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丨《人類清除計劃》:放大情緒才是惡的根源

2021-01-09 浙江日報

2017-11-30 21:44 | 浙江新聞客戶端 評論員 呂蘇娟

關於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惡的討論,已延續了幾千年。

近來,一系列見諸網絡的案子,再次引發了人們對這一問題的高度關注。江歌案、攜程虐童案、紅黃藍虐童案、上海殺妻案……似乎每一件,都在狠狠揭露人性之醜陋,也在訴說著人性之惡沒有終點,只有新起點。

這讓我不由得想起一部將人性之惡無限放大的影片——《人類清除計劃》。在2029年的美國,人們安居樂業、經濟增長強勁、失業率長期低於1%,到處是一片欣欣向榮的美好生活圖景。但撕去繁榮面具之後,卻發現它存在的根基竟是一個叫做「人類清除」的計劃,一個美國政府批准的合法計劃。

在這個計劃中,每年的3月21日晚上7點到早上7點,這12個小時內,一切犯罪——包括謀殺都是合法的。而在這12個小時裡,緊急的火警、救護和消防等等服務也都會被關閉。也就是說,在這12個小時裡,一切人類活動,都只能靠自己。

可諷刺的是,在這場清除計劃中,政府高層官員擁有豁免權,上層社會擁有高級安防裝置,而平民卻連保險都買不起。更諷刺的是,這場計劃的推行及實施,竟是公民一致通過的結果,理由是為了淨化靈魂,讓自己更好,也讓美國重生。

當計劃開始,已進入富人階層的James一家就啟動了安保系統。這時,一聲來自一個黑人的悽慘呼救,引起了一家人的注意。James和妻子早已習以為常,並不曾理會,但他們的小兒子卻深感不忍,打開大門放了他進來。

這一救人的善舉,意外地引發了一系列的殺戮。帶著面具的一幫學生,認為黑人的存在就是為了滿足他們殺戮的需要,如果James一家不交出,那就要一起殺。為了自保,James和妻子試圖抓住黑人,交給他們以換取一家的安全。

但當他們為了抓住黑人,一再刺傷他時,James的妻子崩潰了。她不明白,為什麼會變成這樣。為什麼一心不想傷人的他們,卻只能靠傷人來保護自己?為什麼曾經友善的丈夫,竟會為了自保,選擇在孩子面前行兇?而那幫看似惡魔般的人,為何非要置她們一家於死地?

電影中最後想殺他們的鄰居,給出了一個答案:因為殺人,很過癮。這簡直就是一個「人性本惡」的鐵證。生命,在人性本惡面前,輕如鴻毛,那殺人又何需理由?可如果真是如此,為何James一家和黑人卻並沒有如此執行呢?

電影第二部回答了這個問題。一個背負傷痛的警察leo,因孩子被車撞死而撞人者卻沒有受到懲罰,最終選擇在這個「合法」時間,釋放自己內心的惡。一路上,他看到一對母女正要被射殺,本想置之不理,但女兒一再反抗的身影卻引起了他的惻隱之心,伸出了援手,救下了她們。之後,他又救下了一對情侶,並一直保護著他們的安全。

最終,他也找到了撞人者,但卻並沒有選擇殺了他。而正是因為他的放棄,反而救了自己一命。一個本為惡所驅動的人,最終卻選擇了善良。而善良的人將善意傳遞給了他人,他人又回予以了善意,這分明就該是一個「人性本善」的世界。

善、惡,存在於一體,其實都是人性。人性,從狹義上指人區別於動物的屬性,從廣義上也包括人與其它動物所共有的那部分心理屬性。也就是說,從動物進化而來的人,並未完全擺脫了動物的本性,而我們之所以能為人,更大的可能是在於我們能平衡善惡,乃至引導善惡。

在人類幾千年的進程中,在人性本善論和人性本惡論無數次的針鋒相對中,人們也許會發現一個重要事實,那就是:環境是影響人性走向的重要因素。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環境造就人。

不過,更準確地說,其實是環境塑造人性,塑造一個人對善惡的判斷。在James一家中,父母的善良,才讓孩子打開了大門;在leo生活中,妻子一再告誡「殺人並不能獲得解脫」,才讓他最終放下了屠刀;而那些無數拿起屠刀的人,即便不細究其背後的家庭環境,僅政府給予的「合法殺人」一項,就夠勾起他們殺人的欲望了。

就像影片中,因為可以「合法殺人」,原本天天相見的鄰居,會因他人某一天的不回應打招呼,就怒火中燒,進而預謀殺人;本有偷竊前科的學生,會因為偷竊時被抓被教育,就憤憤不平,進而暴力殺人;本來相親相愛的姐妹,會因為某一天聽到對方的吐槽,就怒火中山,進而激情殺人……

人在特定環境中,心緒的起伏並非完全不可理解,但選擇放大情緒還是疏導情緒,卻會帶來兩種完全不一樣的結果。電影中,美國政府推出「人類清除計劃」,看似是「為了讓大家釋放內心壓抑的所有憤恨、暴力和攻擊衝動」,實則不過是為了根除社會所謂的「非貢獻成員」,進而「卸下經濟重擔」,讓經濟蓬勃發展。

誰是「非貢獻成員」?窮人、貧困者、病人及那些無法保護自己的人。誠然,他們確實是政府的救助對象,接受著來自上層階級的救助,一定程度上被他們視為「非貢獻成員」,對他們產生怒氣,也並非完全不可理解。

現實社會中,對於這樣的情緒,政府往往採取的態度是「疏導」。即通過合理的方式,傳遞給大眾一個理念:他們和所有人是一樣的,都有生存的權利,且他們中很多人做著那些最苦、最累、最髒的活,為整個社會奉獻著自己的一生。只是黑暗的角落,陽光很難關注到罷了。

但電影中的美國政府,對於這樣的情緒,選擇的卻是「放大再放大」。鼓勵所有人去殺人,鼓勵富人階層去買兇殺人,鼓勵相關部門去定點清理人,一再放大人們對這類人乃至所有人的憤怒情緒,甚至人為製造憤怒情緒,將暴力的種子撒向每一個人的心間,讓人們在潛移默化中被影響、被牽引,直至變成政府手中的「木偶」。

所以,與其由此來判斷人性善或惡,不如去拔除造成這一困境的根本原因——美國政府。

電影第三部,走的就是這樣一條路。被一再引導情緒,嘗試過暴力、殺戮的人們,終於從這一場情緒的狂歡中漸漸醒來,發現這一切不過是美國政府「甩鍋」的手段。而釋放完情緒後的人們,更是深刻明白暴力、殺戮並沒有讓一切更好,反而讓一切變得更加無序了。

於是,一個來自底層,從殺戮中逃生的人,成為了國會議員,並致力於廢除「人類清除計劃」,建立一個新政府。最終,在各方的幫助下,也真的成功了。

很多人從中真的清醒了過來,但整個社會要清醒過來,仍將是一條漫漫長路。

而這,才是我們最該警醒和警惕的。情緒一旦被放大,惡可能就會泛濫,而一旦泛濫,再要收回,就不是那麼簡單了。

相關焦點

  • 人類清除計劃第1季
    今天聊聊美劇《人類清除計劃第1季》。片名 The Purge Season 1(2018),別名國定殺戮日(臺/港)。2013年有一部頗具實驗色彩的電影橫空出世,大膽想像卻又頗接地氣的設定讓人為之一振。這部電影就是第一部《人類清除計劃》。
  • 美國警方誤用"人類清除計劃"警報
    時光網訊 近日,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克羅利的警察在對當地居民發布宵禁信號時,使用了恐怖片系列《人類清除計劃》中的警報,收到大量投訴。  電影中,當這駭人的聲音響起,是宣布開始實施「人類清除計劃」:每年有一天,美國政府允許人民自由屠殺。
  • 人類清除計劃,十二個小時的天性釋放,人類到底清除了什麼?
    文/小雲【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自2014年第一部《人類清除計劃》播放以來,電影其中包含的寓意讓人不禁深思,這部德莫納克導演執導的集科幻與驚悚於一體的影視作品讓人腦洞大開,至今為止,四部《人類清除計劃》已經勾勒出了一個完整的人類清除計劃的來龍去脈,在這部科幻片中,人類清楚計劃起源於美國,造就了近代美國的經濟高度發達。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領略這四部影片的精彩。
  • 新聞丨美國警方竟誤用《人類清除計劃》的警報?!
    但最讓人驚訝的還是雷蛇,上月底雷蛇改造了部分生產線,用來製造口罩,還計劃向世界各地捐贈100萬個口罩。搞電腦耗材的雷蛇都開始做口罩,世界真的變了……▼疫情下的影視圈受疫情影響,2020年安納西電影節及電影市場MIFA被取消。
  • 驚悚電影《人類清除計劃》劇情介紹及影評
    《人類清除計劃》是北美2013年驚悚電影,影片劇情大膽,在未來,美國失業率與犯罪率達到最低,原因是這個表面上看起來和平美好的國家允許每年的一個晚上實行所有犯罪活動。一個幸福的家庭因為在這個晚上收留了一個被追殺的年輕人,而被捲入恐怖的殺戮中。
  • 人類清除計劃第2季
    今天聊聊美劇《人類清除計劃第2季》。片名 The Purge Season 2(2019),別名國定殺戮日(臺/港)。《人類清除計劃》這個腦洞大開系列拍了四部電影後,好評如潮,美劇版順利安排上了。《人類清除計劃》第一季終了後熱度不減,第二季也順理成章地安排上了。
  • 美劇版《人類清除計劃》清除宇宙持續擴張!故事時間線解析
    2013 年恐怖驚悚片《人類清除計劃》僅以300萬美元的成本,在全球締造近九千萬美元的票房,成為當年暑假最賺的電影。而後推出續作《人類清除計劃3》、《人類清除計劃2:無政府狀態》,以及《人類清除計劃4》皆有不錯表現目前全系列共四部電影至今狂掃全球 4 億 5 千萬美元票房,堪稱是近年最HOT、也是布倫屋製片公司(Blumhouse Productions)最受歡迎的恐怖驚悚系列電影之一。
  • 《人類清除計劃》拍美劇版了,依舊慘不忍睹
    2013年推出的恐怖電影《人類清除計劃》一直以來都是口碑兩極分化,目前是7.1分。《人類清除計劃》講述在未來美國,犯罪率幾乎為0。不是社會變得更美好了,而是推出了一個「大清洗」的節日。《人類清除計劃》憑藉不錯的設定得到了影迷的支持,但多數影迷認為即使這個設定十分有心意,這個系列還是要給差評,因為劇本太爛了。《人類清除計劃》目前拍了四部,一部比一部爛,今年上映的《人類清除計劃4》,在豆瓣上僅有5.5分,還沒到及格線。為了挽回這個系列,幕後的製片公司選擇了重新來過,推出美劇版的《人類清除計劃》。
  • 美國警方誤用「人類清除計劃」警報 本想用來宣告宵禁 電影中是...
    近日,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克羅利的警察在對當地居民發布宵禁信號時,使用了恐怖片系列《人類清除計劃》中的警報,收到大量投訴。電影中,當這駭人的聲音響起,是宣布開始實施「人類清除計劃」:每年有一天,美國政府允許人民自由屠殺。
  • 這部《人類清除計劃》告訴你
    那就是由詹姆斯·德莫納克執導的驚悚電影——《人類清除計劃》。《人類清除計劃》上映於2013年,新穎的設定和故事情節使其在當年受到了不少影迷的關注。《人類清除計劃》其實對於這種高概念電影而言,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已經編造出來一個好故事,最后角色卻淪為了故事的陪襯,蒼白無力。導演太過在意故事,卻忘了角色才是推動故事發展的關鍵。
  • 一部充滿暴力的電影《人類清除計劃》
    一部充滿暴力的電影《人類清除計劃》《人類清除計劃》,顧名思義,是一部充滿了暴力與殘暴的懸疑類驚悚片。在未來的美利堅合眾國,全國失業率僅為1%,暴力與犯罪幾乎消失,美利堅合眾國仿佛進入了黃金時代。但這只是表面上的繁榮,支撐著如此美好數據的是政府出臺的人類清除計劃。
  • 《小丑》:是什麼放大了「惡」?
    希斯·萊傑的小丑已是暗黑界大佬,犯罪藝術家,而且注意畢竟是《蝙蝠俠》系列的角色,那是要突出正義力量的基調,所以他的惡、他的神經質、他的精神變態被極度放大,希斯·萊傑在這個過程演繹的也是讓人看了大呼過癮,但是最終總有蝙蝠俠代表的人性之善來收。
  • 當場嚇呆:美國警方誤用《人類清除計劃》警報
    但有人發現:他們用了恐怖片《人類清除計劃》的警報做信號。《人類清除計劃》講述了在2022年,由於地球人口過多,美國政府展開了一個12小時內允許包含屠殺等所有犯罪行為的計劃,來減少一定人類數量——該片中這駭人的聲音,是宣布開始實施「人類清除計劃」的鐘聲。
  • 美劇《人類清除計劃》:還是那個神奇的設定,而口碑……
    文/空姐《人類清除計劃》第四部電影在7月份才公映,電視劇版就緊接著在9月4日開播,一共10集。這是個有點奇葩的系列。如果光看口碑,它的四部電影都處於「爛片」和「平凡」之間,豆瓣評分始終浮動在6分左右。正是因為這樣,成本有限的《人類清除計劃》總是獲得票房成功,平均每部電影的回報在10倍以上。觀眾一次又一次走進電影院,內心大概都在祈禱:求求你們,這次能不能走點心?先回顧一下這個系列的神奇設定——殺戮夜:每年3月21日19點至22日7點的12小時內,在美國本土,允許任何違法行為,包括謀殺。
  • 人類清除計劃:喪心病狂的一年一日大屠殺,請藏好你自己!
    眾所周知,資源是稀缺的,地球上所有維持人類生存的資源是有限的,不可能滿足人類無限制的需求,大自然的轉化生態鏈條龐大而脆弱,一旦打破,將是不可估量的災難,存在了多少年,才有人類的出現,幾萬年的進化,才有今天人類的繁榮與文明,但是自我毀滅就是在那不知道的一瞬間。
  • 真實世界裡,美國的人類清除計劃
    前幾年美國有個特別朋克的電影叫做《人類清除計劃》,為了有效釋放公民內心的壓抑和不滿情緒,美國政府規定每年中的某一天,人們可以走上街頭爆別人的頭或者被別人爆頭,但不會受到法律制裁,時間是二十四小時。看過這部片子的人都說美國編劇的腦洞大,這麼反人類的故事也就美國人能想的出來,而且還敢拍成電影,不過大家先別急著給美國編劇鼓掌,因為這個腦洞並不是原創,早在上個世紀,美國政府就已經實施了「人類清除計劃」,而且整個過程處理的要比電影藝術的多,雖然美國政府沒有開著航空母艦去清除人類,但實際效果卻一點不比電影裡演的差。
  • 殺人不犯法系列,美國民眾的噩夢,人類清除計劃又來了
    《人類清除計劃》是美國系列科幻驚悚恐怖電影,由詹姆斯·狄莫納哥執導和編劇。目前共有三部電影,第一部《人類清除計劃》於2013年上映。《人類清除計劃2:無政府狀態》在2014年上映。第三部《人類清除計劃3:大選年》於2016年上映。
  • 《人類清除計劃2》5張海報齊發 上演面具驚魂
    搜狐娛樂訊(文/耷子)由美國環球影片公司出品的《人類清除計劃2》(The Purge),今日發布了五張概念海報——每張海報以「Purge」的一個紅色字母為主打,看上去尤其觸目驚心,暗示了影片的血腥指數;海報的主體則是五張戴上面具的臉蛋,他們有的像「小丑」,有的像骷髏
  • 《人類清除計劃4》一場國家欲殺光窮人的生存殺戮遊戲!
    人類清除計劃4 The First Purge (2018)類型: 科幻 / 驚悚 / 犯罪製片國家/地區: 人類清除計劃4的劇情簡介 · · · · · ·  講述人類清除計劃發生的原因。片子的背景故事發生在第一部前,是講這荒謬的國家殺戮日是因什麼原因才以暴制暴的誕生。所以比起第一部裡大家約定俗成的只是單純的殺戮與反抗來說,在這個殺戮日最開始進行時,嗜殺方沒有後面那麼狂躁,人們充滿了不滿和恐懼,實則是最為慌亂的。以及在這個荒謬節日最初雛形時,政府和有錢人們開始在背後醞釀陰謀,想要剷除窮人。主線劇情則是和第一部類似,是主角、愛人、鄰居聯手反抗被殺的命運。
  • 《人類清除計劃》,每年一次規定大掃蕩,這個劇本設定值得一看
    #電影推薦#這不得不讓我想起一個經典的電影系列,叫做《人類清除計劃》, 又名國定殺戮日。這裡要從2017年的美利堅說起。人口大爆炸、失業率劇增、犯罪率居高不下,貧富差距持續擴大。這時,一個叫做美國新國父的組織出現,取代了原有的美國黨派。在這個背景下,人類清除計劃出臺了。他規定每年3月21日晚上7點至第二天早上7點為美國法定殺戮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