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擊事件數量上升,首都機場首用鷹隼驅鳥

2021-01-09 新京報

記者從民航有關部門獲悉,今年以來,鳥擊事件發生數量較往年同期呈明顯上升趨勢。僅8月、9月,華北地區就連續發生70餘起地面保障原因引起的鳥擊不安全事件,部分鳥擊事件還造成了飛機的損傷。

翱翔天空的鳥類與人類和諧相處。但如果有些鳥飛進了機場,尤其是飛進了飛行區,會給飛機帶來極大安全隱患,嚴重的鳥擊事件甚至可造成機毀人亡的慘劇。機場驅鳥「形勢嚴峻」。

針對近期鳥擊事件增多有什麼新舉措?日常驅鳥工作是如何進行的?近日,新京報記者來到首都機場,探訪為飛機保駕護航的「驅鳥專家」們。

● 鷹隼驅鳥

首都機場的特殊「上班族」

鷹、隼對於飛機飛行來說本來是一個危險源。它們身形較大,而且飛得很高。但是如果將其加以訓練,充分發揮鷹、隼作為鳥類食物鏈頂端的特點,它們就成了機場的驅鳥「大師」。針對近期鳥擊事件增多的情況,鷹隼「驅鳥員」開始在首都機場「上崗」。

驅鳥技師用「掄餌」的方式讓獵隼盤飛驅鳥。攝影/新京報記者 陶冉

日前,記者在首都機場飛行區管理部鳥擊防範模塊就看到3位特殊的「驅鳥員」,它們分別為慄翅鷹、雀鷹和獵隼。休息時,它們被戴上可以遮住眼睛的小帽子。這不僅讓這三位「上班族」變得有些萌,更主要的是讓它們能夠安靜下來。

「只要『帽子』一摘,它們就知道該『幹活兒』了。」鳥擊防範技師隋國輝介紹,鷹、隼會一旦「上崗」,就會露出其兇狠本性,將「驅鳥任務完成得特別出色。」飛行區管理部鳥擊防範模塊業務經理胡承皋也用「鷹和隼所到之處全部沒鳥了」來概括其驅鳥的效果。

首都機場是第一家使用鷹隼驅鳥的國內民用航空機場。胡承皋告訴記者,國外機場有此先例,但「國內其他機場的航班量沒有首都機場大,各種驅鳥措施和驅鳥時間較首都機場更寬鬆,所以用獵鷹驅鳥的迫切程度不如首都機場,而首都機場則必須創新嘗試各種效果更好的驅鳥方法。」」

胡承皋坦言,如何讓鷹、隼把飛行區內的其他鳥趕走,而鷹或隼自身又不對飛機飛行造成威脅,這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因此,首都機場給鷹隼驅鳥定下鐵律,這就是其在驅鳥過程中應避開飛機飛行的高度。如果與飛機在飛行高度上不會交叉,「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會把鷹撒開來讓它們飛,這種驅鳥效果非常好,那些鳥兒看到天敵都嚇跑了。」如果是在與飛機飛行高度有交叉的區域驅鳥,技師們就需要在鷹的腳上繫上一根繩子,讓鷹隼在可控的範圍中驅鳥。

驅鳥技師用「跑繩」的方式讓慄翅鷹在可控範圍內驅鳥。攝影/新京報記者 陶冉

「殺手鷹」與「盤飛隼」

佀京偉和陳杰是兩位鷹隼驅鳥技師,鳥情嚴重的時候,他們訓練的慄翅鷹、雀鷹和獵隼就需要在機場大顯身手。記者採訪時跟隨著技師們一同開車進入飛行區,鷹隼們則戴著小帽子安安靜靜地站在架子上,準備開始「工作」。

驅鳥技師拉著雀鷹進草地內驅鳥。攝影/新京報記者 陶冉

「快看那邊兒,那片草裡大約有二三十隻鐵爪鵐。」由於從事了十多年驅鳥工作,隋國輝的眼神變得更加「毒辣」,離著老遠就能看到草裡的風吹草動。隋國輝說的這片區域正好位於飛機降落的區域,如果有飛鳥則會對飛行造成影響,必須要驅逐。

佀京偉和陳杰將身形最大的慄翅鷹從架子上取下,輕輕摘下它的小帽子,慄翅鷹瞬間發出尖利的叫聲,不斷扇動著翅膀。由於這裡處於飛行下降區域,因此技師們採用在可控範圍內使用鷹來驅鳥。

驅鳥技師用「跑繩」的方式讓慄翅鷹在可控範圍內驅鳥。攝影/新京報記者 陶冉

他們在慄翅鷹的腳上拴上一根短繩,在繩子另一頭做了一個環,環內穿了一條長長的繩子。佀京偉和陳杰拉著繩子和鷹走進草坪,兩人分別站於長繩子兩端,鷹站在陳杰的手部。隨後,佀京偉用哨子吹出長短不同、高低不同的哨音召喚慄翅鷹。鷹聽見後,使勁撲稜著翅膀從陳杰手上起飛,向佀京偉飛去。由於腳上的短繩穿在長繩上,因此慄翅鷹飛行的高度和長度均可控。佀京偉告訴記者,在大多數情況下,技師們會把長繩兩端拴在兩個樁子上,讓鷹順著繩的方向來飛行,這樣驅鳥的範圍會更大。這種方法技師們稱為「跑繩」。

驅鳥技師用「跑繩」的方式讓慄翅鷹在可控範圍內驅鳥。攝影/新京報記者 陶冉

如果在飛行高度可完全錯開的區域,技師們則可以用「掄餌」的方式讓獵隼驅鳥。使用這種方法時,技師會將一個色彩鮮豔的物體高高掄起,同時通過哨音讓獵隼完全自由地飛行起來。記者注意到,在這種方式下隼飛行的高度和範圍都很廣。

驅鳥技師用「掄餌」的方式讓獵隼盤飛驅鳥。攝影/新京報記者 陶冉

雖然同為驅鳥「利器」,但不同的鷹或隼具有不同的特點,隋國輝說:「鷹的特點是適合捕捉,而且捕食過程很短,它特別適合出擊,所以我們把這種鷹稱為『殺手鷹』,專門用來起到『殺一儆百用』的作用。隼的特點是盤飛好,它在天上盤旋的同時觀察地面是否有食物,然後再俯衝下來,所以我們採用掄餌的方式,讓它盤飛,起到驅鳥的效果。」

● 生態治理驅鳥

切斷鳥類食物鏈

1998年,首都機場成立了專門的驅鳥隊伍,經過多年觀測,首都機場地區常見的鳥類有139種。這些鳥為何來首都機場?胡承皋打了個比方:「它們不外乎幾個目的,有的就為了來找東西吃,有的是為了來找地方睡覺,有的覺得機場特別好玩,而有的則是因為氣候突變,在遷徙過程中迷路了,不小心到了首都機場。」

隋國輝也告訴記者,首都機場的跑道周邊都有大片的草皮,這對於鳥類來說就是天堂,「鳥兒在空中一看,機場周邊高樓林立,正好機場裡面草水豐盛,這可不就是綠洲嘛。」

為了讓鳥不再留戀首都機場,機場決定通過生態治理讓鳥另尋他所。首先要改變的是草種,這是整個生態環境系統當中最基礎的一個部分,草作為「生產者」對鳥類的影響非常重要。胡承皋告訴記者,草籽是鳥類的食物之一,而草如果長高,就便利於鳥的活動。此外,草叢中會滋生蟲子,蟲也是鳥的食物之一。

因此機場會定期割草,不讓草長高。同時,首都機場也在嘗試使用一種新的替代草種——野牛草。這種草結籽少,含水量特別低,含水量低它就不容易生蟲,而且成坪之後在地上長不高,葉子特別軟。

在採訪中,隋國輝就指著一片顏色明顯黃於其他區域的草地說,這裡試種的就是野牛草。記者注意到,這種草的葉子全部都耷拉著,軟軟地鋪在地面上,仿佛是一床棉被,踩上去很鬆軟。隋國輝說,鳥起飛時需要有一個蹬力,如果草坪軟就不適合它借力,因此可以減少鳥類的停留。

胡承皋介紹,計劃將機場跑道周邊的草全部換成野牛草,總體面積大約有133萬平方米,截至目前已經栽種了13.5萬平方米。

此外,治理老鼠、兔子,碾壓土地,治理排水溝等方式都能較好地切斷鳥類食物鏈,起到改變區域生態系統的目的。

聽覺、視覺系統驅鳥

在驅鳥過程中,技師們還會用到一種特殊的車輛,這就是驅鳥車。這種車的車頂有一個大大的喇叭,喇叭裡播放著各種聲音,有的是鳥類的慘叫聲、有的是鳥類天敵的聲音。每一天,技師們都會開著驅鳥車24小時巡邏,滾動播放鳥叫聲,以此達到嚇跑鳥類的目的。

胡承皋告訴記者,驅鳥車一天的總裡程可達300公裡左右。

除了驅鳥車,記者在機場飛行區還看到不少安裝在草坪上的「大喇叭」,喇叭裡同樣播放著各種鳥聲,整個機場鳥鳴起伏,這也可以起到驅鳥的作用。

不過相同的聲音播放時間一長,鳥也會對聲音產生「免疫」。 隋國輝以喜鵲舉例說,喜鵲領地、團結意識比較強,是本地的留鳥,「像這種鳥的話,如果播放同類鳥的慘叫聲音,其他鳥就會以為同伴發生了危險,有可能就會大規模飛過來,這倒給驅鳥帶來困難。」所以機場播放聲源,需要根據白天或者晚上,根據不同的鳥類活動,選擇相對應的聲源。

除了聲音,首都機場驅鳥還用上了視覺系統驅鳥的方法,比如說彩色風車和假人。這些彩色風車和假人,對於遷徙季節路過首都機場的「外地」鳥類相對更為有效。胡承皋告訴記者,「針對不同季節、不同鳥種,我們也會綜合採取各種『土洋結合』的手段,實現驅鳥措施的最優組合。」

假人驅鳥。攝影/新京報記者 陶冉

● 問題

附近家鴿對首都機場威脅最大

所有盤桓在機場的鳥類,最讓驅鳥技師頭疼的是鴿子,它們的飛行半徑一般在5—10公裡,鴿子要麼是練飛,要麼是打比賽,因此常常會穿過飛行區。「我們跟中國信鴿協會溝通過,希望他們在設計路線時,別把首都機場作為一個途經地,儘量規避。」從實際來看,溝通效果不錯,胡承皋說:「像這種打比賽的信鴿,在首都機場造成的威脅不是特別大。」

給機場飛行安全帶來威脅最大的是機場周邊居民飼養的家鴿。據粗略統計,首都機場周邊3公裡範圍內有大概48戶、5000隻左右鴿子,而且部分養鴿戶緊靠西跑道。說起這些家鴿,胡承皋直搖頭,他說:「家鴿的特點是,不僅會從飛行區穿過,而且它們飛到首都機場也不是為了吃的,就為了飛著玩,所以生態治理對它們沒用。像這種情況我們只能驅趕,態度必須狠一點。」

記者查詢了解到,根據《民用機場管理條例》,在淨空保護區範圍內,禁止放飛影響飛行安全的鳥類,升放無人駕駛的自由氣球、系留氣球和其他升空物體。根據《華北地區民用機場淨空障礙物管理辦法》,民用機場淨空保護區即機場遠期規劃中每條跑道中心線兩側各10公裡、跑道端外20公裡的區域。據了解,首都機場有3條跑道,淨空保護區呈南北長、東西窄的近似矩形,總面積約1057.6平方千米。

根據我國《民用機場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禁止在民用機場淨空保護區域內從事放飛影響飛行安全的鳥類,升放無人駕駛的自由氣球、系留氣球和其他升空物體;違反相關規定情節嚴重的,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 連結

鳥擊對飛機來說有多危險?

鳥擊對飛機來說有多危險?美國電影《薩利機長》講述的就是2009年全美航空的一架航班在飛行過程中遭遇鳥擊,導致發動機失效的故事。雖然薩利機長最終成功迫降,拯救了155名乘客和機組人員,但這一事件也成為航空史上難以磨滅的一次降落。

記者從民航有關部門獲悉,近期,各機場因地面保障原因導致鳥擊航空器事件數量較多。今年二三季度,隨著鳥類進入秋季遷徙季節,鳥擊事件發生數量呈逐月攀升趨勢。僅8月、9月,華北地區就連續發生70餘起地面保障原因引起的鳥擊不安全事件,且相對集中於千萬級機場。在這份通知中,民航局用「形勢嚴峻」來表述這一現狀,並做出專項部署,要求各機場高度重視鳥擊防範,充分認識到鳥擊對飛行安全、特別是航空器起降階段安全的重大影響,以最高標準做好鳥擊防範。

新京報記者 吳婷婷 攝影記者 陶冉

編輯 丁天 校對 柳寶慶

相關焦點

  • 機場驅鳥 更是護鳥
    原標題:機場驅鳥 更是護鳥 航空安全最大的威脅既非飛機本身也不是極端天氣,而是「鳥擊」,三成左右的飛行事故就源於此。為了航空安全,不得不驅鳥。但如何在不傷害鳥類的情況下驅鳥、遇到傷鳥如何救治?記者近期在雲南昆明長水國際機場進行了實地採訪。
  • 背景資料:從統計數據看日本機場「鳥擊事件」
    「鳥擊」事件在日本較為常見,2016年全日本共發生1626次。而在各機場中,羽田機場是鳥擊事件的「重災區」。  日本最常發生鳥擊的機場?  日本國土交通省統計,2012年到2016年間,羽田機場共發生941次鳥擊事件,平均每年發生188.2次,居日本所有機場之首。距離東京都不遠的成田國際機場5年來發生285次,平均每年57次。
  • 南充高坪機場「驅鳥人」:與鳥「鬥」其樂無窮
    航班落地前40分鐘開展驅鳥工作提到鳥撞飛機,一般人都會認為小鳥血肉之軀與飛機相撞是以卵擊石,擁有龐大體型的飛機,為什麼會害怕一隻鳥呢?據悉,絕大多數鳥擊事故發生在機場及其附近空域,主要發生於飛機起飛滑跑、爬升、進近和著陸滑行階段,因此機場驅鳥工作尤為重要。機場鳥擊形勢嚴峻,又是如何開展驅鳥工作的呢?
  • 世界上最嚇鳥的職業
    6月28日,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飛行區裝修好的鷹舍,住進去幾位特殊的「驅鳥員」。機場是飛機的主場,為何會修建鷹舍?記者從首都機場飛行區鳥擊防範技師隋國輝口中得知,這些鷹舍是專門為他們的「驅鳥專家」——慄翅鷹(哈裡斯鷹)、獵隼、雀鷹、蒼鷹修建的。
  • 機場驅鳥人想盡各種辦法驅鳥
    (常明沛、曾慶芳、晁清雲)鳥類是人類的朋友,卻是飛機的大敵,驅鳥成了飛機場安保工作的重中之重。那麼,在機場專門負責驅鳥的工作人員是如何與小鳥「鬥智鬥勇」的呢?3月16日,記者獲準走進南陽機場,獨家探訪機場五花八門、行之有效的驅鳥妙招。
  • 【航空小知識】五花八門的驅鳥方式
    民航資源網2014年6月9日消息:數據表明,1960年至今,「鳥擊」在全世界範圍內至少造成80多架民用飛機損失,250架軍用飛機損失;全球每年鳥擊造成的經濟損失約150億美元。根據中國民航鳥擊航空器信息網上的數據資料,2013年,全國各機場、航空公司和飛機維修公司等有關部門共上報在中國大陸地區發生的鳥擊事件超過1000起,由於鳥擊所造成的事故徵候達全部飛行事故徵候數量的27%以上。鳥擊,已成為第一大航空器事故徵候類型。為了有效防止鳥擊事件的發生,更好地確保航空安全,針對鳥類開始在機場周邊及上空頻繁活動的情況,世界各地機場均採取了各種各樣的驅鳥措施,並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 機場驅鳥師:「炮」打假鳥獲10項專利
    驅鳥團隊成員驅鳥假人機場驅鳥師:「炮」打假鳥獲10項專利一年多前,廣東省動物協會秘書長胡慧建帶領華南農業大學的黃煒琪和虞皓琦等人,為白雲機場研發了一套新興的驅鳥設備,讓起飛區內鳥類數量有較明顯降低。鳥對傳統設備有適應性胡慧建告訴記者,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隨著渦輪噴氣式飛機取代了螺旋槳飛機後,飛機速度大大提高,使得飛機躲避鳥類的能力降低,從而造成鳥擊事件的迅速增加。如今民航機場最重要的安全課題之一就成了「如何有效驅逐機場及航道上的野鳥」。
  • 記者體驗機場驅鳥人 有時舉槍射擊有時營救放飛
    如果地面附近有鳥兒停留,就用獵槍向鳥兒的方向射擊,趕跑它們。如果機場上空有鳥兒出現,數量不多的話,就發射煤氣彈,用巨大的聲響嚇走鳥兒。如果機場上空發現鳥類的數量比較多,就發射「威力」更大的雷鳴彈。  雷鳴彈的「威力」怎樣?很快,記者就見識到了。
  • 視頻 多圖|「五一」致敬勞動者|走近機場飛行安全守護者——「驅鳥...
    記者帶大家走進石家莊機場,認識一下在機場工作卻每天與鳥打交道的特殊工種—— " 驅鳥人 "。△工作人員駕駛車輛反覆巡視" 一隻小小的鳥撞到正在高速飛行的飛機,後果是十分可怕的。尤其是在起降階段,如果有大一點兒的鳥撞到飛機的發動機或起落架等關鍵部位,就可能威脅到航空安全。" 井強介紹說。
  • 舞槍弄炮懂鳥語 機場驅鳥人起得比鳥早、睡得比鳥晚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乘飛機出行,但是你或許不知道,每一個航班的安全起降,除了機組工作人員之外,還少不了一項特殊的工作,就是驅鳥。機場場務組的人員利用各種驅鳥設備,和機場附近的各種鳥類鬥智鬥勇。為保障飛機安全,不論是寒風刺骨的冬天,還是驕陽似火的夏日,他們都堅守在驅鳥的崗位上。
  • 昆明機場驅鳥出新招:模型老鷹以假亂真
    【解說】近日,包括風動聲效驅鳥設備、太陽能光學驅鳥設備及自動模型鷹驅鳥設備在內的3種類型的5臺新型驅鳥設備落戶昆明機場。其中,以自動模型鷹驅鳥設備最為逼真,老鷹平展的雙翼,敏銳的眼睛以及鋒利的鷹爪,幾乎可以以假亂真。8月22日,記者採訪了仿生鷹驅鳥設備的發明者張壽軍。
  • 護機場安全 美空軍科學驅鳥
    護機場安全 美空軍科學驅鳥 2018-11-14 09:18:46來源:北京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左盛丹
  • 智能多功能驅鳥器,驅鳥、趕鳥就選它
    當雷達探測到鳥後,啟動驅鳥設備工作,發出超聲波、語音、強閃光。  雷達探測原理:具備都卜勒雷達主動探測技術,探測到鳥類靠近時,立即啟動驅鳥;超聲波驅鳥原理超聲波驅鳥,採用的是物理驅鳥法  語音驅鳥原理本產品集合了如老鷹叫、鞭炮聲、貓叫聲,好幾類種鳥類天敵的聲音進行驅鳥,對鳥的驚嚇驅趕有良好的效果。下面以鷹叫為例說明:具有高仿真模擬老鷹叫,利用老鷹叫驅趕鳥類;有一句俗語叫:高飛的鳥兒遇老鷹--兇多吉少,說明一般的鳥都懼怕老鷹,也就懼怕老鷹叫,聽到老鷹叫,那就要趕快飛走。
  • 空軍研發「一鍵式」驅鳥操控系統保障飛行安全
    空軍研發「一鍵式」驅鳥操控系統保障飛行安全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8-18 15:40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瀋陽8月18日電(李偉、侯啟)由空軍相關部門研發的「一鍵式」驅鳥操控系統經過1年多的試用,有效降低了場務官兵的驅鳥工作強度,在減員增效、提高保障質量效益方面效果明顯。
  • 看看寧波機場"驅鳥人"的秘密武器
    所以,在世界各地的機場,有一種特殊職業——機場「驅鳥人」。  作為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的寧波,地處北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區,海洋性氣候溫和溼潤,適合多種鳥類的生存活動。寧波機場恰好位於我國鳥類遷徙的主要路線上,多樣的溼地、茂密的植被、豐富的底棲生物,仿佛形成了一個佳餚豐盛的鳥類飯店,使之成為了途經此地的鳥群覓食、休憩、甚至繁殖的「補給站」。
  • 拉薩貢嘎機場利用聲波儀播放各種聲音驅趕鳥類
    20日,記者從民航西藏區局了解到,為持續做好機場鳥擊防範工作,基於在歷史記錄、鳥擊信息等資料基礎上,民航西藏區局將繼續完善鳥情資料庫,調查機場及周邊地區候鳥種類和數量,掌握完整鳥情信息。著重了解候鳥集群分布、主要棲息地、覓食區域,調查機場周邊人為因素造成的引鳥因素,採取應對措施。
  • 飛行區管理部安全環境管理中心「想」出夜間驅鳥新辦法
    近日,烏魯木齊國際機場鳥類活動到達了高峰期,為了針對性解決夜間活動鳥類驅趕力度,飛行區管理部安全環境管理中心潛心研究,在現有的驅鳥風動裝置基礎上自主改造,增加光源,填補了夜間驅鳥設備空缺的難題,成為鳥擊防範工作的新「亮」點。
  • 空軍研發數十種驅鳥設備 馴化獼猴上樹拆鳥窩
    資料圖:獼猴破壞鳥窩 資料圖:空軍驅鳥士兵與獵鷹 天空中,驅鳥航模發射煙霧彈;地面上,多功能驅鳥炮發出特殊聲波;樹叢裡,馴化的獼猴攀上大樹拆除鳥窩……8月中旬,空軍機場鳥撞防治設備成果展現場,各部隊研發的數十種驅鳥新設備各顯神通。
  • 「秒懂機場」第11集——杭州機場鳥防秘籍大揭底
    「秒懂機場」第11集——杭州機場鳥防秘籍大揭底 2020-12-22 21: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隻鳥撞飛機的力量高達150千克的衝擊力,怎麼防守?
    ▲客機各個部位遭受飛鳥撞擊的概率我們該如何有效防止鳥撞飛機事件的發生呢?目前國內大多機場主要採取恐嚇戰術、鳥類捕捉、機場環境治理、遷移棲息地等四種方法驅趕鳥類。錄音驅鳥採用高音喇叭播放猛禽的鳴叫聲或鳥類悲鳴聲恐嚇鳥類飛離機場。獵槍驅趕簡單有效,可震懾機場鳥類。視覺威懾是在機場關鍵區域放置仿真人、飄帶、風車、恐怖眼嚇跑鳥類。豢養猛禽採取以鳥治鳥的方式,放飛人工馴化的猛禽趕走野生鳥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