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站
文財信研究院 宏觀團隊
胡文豔
投資要點
>>2020年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0.7%,累計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較1-9月大幅提高3.1個百分點。10月當月,規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28.2%,增速比9月份加快18.1個百分點,連續五個月雙位數增長。
>>低基數效應、投資收益高增和需求改善,共致利潤增速大幅跳升。10月工業利潤超預期跳升,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去年同期基數較低,有利於今年同比增速的提高。二是工業企業投資收益增加較多對利潤的拉動作用突出,預計本月投資收益增速仍在20%以上。三是從「量、價、成本」三因素框架看,受益國內經濟繼續復甦、供需互動性加強,工業產品量、價、成本均繼續改善也對利潤高增形成有力支撐。如10月份生產資料PPI降幅較上月繼續收窄,工業增加值和營收增速也均維持高位,同時企業成本費用壓力持續緩解,工業企業營收與營業成本增速差已連續六個月回升。值得注意的是,剔除基數和投資收益等短期非經營性影響因素後,10月份利潤增速與上月(10.1%)大體相當,表明企業利潤修復僅為穩健,並未出現過熱。
>>分行業看,下遊需求改善帶動上遊利潤加速修復,新舊動能轉換繼續加快。一是受益於國內外需求回暖和大宗商品價格回升,10月上遊採礦業利潤降幅較上月大幅收窄20個百分點以上。二是下遊需求改善對上遊利潤的帶動作用繼續增強,1-10月份上遊原材料製造業利潤同比下降6.0%,降幅比1-9月份大幅收窄9.1個百分點,邊際改善力度最為明顯,同期中遊和下遊利潤也繼續修復,中遊裝備製造業仍是全年工業利潤增長最大貢獻板塊。三是疫後國內經濟結構調整持續加快,1-10月份高技術製造業累計利潤增速為10.7%,高於同期整體工業10個百分點。
>>寬貨幣放緩疊加資產增速回升,共致企業槓桿率繼續回落。10月末,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6.6%,較上月降低0.1個百分點,企業加槓桿步伐繼續放緩。其中,受益企業生產經營改善,工業企業資產增速連續7個月回升,是槓桿率放緩的重要原因;同時國內寬貨幣放緩,企業負債提升速度減慢,工業負債增速連續5個月低於資產增速,也有利於槓桿率趨穩。分企業類型看,國企、私企、外企加槓桿步伐均有所放緩,其中,前兩者資產與負債增速均雙雙回落,表明寬貨幣放緩是其減少資本開支的主因;外企受益人民幣資產回升和扶持政策顯效,資產和負債增速延續抬升趨勢,本月槓桿率雖環比回落,但較去年同期仍提高0.5個百分點。
>> 需求超預期改善是庫存增速轉降主因。10月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累計同比增長6.9%,較9月回落1.3個百分點。工業庫存增速由升轉降,或主因需求回暖下產品加快消耗,企業補庫速度偏慢,如10月份PMI產成品庫存和原材料庫存指數,分別較上月回落3.5和回落0.5個百分點,前者回落幅度明顯更多,反映出產成品庫存下降速度要快於上遊補庫速度;同時分上中下遊看,下遊消費製造業庫存增速下降更多,也顯示需求改善帶動企業庫存進一步去化。預計隨著需求持續改善,未來企業庫存增速有望重回升勢。
正文
一、低基數效應、投資收益高增和需求改善,共致利潤增速大幅跳升
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0124.2億元,同比增長0.7%,累計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較1-9月大幅提高3.1個百分點。其中,10月當月規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28.2%,增速比9月份加快18.1個百分點,連續五個月保持雙位數增長(見圖1),恢復持續超出市場預期。
10 月工業利潤超預期跳升,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去年同期基數較低,如去年10月規上企業利潤增速為-9.9%,為去年最低值,有利於今年同比增速的提高;二是工業企業投資收益增加較多對利潤的拉動作用突出;三是從「量、價、成本」三因素框架看,受益國內經濟繼續復甦、供需互動性加強,工業產品價格穩中略升、產銷維持高位、企業成本改善,均繼續對工業利潤高增形成支撐。值得注意的是,前兩者均為短期非經營性影響因素,若剔除其影響後,10月份利潤增速與上月(10.1%)大體相當,表明企業利潤修復僅為穩健,暫時無法判定經濟已明顯過熱。具體來看:
(一)受益國內外需求繼續漸進修復,工業品價格降幅繼續收窄
10月份,國內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和生產資料價格指數分別下降2.1%和2.7%(見圖2),降幅較9月分別持平和收窄0.1個百分點。從歷史經驗看,PPI尤其是生產資料PPI與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具有很強的同步性,其降幅收窄,對利潤改善形成一定支撐。近期美歐疫情雖再度加重,但得益於抗疫經驗的積累,疫情封鎖主要對各國服務業形成一定衝擊,製造業受到的影響較小,仍在繼續穩定修復,如10月份美、歐製造業PMI分別為59.3和54.8,均處於榮枯線上方,較上月分別大幅提高3.9和1.1個百分點。因此,預計隨著國內外投資、消費需求繼續修復,全球定價的工業品價格有望持續回暖,對企業利潤回升提供支撐。
(二)國內三大需求指標均明顯改善,帶動工業產銷維持高位
10月份,國內出口、消費、投資三大需求指標均明顯改善,帶動工業產銷繼續維持高位,擴大了企業盈利空間,對利潤增長形成支撐。如生產端,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9%,增速與9月份持平,已連續三個月高於去年同期值;銷售端,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7%,增速較9月份繼續加快0.5個百分點,刷新年內新高。
(三)受益惠企政策顯效和產銷加快,企業成本費用壓力持續緩解
從百元營收成本看,減稅降費、金融讓利等惠企政策成效顯現,疊加產品銷售加快有利於攤薄單位產品成本,工業企業成本與費用均持續下降。如1-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84.18元,已低於去年同期值0.1元,連續6個月環比下降;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費用為8.93元,較上月也降低0.01元。
從營收與營業成本增速差看,1-10月份工業企業名義營收與營業成本增速差為0.0%,為年內首次轉正,較1-9月提高0.1個百分點,連續6個月改善,表明企業成本端壓力明顯緩解(見圖3),企業盈利狀況持續好轉。進一步剔除價格因素,觀察工業企業實際營收與營業成本增速差,發現1-10月份該差額為-0.6%,較1-9月也提高了0.1個百分點,連續4個月回升(見圖4)。
(四)企業投資收益持續高增對利潤修復的助推作用明顯
受益全球流動性寬鬆,企業融資便利性大幅提升,疊加年內資本市場行情向好,企業投資收益大幅增加,也對利潤修復起到了較強的助推作用。如2020年1-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投資收益增速為21.7%,高出同期工業企業利潤增速20個百分點以上,佔工業利潤的比重較去年同期提高約2.4個百分點(見圖5)。10月份投資收益數據暫未公布,但根據統計局表態,預計對工業企業利潤的支撐力度不減,增速大概率仍保持在20以上高位。
二、下遊需求改善帶動上遊利潤加速修復,新舊動能轉換繼續加快
分三大門類看,上遊採礦業利潤邊際明顯修復,製造業和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供應業延續回升態勢。如受益於國內外需求回暖和大宗商品價格回升,10月當月採礦業利潤同比下降7.9%,降幅較9月份大幅收窄20個百分點以上;同時製造業和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供應業利潤也繼續回升,1-10月份兩者利潤增速分別為4.2%和5.9%,較1-9月份分別提高3.1和3.3個百分點(見圖6)。
分製造業上中下遊行業看,上遊利潤邊際改善最為明顯,中遊利潤貢獻最大,下遊利潤持續修復。如受益於下遊需求改善和大宗商品價格回升,1-10月份上遊原材料製造業利潤同比下降6.0%,降幅比1-9月份大幅收窄9.1個百分點;同期,在政策扶持顯效、出口需求向好和國內消費升級需求改善支撐下,中遊裝備製造業同比增長9.6%,增速比1-9月份加快0.8個百分點,累計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同比增長3.2個百分點,是對工業利潤增長貢獻最大的板塊;此外,受益需求改善,消費品製造業利潤同比增長4.8%,增速比1-9月份也加快0.4個百分點(見圖7)。具體分行業看,上遊所有主要行業利潤均明顯改善,其中化工、石油行業改善幅度相對更大,累計增速較上月均提高10個百分點以上;中遊通用、專用設備和計算機電子製造業延續雙位數增長,汽車製造業利潤也繼續加快;下遊飲料、紡織、醫藥等行業利潤均較上月有所加快(見圖8)。
高技術製造業利潤持續高增長,新舊動能轉換加快。根據我們的統計數據,1-10月份高技術製造業累計利潤增速為10.7%,較1-9月提高1.4個百分點,高於同期全部工業10個百分點,表明疫後我國經濟結構調整明顯加快(見圖9)。此外,從利潤佔比看,1-10月份高技術製造業利潤在工業利潤的比重為16.6%,較去年同期提高1.6個百分點,也反映出國內新動能的力量不斷增強。預計在政策大力支持和國內供給側改革、消費升級大趨勢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已步入加速期。
三、寬貨幣放緩疊加資產增速回升,共致企業槓桿率繼續回落
10月末,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6.6%,較上月降低0.1個百分點,企業加槓桿步伐繼續放緩。一方面,經濟持續向好,企業生產經營改善,帶動資產增速回升,是槓桿率放緩的重要原因,如截止10月末,工業企業資產增速已連續7個月回升,且工業資產增速已連續5個月高於負債增速(見圖10)。另一方面,受國內寬貨幣節奏放緩影響,企業負債增速提高速度減慢,整體也有利於槓桿率趨穩。
分企業類型看,10月末國企、私企和外企資產負債率分別為57.4%、58.1%和54.0%,較9月末分別持平、降低0.1和降低0.1個百分點,三大部門加槓桿步伐均趨於放緩(見圖11)。具體從各部門資產負債增速看,國企、私企加槓桿步伐放緩都有寬貨幣力度減弱的影子,因為在兩者利潤持續回升的背景下,其資產和負債增速均明顯回落(見圖12和圖14),表明外部融資因素或是企業減少資本開支的主因;同期,受益人民幣資產和國內市場吸引力提升,疊加穩外資穩外貿政策繼續發揮積極效用,外企資產和負債增速延續抬升趨勢(見圖13),其槓桿率環比雖有所回落,但較去年同期仍提高0.5個百分點。
四、需求超預期改善是庫存增速轉降主因
10月份,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累計同比增長6.9%,較9月份回落1.3個百分點(見圖15),累計庫存增速由升轉降,創下年內新低。庫存回落或主因需求回暖下產品加快消耗,企業補庫速度偏慢。如10月份PMI產成品庫存和原材料庫存指數,分別較上月回落3.5和回落0.5個百分點,前者回落幅度明顯更多,反映出產成品庫存下降速度要快於上遊補庫速度;此外,分製造業上中下遊庫存數據看,下遊消費製造業庫存增速下降更多,也表明補庫速度趕不上需求回升力度是庫存下降主因(見圖16)。
展望未來,預計企業補庫速度將有所加快,庫存增速有望重回升勢。一是中遊裝備製造業庫存維持高位,仍是支撐庫存回升的主要貢獻力量,如截止9月末,中遊裝備製造業產成品增速為11.4%,較上月提高1.9個百分點(見圖16),高於全部工業4.5個百分點。二是中遊企業補庫會帶動上遊庫存去化,疊加大宗商品價格回升,上遊利潤持續好轉,上遊企業補庫意願有望明顯回升;三是下遊消費需求繼續邊際改善和前期庫存消耗,也會推動下遊企業加入補庫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