉邦斬殺了一條白蛇,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 劉邦年輕是個無賴流氓,並且比呂雉大15歲,呂雉為何還要嫁給他?
    劉邦的父兄都是鄉下土裡刨食的普通農夫,他卻不願意從事農業勞作,且生性懶散疲沓,嗜酒好色,但他也有很多優點,譬如仗義疏財(前提是手裡有幾個錢),樂善好施,性格開朗,度量寬宏,喜交豪傑,平易近人。劉邦經常身無分文,卻喜揮霍,所以他老爹劉太公認為他存不住錢,不能發家致富,一輩子只能是個流氓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