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晚,演員許凱曬出自己在明朝題材新劇《尚食》中的造型自拍,引發網友關注。
網友評論截圖
其中,有個別網友提到許凱的造型「好像我之前看的韓國古裝電視劇」。
網友評論截圖
對此質疑,身為《尚食》製片人的於正直接轉發許凱的微博並解釋到:
這妥妥的明朝漢服,不能因為當時作為大明屬國的高麗沿用了,就被沒文化的說成「韓服」了!
許凱曬出的造型自拍,之所以會引發誤會,是源於他佩戴的大帽。
大帽,是明朝男子的重要首服之一,上至天子下至庶人都可以使用。與大帽相配的冒頂、帽珠等則是清代頂戴制度的起源。
「衣冠文物,悉同中國」
@中國歷史研究院 4日上午發表的文章《「韓服」真相:「衣冠文物 悉同中國」》就指出:韓服形成於朝鮮李氏王朝,對應於中國的明朝時期。朝鮮皇族的服飾都是明朝天子賜予的,稱為大明「賜服」。在文化交流中,韓服學習、借鑑了很多明朝服飾的特點。
中國素有「禮儀之邦」「衣冠王國」的美譽。幾千年的服飾發展史折射著中國古代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發展軌跡,勾勒出華夏民族連綿不絕的生活畫卷。這個偉大東方民族的審美情趣和創造能量,投射在多姿多彩的服飾圖景中。這燦爛的畫幅,正是由中國歷代政治、經濟、宗教、文化、藝術、科學技術等多方面發展交織而成。
想看更多中國服飾發展軌跡嗎?
想了解豐富絢爛的中國服飾文化嗎?
11月21日,我們邀請到上海藝術研究所所長、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會長高春明做客金文講壇,為大家帶來主題講座《華夏衣冠——中國服飾與中國文化》。
本次講座中,高春明將會為大家講解豐富絢爛的中國服飾文化,從日常詞彙與行為禮儀等貼近人們日常生活的幾個方面帶領大家進入中國服飾文化的殿堂。
講座信息
講座主題:華夏衣冠——中國服飾與中國文化
講座時間:2020.11.21(周六)13:30
講座地點:金山區圖書館三樓報告廳
參與人數:60人
報名方式:
✦方式一: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即可報名。
✦方式二:關注「上海市金山區圖書館」微信公眾號;進入【活動資訊】找到該活動,點擊【立即報名】;點擊【個人報名】或者【組團報名】填寫相關信息;點擊【確定】完成報名!
嘉賓介紹
高春明
歷任上海藝術研究所所長、《上海藝術家》雜誌社主編
上海大世界傳藝中心籌建辦公室主任
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常務副主任,現為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會長,研究員,長期致力於中國藝術史、民俗文化遺產和中國服飾史研究,主持多項國家重點科研項目,編撰和主持編撰有《中國分類美術全集》《西域藝術》《上海藝術史》《中國服飾五千年》《中國服飾名物考》《中國服飾形制史》《中國歷代婦女妝飾》《中國衣冠服飾大辭典》《錦繡文章——中國傳統織繡紋樣》《中國歷代服飾文物圖典》等學術專著四十餘部
獲中國國家圖書獎、中國政府圖書獎、美國第25屆書展優異獎、德國萊比錫全世界最佳書籍獎等獎項;2006年4月21日,時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應邀訪美,特別將《錦繡文章——中國傳統織繡紋樣》作為國禮贈送給耶魯大學校長。
END
來源 | 上海市金山區圖書館
責編丨王茜
文旅金山
感謝您關注文旅金山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金文講壇】華夏衣冠——中國服飾與中國文化》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