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百大武將排名、文治大於武功者滾粗冷兵器時代優先,對外作戰優先,屠城、虐待士兵者降低排名甚至不上榜。大家都知道中國古代名將眾出,很多名字都是耳熟能詳的。那麼在排名上誰更勝一籌呢?我們在這裡揭曉答案。好男兒誰沒英雄夢呢?血戰沙場,馬革裹屍,為國為民,保家戍土!一起來看看,那些叱吒疆場的歷代英雄吧!
20、韋睿南朝梁著名武將,世人稱之「韋虎」,太祖說他敢以數萬敵百萬,有劉秀、周瑜之風。儒將典範,諸葛亮第二。鍾離之戰完爆北魏將軍王元英、楊大眼,阻止了南北統一。
19、孫臏戰國時期齊國名將,著名的圍魏救趙就是他手下的經典戰役。而他和同門師兄龐涓的博弈更是經典中的經典,減灶誘敵,「龐涓死於此」。
18、郭子儀唐朝中期名將,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一生戎馬,屢建奇功,安史之亂後,先後擊敗安祿山、史思明,唐肅宗即位後,收復長安、洛陽,安定了唐朝局勢,是平定安史之亂頭號功臣,後平定僕固懷恩叛亂,聯合回紇破吐蕃。
17、徐達明朝開國名將,智勇兼備,明朝開國第一功臣,被朱元璋譽為「萬裡長城」,俘虜陳友諒,克大都滅元,和王保保的戰役堪稱經典,平內亂,抗北元。被傳功高蓋主,被朱元璋送鵝所害,其真實性有待考證。
16、班超東漢著名將領,一家人都是響噹噹的名人,其父班彪其兄班固其妹班昭都是《漢書》的編撰者,班昭更是鄧太后的得力助手。自己則棄筆從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徵服西域,智勇雙全,重新開通了西域,取得了「不動中國,不煩戎士,得遠夷之和,同異俗之心」的偉大功績。
15、陳慶之南朝梁著名將領,南北朝第一名將,一生未嘗敗績,率領七千騎兵北送元顥,47戰克32城,抵抗數十萬大軍攻取洛陽,且回到梁便全殲侯景。這種事要不是真實出現在史書(《梁書 陳慶之傳》)中,我都不敢相信這會是真的,其用兵之神,可見一番。
14、嶽飛北宋著名將領,兩宋、遼、西夏、金軍事才能最高的軍事將領,南宋中興四將之首,建立嶽家軍,撼山易,撼嶽家軍難,收復建康,平定內亂,四次北伐無一敗績,兀朮被爆的腦漿都不剩了。兩宋最年輕的節度使,留有《嶽武穆集》。後被奸臣弄權,十二道金牌班師,「莫須有」罪名被殺。
13、曹操東漢末年軍事家,挾天子以令諸侯,官渡之戰一舉建立其在北方的勢力,遠徵烏桓,平定關中,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運籌帷幄,用人唯才,鞭撻宇內,為其子曹丕建立魏國打下基礎。
12、李牧戰國時期趙國名將,戰國四大名將之一,平生未嘗一場敗仗,和其他戰國時期武將不同,他的成績乃是和北方侵略者的戰鬥,其抗擊匈奴所取得的成績,後世之衛青霍去病也不及。一戰打敗單于主力,殺死十餘萬匈奴騎兵,匈奴元氣大傷,此後十幾年都不敢靠近趙國。後來和秦軍作戰,兩次擊潰秦軍,連王翦都不能在他手上佔到任何便宜。可惜後來被趙王殺害,被殺後三年,趙國滅亡。
11、郭侃郭子儀後人,幼年被蒙古人收養,隨夫拉可汗西徵,是中國向西最遠的將領,越過喀什米爾,侵入波斯,攻陷乞都卜,巴格達,滅亡黑衣大食王朝,結束回教教主政權,再一路西行,大破十字軍,入侵小亞細亞半島,被稱為神人,一共攻陷七百多城,後東歸又立數功。
10、鐵木真蒙古帝國可汗,尊號「成吉思汗」。世界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1206年春天建國稱帝,他生平爭戰無數,滅國百餘,兵威之勝無人能及,多次發動對外徵服戰爭,徵服地域西達中亞、東歐的黑海海濱。
9、霍去病
中國騎兵戰三天才之一,西羅馬帝國的冤大頭之一,匈牙利公國助產士之一。與李世民同為排行榜中最年少得意者。
8、白起戰國時期秦國名將,戰國四大名將之一,殺神,人稱「人屠」,在他手上死亡的人數高達100萬,約佔但是全國人口的10%,雖然不及後世的耿弇(大約屠了全國30%),但是其作戰風格高出後者不知道多少個數量級。光是長平之戰的40萬冤魂,後世沒有一次屠殺能夠趕上。也是他,奠定了秦統一六國的偉業的基礎。後被秦王猜忌,賜死而亡。
7、司馬穰苴(田穰苴)春秋時期齊國人,「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即出自此人之口,在齊國的危難之際被晏嬰(晏子)推薦向齊景公,齊景公就任命其帶兵禦敵,而第一天他就殺了監軍莊賈樹立威信,三軍戰士皆振慄。奇蹟的是,晉燕兩軍看到司馬穰苴的軍隊來之後,從兩個方向迅速撤退,實現了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兵家最高境界,解除了齊國的危機。而他的軍事理論更是流傳千古,流芳百世。
6、韓信西漢開國功臣,漢初三傑之一,為漢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之勞。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發明者,謀戰的代表人物,相傳是象棋和風箏的創始人。胯下之辱,韓信點兵多多益善,背水一戰等等典故的主角,和項羽的捉對廝殺更是在現在看來也熱血沸騰。後被劉邦猜忌,遭處死。「生死一知己(蕭何),存亡兩婦人(漂母和呂后)」「功高無二,略不世出」。
5、吳起春秋戰國時期衛國人,早期拜於曾參門下學習儒家思想,後來來到了魯國,為了權力,吳起選擇了殺掉自己的妻子。將而功齊,大破之。再後來戰國時期到魏國,親自為手下士兵吸傷口的膿,更是挑戰人的承受力。後來在漢文帝、漢景帝、鄧通三人之間也發生過「吮疽」的有趣故事,有興趣者可以去查一查。史記記載「(魏)文侯以吳起善用兵,廉平,盡能得士心,乃以為西河守,以據秦、韓」。也留下一部《吳起兵法》,在歷史上和孫武孫臏齊名。
4、李靖隋末唐初名將,韓擒虎外甥,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風塵三俠之一,唐肅宗把他列於歷史十大名將之一(古人也喜歡玩TOP),有《李靖六軍鏡》、《武經七書》。本是隋朝臣子,後李淵攻陷長安,李世民因他死前一句話釋放了他,李靖降唐。騎兵戰天才,討伐王世充,唐平蕭銑之戰,平嶺南,平江南,滅東突厥(間接導致阿拉伯帝國的瓦解與東羅馬帝國的滅亡),反擊吐谷渾,等等載入史冊的教科書戰役都是出自他之手。
3、冉閔建立冉魏政權。最為今人所知的是屠殺胡人的命令,即殺胡令:「內外六夷,敢稱兵杖者斬之!」他是拯救了漢民族的抗胡英雄;在大混戰中,羯族與匈奴在血腥的民族報復中被基本殺絕。352年,冉閔為慕容儁所執後斬於遏陘山,後被追封為武悼天王。冉閔後人的墓誌上稱冉閔為「平帝」,有學者認為這可能是冉魏政權給冉閔上的諡號。
2、孫武被後人尊稱其為孫子、孫武子、兵聖、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他出生於公元前535 年左右[,具體的生卒年月日不可考。曾以《兵法》十三篇見吳王闔閭,受任為將。領兵打仗,戰無不勝,與伍子胥率吳軍破楚,五戰五捷,率兵6萬打敗楚國20萬大軍,攻入楚國郢都。北威齊晉,南服越人,顯名諸侯。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1、項羽秦末農民軍領袖,西楚霸王,巨鹿之戰中破釜沉舟大破秦軍,章邯投降,奇蹟的取得了勝利。當然還有更加奇蹟的彭城之戰,以三萬兵力大敗劉邦五十六萬,將騎兵的功效發揮的淋漓盡致。即使最後的垓下之戰,也撈了一大筆墊背的。作為一名武將幾乎無可挑剔之處,羽之神勇,千古無二.東方的漢尼巴(一樣地苦大仇深、一樣地使過破釜沉舟、一樣地所向無敵、一樣地功敗垂成、一樣地一生只吃過一場敗仗但軍事身涯就此完蛋――連吃敗仗的年份都一樣,嗚呼!)。最佳戰例:以三萬疲憊之師千裡奔襲,半日破劉邦六十萬之眾垓下之戰,以十萬兵力敵韓信五十萬,非戰之罪也但其戰略頭腦太成問題,雖非智障,但至少與常人相去不遠。故漢尼巴被稱為西方戰略之父,與孫子齊名,而小項卻被民間貶為莽夫典型,同呂布共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