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此王牌坦克團集群衝鋒,碾壓日軍士兵,日軍戰鬥意志崩潰

2020-11-23 騰訊網

時間來到1945年的5月份,日軍此時還想做最後一次的賭博,想要再垂死掙扎一番,其日軍主力部隊集結湘西,企圖打破從湘西進入四川的通道,從而徹底擊垮國民黨部隊後方基地,這是日軍的一廂情願,此時的中國軍隊已經在戰略戰術上佔據了主動權,日軍是在走下坡路,而且國民黨主力部隊全部集結於附近,所有主力部隊當中尤以國民黨74軍最為驍勇善戰,被稱為鐵軍,曾兩次獲得軍中的最高旗幟「飛虎旗」,74軍當中有一支以坦克為主的戰鬥部隊,這就是74軍下轄的156坦克團。

1945年5月,中日雙方精銳部隊集結於湘西雪峰山,隨即雪峰山戰役打響,日軍兩個師團蜂擁而至,向國民黨守軍陣地發動了瘋狂的進攻,好似一個人垂死掙扎前的迴光返照,日軍給予了國民黨守軍很大的損失,但是國民黨74軍裝備精良,人員軍事素養也是非常高,一時間和還日軍開始了炮戰,第一階段是以日軍衝鋒為主,第二階段是雙方互相反覆爭奪陣地,到了第三階段日軍開始向後撤退,並且建立防守線,而國民黨軍隊反而開始向前衝鋒,一鼓作氣。

這時候的156坦克團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坦克部隊在前邊掩護步兵戰士衝鋒,一時間,曾經我們看到的畫面,現在開始反轉,成了國民黨坦克、步兵和炮兵協同作戰,而日軍疲於防守,此時日軍的戰鬥意志還是非常的強烈的,但是在156團衝上陣地之後,坦克猶如一個發了狂的兇猛巨獸,來回的將日軍活活碾死,雖然日軍曾經先後兩次將國軍士兵和坦克部隊擊退,但是等到第三次國民黨坦克蜂擁而至的時候,日軍的戰鬥意志力瞬間崩潰,因為這支坦克部隊在日軍眼中完全成了一隻兇猛的惡獸。

有的日本兵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同伴,被坦克的履帶碾壓,甚至有些日軍士兵躲進散兵坑時,國軍坦克硬是將這些日軍士兵來回碾壓,日軍心裡害怕,再加上此時時間已經來到了1945年,日軍士兵普遍已經疲勞厭戰,於是瞬間被這兇猛的坦克擊潰了自己的抵抗意志,日軍的指揮官也是新生膽怯,於是,日軍陣地最終全線潰敗,狼狽的撤走了,這也成了中日雙方在投降前的最後一場大規模戰役,經此一戰,日軍再也難以抬頭,士兵的戰鬥意志已經土崩瓦解,最終選擇了投降。

相關焦點

  • 14年抗戰有多艱難?看看日軍甲種師團戰鬥力,每個士兵都是神槍手
    這些師團,可以說是日軍編制中的中堅力量,如果用國民革命軍的話來說,就是屬於「王牌軍」。日軍各個甲種師團所裝備的各種軍械都十分精良,而且在抗戰初期,這些師團的士兵全部都是那些軍事素質很高、有過實戰作戰經驗的老兵。其並不像某些影視劇所描述的那樣,八路軍一個戰士,手持駁殼槍,腰捆手榴彈,一人衝鋒就能夠輕而易舉地消滅一群鬼子兵。
  • 綏遠抗戰的時候,此上將帶著騎兵部隊衝鋒了七天,抓住日軍指揮官
    綏遠抗戰的時候,此上將帶著騎兵部隊衝鋒了七天,抓住日軍指揮官文/無計讀史1936年的時候,綏遠抗戰爆發了,當時的侵華日軍扶持了蒙古的部隊,想要藉助他們的力量繼續發起對中國的侵略。馬蹄聲陣陣如雷震,陣地上面的日偽軍士兵當即反應了過來,他們臉色一變,慌亂中迅速舉槍還擊。此時,董其武和手下的騎兵戰士們離日軍士兵的陣地其實已經很近了,在這個時候,拼的就是勇氣。董其武發出一聲怒吼,快馬加鞭,戰馬奔跑的速度更快了,只見董其武揮舞起來馬刀,率先衝入了敵人的陣地裡面。
  • 抗戰初期的王牌裝甲師:雪中送炭繼承德械師,日軍一打就不敢小看
    這支部隊號稱是國軍"王牌機械化部隊",跟有"御林軍"外號的74師不相上下。那麼200師的裝備如何呢?在跟日軍硬碰硬的時候誰更強呢?但是抗戰爆發時德日已經是同盟,元首雖然口頭答應會繼續支持中國,但德國最終在日本的要求下開始限制對華軍售,先是違約拒絕交付裝備,後來還撤走了所有教官。此時,國軍28個德械師在抗戰初期已然奔赴前線,在跟日軍的對抗中打得很頑強,死傷慘重。中國此時非常缺乏武器,但1937年的歐洲在戰爭前夜的陰霾之中,英法自顧不暇。
  • 老照片:當日軍「萬歲衝鋒」遭遇美國重機槍
    日軍的強悍,冷酷和所信奉的「不投降主義」為世界各國熟知。在戰鬥中,日軍以實施進攻,衝鋒為第一原則,「白刃戰」和生還概率極低的「肉彈攻擊」,成了日軍的拿手好戲。
  • 衡陽保衛戰:「傻」士兵建奇功,讓戰友和日軍全都大吃一驚
    國軍在戰場上投手榴彈 以至於每次戰鬥時,幾乎全連的手榴彈都堆在「傻子」面前,連長指哪他打哪,發發命中,炸的小鬼子叫苦連天,比日軍的炮兵還厲害
  • 抗戰時期德械師的裝備與日軍相比更好嗎?一種武器遭日軍強力碾壓
    文/紀布話說,在抗日戰爭時期,隸屬國民革命軍戰鬥序列的30個德械調整師,就單兵所配發的德系軍械與侵華日軍標準連隊所裝備的制式武器對比,哪個基層單位的戰鬥力更強?在以步兵連、排為單位作戰時,日軍可以單方面碾壓德械師,而德械師的基層連排,只有步槍火力,在與日軍交戰時,並不能佔到任何優勢。
  • 美軍第一次遭遇「萬歲衝鋒」,士兵毫無準備,慘遭日軍「屠殺」
    其實對於二戰的日本士兵大家都是知道其作戰悍不畏死的特點的,並且往往會在絕境時使出自殺式襲擊,這在太平洋戰爭的初期給美軍帶來了極大的損失。 比如在1942年的中途島海戰之後,美軍就第一次領教了日本自殺式襲擊「萬歲衝鋒」。在當時日軍佔領了阿拉斯加附近的兩座荒島阿圖島和基斯卡島。
  • 抗戰時期的三大冷兵器,這三款兵器讓日軍士兵無比膽寒!
    在抗戰的年代裡,沒有槍沒有炮的情況下,有不少時候八路軍都是用冷兵器或者其他武器來作戰,不光是八路軍,沒有槍械的老百姓在面對日本士兵的時候也是使用冷兵器抗敵。所以在抗戰時期,有一些冷兵器是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兵哥就給大家揭曉一下中國人民在抗戰時期所使用的冷兵器,看看他們究竟有何威力!
  • 日蘇對決,日軍「肉彈」衝鋒,所向披靡的白刃戰,為何不起作用?
    在一次對抗中,日本軍隊就很好地詮釋了這個道理,當時,日軍發起自殺衝鋒,本來是想著和蘇聯肉搏,但沒想到蘇軍突然停止射擊,接下來一幕令日軍終生難忘。所以,結束和德國戰鬥的蘇聯,立馬對日軍發起了攻擊,而此時在中蘇邊界的日軍的精銳力量已經被調走,當蘇聯打過來的時候,這些日本人直接被碾壓得毫無還手之力。
  • 淞滬會戰︱真實的「德械師」:火力遠不及日軍,但意志堅定
    日軍每個士兵雖然配備2枚手榴彈,但主要用擲彈筒發射,射程能達120—150米左右,同時日軍50毫米擲彈筒榴彈也消耗了將近八千枚。射程上遠遠高於國軍士兵用手投擲的距離,光這一項日軍就能死死的壓制住第36師。火炮方面,第36師的82毫米迫擊炮只能曲射,最大射程只有2800米左右,而且炮彈消耗的並不是很多。
  • 抗戰時日軍中的軍曹,到底是多大的官?指揮多少士兵?
    在觀看與抗戰題材相關的影視劇時,常常聽到日軍部隊編制中「軍曹」這個稱呼,軍曹一般都是用在日軍小頭目的身上。在日軍軍官等級中,有將、佐、尉,顯然軍曹的等級在以上三種軍銜之下,但是軍曹又能指揮一定數量的士兵,那麼它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官」呢?
  • 日軍騎兵拼刀法?八路軍不呈匹夫之勇,機槍收割日軍
    作者:慎獨 電視劇《亮劍》中,八路軍獨立團騎兵連與日軍騎兵血戰的場面讓人熱血沸騰。電視劇演繹的劇情,真實地反映了八路軍騎兵的血性風採。在抗戰中,我軍騎兵曾多次大戰日軍騎兵。總體來說,由於日本條件更好,大規模培育良馬,加上訓練有素,日軍騎兵佔上風的時候稍多,但也不是次次都能佔便宜。
  • 戰場上日軍為啥故意拿掉槍裡子彈拼刺刀?抗戰老兵含淚說出真相
    在很多抗戰劇的情節中,我們經常能看到我軍和日軍進行白刃戰的場面。每當看到這樣的場面,心中都會有個疑問:為何日軍會退掉槍裡的子彈和我軍打白刃戰?後來一位抗戰老兵含淚說出日軍退子彈拼刺刀的實情:日軍會先退掉槍裡的子彈,等我軍衝鋒進攻時,他們會拿出槍將我們掃射。最開始我軍會上當,後來就不會了。當然了,兩軍拼刺刀只是影視作品中描繪出來的,一些影視劇中的情節不能輕信。
  • 日蘇對決中,日軍「肉彈」衝鋒,所向披靡的白刃戰,為何不起作用?
    在一次對抗中,日本軍隊就很好地詮釋了這個道理,當時,日軍發起自殺衝鋒,本來是想著和蘇聯肉搏,但沒想到蘇軍突然停止射擊,接下來一幕令日軍終生難忘。 所以,結束和德國戰鬥的蘇聯,立馬對日軍發起了攻擊,而此時在中蘇邊界的日軍的精銳力量已經被調走,當蘇聯打過來的時候,這些日本人直接被碾壓得毫無還手之力。
  • 二戰時朱可夫評價日軍士兵勇敢,將軍很垃圾,這個評價是否靠譜
    朱可夫在諾門坎戰役後,曾經評價日本士兵訓練不錯,執行命令堅決,戰鬥意志也很頑強,不肯投降戰鬥到死,甚至在絕境下會自殺。不過朱可夫對於日本中高級軍官評價很低,認為他們戰術落後,不懂得運用火炮和坦克。認為日本士兵很勇敢,但是高級軍官經常讓士兵進行無意義的決死衝鋒,白白損耗士兵,其指揮水平還停留在一戰時期。由此可見朱可夫的評價並非是無中生有。以當時蘇聯、德國、美國等強國的標準來看,朱可夫這個評價並不算錯。不過日本將軍的垃圾,一定程度上也是日本本國國力決定的。
  • 抗戰中,為什麼日軍子彈總是打不完?知道原因後很讓人心塞
    當時日軍裝備精良,軍事素養也更強,他們使用的毛瑟手槍、三八式步槍有著優越的性能,我軍使用的武器則完全落於下風,對於我軍而言,當時日本制的三八制步槍就是重要的戰利品之一。在我們平常看到的描寫抗戰的影視作品中,日軍裝備精良也是一個非常直觀的感受。
  • 此將軍力排眾議,用奇怪的打法突圍,殲滅日軍五百多人
    此將軍力排眾議,用奇怪的打法突圍,殲滅日軍五百多人文/無計讀史呂正操將軍這一生打過很多場仗,日本人,國民黨,呂正操都打過。而在呂正操的戰爭歲月中,他曾經力排眾議,選擇了最冒險的一次打法,竟然還打了個大勝仗。1 圍困那是1942年5月1日的時候,日軍朝著八路軍的冀中根據地發起了瘋狂的掃蕩。
  • 《亮劍》中騎兵連被包圍,日軍不開槍真實嗎?
    當初的八裡橋之戰,英法聯軍總共也才八千兵力,清軍方面用了小三萬的兵力迎戰,從兵力看我們好像能碾壓對面,可是武器差距太大了,英法聯軍那邊有炮兵連,火槍裝備也是英法那邊更先進,蒙古騎兵依然很勇猛,在槍林彈雨裡朝敵方軍隊的敵方衝鋒,只不過因為武器之間差的太多了,用刀去槍打也是自不量力的,騎兵的衝鋒更是把自己送到了敵方的槍口上。
  • 抗戰時期:日軍懼怕的一支中國部隊,創建者遭日軍暗殺
    中國的抗日戰爭是全民族抗戰,各族各地區都是全民投入了這場戰爭。這場戰爭中湧現的英雄人物和英雄隊伍,至今都銘記在我們的心中。當時川軍、湘軍的戰鬥力在戰場上還是十分強悍的,但是比起另一支軍隊,還是有些差距,那就是日軍十分懼怕的桂軍。
  • 南天門之戰,最高指揮官親自衝鋒,日軍最強部隊全軍覆滅
    很快日本士兵就抵達了山海關和居庸關之間的古北口要塞,他們在這裡扯起一面日本膏藥旗,旗幟中間還畫著一具骷髏,這是日本最精銳、最神秘、最強悍的名叫「骷髏隊」的特種部隊,這支部隊被西方媒體稱為滿洲暴風部隊。這支僅有50人的日本小分隊戰鬥力極為強悍,他們每個人都是參加過多次戰鬥的老兵,他們攜帶者帶有骷髏和「死」,「必勝」字樣的旗幟,每人帶有獨特的鋼盔和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