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大衛·芬奇電影風格的5個視覺元素

2020-12-15 騰訊網

文創資訊

大衛·芬奇是當今最會用畫面講故事的導演之一,在這一點上,攝影師埃裡克·梅塞施密特深有體會。

梅塞施密特曾經是大衛·芬奇的燈光師,同時也是Netflix劇集《心靈獵人》的主要攝影師。儘管芬奇自己只導演了其中的部分集數,他獨特的視覺風格和對電影語言的運用卻貫穿劇集始終。

《心靈獵人》第一季

在接受IndieWire採訪時,梅塞施密特分享了他對大衛·芬奇電影風格的見解,並以《心靈獵人》為例,詳細闡釋了這些視覺元素是如何被創造出來的。

埃裡克·梅塞施密特在拍攝現場

01

調色板

大衛·芬奇電影中的意象是以現實主義為基礎的,但它是一種黑暗的、風格化的現實主義。這一點在導演對色彩的運用上最為明顯。

「(大衛)討厭飽和色和洋紅色,」 梅塞施密特在採訪中說道,「《心靈獵人》當然使用的也是去飽和的黃綠色調,這是大衛的調色板。」

《心靈獵人》第一季

這位攝影師表示,調色板將這部劇的時代氣息表現了出來,它來自於美術指導史蒂夫·阿諾德、服裝設計詹妮弗·斯塔奇克和充滿創意的外景部門,而不見的是燈光部門(的功勞)。

「就像電影《十二宮》一樣,畫面的時代感來自於鏡頭前放置的東西。就像過去的其他電影一樣,我們沒有使用彩色的燈光。」

《十二宮》

關於是否要在後期製作中添加或去除色彩,芬奇和梅塞施密特都希望能在調色中強調拍攝地點的特徵。《心靈獵人》中的一個例子是陽光明媚的喬治亞州和北加州的日外場景都在後期添加了「菸草黃」的色調。

同時,偏黃的色調也是梅塞施密特在導演既定的調色板上,創造出室內外反差的方式之一。「我們在同一個鏡頭中混合了冷暖色溫(通常情況是讓窗戶變成藍色,讓室內保持黃色)。我們的想法是用顏色讓演員孤立,讓背景中的一切都變成外面的世界。不管你是在監獄還是警察局,外面有多溫暖,裡面就有多清冷,有時則是正好相反。這樣做的目的是在審訊場景中讓室內的人物感覺孤獨。」

《心靈獵人》第一季

02

凝視黑暗

大衛·芬奇的電影是黑暗的,但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黑暗。它不是那種高對比度、充滿黑色陰影的黑暗,而是鼓勵觀眾深入到陰影中去尋找細節。儘管大多數電影攝影師都希望畫面中能有高動態範圍的明暗表現,但是芬奇的世界要在更窄的光線範圍內才行得通。

梅塞施密特說:「我們不會將曝光拉到整個動態範圍上,說的專業一點就是,如果你最亮的地方是100個單位,我們從來沒有在這方面努力過。當高光部分非常亮的時候,你就很難在陰影中看到細微的變化,因為你的眼睛會傾向於去看畫面的亮部。如果故事是在陰影中進行的,你就必須在曝光更低的那1/3或1/2的部分進行拍攝。」

在拍攝《十二宮》的時候,芬奇轉而選擇了數字攝影,將電影在低曝光範圍內尋找畫面層次和細節的能力提升到了一個新的水平。儘管許多導演都試圖讓數字電影看起來和膠片一樣好,芬奇卻一直在嘗試發揮媒介的力量。

「數字圖像採集絕對有助於呈現他(大衛)的美學,」梅塞施密特說,「想要在膠片中表現出那種感覺的確是有可能的(攝影師達呂斯·康第在《七宗罪》中就做到了),但是很難在曝光末端的部分做到細緻入微。這需要嚴格的紀律。事實上,我們可以看著顯示器,做出那些非常微妙的選擇,少一點光線,少一點菸霧,大衛絕對會參與到這些討論中。如果你不看顯示器上的確切數據,就很難做到這一點。」

《七宗罪》

03

畫面中的實用光源

在曝光範圍的下半部分中拍攝,意味著要在最少的光線下工作,這裡不僅是指光的強度,還有光的數量。梅塞施密特曾經是芬奇長期合作的攝影指導傑夫·克隆威斯(《搏擊俱樂部》《消失的愛人》等)的燈光師,他經常在電影中使用實用光源(出現在畫面中的光源),不僅是讓光線更為合理,還使其成為主要光源。

《搏擊俱樂部》

梅瑟施密特說:「(美術指導)史蒂夫·阿諾德和我一起工作了很長時間,我們想辦法把實用光源應用到對我們有利的地方。不管它是掛在審訊臺上的實用光源,還是床頭檯燈,還是一堆的螢光燈。」

在拍攝《心靈獵人》的時候,攝影師會先把房間裡所有的燈都關掉,把實用光源當作他的主光源。然後他會儘可能少地增加光線(最理想的情況就是一點也不加),然後在畫面中增加一些煙霧,讓陰影看起來更明顯、更有質感。

《心靈獵人》第一季

04

無所不在的攝影機

大衛·芬奇的鎖定式(三腳架式)構圖非常精確,始終保持銳利。攝影機很少移動,即使移動也很穩定,呈現出導演所說的「無所不在」的質感。

「我們不做任何手持拍攝,我們沒有斯坦尼康或者帶一個斯坦尼康操作員。如果導演想要移動鏡頭,我們不會說不,但是必須使用現有的工具,而且畫面的穩定至關重要。」

在過去十年中的大部分時間裡,芬奇都選擇以高解析度進行拍攝,為他的影像增加一些額外的精確度(《心靈獵人》使用的是6K RED Dragon傳感器),再在後期製作中對畫面進行裁切,以重新構圖和穩定畫面。

梅瑟施密特說:「我們在6K畫面中增加一個5K的矩形框架。在畫框邊緣留下了大約20%的額外空間,我們可以在後期中用它來重新構圖和穩定畫面,這塊的工作我們做了很多。」

《心靈獵人》第一季拍攝現場

除了讓芬奇能夠再次嘗試獲得他想要的精確構圖,它還能夠消除攝影機操作中的不足。「如果你在拍攝一個演員從椅子上坐起來,掌機和他一起傾斜,你可能會拍10條,掌機能夠保證其中6條的頭上空間都很完美,但是如果他們在剪輯時選擇了一個頭上空間不足的鏡頭,這個問題就可以在後期中解決。

穩定畫面也是一樣的,在稍微有點不平的地板上拍攝,或者是吊臂在移動的過程中出現了一點擺動,類似的情況都能夠在後期中解決,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大衛的審美。它讓鏡頭在講故事的過程中不會被人注意。」

《心靈獵人》第一季

05

對話鏡頭的構圖

人們在一個房間裡交談,不是所有電影裡都會出現的場景,但是像《心靈獵人》和《十二宮》裡都出現了長時間的審訊、採訪,以及以對話為主的調查人員之間的討論。

與芬奇的其他電影一樣,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不是為了明晰事實或是推進情節。它是為了表現角色進行闡述的過程,以及角色之間的關係變化。芬奇的鏡頭透露了這一潛臺詞,讓觀眾參與到未知的戲劇變化中來。

Every Frame A Painting曾經出過一期視頻,詳細分析了大衛·芬奇如何拍攝對話場景:

對芬奇來說,通過特定構圖的順序來講故事的過程是至關重要的。「《心靈獵人》想要表現字裡行間的微妙差異,所以從電影攝影的角度來看,這部劇非常注重鏡頭的覆蓋範圍和順序。每場戲都很長,所以我們用鏡頭設計來營造緊張感或強調某些信息。」

「這和其他電視劇非常不同,它不僅是要讓對話出現在儘可能少的鏡頭裡。」 梅瑟施密特說,「我們真的用了很多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設置來拍攝覆蓋鏡頭,給剪輯師不同的選擇來傳遞畫面信息。你總是要考慮觀眾什麼時候獲得信息,角色什麼時候獲得信息,他們什麼時候同步,什麼時候不同步,然後從鏡頭的角度來進行處理。」

本文由電影攝影師編譯自:indiewire.com

原文作者:Chris O'Falt

內容僅供學習參考

相關焦點

  • 導演大衛芬奇,明明是視覺派系出身,對情感的拿捏卻超出尋常導演
    不過大衛芬奇剛剛開始進入電影圈的時候並不是導演,而是加入了現在已經到了迪士尼旗下的工業光魔,為《星際大戰》的第六部的視覺效果進行創作,雖然他現在已經離開工業光魔很久,但工業光魔卻有一個宗旨很適合大衛芬奇,那就是「電影比技術更重要。」
  • 罪與罰 大衛·芬奇
    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的故事發展,妙不可言的人物設計,驚悚得讓人窒息的意外結局,再加上導演大衛芬奇獨具風格的高超講故事技巧,《七宗罪》無疑把注重戲劇化的連環殺人狂電影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是一部純正的大衛芬奇式的電影,沒用《七宗罪》那樣撲朔迷離的情節,沒有《心理遊戲》那種出人意料的結局,這部電影走的完全是明朗路線,從影片的一開始編導就交代了整個故事的脈絡,三個竊賊想要竊取古宅安全屋裡的巨額遺產,卻恰巧碰到了剛剛搬進這棟房子一對母女
  • 編劇吉莉安弗琳,一針見血的寫作風格,與大衛芬奇的導演相得益彰
    #影視人物#大衛芬奇作為一位知名的懸疑大牛,其背後的編劇其實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對於懸疑電影來說,一個好的編劇就意味著電影已經勝利了一半,而在大衛芬奇為數不多的作品中吉莉安弗琳作為編劇的電影就佔據了三部。
  • 大衛·芬奇——「宗師級」導演10部佳作!(珍藏版)
    單從電影來說,隨便拿出一部來都夠別人炫耀半天,而他卻低調的令人驚訝。所以奧斯卡從不青睞大衛·芬奇,這真是一個有趣的諷刺。在過去的15年間,芬奇憑著他的勤奮還有那種骨子裡的「挑釁與自命不凡」創作了大量的打上「大衛·芬奇式」標籤的電影:《心理遊戲》、《十二宮》、《班傑明·巴頓奇事》、《社交網絡》、《龍紋身的女孩》……以及美劇《紙牌屋》。
  • Netflix與大衛芬奇繼續合作 籤訂4年獨家合約
    繼《心靈捕手》、《紙牌屋》和《俠客行》之後,《搏擊俱樂部》的導演大衛芬奇將為流媒體服務創造更多 "內容"。
  • 大衛芬奇對傑昆菲尼克斯《小丑》,有直率的看法
    大衛·芬奇解釋說,《小丑》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站在了克里斯多福·諾蘭《蝙蝠俠:黑暗騎士》的肩膀上,這部電影不僅為好萊塢引入了一種新的小丑類型,而且重新定義了漫畫電影應該是什麼。
  • 大衛·芬奇對傑昆·菲尼克斯《小丑》,有直率的看法
    大衛·芬奇解釋說,《小丑》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站在了克里斯多福·諾蘭《蝙蝠俠:黑暗騎士》的肩膀上,這部電影不僅為好萊塢引入了一種新的小丑類型,而且重新定義了漫畫電影應該是什麼。
  • 大衛·芬奇:好萊塢最令人不安的導演
    通過《七宗罪》、《十二宮》和《搏擊俱樂部》等電影,大衛·芬奇探索了人類最黑暗的邊緣。格裡高利 韋克曼(Gregory Wakeman)在他的電影《曼克》(Mank)上映時寫道,他的獨特見解還有很多。
  • 大衛芬奇給學生上網課怎麼回事?大衛芬奇資料照片為什麼給學生上網課
    在3月26日,據外媒報導,在疫情影響之下,知名導演大衛芬奇給學生上網課了,一共有450名電影電視學院的學生,獲得了一堂遠程大師課。對此,不少網友紛紛直呼想蹭課。然而,據說視頻沒有留出來,這是怎麼回事呢?活動發起人回應詳情,這一點令人羨慕!下面,就來一起去看看吧!
  • 大衛.芬奇新作:揭開影史最偉大電影的幕後
    在2020年最後一個月,果真來了一次小爆發——大衛·芬奇的第十一部故事片《曼克》。在影迷心中,大衛·芬奇絕對是標杆型導演,是品質的保證。 無論是當年的《搏擊俱樂部》《七宗罪》還是近些年的《消失的愛人》《龍紋身的女孩 》《班傑明·巴頓奇事》等等,都是豆瓣的高分佳作,也是影迷們反覆拿來看的經典。
  • 《殭屍世界大戰2》2019年6月開機 布拉德皮特回歸、大衛芬奇執導
    布拉德·皮特出面邀請搭檔與好友、《搏擊俱樂部》導演大衛·芬奇,大衛·芬奇欣然確定執導這部大賣殭屍片的續集,但是影片遲遲沒有開機。  今年早些時候,《殭屍世界大戰2》再次確認不會在2018年開機,因為大衛·芬奇還在拍攝他的網飛劇集《心靈獵人》第二季,這是展現FBI誕生心理刑偵與連環殺手概念的驚悚劇,片中出現的受害者畫面極具恐怖片風格。
  • 可惜我們錯過了大衛·芬奇版《蜘蛛俠》
    在2011年12月宣傳《龍紋身的女孩》時的一次採訪中,大衛·芬奇描述了他的蜘蛛俠電影會是什麼樣子,聽起來真的很有趣。下面將具體詳述大衛·芬奇對於蜘蛛俠電影的設想,並解釋為什麼大衛·芬奇版《蜘蛛俠》會很驚豔。1。
  • 好萊塢往事裡的「一秒鐘」-大衛芬奇《曼克》影評
    大衛芬奇對於電影的迷戀自然不逞多讓,這部貫穿美國好萊塢30年代的影片,聚焦在美國大蕭條中公司與員工的關係,奧遜威爾斯《公民凱恩》劇本的始末還有政治與電影永遠無法分割的關係云云。這部電影最早的劇本來自於大衛芬奇的父親,幾經周折最終被大衛芬奇本人以影像化的方式呈現給了觀眾,既然是劇本,那必然有很多戲說的部分,雖然裡面關於競選,關於赫爾曼本人的性格,酗酒,腿部骨折,與妻子的不和等都是真事,但是赫爾曼和奧遜威爾斯對於《公民凱恩》這部電影劇本的貢獻度究竟幾何,是否真的如同電影中呈現的那樣,大家看個樂就好。
  • 導演大衛·芬奇批評各大主流電影公司在創新高項目上不願意承擔風險
    近日,導演大衛·芬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以《小丑》為例稱如今傳統大電影公司們不再願意冒險,不願意再去拍中型成本、有挑戰性的電影,去真正反映如今的文化、人們擔憂的問題。
  • 《七宗罪》—豆瓣評分8.8,令人絕望的結局,大衛芬奇的懸疑電影
    今天我們來聊聊1995年由大衛芬奇導演,布拉德·皮特、摩根·弗裡曼、格溫妮絲·帕特洛、凱文·史派西等人主演的驚悚懸疑電影《七宗罪》。作為一部1995年上映的電影,儘管已經過去了25年,《七宗罪》仍然是無數人心中最好看的驚悚懸疑電影。
  • 大衛·芬奇與加裡·奧德曼首次合作,也講「好萊塢往事」
    從左至右:大衛·芬奇,加裡·奧德曼,赫爾曼· 曼凱維奇近日,導演大衛· 芬奇曝光將執導《公民凱恩》編劇赫爾曼· 曼凱維奇的傳記影片《曼克》,加裡·奧德曼將飾演這個好萊塢黃金時期的偉大編劇。該片由奈飛公司出品,劇本由大衛·芬奇已故父親傑克·芬奇撰寫。為了保持經典好萊塢時期的氣氛,影片將採用黑白攝影,計劃今年秋天開機。
  • 大衛芬奇評DC漫改電影《小丑》:沒什麼出彩不值得大火
    執導過《七宗罪》《紙牌屋》《搏擊俱樂部》《十二宮》等名片的著名導演大衛·芬奇在近日接受《每日電訊》採訪時,談到了去年大火的DC漫改電... 執導過《七宗罪》《紙牌屋》《搏擊俱樂部》《十二宮》等名片的著名導演大衛·芬奇在近日接受《每日電訊》採訪時,談到了去年大火的DC漫改電影《小丑》。
  • 網飛籤下了大衛·芬奇!新片即將上線,網友:給我回去拍心靈獵人
    11月12日,有媒體在某網絡社交平臺上曝出知名導演大衛·芬奇在接受法國媒體採訪時,確認與網飛籤訂4年獨家合約的消息,引發全網熱議。 自2013年以來,大衛·芬奇就與網飛合作了多次。
  • 大衛·芬奇或導《殭屍世界大戰2》再度合作眾望所歸
    大衛·芬奇或將執導《殭屍世界大戰2》此前有消息稱大衛·芬奇很願意接手執導《殭屍世界大戰2》,但派拉蒙遲遲未能將之提上日程。而最近該片的主要製作人大衛·埃利森表示他們希望大衛·芬奇來執導,或許影片的製作將很快將步上正軌。
  • 電影大師系列|大衛·芬奇電影作品前10排行榜《12宮》第四
    大衛·芬奇 David Fincher大衛·芬奇1962年生於美國科羅拉多丹佛市,美國導演、編劇、製片人、視覺特效師,他的電影作品具有鮮明的個性特色,在大量信息快節奏下引起觀眾的深層次思考,關於社會問題的挖掘常常讓人看了有心痛感,作品流派風格以驚悚敘事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