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閱者: 張瓊(中南大學湘雅醫院)
媽媽圈流傳著一種說法:哺乳期來月經,奶水就沒營養了。
還有人說,來月經會讓奶水有毒,不能給寶寶吃。
這樣的謠言,實在是坑娃又坑娘!很多媽媽被這種謠言誤導,過早地給娃兒斷了奶。
那麼,產後來月經與母乳之間,到底是怎樣的關係?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一、月經來了,說明子宮已恢復正常
哺乳期來月經了,別慌!
這是個好現象,說明你的子宮已恢復到了正常的工作狀態。
女性生完孩子後,子宮是需要一定時間來恢復的。產後來月經的時間,與體質、恢復情況、餵養方式、哺乳時間長短、卵巢功能的恢復情況等多因素相關。
正常情況下,不哺乳產婦在產後6~10周月經復潮,在產後10周左右恢復排卵[1]。
母乳餵養的媽媽,月經復潮會延遲,這是由於體內催乳素的升高,在一定程度上會抑制排卵。有的延遲半年,有的1年後才來月經,有的甚至整個哺乳期都不來月經,直到孩子斷奶。
二、月經不會影響母乳質量
哺乳期來月經,會影響母乳質量嗎?還能繼續母乳餵養嗎?
回答問題前,先來了解月經是如何產生的,以及母乳是如何分泌的。
月經是子宮內膜周期性脫落出血的表現。
雌激素就像子宮內膜的「生長素」。
卵巢周期性產生雌、孕激素,隨著雌、孕激素分泌的潮漲潮落,子宮內膜會出現增生、分泌再到脫落的現象。
月經初期,卵巢中的竇卵泡,也就是不成熟的卵泡,開始發育,隨之雌激素水平開始升高,子宮內膜也逐漸增厚。
卵子成熟後會被排出,排卵後塌陷的卵泡壁與周圍的卵泡外膜共同形成黃體。黃體繼續分泌雌激素、孕激素,而使子宮內膜轉化為分泌期。這時的子宮內膜最利於受精卵著床。
如果未成功懷孕,黃體就會萎縮,體內的雌激素、孕激素下降,子宮內膜也隨之脫落,進而出現出血現象。這就是月經的形成過程[2]。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母乳的分泌,則是在「大腦—催乳素—乳腺」這個鏈條的作用下實現的。當嬰兒吸吮媽媽的乳頭時,會刺激大腦分泌一種叫做催乳素的物質,它可以刺激乳腺,維持泌乳[3]。
很顯然,「月經」和「母乳」是媽媽體內正常的生理過程,中間並沒有任何毒素產生。說月經使母乳有毒,完全沒有任何科學依據!
當然,月經期間的雌激素、孕激素分泌減少,媽媽的奶水可能會有所減少,乳汁中的蛋白質含量有所增高,脂肪含量有所減少,但其他成分的變化並沒有那麼大,依然有很高的營養價值[3]。
經期過後,隨著孕激素和雌激素水平的恢復,母乳的質和量就會恢復正常。
因此,不管是月經期還是月經後,該怎麼餵就怎麼喂,千萬不要因為月經來潮而給寶寶斷奶。
如果發現月經期奶水減少,先不要急著給寶寶添加奶粉。適當增加餵奶次數,奶量很快就會恢復的[4,5]。
中國營養學會膳食指南修訂專家委員會制定的《哺乳期婦女膳食指南》中[6]建議哺乳期應多喝一些湯水,比如排骨湯、豬蹄湯等等,有利於促進乳汁分泌及營養補充。
但應當注意,過量喝湯會影響其他食物(如主食和肉類等)的攝取,從而造成貧血和營養不良等營養問題。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三、媽媽感冒了,還能不能餵奶?
不少媽媽感冒了也不敢餵奶,擔心所謂「引起感冒的病毒」會隨乳汁進入寶寶體內。
這樣的擔心是多餘的,就算感冒了,也可以照常餵奶。
無論是流感還是普通感冒,都是呼吸道的急性疾病,其中一部分是由病毒引起的,如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冠狀病毒等。病毒通常在上呼吸道增生繁殖,是通過飛沫和直接接觸傳播的,並不會通過乳汁傳給寶寶[4]。
在病毒入侵母體後,要經過一段時間才會出現流鼻涕、打噴嚏、發燒等症狀。媽媽在出現感冒症狀之前,可能會和寶寶親密接觸,寶寶很可能早已接觸到母親身上的病毒。
因此,媽媽出現症狀後停止餵奶,並不能預防寶寶感冒。
相反,媽媽感冒後,機體會產生抗體等免疫物質,與病毒做鬥爭。抗體存在於血液、乳汁和鼻分泌物中,此時繼續餵奶,乳汁可以將抗病毒的抗體傳遞給寶寶,有利於增強寶寶抵抗病毒的能力,這是給到寶寶最好的保護。如果停止哺乳,無異於讓孩子失去來自母乳的保護傘[4]。
如果媽媽在感冒期出現了高燒的情況,體溫達到或超過38.0℃,或者卡他症狀(包括咳嗽、流涕、打噴嚏、鼻塞等上呼吸道症狀)嚴重時,要及時去醫院看醫生,再決定是否繼續給寶寶餵奶[3]。
四、媽媽感冒了可以吃藥嗎?
不少媽媽得了感冒寧願硬扛著,也不敢吃藥,生怕藥物會隨著乳汁進入到寶寶體內。
哺乳期也可以吃感冒藥,但如果是輕微的感冒和發熱,就先不要吃感冒藥。有句話說:「感冒吃藥7天好,不吃1周好」,就是這個道理。
如果感冒症狀較輕,只是單純嗓子疼,可以選擇用淡鹽水漱口。如果有鼻塞、流鼻涕等,可以用清水清洗鼻腔。此外,還要多休息,有利於身體更快恢復。
如果一定要用藥,就需要注意,並不是所有藥都可以在哺乳期使用,要先諮詢醫生。
世界著名的臨床藥理學家Thomas W. Hale博士撰寫的權威著作《藥物與母乳餵養》中,歸納總結了數千種藥物對哺乳媽媽的危害等級,並分為 L1-L5 五個等級。L1 是最安全等級,L2 是比較安全等級,以此類推,至 L5為禁忌等級。
L1指的是,哺乳期服藥後,未發現對嬰兒的副作用會增加,沒有證實對嬰兒有危害或者危害是甚微的。例如常用的退熱藥對乙醯氨基酚,以及一些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等。
L2指的是,在目前的哺乳期用藥研究中,沒有證據顯示副作用會增加,或是哺乳期使用該藥物有危險性的證據很少。包括阿昔洛韋等抗病毒藥物,以及氨曲南、阿米卡星等抗生素。
L3類藥物只有醫生在權衡對寶寶的利大於弊後,才能服用,包括常見的退熱鎮痛藥物阿司匹林。
L4和L5級別屬於危險級別,但用於治療感冒的常見藥物,一般沒有這麼危險。
綜合考慮,哺乳期用於治療感冒的藥物,一般不會影響到寶寶的健康。
用藥時間應在餵奶剛結束後,用藥後多喝水,間隔4-6小時後再餵奶。
Thomas W. Hale博士還建議,對於乳汁分泌較少的母親, 不建議使用含有麻黃鹼的感冒藥,因為這可能使乳汁分泌量減少。建議使用前看一下感冒藥的說明書或藥盒,有沒有「麻黃鹼」或「偽麻黃鹼」的字樣。
早產兒或新生兒的健康風險稍高, 媽媽的用藥也應更加謹慎,最好諮詢醫生。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五、媽媽感冒餵奶的注意事項
當媽媽感冒時,為了防止將病毒傳染給寶寶,可以這樣做:
接觸小寶寶前、哺乳前或拿寶寶的東西之前,都要洗手、戴口罩。
不要親寶寶,切斷感冒的傳播途徑。
注意高蛋白飲食,多吃含維生素豐富的食物,多補水。
多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六、哺乳期如何預防感冒呢?
感冒後不僅自己難受,還影響餵奶,提前預防是上策,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保證充足睡眠。家人要給予更多的幫助,儘可能保證媽媽充足的睡眠,避免勞累。
加強營養,增強免疫力,還能保證母乳的高質量。
避免直吹空調,注意保暖,不要去一些人員密集、通風不良的場所,比如商場、地鐵等地方。
適當運動,增強體質。產後2天開始做產褥期保健操(可以參照如下視頻);產後6 周開始進行規律的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等,可以從每天15分鐘逐漸增加至每天45分鐘,每周堅持4-5 次[6]。
流感季節要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每天開窗通風2-3次。
參考文獻:
[1] 李敏,劉茂芳,譚春燕.產褥期生活行為方式對子宮復舊的影響[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9, 33(01):45-46+49.
[2] 朱大年,王庭槐.生理學.第8版[M].人民衛生出版社.
[3] 何英傑,田暉,唐秀明,等.剖宮產產婦乳汁分泌情況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9,24(032):4566-4567.
[4] 徐陳瑜,陳廷美,周乙華.母親感染和母乳餵養[J].中華圍產醫學雜誌,2019,22(007):436-440.
[5] 託馬斯·W·黑爾,希拉蕊·E·羅.藥物與母乳餵養[M].第17版.上海: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9:1-6.
[6] 中國營養學會膳食指南修訂專家委員會婦幼人群膳食指南修訂專家工作組.哺乳期婦女膳食指南[J].中華圍產醫學雜誌,2016,19(10):721-726.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歡迎微信搜索並關注公眾號「騰訊醫典」,獲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