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2020年這些零售企業退出或破產了

2020-12-01 騰訊網

今年疫情突襲,各個行業都受到了不小衝擊,零售行業也不例外。今年以來,零售品牌不斷洗牌,多家外資品牌退出中國市場、本土品牌面臨破產,而有些巨頭跨界布局。下面我們一起盤點下,今年國內零售行業發生的一些品牌事件。

超市

TESCO、歐尚退出中國

近年來,似乎好幾家外資零售商紛紛賣身了。2019年6月蘇寧48億收購家樂福80%股份;2019年10月物美148億收購麥德龍80%的股份;2018年樂天瑪特宣布把門店賣給物美和利群;2018年和2019年蘇寧分別收購迪亞中國100%股份和華南OK便利店。

今年以來,TESCO和歐尚超市紛紛退出了中國市場。

1、TESCO出售在華全部股份,徹底退出中國

據英媒2月25日報導,英國最大零售商TESCO集團宣布,已將其與華潤合資公司的20%股份售予華潤的一個子公司,價格為2.75億英鎊(約合人民幣25億元),至此,TESCO從而完成了從中國市場的徹底退出。

2013年10月,華潤萬家通過母公司華潤創業宣布,與TESCO達成協議,雙方將組成多元化零售合資公司,華潤方面持有合資公司80%的股份,TESCO佔股20%。自2014年開始,TESCO在中國的樂購門店正式被華潤接管,隨即樂購在中國的135家店統一改為「華潤萬家」。

公開資料顯示,2004年,TESCO通過與當時擁有25家樂購超市的頂新國際集團成立合資公司的形式進入中國市場。2006年至2009年,TESCO將所持股份從50%增加到90%直至完全控股。

但截至2013年2月,TESCO樂購在中國48個城市擁有115家樂購大賣場、1家樂購天地超級大賣場、8家樂都匯購物中心以及14家試驗階段的便捷店。不僅門店拓展速度大大落後於競爭對手,它在中國市場的營收也一直處於虧損狀態。這也是導致TESCO最終選擇跟華潤合併的關鍵原因。

2、歐尚超市退出中國市場

10月19日,阿里巴巴表示計劃將斥資280億港元,折合人民幣241億元,對歐尚所持有的高鑫零售股價進行收購。

對此歐尚以「鑑於中國市場的特殊性」為由,欣然接受了阿里巴巴的收購提議。由此,阿里巴巴所持高鑫零售股份將增至72%,擁有絕對的控制權。而歐尚則將用這筆錢償還債務,並且將尋找新的發展機會、並在其他國家拓展業務。這也為意味著,歐尚退出了中國市場,其中國業務及整體權益出售給了阿里巴巴。

據公開資料顯示,1999年7月18日,歐尚中國首店上海楊浦中原店開業,歐尚零售在中國有484家大賣場和15萬員工。而在全球三大洲的17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業務。在歐尚旗下擁有4084家門店以及某些國家和地區的在線購物和Drive outlets。

歐尚零售還是全球第35大僱主,擁有超過350000名員工。2018年歐尚零售實現稅後營業額503億歐元。

社區生鮮

小象生鮮關店、停止服務

呆蘿蔔、易果生鮮破產

2019年5月,鮮生友請宣布全部門店暫停營業;2019年11月,呆蘿蔔宣布經營不善導致資金鍊斷裂;2019年12月社妙生活80家門店全部關閉;同年同月,生鮮電商吉及鮮CEO臺璐陽宣布公司融資失敗,盈利不達預期,進行裁員、關倉。

雖然今年疫情以來,激活了生鮮電商行業,但是也有一些企業還是沒有堅持下去。

1、小象生鮮APP停止服務,變名遷移到美團買菜APP

11月13日消息,小象生鮮APP上發布公告稱,從2020年10月29日起,小象生鮮線上服務將遷移到美團買菜APP,並變名為「美團買菜生活超市」,原小象生鮮APP將停止使用。

2018年成立以來,小象生鮮開店速度較快,截至2018年10月,小象生鮮一共在全國開了7家門店。除了北京的2家方莊店和望京博泰店之外,其他分別有2家店位於無錫、3家店位於常州。

其實,美團試水的線下生鮮新零售項目早就進入了「清退」倒計時。2019年4月開始,小象生鮮一口氣關掉了常州和無錫的5家門店。而在今年9月7日,小象生鮮在小程序發布方莊閉店公告,稱方莊店將於9月9日起停止運營,目前僅剩北京望京博泰店1家門店。

2、呆蘿蔔破產重整,將重新回歸?

3月11日,合肥中院發布《破產公告》稱,已受理「呆蘿蔔」(安徽菜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重整一案,即日起,啟動案債權人申報。

公開資料顯示:呆蘿蔔是一家結合線下門店和APP,採用「線上訂線下取,今日訂明日取」模式的,社區生鮮零售商。自2016年第一家門店點落地合肥以來,呆蘿蔔在安徽、江蘇、河南、湖北四省迅速覆蓋了19座城市,門店數量超過1000家,輻射上萬個小區,月訂單超過1000萬單。

2019年7月,呆蘿蔔完成數億元A輪融資。呆蘿蔔曾公開表示,未來要在全國50座城市開設10000家門店。

2019年11月22日,呆蘿蔔官方微信發表聲明稱:由於經營不善導致資金緊張,公司日常經營受到重大影響。一天之內,工資社保斷交,權限被限制,隨後呆蘿蔔杭州產品研究和運營罷工。隨後杭州南京多地停擺,呆蘿蔔瀕臨絕境。

今年9月呆蘿蔔創始人在債權人會議上表示,目前呆蘿蔔收到了一份1000萬美元的投資意向書,他有信心渡過難關。但是否真能否回歸,邊走邊看吧。

3、易果生鮮破產重組

近日,有媒體爆料一則上海易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簡稱,易果生鮮)破產的消息。信息顯示,「易果生鮮已向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申請破產重整,開庭時間為2020年11月3日。」隨後,易果生鮮CEO張曄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證實了該消息的真實性。

10月13日,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易果生鮮(上海易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雲象供應鏈(上海雲象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和安鮮達(上海安鮮達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已於7月30日進入自願破產重組。

2005年,中國首家生鮮電商平臺——易果生鮮誕生。作為生鮮電商行業首個入場玩家,易果生鮮曾頻頻獲得資本青睞。

自成立以來,易果生鮮先後完成7輪融資,2013-2016年間,阿里巴巴及旗下雲鋒基金共參與A、B、C三輪融資,且均為領投方,三輪累計投資金額達數億美元。除了阿里外,2016年11月28日,易果生鮮又獲得由蘇寧投資集團領投的C+輪融資。2017年8月,易果獲得天貓3億美元D輪融資,此後再無融資消息傳出。

2019年12月被上海長寧區法院列為被執行人,執行標的為14110223元。2020年1月,安鮮達又被上海長寧區法院凍結價值1029.72萬元人民幣的股權和其它投資權益。2020年10月14日,易果生鮮、雲象供應鏈和安鮮達已進行破產重組。

服飾

多家企業破產、退出

年初突發的疫情,今年服裝行業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多家企業不好過。下面,列舉部分企業退出、破產。

11月10日,上海破產法庭的微信公眾號推送了一則「雙11特輯」,推的是正在破產程序中的艾格品牌,在淘寶上有一些款式1折變現。在艾格全面關閉網店以來,這回重新出現,是在一家名為「上海艾格管理人特賣店」。

11月13日,針對外界關注的破產清算一事,艾格(Etam)在公眾號進行了回應。艾格方面表示,微博提交店鋪是法國艾格集團與2018年在華出售的女裝成衣線,已經不在集團現在的經營範圍內。

8月25日,在港股上市的達芙妮國際發布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半年業績報告顯示,其半年營業額同比減少85%至2.12億港元,虧損1.41億港元。同時,達芙妮國際還宣布,將徹底退出實體零售。

5月11日,ESPRIT在官網、天貓旗艦店先後發布公告稱,將於5月31日全面關店。母公司思捷環球近期也已宣布終止在內地的業務,並關閉中國大陸以外在亞洲的所有56家零售商鋪。公開資料顯示,ESPRIT始創於1968年的美國,1992年進軍中國內地市場,短短五年時間內,ESPRIT就在100多個主要城市開設了超過300家專賣店。

2月22日,Old Navy公告中表示,中國官網店鋪已經於2月15日停止銷售,將於2020年3月1日關停在中國線上和線下的所有門店。Old Navy 在 2014年進軍中國,目前在中國有10家門店,6家位於北京。

1月15日,據《每日郵報》報導,真維斯澳大利亞公司宣布進入自願託管程序,開始進入破產清算階段。真維斯始創立於1972年,是創立於澳大利亞本土服裝品牌之一,上世紀90年代,逐漸進入中國市場,並一度成為流行品牌。

截至2019年,真維斯在中國20個省份開了2000多家連鎖店,但是,裁員6000多人、關店1300多家、業績下滑65%。2013年至2018年,從50億到40億,再到28億、19億、16億。

最後,

因為疫情,一些品牌他們沒有堅持住,選擇破產、退出、升級等等。正是因為洗牌,讓一些的巨頭企業加入進來,比如滴滴的社區生鮮橙心優選、碧桂園的社區生鮮碧優選等等,能使社區生鮮賽道的競爭加劇、品牌不斷迭代升級,讓消費者多一種選擇,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說到底,燒錢不是目的,關鍵能讓顧客選擇你又能盈利才是最終目標。

來源 | 中國零售網

圖片來源於官方及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4家鋼廠關停退出!24家鋼鐵企業破產!上萬鋼鐵工人……
    2020年以來,受疫情、環保等多重因素影響,多家鋼企因環保關停退出,更多的鋼企因經營不善進行破產清算、重整。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4家鋼廠關停退出(產能接近800萬噸,保守估計上萬鋼鐵工人將重新就業)!24家鋼鐵企業破產!!
  • 2020年這些鋼企破產重整
    5安徽省績縣正大鋼業有限公司  2020年4月24日,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發布《安徽省績縣人民法院民事裁定書》。安徽省績縣人民法院認為,安徽省績縣正大鋼業有限公司不能清償到期債務,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明顯缺乏清償能力。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第一百零七條之規定,裁定如下:宣告安徽省績縣正大鋼業有限公司破產。
  • 達芙妮宣布徹底退出實體零售怎麼回事?達芙妮為什麼退出實體零售
    2020年收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對於實體行業可以說是一大打擊,很多企業因為跨不過這一檻直接倒閉了,今日達芙妮宣布徹底退出實體零售引發了不少的關注,那麼達芙妮這兩年營業狀態如何呢為何要退出實體零售?一代「鞋王」達芙妮國際再次交出虧損成績單。
  • 今年美國零售業破產數創10年新高 還有一波破產潮在路上
    財聯社(上海,編輯 周玲)訊,數據顯示,2020年美國零售企業破產數量已經創2009年金融危機以來最高,但專家認為,在疫情形勢真正好轉之前,還將有一波破產潮。標普全球市場情報(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統計,截至11月中旬,美國零售領域有49家企業破產,其中包括安·泰勒(Ann Taylor)母公司Ascena retail Group Inc.、奢侈品百貨公司尼曼(Neiman Marcus)等,這是自2009年金融危機以來破產數量最多的一次。
  • 達芙妮宣布徹底退出實體零售,去年日均關店6家
    8月25日晚,達芙妮國際發布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6個月業績,營業額同比減少85%至2.12億港元;股東應佔溢利同比增長63.77%,但仍虧損1.41億港元。與此同時,達芙妮國際在公告中宣布,將徹底退出中高檔品牌的實體零售業務(包括大陸及臺灣)。
  • 百年零售巨頭西爾斯破產了 三年來已有57家零售商折戟「寒冬」
    美國創投研究機構CB Insights深入研究了2015年開始的57起破產案及其背後的原因,通過全面的展示,總結出這些零售代表倒下後帶來的啟示。 - 2018年申請破產的零售商 -其競爭對手Davids Bridal等則紛紛搶過這些未能完成的訂單,還給這些客人提供折扣。在宣布破產之前,該公司在6月底因未按期支付租金而被驅逐和起訴。   TRUE RELIGION APPAREL INC。
  • 達芙妮宣布徹底退出實體零售?每天關店6家,中國鞋王要隕落了?
    8月25日晚,達芙妮國際發布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6個月業績,營業額同比減少85%至2.12億港元;股東應佔溢利同比增長63.77%,但仍虧損1.41億港元。與此同時,達芙妮國際在公告中宣布,將徹底退出中高檔品牌的實體零售業務(包括大陸及臺灣)。
  • 2019企業「陣亡」名單出爐 2020年!請老闆與員工多珍重
    希望你沒有那麼多憂愁據官方公布數據顯示2020年的中國經濟會穩中向好,各地政策對民營經濟都給予了不同力度、不同層次的傾斜與支持,但從年頭到年尾,一個一個的商家倒下!已經有很多商家倒在了2020年!7月深圳坪山100億級企業沃特瑪電池公司被爆整體債務221.4億元,逾期債務19.98億元,公司瀕臨破產;"大豆之王」、「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的山東晨曦被裁定破產。
  • Topshop正式宣布破產!上萬人或失業!又一個零售巨頭轟然倒塌
    華輿訊 據微雪梨報導 從門庭若市到門可羅雀,時尚零售巨頭Topshop的商業帝國變的斑駁。2020年11月30日,Topshop母公司正式進入破產清算程序,這個陪伴我們多年的時尚寵兒在這個充滿了疫情和悲傷的時代說了再見。
  • 零售巨頭紛紛退出中國!繼沃爾瑪、家樂福後,英國零售巨頭也撤了
    零售巨頭紛紛退出中國!繼沃爾瑪、家樂福後,英國零售巨頭也撤了推薦語:眾所周知,我國擁有14億的龐大人口,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能力在國際上也是屈指可數的。在電商巨大的競爭壓力下,零售巨頭家樂福首先頂不住壓力要「退出」中國市場,在2019年9月26日,蘇寧易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蘇寧國際耗資48億元完成家樂福中國80%股權收購事宜的交割手續。
  • 平原縣人民政府與縣人民法院建立企業破產府院聯動機制
    平原縣人民政府與縣人民法院建立企業破產府院聯動機制 2020-12-03 10: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9年中國時尚零售百強榜發布 這些企業表現強勁(附榜單)
    自2020年4-5月,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開展了「2019-2020年中國時尚零售企業發展情況」調研工作,根據會員企業調研數據、上市公司財報,並依被調查企業2019年營業收入統計數據形成「2019-2020年中國時尚零售企業百強榜」,本榜單于2020年6月9日由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正式發布。
  • 現階段P2P良性退出應適用破產程序——理想寶「不理想」退出方案反思
    但需要注意的是, 本文的討論始終是在 「 P2P 公司良性退出」 的語境下進行的, 既然是目前無法達到監管要求、 需要退出的 P2P 公司, 其或多或少都已經涉嫌構成非法集資, 在對這些 P2P 公司清理的過程中, 不能適用正常的 P2P 平臺退出的邏輯。
  • 破產潮來襲!10餘家美零售商申請破產,零售業凜冬已至?
    這就意味著零售、餐飲、娛樂等行業想要恢復舊觀根本就是不可能的,最終很多公司不得不選擇走上破產的道路。 01 破產大潮襲來 根據NBC的不完全統計,自疫情爆發至今,美國已經有十餘家大零售商墜入了破產的境地。
  • 玩具反鬥城破產風暴背後中國玩具企業遭遇「蝴蝶效應」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目前玩具反鬥城已經得到摩根大通銀行等銀行提供的破產融資,數額超30億美元。破產法院允許玩具反鬥城動用三分之一的資金用於支付供應商的貨款和進新貨,為聖誕節的銷售做準備。根據美國《破產法》的第11章,無力償債的企業若成功申請破產保護,債權人暫時不向企業追償債務,企業可保住財產及經營權,債權人與負債企業合作重組公司,以期企業能扭虧為盈。
  • 美國企業破產數創新高 線上購物平臺大促搶眼
    美國CNBC網站稱,包括零售巨頭沃爾瑪超市在內的許多商家均從10月開始啟動「黑色星期五」促銷活動。以沃爾瑪為例,旗下連鎖店在10月11日至15日啟動「大省錢活動」的第一波促銷。  諮詢公司埃森哲Accenture針對2020年假日購物季的一份調研顯示,與2019年相比,2020年削減預算的消費者比例增加了兩倍。
  • 製造業必看!佛山中院發布佛山市製造業企業涉訴案件審判白皮書
    製造業必看!佛山中院發布佛山市製造業企業涉訴案件審判白皮書 2020-12-16 18: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重新啟蒙新零售
    2020年,頭部品牌商應該高度重視新零售戰略規劃。一、行業對新零售的認知1、阿里2016年10月馬雲在雲棲大會提出了「新零售」,談到兩個核心觀點:其一、線上線下與物流結合才能誕生真正的新零售。其二、未來10年20年,沒有電子商務這一說,只有新零售這一說;新零售會對純電商帶來衝擊,會對純線下零售帶來衝擊。
  • 10年縮水近300億美元,瀕臨破產的百貨店「老祖宗」最後一刻續命
    監管機構要求蘭伯特公開最初的收購要約,部分融資來自18億美元的債務,蘭伯特將通過所謂的「信貸收購」免除這些債務。雖說董事長願意在危難時刻救公司一把,但西爾斯走到今天,他難辭其咎。2005年,在埃迪·蘭伯特的操作下,西爾斯同Kmart合併。然而,蘭伯特對零售業本身並不感興趣。他作為對衝基金經理,滿腦子思考的都是剝離優質資產出售,並沒有積極調整盤活零售業務本身。
  • 我院與市稅務局會籤《企業破產涉稅事項辦理指南》
    我院與市稅務局會籤《企業破產涉稅事項辦理指南》 2020-12-16 17: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