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2月1日獲悉,番禺區小谷圍街持續推進精準垃圾分類工作,實行積分獎勵機制,引導居民分類投放,提升智能化水平,緊抓垃圾分類工作不放鬆。據了解,在轄內投放10組「網際網路+智能回收箱」設備,截至10月底,社區居民生活垃圾累計減量約76.92噸。
記者了解到,小谷圍街推行積分獎勵機制,加快完善垃圾分類投放設施建設。在轄內投放10組「網際網路+智能回收箱」設備,實現24小時可回收垃圾自動投放、智能稱重及微信即時返還收益,以積分獎勵和有償回收的方式,引導居民分類投放可回收垃圾,進一步提高居民分類投放積極性和準確性。向居民免費提供印有二維碼的可回收易降解的垃圾袋,引導居民做好源頭分類,實現源頭管控。截至10月底,社區居民生活垃圾累計減量約76.92噸。
同時,小谷圍街建設餐廚垃圾處理站和小區廚餘垃圾分類廂房,對村(居)、農貿市場及部分駐島單位的餐廚垃圾進行資源化處理,通過分揀、粉碎、脫水、發酵等流程,將餐廚垃圾製作成有機肥料、陶瓷灰等可收利用資源,實現廚餘垃圾再循環再利用,有效減輕終端處理壓力,減少臭氣滲透,杜絕二次汙染。截至目前,累計清理廚餘垃圾39.58噸。
小谷圍街通過進村居入戶宣傳、擺設宣傳攤位、派發宣傳單張等方式,向轄內居民普及垃圾分類知識及新政策,開展垃圾分類設施設備現場教學等,鼓勵居民主動自覺進行垃圾分類,提高居民積極性和參與度。截至10月,共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活動7次,入戶宣傳4次,宣傳覆蓋1萬餘人次,派發宣傳單張及宣傳小禮品7000餘份。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肖桂來 通訊員 袁輝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李波 肖桂來 通訊員 袁輝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黃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