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群裡的那些彎彎繞像極了這些年的職場潛規則

2020-12-17 騰訊網

講一個笑話。

上周,一條抖音視頻火了,這條視頻錄屏了一個三年級的家長群,班主任老師在群裡發了一條信息說:「各位家長,明天按時來,收到了嗎?」接下來是一群家長排隊出來接龍:「好的,收到了,謝謝老師!」家長們的回覆很像是複製了前一個家長的句子,在群裡「蓋樓」。

大概是某個家長感覺這樣複製粘貼體現不出對老師的尊重,於是手動上傳,可是不小心手誤了,寫成了:「媽(好)的,收到了,謝謝老師。」

可以想見,接下來的「樓」就長成了這個樣子。

總有家長苦心孤詣,推陳出新,感覺需要改變一下「樓型」,於是,再次有人手動回復,變成了這樣:「媽的,收到了,老婆(師)辛苦了。」

後面的「樓」也跟著長成這個樣子。

現代人生活和工作被各種各樣的群撕扯著,其中工作群和家長群,成為中年人謹小慎微、絲毫不敢怠慢的置頂群。

一個家長說,他所有的群都敢設置免打擾,只有家長群和工作群不敢。有一天,他在工作上出了一些紕漏,壓力非常大,沒能及時在家長群裡回復老師的通知,結果老師在群裡「艾特」他十幾次,簡直刷屏了。他很氣惱,丟了一句:我這邊有緊急事要處理,麻煩您等一會兒不行嗎?隨後,這位家長自知頂撞了老師後果不堪設想,嚇得六神無主,像個孩子一樣趕緊去跟老師道歉。

家長群帶給中年人的壓力,一點也不比工作小。

上周,江蘇的一個爸爸發了條視頻,大聲疾呼:我就退出家長群了怎麼了?國慶節前,一位爸爸在家長會上被點名經常不回復家長群信息,突然間崩潰大哭:我天天加班到凌晨,開會又要盯著孩子,怎麼看得過來?

在家長群中,老師不僅會布置作業,還會表揚和批評學生,把沒完成作業或者考試分數低的學生名字發到家長群中。有家長坦陳,心一直被家長群牽制著,感覺自己在被批評,心靈遭受碾壓,壓力極大。

家長群,這個本來為方便家校溝通的微信群,怎麼帶來這麼多的副作用?

家長群裡的那些彎彎繞,有時像極了這些年職場的那些潛規則,有時又好像一群小學生在接受老師的評判。建立家長群的初始因素孩子,反倒成了陪襯。雙方都口口聲聲為了孩子,群裡稍有不和諧的因素,孩子就成了替罪羊。學習和受教育是一個生命必須完成的經歷,卻在家長群裡被代理了。這顯然是錯的。

我們沒有辦法改變潮水的方向,但是我們可以考慮儘量不要捲入潮水。家長群是家長與老師之間溝通的橋梁,建議大家儘量用成人的方式去溝通,家長,不要把老師當成老闆,也不要把自己當成孩子;這句話,對老師也一樣。

來源:大連晚報

相關焦點

  • 別再相信那些「職場潛規則」了,真正的強者的生存法則只有這一條
    先說一句扎心的話,大家喜歡的那些職場潛規則只能是錦上添花,並不能真正幫你升職加薪,而要在職場中脫穎而出,得到老闆的青睞,獲得提拔和賞識,根本只有一條,這一條也是所有職場高手的生存法則,那就是「一切以成果為導向,要麼出色,要麼出局」。
  • 貓咪家長群裡,那些煩人的家長都是什麼樣……
    擁有喵星人的鏟屎官,加加貓咪家長群,沒事在群裡互幫互助或者分享一下,也是很大的樂趣呢。可是呢,總有些家長,分分鐘想讓人抓狂。沒想到,人到中年沒兒沒女的自己,躲過了幼兒園家長群,卻沒有躲過貓咪家長群。那就一起來吐槽一下最讓人討厭的貓咪家長是什麼樣吧。
  • 職場潛規則:我說了一句真話,結果被辭退了
    我連忙勸說,並和她詳細說了職場的一些潛規則。此時她才恍然大悟,才意識到很多時候,你看到的並不一定就是真相!而小花聽完主管的話,只聽懂了主管的字面意思,卻不知道這種話術是絕大部分領導的管理手段,並不一定是絕對真話,從這個角度來看,小花就是不懂職場潛規則。作為職場人,要學會根據場合、地點、環境等因素考慮底層邏輯,要明白對方真正想表達的是什麼。
  • 聖誕節,加拿大職場送禮潛規則有哪些?
    聖誕節,加拿大職場送禮潛規則有哪些?禮儀專家 Julie Blais Comeau告訴你加拿大在工作場所的送禮事宜:一、遵從公司的習慣和規定在職場的送禮問題上,Julie Blais Comeau 說,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尊重自己公司的習俗,如果公司對送禮有規定,就一定要遵守這一規定。
  • 職場中,獲取權力的五條「潛規則」,不懂得的人,再能幹也是白幹
    在職場,有許多人認為權力是領導層提供給下屬的,認為獲取權力是被動的。其實,從本質上講,權力是你自己爭取的,是憑藉自己的能力去獲得的。以下分享職場中,獲取權力的五條「潛規則」,能悟透,就不愁不能出人頭地,而不懂得的人,再能幹也是白幹。
  •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中年父母的崩潰,從家長群開始!
    這些家長群裡出現的問題 起因很簡單:他無法及時回復家長群的信息,而被老師在家長會上點名批評,並被貼上了「不關心孩子」的標籤,導致情緒失控。 在家長會現場,這位家長邊哭邊說:「我怎麼可能不關心呢。天天加班到凌晨,我不可能時時刻刻,關心你們(家長群裡)那些東西。
  • 原創散文:鄉愁彎彎
    月亮巖,路兒彎彎,彎繞著雲夢營人對家鄉的思念。後來,對家鄉的思念時常在夢裡化作一輛疾行的班車,它翻山越嶺,爬過月亮巖彎彎的盤山公路,衝出雲霄,來到雲夢營鄉交界處後便開始緩慢蝸行,我也似乎坐在那輛車裡,睜著眼睛,趴在車窗上,看著眼前略過的落葉松樹影,天上的白雲一朵一朵從頭頂飄過,家鄉的距離越來越近,可是鈴聲總是不合時宜的想起,睜開眼,我還在學校的多人宿舍,身旁是陌生的一切,眼角依然留著淚痕。
  • 職場「潛規則」:領導出現這3種變化,說明不再看重你,別不信!
    職場「潛規則」:領導出現這3種變化,說明不再看重你,別不信!可能在很多人看來,職場就是簡單的上班和下班,只要做好了自己的工作,就沒有什麼問題需要注意的。這種想法並不正確,職場就像是一個「小型戰場」,除非你想著一輩子在原地踏步,否則很多方面都需要去注意,不然就很難得到晉升的機會。而在職場上,員工跟領導的關係又是很重要的話題,一些職場上的「潛規則」還是需要有所了解的,否則很容易影響到你的後續發展。假如在職場上,領導出現這3種變化,說明不再看重你,別不信!
  • 職場最深的潛規則,老闆不會說,你想升職,不知道不行
    這大概稱得上職場上最深的一個潛規則,老闆不會說,你想升職,不知道還不行。這個潛規則到底是什麼呢?南懷瑾在《論語別裁》中,有一段話,揭示了這個潛規則。他是這樣說的,原文如下:以前政治上有個大秘密,歷史上聰明的帝王,喜歡用「貪而能者」。
  • 職場潛規則:職場中穿衣有這3個特徵的人,一般都混得很好
    職場潛規則:職場中穿衣有這3個特徵的人,一般都混得很好 當我們步入現代職場生活的時候,要注意的東西就不只是我們自己能力和工作狀態。很多時候,作為我們職場中更加重要的其實是我們在職場中的外在形象。
  • 《心動的offer2》暴露職場潛規則,普通人打入精英圈有多難?
    叨姐不是要妖魔化職場,第一季的溫馨職場也的確存在,但現實更多是第二季的殘酷職場。Offer2裡的人間真實,職場裡有真正的公平嗎?從開播到現在,除了王驍的凡爾賽文學之外,「公平」是觀眾們一直以來都在討論的話題。
  • 想要在職場混得好那麼就得被觸碰這些禁忌
    職場如果大家秉公辦事那麼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並不會產生很多彎彎繞,但是人這個東西做到一時理智很容易,但是很難做到一直理智,今天衢州人才網就來說說這個事情。一入職場深似海,從此節操是路人。想要在職場混的有聲有色那麼你必須知道有很多東西是不能觸碰的。
  • 領導的那些事:綠地高管潛規則95年女下屬事件最新進展
    這次職場潛規則事件當中的男主人史先生可謂是表現出了常人難得的淡定,在發現妻子出軌的事實之後,一邊出謀劃策,一邊冷靜地搜集證據。這一切淡定的背後可能就是為了最後一擊,向妻子索賠500萬。這一行為讓我想起了當年劉強東被索賠300萬的事情,都是衝動惹的禍。
  • 「我就退出家長群!要你們幹什麼」家長群,真的變成壓力群了?
    文|全文共1977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孩子上學之後,家長們的聊天軟體裡往往置頂的一個群就是班級群了班級群的好處很多,這樣可以防止錯過老師發的一些通知,也方便自己在群裡打卡,而做好家校聯繫對孩子的成長是有非常大的幫助的
  • 讓人有些失望的《乘風破浪的姐姐》,綜藝節目裡的那些彎彎繞
    當然從其創作的角度,是關注30+以上的姐姐,把那些有過閱歷在行業也曾引領過時代的姐姐再次召喚到一起,看看能不能碰撞出新的火花。不同於年輕人初成長的懵懂和規矩,這些已經行成各自風格的姐姐凝聚到一起會有什麼更爆燃的火花,這是節目組的噱頭也是觀眾更為期待的。
  • 家長群怎麼就成了「壓力群」?
    白巖松:最近一段時間,手機裡老師和家長聯絡的家長群,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熱點。因為老師在群裡要求家長幫著批改作業,江蘇一位家長憤而退群,並且發視頻抗議「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這位家長的吐槽,在網上得到了眾多家長的共鳴。
  • 不會真的有人沒買過林彎彎同款吧?
    前兩天張可在微博發布的vlog《MAX好帥好帥好帥好帥》讓微博女性用戶的性取向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混亂,還有不少人開始追憶起十年前的皇甫聖華、林彎彎這些初代T王。 她們作為MCC紅人館第一批捧起來的網紅,給當時的懵懂青少年帶來的,不只是殺馬特文化而已。
  • 班主任直言:家長群裡這「3種家長」最討人厭,第一種尤為惹人嫌
    不僅如此,現在也有各種各樣的工作群,吐槽群以及班級群、家長群,而在這些社交群中,最難管的大概就是家長群了。不過由於是在家長群裡,所以其他的家長也站出來為李老師說話,表明要看一下孩子的傷口照片,不然隨意指責李老師也是讓李老師委屈了。
  • 《二十不惑》學職場潛規則看口紅顏色 稱呼同事不踩雷
    ▲講述初入職場的小品《二十不惑》,道出許多年輕人的心聲。(圖/翻攝自《二十不惑》官方微博)記者曾怡嘉/ 臺北報導陸劇《二十不惑》熱播,內容正中出入職場新鮮人的心,內容講述著四個女生面臨著大學畢業,找尋未來與夢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