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階梯變為一個階梯
後車門安裝伸縮踏板
車廂內設置殘疾人專用乘車區域
車外可按呼叫鈴向駕駛員示意
……
這就是廈門正式亮相的
無障礙公交車
唐光峰攝
昨日上午,「愛心廈門引領風尚,愛心公交一路同行」無障礙純電動公交車投放啟動儀式在第一碼頭公交樞紐站舉行,廈門首批無障礙純電動公交車正式投用。
此次廈門共投用了20輛無障礙公交車,
分別運行全國巾幗文明線路2路(第一碼頭-上李)
和40路(第一碼頭-中埔),
兩條線路行駛在島內重點路段,
途經商場、學校、醫院等,
可為殘疾人朋友出行提供便利服務。
與常規公交車不同,此次投用的無障礙純電動公交車屬於一級踏板車(只有一個階梯),車廂降低了約14公分,並在後車門安裝了可伸縮的無障礙上車通道。當車輛到站後,有需要的乘客只要在後車門外側按下呼叫按鈕,駕駛員面前的儀錶盤就能接收到指令。
唐光峰攝
駕駛員在確認情況後,即可按下按鈕操控車輛後門的伸縮踏板伸出,與站臺形成一個微斜的坡道,供輪椅、嬰兒車等方便快捷地進入車廂。
唐光峰攝
車廂內正對後車門的就是一塊殘疾人專用乘車區域,這個區域沒有設置座位,而是設置了輪椅固定帶和防撞軟板,方便殘疾人固定輪椅、安全乘車。
唐光峰攝
啟動儀式現場,
4名肢體殘疾人代表
現場體驗了無障礙公交車。
唐光峰攝
殘疾人代表謝啟明認為
無障礙公交車投入運行,對我們廣大殘疾人朋友來說是一件喜事。無障礙公交的投用,是政府用實際行動鼓勵更多殘疾人朋友勇敢走出家門、融入社會,是城市文明的體現。
廈門公交鷺城巴士集團黨組織書記林生能表示
下一步,該集團還將繼續推動,讓更多公交車輛配備無障礙設施,幫助更多殘障人士走出家門,享受「愛心助殘」行動成果,感受「愛心廈門」的溫度。
特寫
殘疾少年乘公交車上學
13歲的男孩柏樂今年剛上初一。由於患有一種罕見的疾病,他肌肉萎縮無力,無法站立、行走,就連寫字都很費力。不過,樂觀向上的柏樂從不氣餒,寫字沒力氣,他就一遍遍地練習握筆;無法行走,他就坐著電動輪椅行動。小學時,學校離家不遠,柏樂自己操控電動輪椅上下學,從未輕易請過假。
但是今年9月,柏樂升入初一,學校離家約有兩公裡、4站路的距離。電動輪椅體積較大,塞不進小車,家長不方便開車接送;駕駛輪椅穿行馬路上學過於危險,但駕駛輪椅出行又難以乘坐公交車,柏樂的上下學之路變得阻礙重重。
唐光峰攝
無障礙公交車運行後,
問題迎刃而解。
上個月,部分無障礙公交試運行,柏樂開始嘗試坐公交車上下學。一開始他有些緊張,乘客們注視的目光讓他多少有些不自在。不過慢慢地,他開始習慣了這樣的出行方式,還有同學會在他上車時搭把手幫他把輪椅推上車。現在,柏樂無需父母接送,就可安全、快捷、便利地乘坐無障礙公交車上下學了。
唐光峰攝
據了解,
廈門市於2005年獲得「全國無障礙設施建設示範城市」,2012年躍升成為「全國無障礙建設先進城市」。
廈門市殘聯理事長傅曉春表示,完善無障礙設施是「愛心廈門」建設工作中「愛心助殘」行動的重要內容。今後,廈門市殘聯還將繼續推動完善廈門無障礙環境建設,凝聚更多資源和力量為殘疾人辦實事,讓廈門殘疾人得到更多關愛。
點讚暖心廈門~
希望以後殘疾人出行能夠更加方便
來源:廈門網、海西晨報
編輯:楊韻、賴旭華
微信合作聯繫:0592-5506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