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拜仁高層魯梅尼格在參加合作品牌發布會時說到,拜仁曾希望能後引進中國球員,但是沒有找到夠水準的球員。他表示幾年前就研究過中國市場,並希望能引進中國球員,但是都沒有找到合適的球員。他還表示,希望未來能有優秀的中國球員能夠被他們看中,這非常適合他們的市場策略。
這麼多年以來,中國球員能夠登陸歐洲頂級聯賽的球員就屈指可數的了,更別說像拜仁這樣的豪門俱樂部。要說登陸過五大聯賽豪門俱樂部的中國球員也就只有董方卓一人,雖然孫繼海曾經在曼城踢過球,可是那時候藍月亮還沒有崛起;至於李鐵,埃弗頓從以前到現在,一直都是一支不溫不火的中遊球隊;可悲的是,現在能在五大聯賽踢得上球的只有武磊一人,而且中國的頭號球星也將隨西班牙人一起徵戰西乙聯賽,可見中國球員的足球水平真的不高。
自從有了沃爾夫斯堡引進張稀哲這樣的失敗例子後,各大歐洲豪門都對於引進中國球員這一件事變得非常的謹慎;一個沒有足夠實力在一線隊獲得上場機會的中國球員,對於他們的商業開發意義不大,更會是球隊陣容中的累贅。只有實力達到了球隊的要求,才能實實在在帶來真金白銀。拜仁需要引進的是「肖俊光」這樣的悍將而不是「張稀哲」這種銷售型中場。(科普:肖俊光算是足球小將裡的一個小boss了,中國隊的後場強人,可以利用對方射門反射,讓主角大空翼都顫抖,後來來加盟拜仁慕尼黑,強得一塌糊塗,是一名世界級的巨星)
中國是人口大國,但也是足球人口的超小國。足球運動很適合中國人的體質和心智,中國肯定有很多足球天才,但這些天才根本沒有可能參加足球活動,因為沒人給他們踢球的機會,這就是中國足球人才極度匱乏的原因。而一名國內的足球專家對於此事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令人失望的不是中國足球後繼無人,而是能在中國能踢球的都需要家裡有錢。
很多歐洲的孩子,他們是傳承祖祖輩輩的足球文化,踢球是一項運動,一項事業,更是生命裡的傳承;而在中國,足球絕對是貴族的運動:沒有百萬、幾十萬的投入,一個孩子是根本不可能踢上職業足球的。
據了解,中國足球青訓基地,或者說足球學校,大多都是收費太貴,免費甚至低收費的很少很少,恆大足校的新生學費統一按小學5萬元/學年/生、初中5.5萬元/學年/生、高中6萬元/學年/生,試問有多少家庭會支持,或者說有能力支持?普通的農民或者工薪家庭的孩子能踢得起足球嗎?答案恐怕是否定的。許多人認為中國足球的口號就不看球技,只看錢包,金錢第一,能力第二。
想踢球就需要掏錢,想進入球場就需要掏錢,想成為職業足球運動員更需要掏錢;你能說中國14億的人口裡沒有會踢球的,沒具有天賦的孩子嗎?答案必須是否定的,具有天賦的孩子大有人在,只不過被埋沒了而已;人家說窮則思變,男足的年薪都成百上千萬了,誰還跟你拼命呀!什麼國家榮譽,什麼職業道德,在白花花的銀子面前都已經被淡化了,現在的男足不過是在綠茵場上奔跑的演員,給廣大球迷奉獻著一部又一部的悲劇。不得不說,要想真正提升中國足球的水平任重而道遠。
#中國足球青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