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咪家長群裡,那些煩人的家長都是什麼樣……

2021-01-16 每個寵物都有故事

擁有喵星人的鏟屎官,加加貓咪家長群,沒事在群裡互幫互助或者分享一下,也是很大的樂趣呢。可是呢,總有些家長,分分鐘想讓人抓狂。沒想到,人到中年沒兒沒女的自己,躲過了幼兒園家長群,卻沒有躲過貓咪家長群。那就一起來吐槽一下最讓人討厭的貓咪家長是什麼樣吧。

布偶貓

第一種:崇洋媚外貶低別人秀優越型。各家貓咪的品種都不一樣,有的是幾千甚至幾萬一只的名貴貓,有的是路邊撿來的本土貓。不過真正愛貓自然不會介意這個。不過,當有人發了貓咪的照片,如果是一隻田園貓,總會有人跳出來說「哎呀你養的是田園貓啊,不是說不好,但是田園貓愛抓人不衛生真的不適合養的啦」。如果你發一隻品種貓,「哎呀你這個是美短嗎?不太純啊,毛有點太長了啦」「哎呀你只給貓咪吃國產貓糧啊,不健康的啦」。

橘貓

田園貓怎麼了,照樣的小仙女,而且串串更健康呢。國產貓糧怎麼了,我用心養貓,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儘可能給貓咪好的,它病了我也會帶它去醫院,就吃個國產貓糧就是不健康就要吃死貓了嗎?那你還是國產的呢,你呼吸的空氣還是國產的呢。

黑貓

第二種:毫無愛心不負責任型。你說貓咪生病去醫院了,他會說「去什麼醫院啦,又死不了,死了大不了再養一隻就好了」「我養貓只是為了給孩子玩的,不然我才不養呢」「什麼,便宜的貓糧也要幾十塊一斤?我覺得吃點剩飯剩菜就可以了」。我不建議不顧自己能力強行給貓最高的配置,但是這種完全不顧貓咪的健康,甚至把貓咪當玩具的行為,我也是非常鄙視的。養貓,就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對它好點,不然何必要養呢?

藍貓

第三種:不分青紅皂白隨意指責型。有的人,自己貓咪因病或者是其他原因去世了,本著不再讓悲劇發生的原因分享經驗。可是總會有人跳出來說「哎呀你的貓死了?肯定是你養的不用心,一看你就沒把它當家人」。其實,真正愛貓的人,貓死了,肯定比誰都傷心,而且人家忍著悲痛來分享經驗,讓你可以更加科學的養貓,你還給人雪上加霜???

其實,貓咪家長群裡,遠遠不止這幾類人。還有不分時間刷屏的,還有無節制無限制無數照片接著視頻秀貓咪的。可是這些人,至少是愛貓咪的,而且沒有看不起哪種貓,雖然他們的秀貓方式可能會打擾到別人,但是把消息設置不提醒就好了。而上面盤點的幾種人,分明沒有真的把貓當成責任。記住,貓咪不是你顯示身份的工具,也不是你的玩具,更不是可以任意傷害的對象。不能負責又何必養,結果往往是又多了流浪貓!你還遇見過哪些奇葩貓咪家長呢?一起吐槽吧。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家長群裡的那些彎彎繞像極了這些年的職場潛規則
    上周,一條抖音視頻火了,這條視頻錄屏了一個三年級的家長群,班主任老師在群裡發了一條信息說:「各位家長,明天按時來,收到了嗎?」接下來是一群家長排隊出來接龍:「好的,收到了,謝謝老師!」家長們的回覆很像是複製了前一個家長的句子,在群裡「蓋樓」。
  • 「我就退家長群怎麼了」!爸爸吐槽家長群走紅,道出無數家長心聲
    但迄今為止,汪涵愣是一個都沒加,堅持拒加各種家長群。而原因,就在於如今的家長群,並不單純是個方便老師與家長溝通交流的地方了。各種比較無形中就增加了家長們的壓力。很多孩子剛上學的家長,一開始都是抱著,與老師家長交流育兒經的心態進的群,覺得終於找到「大本營」了。可漸漸地,就發現實際與自己的想像差距過於大了些。
  •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一家長吐槽出了眾多家長心聲
    一位家長吐槽家長群的視頻在網友引起人們的圍觀和熱議,不少家長也說該男子說出了自己的心聲,自己也想這樣做,只是不敢而已。家長群本來是加強家校老師和家長之間聯繫的,怎麼會引發家長如此大的火氣呢,還要退群。應該說家長群在很多老師的管理下是有些變味了。
  • 班主任直言:家長群裡這「3種家長」最討人厭,第一種尤為惹人嫌
    那位家長表示李老師並沒有履行監督的義務和責任,要到學校去投訴李老師,頓時李老師有苦說不出。不過由於是在家長群裡,所以其他的家長也站出來為李老師說話,表明要看一下孩子的傷口照片,不然隨意指責李老師也是讓李老師委屈了。
  •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中年父母的崩潰,從家長群開始!
    起因很簡單:他無法及時回復家長群的信息,而被老師在家長會上點名批評,並被貼上了「不關心孩子」的標籤,導致情緒失控。 在家長會現場,這位家長邊哭邊說:「我怎麼可能不關心呢。天天加班到凌晨,我不可能時時刻刻,關心你們(家長群裡)那些東西。
  • 教育部這項通知真是大快人心,家長們拍手稱讚,家長群可以解散了
    隨著人均收入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學生家長們都已經把孩子的教育問題放在了第一位。甚至在孩子還沒有出生之前,就謀劃著應該給孩子報什麼輔導班,應該上哪所小學。為了孩子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可以說是嘔心瀝血。當今一代的學生家長可以說是最為辛苦的一屆家長,白天除了要辛苦工作之外,晚上回到家後還要拖著疲憊的身軀輔導孩子作業。有少數的教師曾在家長群裡面公開表明,老師會對那些由家長完成檢查作業的學生「特殊照顧」。
  •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 這位爸爸的話,道出多少家長的心聲
    群裡的家長各成一派,靠自己的「努力」在群裡博得主角般的存在感。 03 「變味」 的家長群 It is no longer a simple Parent group 社會新聞裡,今天曝一位家長被踢出微信群,明天曝一位家長被老師拉黑,關於家長群的新聞屢見不鮮
  • 家長怒退家長群,「弱關係」社群需以情相系
    ——本文系紅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 近日,一段學生家長的短視頻火了,視頻中,該家長大聲斥呵「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這聲怒吼將長久被「扭曲」的「家長群」推向臺前,在眾多家長們的共鳴中,迅速傳遍網絡,引起熱議。
  • 人民日報談家長群變味:家長與老師角色沒有擺正
    近日,江蘇一位家長發布的短視頻火了,他在視頻中怒喊: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起因是這位家長認為老師總是讓家長幫忙批改作業,自己承擔了太多教師應付的責任,完了還要昧著良心說老師你辛苦了。「說實在的,老師辛苦什麼?教我教,改我改,是誰辛苦啊?」
  • 家長群逐漸變味兒?人民日報也發聲,家長群的意義何在
    如今是一個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在這個時代裡,信息的傳播變得越來越快捷、越來越方便,小到朋友之間的聯繫,大到國際新聞的傳播,都可以在瞬間完成。如此方便的通訊自然也給我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就連學校也建立了相關的家長群,讓老師和家長可以進行及時的溝通。
  • 小學生上課睡覺,老師把照片發到家長群,家長怒斥:你不配做老師
    陳康的這種行為讓李老師很生氣,於是李老師又將這些情況多次反映給了陳康的父親,可是得到的回覆都比較敷衍。在多次提醒無效之後,李老師索性把陳康睡覺的照片發在家長群裡面,並在群裡面點名陳康的父親,囑咐他,讓陳康回家早點休息,不要熬夜玩耍,家長要多重視一下孩子的教育,幫自己的孩子改掉那些不良習慣。
  •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這位父親的話,說出多少家長的心聲
    現在的家長和以前也有很大的區別,以前的家長似乎都不用太操心孩子的學習,但現在的家長卻成為了孩子的第2任老師,每天都要幫孩子複習預習,甚至批改作業。 第2天老師依然和往常一樣,在家長群裡表揚了部分同學,當然也批評了部分同學。 家長們紛紛在群裡回復,老師辛苦了,安安爸爸看了再也忍不住了。
  • 老師在家長群公布成績 有家長因此要求登門道歉
    駐馬店一老師在家長群公布成績 有家長因此要求登門道歉□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李嵐核心提示丨近日,一封來自駐馬店西平縣小學四年級老師的一封辭職信火了。寫信的是一名小學四年級班主任,此前,這位老師把學生在校默寫古詩的成績和照片發到了家長群裡,引發了部分家長的不滿。
  • 家長怒吼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 成年人的辛酸,從教育孩子開始
    這些話真是句句戳心,許多家長表示,這位父親說出了自己不敢說的心裡話。「家長群」是萬惡之源?家長群的建立,本意是為了方便老師家長溝通孩子的學習情況。但是,在疫情期間,孩子幾乎一直在家學習,家長群的使用頻率變得更高了。家長們往往要一邊辦公,一邊還得指導孩子學習,同時應付老師在家長群裡的各種要求,隨時注意接收學校發在群裡的通知。
  • 一個家長退出家長群的事件迅速佔領各路媒體,甚至引發了一場混戰
    家長的掙扎:進退總兩難「特別理解那位『退群』的家長。」北京的初二學生家長劉鵬說,讓家長判作業應該是很簡單的要求了,真讓人痛苦的是那些「看似留給學生實則留給家長」的任務。家長群是科技發展的產物,它使得家長和老師之間的溝通變得更加方便快捷,幾乎成為中國家長的標配。「沒有家長群這種網際網路工具的時候,家長和老師的矛盾會因為有時間和空間的間隔而隱藏起來了,但現在這些矛盾會更快地凸顯出來。」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說。
  • 當家長群變成壓力群,一家長怒退群,我看到當下教育的「變形」
    如果我爸知道了我在學校都幹了啥,他一定不停地嘮叨,超級煩人,對我的學習自律性提高沒有幫助,還增加了我學習的壓力。我感覺我會沒有秘密,我在學校的一舉一動,我爸都知道,我有心事也不敢對人說,怕他告訴老師,然後我爸就知道了,然後他就會對我突然的關心,給我感覺到沒有好好學習就是對不起父母的養育,對不起老師的教誨,對不起國家的培養。當我學不好,我又學不進的時候,我連一個心靈的港灣都沒有了。
  • 有4類家長在家長群裡,最容易被別人討厭,看看其中有沒有你
    從幼兒園到高中,幾乎每一個班級都有一個班級群,這既方便老師們傳達班級內的消息、發布學生的動態,同時也便於家長們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和狀態。 不過這種看似完美的溝通形式卻也存在諸多問題,甚至有的家長會在班級群中做出一些影響班級形象的事情,有時甚至會損害學校的榮譽。
  • 「我就退出家長群!要你們幹什麼」家長群,真的變成壓力群了?
    文|全文共1977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孩子上學之後,家長們的聊天軟體裡往往置頂的一個群就是班級群了班級群的好處很多,這樣可以防止錯過老師發的一些通知,也方便自己在群裡打卡,而做好家校聯繫對孩子的成長是有非常大的幫助的
  • 家長群變味,變得不是群組,而是人心
    最近一段時間裡,網絡上關於家長退群的消息可以說是傳得沸沸揚揚。家長和老師之間的矛盾似乎越來越深。於是乎,一些人開始質疑家長群的存在是否合理,更激進的人則是認為家長群沒必要存在。一些變了味的家長群成為了老師布置任務的加班群,還有一些家長群則是變成了各個家庭間的炫富與攀比,更有甚者在家長群裡恭維老師,盲目誇讚,吹得天花亂墜。可這些都是家長群本身的原因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家長群作為一種交流溝通的工具,它出現的初衷就是更便捷的交流,進行消息的溝通。
  • 家長群怎麼就成了「壓力群」?
    白巖松:最近一段時間,手機裡老師和家長聯絡的家長群,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熱點。因為老師在群裡要求家長幫著批改作業,江蘇一位家長憤而退群,並且發視頻抗議「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這位家長的吐槽,在網上得到了眾多家長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