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兩極分化:小市值瘋炒,抱團消費股崩盤,科技股買入時機到了?

2020-12-27 手機鳳凰網

本周的市場呈現另一種特色的兩極分化,部分小市值個股的瘋狂炒作和資金抱團的消費、醫藥崩盤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道一聲問侯:A股辛苦了!最近一個月大盤一直在3300-3400點來回跑。

自7月初以來的兩個月,A股10次試探3400點,最近一次是9月2日收盤時的3404點。

不過,之後連續兩天A股重要指數全盤皆綠,周五(9月4日),滬指收於3355,跌0.87%,深證成指跌0.84%,創業板指跌0.54%。

本周(8.31-9.4),市場整體走勢是震蕩下行。

與以往不同的是,最近賺錢效應主要是在創業板的低價股,並且看起來由散戶主導的市場存量資金比較傾向於短期博弈,低價股可能還要再飛一會。

這周(8.31-9.4)三大股指周線悉數下跌:滬指累計跌1.42%;深證成指累計跌1.41%;創業板指累計跌0.93%。

北向資金已連續5日淨流出,本周合計222.61億元。

但近期市場出現了一些可能有指向性意義的新苗頭,比如小市值股瘋炒、消費抱團股崩盤、科技股逆市走強。

「本周的市場呈現另一種特色的兩極分化,部分小市值個股的瘋狂炒作和資金抱團的消費、醫藥崩盤形成了鮮明的對照。」私募排排網未來星基金經理夏風光說。

對於後市,業內大多數觀點認為,市場會維持一段時間的震蕩整理。

但從中長期來看,比如以一個月為緯度,許多機構堅信,A股仍將是震蕩上行的趨勢。

而短期內,許多機構傾向於推薦低估值股。但從中長期來看,機構仍更青睞消費、醫藥、科技等高估值領域。

低價股集體爆發

自8月17日創業板註冊制開閘以來,創業板的低價股集體爆發。

典型代表是創業板「妖股」天山生物,9月4日,已連續9個漲停,自8月11日拉開上漲架式以來,已暴漲357%。

9月4日,天山生物在盤中一度大漲17%,股價創出歷史新高——27.2元/股。收盤時漲幅縮窄,收漲3.93%,報24.07元/股,收盤價也是創了收盤價的新高,全天振幅近32%。

而僅僅就在此前一天,9月3日晚,深交所剛剛公告,近期,「天山生物」(300313)股價大幅上漲,8月19日至27日連續7個交易日漲停,漲跌幅偏離值達到嚴重異常波動標準,公司公告自28日起停牌核查。9月2日該股復牌後股價再度連續2個交易日漲停,短短9個交易日,股價由5.83元/股漲至23.16元/股,累計漲幅高達297.26%,換手率192.79%。

值得一提的是,天山生物九連板背,散戶起了主導作用。

深交所網站交易公開數據顯示,天山生物在8月24日至9月3日漲幅嚴重異常期間獲自然人買入40.26億元,佔比97.01%;機構投資者買入僅佔比2.99%。

深交所提醒投資人要理性投資天山生物。

總體來看,9月4日,創業板有12股漲停,25股漲幅在10%以上。其中包括大量低價股。包括聯建光電、堅瑞沃能、豫金剛石、長方集團等。

近期低價股的集體上漲,主力是散戶,這與機構抱團集中的消費類高估值股形成了兩極的投資取向。

機構認為,短期內,市場在存量資金博弈之下,遊資集中火力突擊低價小盤股以達到投機的目的,可能短期內低價股還要再飛一會。然而,沒有業績支撐的低價小盤股上漲,就像一個接力棒遊戲,看誰是最後一棒。

此時,遊資對天山生物為代表的低價股的爆炒也在考驗創業板註冊制改革中,監管層對投機炒作的承受力和處理方式。

抱團消費股崩盤

今年以來,A股有業績有人氣的一向是三大方向:消費、醫藥和科技。9月4日跌了兩個——食品飲料和醫藥股遭資金拋棄。

最近兩日,以海天味業為代表的長牛股放量下跌,預示機構抱團股出現分歧。

海天味業,被戲稱為調味品中的「茅臺」,總市值近6000億元,在最近半個月(8.18-9.2)大漲28%,但9月4、5連續兩日下跌,分別跌去6.79%、7.68%。

9月3日,海天味業盤中一度創出歷史新高203元/股,但9月4日收盤時股價已跌至170.79元/股,跌去16%,總市值5534億元。

從周五(9月4日)的表現來看,食品飲料和醫藥生物兩大板塊主力資金分別流出36.87億元、17.35億元。

在申萬28個一級行業中,9月4日,食品飲料跌幅最大,達2.58%,跌幅第二名是醫藥生物1.54%。

食品飲料方面,9月4日收盤,吉林森工跌停,煌上煌、海天味業、上海梅林、桃李麵包、天味食品等跌幅超7%。另有5隻個股跌幅在5%-6%,9隻個股跌幅在4%-5%。

其中,9月4日,白酒板塊的主力淨流出21億元,跌幅最大的金徽酒跌去6.65億元,另有12隻白酒股跌幅超2%。貴州茅臺跌1.28%,白酒股中只有滬州老窖逆市上漲1.24%。

不過,8月29日,銀河證券曾發布研報稱,不再為創紀錄的消費股唱讚歌。銀河證券指出,近期食品飲料持續走強,白酒、調味品等行業市盈率不斷創近年新高,主要原因是科技和醫藥板塊前期泡沫較大,受華為、武漢某半導體公司及疫苗等事件影響,資金流入消費板塊,疊加中秋節臨近,推動食品飲料行業持續走高。

「儘管我們在過去很長時間強烈推薦白酒調味品等消費股,但是我們不對當下創紀錄的消費股再唱讚歌,因為創紀錄估值意味著未來投資回報率下降。」銀河證券表示。

而醫藥生物方面,9月4日收盤,歐普康視、葵花葯業跌停,通策醫療、片仔癀跌逾7%。個股漲跌比為1:3。

食品飲料、醫藥生物的下跌,被認為是此前這批機構抱團飆車的白馬股,漲得太多太快,所以才出現大跌。

高高在上的抱團消費股是否鬆動了?

機構人士的看法是,從短期看這些白酒、食品飲料、醫藥等白馬消費股漲幅過大,有較大的獲利回吐壓力。但是,從中長期來看,有品牌影響力的消費龍頭股,具有長期增長潛力,這些股票是可以拿來養老,有長期的投資價值,短期回調是上車機會。

但僅就目前來看,資金對前期抱團的高估值消費股,多空分歧加劇。

科技股放量領漲

值得注意的一個問題是,從抱團的消費白馬股出來的資金會去哪?

一個新跡象是,前期大幅回調的科技股,在9月4日突然逆市走強。

電子行業在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漲幅最大,達 0.53%。主力淨流入47.36億元。

其中5隻個股漲停,包括曉程科技、聚燦光電、民德電子、乾照光電、長方集團。

此外,9月4日,在科技領域中,通信、傳媒等行業指數也逆市上漲0.18%、0.07%。即使是下跌的計算機行業,跌幅也比較小,跌0.18%。

消息面上,近日媒體報導稱,「十四五」規劃擬全面支持半導體產業。

有業內有人指出,半導體板塊調整已經一個月,此時超跌幅反彈,對於後市有一定指導意義。

科技板塊從7月初達到高點回調,或到時候蓄勢反彈了,從中期看,市場主線仍是科技等代表經濟轉型方向的行業。

事實上,本周初已開始陸續有機構明確建議,可以開始配置調整已基本到位的科技龍頭。

機構觀點:低估值PK科技股

對於接下來的投資方向,機構有分歧。

「在布局和持倉方面,可能需要格外的耐心。低估值是一種安全邊際,但未來的彈性空間還需要觀察。」私募排排網未來星基金經理夏風光認為。

興業證券認為,市場由前期單邊快速上漲進入橫盤整理階段。不過從中長期看,自2019年初以來指數逐級抬升的趨勢並未改變。市場處在震蕩及調整狀態下,建議把握經濟復甦藍籌確定性方向以及前期超跌品種反彈機會。

天風證券則建議布局高增長,9-10月關注三季報高增長的細分方向,重點推薦:軍工上遊、消費電子、光伏、新能源車。

從長期維度,天風證券依舊建議關注未來滲透率能夠大概率提升的五大方向:

1、全球滲透率提升的:新能源車、無線耳機;

2、國內滲透率(國產化率)提升的:軍工上遊、信創、半導體設備。

而國盛證券的觀點是,操作上,市場中期趨勢仍在,短期幹擾持續。國盛證券在板塊上建議關注幾個方向:

1、關注蘋果新產品發行臨近相關產業鏈鄰域的機會;

2、關注汽車下鄉順周期的相關產業鏈機會;

3、關注雨季後基建加碼建材、水泥等的投資機會;

4、關注國債發行基礎民生領域環保行業投入加碼的機會;

5、關注數字貨幣推擠進程中從發行到應用場景、安全等領域的投資機會;

6、關注國慶十一長假國內旅遊、娛樂、傳媒行業的修復性機會;

7、關注疫苗可能快速落地需求修復疊加低油價及人民幣升值中民航運輸個股的拐點機會;

8、關注9月1日後各大城市加強塑料汙染的治理,可降解塑料行業國內市場替代的機會。

相關焦點

  • 兩極分化!買大還是買小?
    今年以來,已有ST銳電、天廣中茂先後觸發麵值退市,*ST美都基本鎖定成為今年面值退市第三股。從2015年6月12.3元股價高位至今只剩下0.58元,*ST美都股價已經跌去超95%。市值也從最高時的290億元暴跌至目前的不到22億元,蒸發270億元。
  • 白酒股雖大跌,但是「抱團模式」並未瓦解,未來或是A股常態?
    近期,市場「抱團取暖」模式受到廣泛爭議,甚至出現了某農投資經理和「良心」公募基金經理的正面交鋒。 前者大談賽道邏輯,未來如何如何,後者認為當前並不是投資光伏、新能車以及白酒的最好時機,因為性價比太低。
  • 晶片股巨震!中芯國際跌逾9% 但板塊內這些股票大漲20% 科技股還有...
    在消費股表現較弱的情況下,有色金屬、房地產板塊走勢較強,科技板塊表現分化。來源:Wind分析人士表示,外部擾動增加,對A股情緒產生階段性影響,成為市場向下的主要因素;內部經濟持續復甦、基本面修復成為市場向上的力量。兩種因素交織,市場由前期單邊快速上漲,進入橫盤整理階段。
  • 「油中茅臺」飆漲再創新高,市值「坐三望二」直逼邁瑞醫療
    在「順周期」全面退潮的12月份,消費股抱團再次成為了市場當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9點51分起,金龍魚股價開啟了放量拉升,分時成交明細顯示連續3位數的大單開始持續不斷的買入,股價由此徹底爆發,上方的整數關口被接二連三的拿下。截至上午收盤,金龍魚股價報80.62元,成交額33.7億,換手率達12%。
  • ...三大抱團資產縮水3100億!全球流動性拐點來了?四大指標亮黃燈
    令人奇怪的是,在這種級別的成交量之下,券商股的反應卻相當一般。與此同時,過去一段時間抱團較為明顯的新能源車、光伏和太陽能集體殺跌,三大板塊市值單日狂跌3100億元。(券商中國)   誠如投資大伽所說,市場沒有永動機!
  • 大盤五連陽卻有3000餘只個股下跌?把握市場分化這樣做!
    三大指數午後震蕩回升,市場分化,3000餘只個股下跌,漲幅超9%個股逾60家,整體賺錢效應較差。板塊上,油氣設服板塊全天領漲,抱團主線白酒、光伏、鋰電大幅分化,資金流入軍工、農業等板塊,還有低位低估值的中字頭、水泥等板塊,有色、造紙、口罩、電力等板塊盤中拉升,銀行、券商等大金融板塊穩定指數。
  • 三大抱團資產縮水3100億:全球流動性拐點來了?四大指標亮黃燈
    突發重磅未能喚醒9000億龍頭,三大抱團資產縮水3100億!全球流動性拐點來了?四大指標亮黃燈誠如投資大伽所說,市場沒有永動機!1月11日,兩市股指震蕩殺跌,成交金額連續第六個交易日破萬億元。令人奇怪的是,在這種級別的成交量之下,券商股的反應卻相當一般。與此同時,過去一段時間抱團較為明顯的新能源車、光伏和太陽能集體殺跌,三大板塊市值單日狂跌3100億元。
  • 270公司年內獲超百家機構調研 科技與消費行業個股最受關注
    不過,板塊個股走勢分化嚴重,結構性行情下,機構對上市公司調研的熱情高漲。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年內已有1677家公司接受了機構調研,佔滬深兩市在交易的4094隻個股43.14%。其中,1006家公司被10家以上(含)機構調研,464家被50家以上(含)機構組團調研,270家公司被100家以上(含)的機構抱團調研。
  • A股抱團行情是否鬆動仍有爭論,後市需區別對待「抱團」品種
    值得關注的是,調整中前期市場表現突出的白酒、新能源板塊機構抱團股遭遇重挫,行業龍頭股也遭遇一定程度的集體回調。那麼,抱團行情是否開始出現鬆動了呢?對此,聯儲證券上海資產管理分公司總經理助理謝遲鳴對澎湃新聞記者說,抱團行情的鬆動,早在年後就已經開始。國內機構年後大量發行新基金,導致增量資金集中在長期邏輯向上的白酒和新能源板塊上,帶動創業板指和深證成指的不斷上漲。
  • A股又醉了:大白馬狂飆、外資猛掃貨 明年資金該如何布局?
    超級白馬股海天味業大漲超6%以上,市值超5800億。金龍魚漲近3%,市值突破380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當天港股市場消費股陣營也出現了明顯異動。12月4日,消費股午後拉升,現代牧業漲超10%,康師傅、頤海國際、蒙牛乳業等股走高。
  • 銀華基金王翔:看科技股青春年少 陪消費股慢慢變老
    同時管理銀華農業產業和銀華體育文化兩隻風格迥異的主題基金,在科技與消費兩大景氣賽道上,王翔都獲得了顯著的超額收益。銀河證券數據顯示,截至11月27日,銀華農業產業過去2年收益率達162.93%,銀華體育文化過去2年收益率為88.55%。 「很難用一套投資框架去同時投資科技和消費,因為它們的『選美』標準不一樣。」
  • A股繼續分化市場賺錢效應較弱 年末機構抱團「喝酒」行情明顯
    12月8日,A股三大股指衝高回落,指數早盤震蕩分化,滬指、深成指轉跌,創業板指較強,漲幅擴大至超1%,盤中熱點主要集中在白酒及新能源汽車板塊,其中白酒板塊全天強勢領漲,貴州茅臺等機構抱團股繼續新高,汽車板塊中鋰電池最強,整車及智能駕駛等分支均有所表現,水產、軍工、半導體等板塊輪動拉升,以銀行為首的大金融板塊延續調整,可降解塑料、鋼鐵等板塊走弱領跌
  • 「今日盤點」A股三大指數收跌,科技主題基金逆勢上漲;抱團現象出現...
    兩市合計成交達到1.13萬億元,行業板塊漲跌互現,超跌股紛紛反彈,抱團股多數回調。北向資金今日瘋狂淨買入206.15億元。基金市場漲跌互現,從估值情況來看,科技、傳媒、醫藥等主題基金估值漲幅居前;軍工、消費等主題基金估值跌幅居前。分析人士指出,今日兩市全天震蕩,抱團股小幅鬆動,而題材股一度拉升。不過,連續拉升後市場略顯疲態,短線獲利資金也有出逃的需求。
  • A股超級「網紅」市值首破百億 市盈率比千億白馬還低的科技績優股...
    A股超級「網紅」市值首破百億,市盈率比千億白馬還低的科技績優股來了 摘要 【A股超級「網紅」市值首破百億 市盈率比千億白馬還低的科技績優股來了】在科技板塊強勢的助攻下,部分科技股最新收盤價再創歷史新高。如ETC概念股萬集科技,該股昨日漲停,A股市值首次突破百億元。
  • 科技股消費股還能繼續投資嗎?基金經理告訴你最新配置指南丨基金
    《投資時報》記者注意到,銀華基金旗下「85後」基金經理王翔就與他的多數同行,存在不小的差異。作為公募基金業界少見的能同時覆蓋消費、科技兩大領域的基金經理,王翔依循自己的認知及不斷總結、升級的投資方法論,至今保持著相當不錯的戰績。為何能將科技、消費兩個完全不同領域的投資兼容並蓄?王翔的投研框架藏著哪些奧秘?
  • 航空股投資失敗,銀行投資到了最佳時機?
    一季度巴菲特還增持了7500萬股蘋果股票,總持倉達到2.403億股,市值超630億美元,是其投資組合第二重倉股。巴菲特銀行股投資啟示最新的伯克希爾哈撒韋持倉中,銀行股依然是重頭戲。排名前五重倉股中有美銀和富國銀行兩家,合計持倉市值超300億美元。在2019年報披露持倉中,前15重倉股中有6家銀行。銀行股一直是巴菲特的長期重倉持有標的之一,他對富國銀行的投資已超30年。
  • 「抱團」鬆動,核心資產走向何方?
    第三次始於2011年一季度,投資者逐漸加大對消費股的持倉,特別是對食品飲料(以白酒為主)的配置倉位持續提升。這次抱團的核心邏輯是熊市中的避險情緒。最終由於白酒塑化劑事件引發了消費板塊抱團瓦解。其三,抱團行業和個股業績能否得到驗證。尤其是對於科技成長方向的行業,抱團的核心不在於宏觀環境的變化(利率、通脹、流動性),而主要還是取決於自身的景氣度和業績能否持續爆發。2014年開始的計算機、傳媒等成長板塊抱團,就是由於商譽減值致使其業績增長證偽,並最終導致抱團瓦解。
  • 鄭重看股:這時候加倉白酒股無異於賭博
    看上去確實也是這樣的,包括貴州茅臺接連被市場監管部門關注點名關注,短暫下跌後依然繼續上漲,一直漲到了2100元/股以上。即使今天(1月8日)大跌2.34%,股價還在2090元/股。現在貴州茅臺的市值已經高達26254.53億元,超過了工商銀行與中國石油市值的總和。
  • 基金抱團 個股高度分化 新興公司頻出…賣方分析...
    基金抱團,個股高度分化,新興公司頻出…賣方分析師如何貢獻投資價值增量?   資本市場上,上市公司與投資者雙贏的秩序背後,藏著一個共同的秘密:定價。錨定資產價值正是證券研究的天然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