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運滯後居民難投放,頻現故障報修已多時,智能垃圾回收機險些成垃圾

2020-12-14 北晚新視覺網

去年開始,一種智能垃圾回收機陸續走進不少小區,黃色的箱體、醒目的顯示屏、自動開關的回收門以及「智能環保、變廢為寶」的宣傳語,迅速吸引了眾多居民的關注。同時,它以廢品換現金的變現方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

近日,有居民向本報反映,一些小區裡的垃圾回收機出現故障不能使用,多次撥打報修電話也沒有作用,而且日常清運、維護方面也難叫人滿意。就這一情況,記者展開探訪。

因日常管護跟不上,多個小區內的智能垃圾回收機或清運滯後,或頻發故障。

現狀1

回收櫃裝滿很難再投放

12月1日,記者首先來到朝陽區北辰福第小區南區。北門內,立著一臺一人多高的「小黃狗」智能垃圾回收機。機器的正中央有一個巨大的顯示屏,裡面循環播放回收機的使用功能,在機器頂部的兩端,還各安裝著一個攝像頭。

一位居民手拿一個紙盒,點擊屏幕正打算投放,可是投放口打開後,他卻發現裡面已經塞滿了紙殼。旁邊一位老人提醒他:「塞滿了,投不進去了。」老人說,最近沒怎麼看到有人來清理廢品,箱體空間有限,裝滿了如果不及時清運就沒法再用了。

「這個垃圾回收機很好,可以幫孩子們從小培養垃圾分類的習慣,家裡的紙箱、塑料瓶都是她拿來投放。」居民告訴記者,小區裡目前一共有兩臺專門回收廢品的「小黃狗」智能回收機,都是去年安裝進小區的,當時大家都覺得很新鮮,投廢品可以換錢的方式也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那時候,每天都有人往回收機裡投廢品,有時候晚上還不斷有人往裡投廢品,尤其是北門這個機器,兩個紙類投放口經常裝得滿滿的。

「拉廢品的小車一天要來好幾趟。有一次我對負責收運的小夥子說,小車裝得少,讓他開個大車來裝。但最近一段時間,再也沒見到有人來收運了,可別讓它成擺設,那這個大件就成了最大的垃圾了。」老人說。

另一臺垃圾回收機位於小區的南側。這臺機器位於兩棟樓之間的空地上,安裝在機器正中位置的觸控螢幕幕是亮的,不停地播放著動畫和廣告。記者點擊觸控螢幕幕發現,其中,塑料瓶的回收按鈕顯示「維護」狀態,用手點擊沒有任何反應,除此之外的其他按鈕倒是可以正常使用。

這臺回收機的使用率如何呢?記者點擊屏幕打開了櫃門:紡織物柜子裡面有兩件衣物,最上面的是一件黑色棉衣;裝塑料瓶的柜子裡有幾個裝牛奶的空盒子。和放置在小區北門的回收機一樣,這臺回收機中,回收的紙類垃圾最多。

現狀2

報修一個月沒見有人修

在「小黃狗」APP中,可以搜索到附近所有垃圾回收機的具體位置。通過這個功能,記者發現在管莊地區約有20臺智能垃圾回收機,有兩臺機器的投放口處於「維護」狀態,有兩臺設備的投放口是「暫滿」狀態。

北辰福第小區中區,靠近地庫出口處也有一臺垃圾回收機。記者探訪時,其中一個櫃門大敞著,一位身穿棉大衣的男子正彎腰將櫃中的紙質廢品掏出,裝進一個編織袋內。

這名男子是負責小區垃圾回收機的收運人員。他先後打開兩個回收機的櫃門,記者發現,數量最多的廢品就是紙箱,其次是塑料桶和塑料瓶。「我負責這一片5個回收機的廢品清運,幾乎每天都要來一趟,粗略來算,平均每天要拉走兩車廢品,大約兩百斤左右吧。」男子騎的三輪車車廂裡摞滿了紙箱,足有一人多高,「紙殼子壓秤,回收的價格也最高,所以投放的人很多,經常是一車都拉不完。」

他告知記者,這臺機器其中的一個紙類回收箱出現故障不能用了,他一個月前就向公司反映了,但是一直沒人修理。除了這個小區,他還負責高碑店地區幾個小區的垃圾回收機,那邊也有機器損壞的情況,他也向公司反映了好幾次,但至今都沒解決。

在緊鄰西四環的豐臺區豐澤街1號院小區,北門附近也安裝著一臺「小黃狗」智能垃圾回收機,其中有一個塑料瓶投放口出現故障,居民們說,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不能用了。

一名經常使用該機器的居民說,「哪有不壞的機器,出故障屬於正常現象,只要正常及時維修,不耽誤使用就沒問題。」他說,修好了能再次投放廢品就好了,如果總不維修,那就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大家不認可了,這種設備推廣就有難度了。」

記者將豐澤街1號院小區的情況反映給了管理方富眾物業公司。一位工作人員說,他們管轄的三個小區都安裝了這種智能垃圾回收機,從使用情況來看比較受歡迎。一是受居民歡迎,大家可以將家中的舊報紙、紙箱、塑料瓶都投進回收機換零錢;二是從管理角度看,受物業的歡迎。垃圾回收機的出現,改善了小區的垃圾分類環境,減輕了保潔員的工作量。現在回收機有故障,物業方面也迫切希望運維公司能夠及時修理,讓這些機器運轉起來,為小區的垃圾分類加把勁兒。

其實,除了上述這幾個小區,全市還有不少小區都安裝了這種智能垃圾回收機,通過官方APP可以看到在每個小區的分布情況和運營狀況。記者統計發現,在不少小區,「維護」和「暫滿」是回收機出現最多的兩種情況。

回應

管維工作將

加大強度和頻率

智能垃圾回收機的客服人員在查詢過故障機器的編號後表示,因為機器內的一個模塊損壞了,目前這種零件缺貨,所以暫時無法更換。配件到貨後,公司將儘快派維修人員去更換。

對於回收箱內廢品滿倉的問題,該工作人員說,此前負責清運的人員有調整,出現這一情況可能與新的清運人員沒有到崗有關。經過招聘人員後,目前這一情況已經解決,她記錄後會反饋給相關部門,加強回收機的清運頻率。該工作人員還表示,公司會根據每個小區投放廢品的數量情況,動態調整不同種類回收櫃的數量,以滿足居民需求。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楊曉斌 文並攝

流程編輯:u022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

相關焦點

  • 智能回收機成「校園明星」 四職校學生愛上垃圾分類
    餘姚新聞網訊(姚界客戶端記者 胡建東)中午就餐時分,市四職校學生紛紛來到安裝在學校大門口附近的垃圾智能回收機前,投放飲料瓶、廢紙等可回收垃圾。「我們班今天又多了好幾元錢的收入,這種變廢為寶的感覺真好。」幾名學生投完垃圾後高興地說。
  • 居民逐漸養成垃圾分類習慣,貓先生垃圾亭房助力南京撤桶並點
    從5月1號吊裝完成設備落地,10號正式運營至今,中城花園的居民們對貓先生智能垃圾分類房和定時定點投放垃圾已不再陌生。貓先生分類房主要分為可回收垃圾、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三類投口,每天早上6:30—8:30和傍晚17:00—19:30兩個時間段開放,其餘時間均不設置投放點。早上七點半,正值居民活動高峰,不少居民前來投放垃圾。為了讓居民儘快了解分類規則,貓先生在各個收集點配備了1-2名分類督導員,在早晚規定時間現場指導居民分類投放垃圾。
  • 智能回收箱上崗了!可回收垃圾智能稱重即時返還收益
    記者12月1日獲悉,番禺區小谷圍街持續推進精準垃圾分類工作,實行積分獎勵機制,引導居民分類投放,提升智能化水平,緊抓垃圾分類工作不放鬆。據了解,在轄內投放10組「網際網路+智能回收箱」設備,截至10月底,社區居民生活垃圾累計減量約76.92噸。
  • 華展貓先生招商加盟:你不知道的智能垃圾分類
    2018年,根據國家住建部統計,全國600多座大中城市中,三分之二城市已陷入垃圾包圍之中,四分之一城市已沒有堆放垃圾的合適場所。 但是,其實世界上本沒有絕對的垃圾,只有放錯地方的資源,貓先生以此為目標,不斷創造升級智能化垃圾分類產品,讓放錯的資源真正找到歸處,積極推動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
  • 有魚智能回收箱,開創垃圾分類新潮流!
    近日,昌平多社區出現了一個新奇的物件,看起來科技感十足,一個主箱體帶著四個小箱體,上面分別寫著玻璃、紙板、金屬、塑料、紡織物。原來只要我們把所標類目的東西投進去,會變成能兌換禮品的積分。這就是集垃圾分類、智能回收等功能於一體的設備「有魚智能回收箱」。
  • 泡沫製品垃圾最難清運 西城一小區「嘗鮮兒」包幹承運
    記者梳理12345市民服務熱線中有關垃圾分類的相關訴求發現,目前,低價值可回收物回收難,仍是本市老舊小區遇到的普遍問題。多個街道辦事處都表示,接到居民的訴求後,實施一次徹底的清運,雖然做到了接訴即辦,但是,在處理低價值可回收物的問題上,其實他們還沒有找到一種較為科學的解決辦法,能良性循環解決問題。
  • 北京垃圾分類難在哪?
    「我們歲數大的常在小區轉悠,知道垃圾投放點設在哪兒。但年輕人早出晚歸,也不注意物業貼在門上的通知。下樓扔垃圾找不到垃圾桶,有的就隨手扔在地上。」於阿姨說,建議物業應在原先垃圾桶的位置放置告示,提示這裡不能扔垃圾,並要向居民多宣傳小區垃圾投放模式的變化。據記者了解,該小區現在定點、定時投放垃圾。
  • 小黃狗環保科技公司:「物聯網+智能回收」打造垃圾處理產業鏈
    然而,即使在大體量的生活垃圾規模下,目前依然存在居民垃圾分類意識相對薄弱、積習已久的混投習慣、垃圾種類繁多、投遞混亂、回收利用效率低等痛點問題,導致垃圾分類行業前端居民分類不到位,後端清運、分揀系統落後的現狀。推動垃圾分類工作,需要政府與企業共同參與生活垃圾投遞、收集、運輸、分揀、處理的系統性建設。
  • 試點智能化分類投放設施,居民扔垃圾分類情況登記造冊精細到戶
    伴隨著深圳垃圾分類由「倡議分類」步入「強制分類」時代,寶安大力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廚餘垃圾回收量在10月份提前完成了1350噸/日的年度任務目標,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在11月份突破了39%,居全市前列,並形成一批分類質量高的「樣板小區」。
  • 兩會聚焦|南京建鄴區舉辦垃圾分類交流會 貓先生環保現場為居民...
    「自己在家垃圾分類後,清運人員會不會又把所有的垃圾混裝?」「機器落地後還會有哪些服務,會不會就沒人管了?」對此相關負責人們在現場都一一對居民疑問進行了詳細的解答。專人負責,垃圾投放滿溢就會自動報警;內置光觸媒殺菌除臭系統,臭味氣體直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外排,解決了垃圾散發臭味,滋生蚊蠅的問題。側面還設置了一個洗手臺方便大家扔完垃圾洗手。
  • 生態垃圾房、智能回收裝置上線 杭州市首個垃圾分類主題公園全新...
    這幾日,望江街道近江西園社區的垃圾分類主題公園又熱鬧了起來
  • 河北石家莊市首座大件垃圾拆解中心在鹿泉區建成!
    為解決大件垃圾回收再利用,進一步提升垃圾分類處理水平,今年7月份,鹿泉區建設完成了石家莊市首座大件垃圾拆解中心,目前已進入試運行階段。大件垃圾有專人收運「你好!是大件垃圾回收服務熱線嗎?我有一個大立櫃準備放到大件垃圾投放點,請你們來收一下。」「好的,在哪個投放點?我們馬上安排清運車進行回收。」
  • 經開區計劃新建綜合性垃圾分揀中心,設備升級,實力「硬核」
    為積極落實全市關於大力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設施建設工作要求,圍繞城市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目標,經開區將在轄區內新建1座綜合性垃圾分揀中心,旨在改變區內生活垃圾分類末端處理設施相對滯後的狀況。經開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綜合性垃圾分揀中心主要包括裝飾裝修垃圾分揀處置中心、可回收物分揀中心、有毒有害垃圾暫存點和大件垃圾拆分中心,項目建成後可生產再加工廢紙、廢塑料橡膠、廢玻璃、廢金屬、織物等原料,還可為終端處置企業提供焚燒物料、定向分類有害垃圾。
  • 人工智慧助力解決垃圾分類難題
    對於紙質類垃圾,回收機通過投入物品的平均密度、體積等,判斷其屬於紡織物還是紙類。除了分類承裝,回收機還會對投放的垃圾自動稱重,重量被自動換算成環保金,金額積累到一定數額就可以變現或兌換禮品。  與還未投放市場的垃圾分類機器人不同,像小黃狗這樣的智能垃圾回收機或回收箱已在不少省市的居民小區內安裝使用。  智能回收箱的使用,讓垃圾分類更加輕鬆。
  • 北京新版垃圾分類實施首日 這些垃圾成「易錯題」|垃圾分類|垃圾桶...
    記者注意到,桶站周圍擺放了四個易拉寶,分別介紹四種類別的垃圾及常見的例子。現場的小桌子還為居民配備了消毒洗手液、衛生手套,以及垃圾袋、鑰匙環、印有垃圾分類宣傳語的購物布袋等獎品。上午8點半,4名垃圾分類指導員已經在桶站旁等候居民,其中一位還帶上了8歲的女兒,讓孩子在勞動節體驗擔任垃圾分類志願者。十多分鐘後,吉女士提著一袋廚餘垃圾和一袋可回收物走到了站點。
  • 破袋「神器」上崗,10秒左右自動破袋,廚餘垃圾投放不髒手
    昨天一早,崇西小區6號樓樓下,居民李阿姨拎著一袋廚餘垃圾,還沒走到垃圾桶旁就向垃圾分類指導員打聽了起來。「您把垃圾給我,我給您演示一遍。」值守在桶前的分類指導員林師傅說著,接過了李阿姨手中的垃圾袋。在林師傅身後,就是這臺新型智能垃圾分類投放設備——廚餘垃圾袋智能分離機器人。記者看到,說是「機器人」,但其實外觀與常規帶鐵皮外殼的密閉式垃圾箱無異。
  • 合肥垃圾分類今起實施!你準備好了嗎?
    這種悄然興起的「扔垃圾」的新方式使用起來非常簡單——居民只需在支付寶小程序下單,就會有負責回收的小哥按時上門,替你把垃圾收走,不但不用下樓,有的垃圾還能賣錢。2020年5月,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從澳洲留學歸來的彭凱投資百萬,正式進入垃圾智能回收行業。用戶通過支付寶上的「易代扔」程序下單,只要是符合條件的垃圾,彭凱和同事們都會準時上門回收。新奇的垃圾回收模式,吸引了許多市民嘗試。
  • 如何統籌推進垃圾分類?代表建議出臺垃圾分類基本法
    當前,各地垃圾分類標準不甚相同,每換一個城市就要重新面對「你是什麼垃圾」的靈魂拷問,是否需要統一標準?負責垃圾分類工作的部門太多,如何提高管理效率?起步較晚的農村地區如何跟上垃圾分類隊伍?今年全國兩會,多名代表、委員針對國內垃圾分類的現狀、問題給出了建議。
  • 投到智能分類回收箱的廢紙箱、塑料瓶去哪了?|申晨間
    「垃圾分類」不僅改變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在「網際網路+」的加持下,還催生了在垃圾裡尋寶的新型經濟業態——智能分類回收業務:居民在小區裡只需拿手機掃一掃,就能把廢紙箱、塑料瓶等可回收物投入智能分類回收箱,換取一定的經濟收益。這些被投入智能分類回收箱的可回收物究竟去了哪裡?會被循環再利用嗎?
  • 玉泉區垃圾分類小區佔比近九成
    呼和浩特新聞網12月9日訊 據《北方新報》報導(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 楊佳)2020年,呼和浩特市玉泉區全面推行垃圾分類工作。截至目前,玉泉區475個小區中已有419個小區展開工作,佔比88.2%。2020年,玉泉區經過一階段的多形式開展,在居民參與度較高的清泉街社區經驗的基礎上,及時召開垃圾分類觀摩學習會總結經驗,按照「社區主導、黨建引領、物業支持、企業助力、全民參與」原則,因地制宜地全面推行垃圾分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