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弘一法師的《從容淡定過一生》不無的感慨他的一輩子堪比別人的六輩子,六段時期各個登峰造極:比如少年成名金石書法寫作無所不能,是不折不扣的大才子,第二段是文學改變世界,唯心開西分。第三段是人體油畫先鋒,第四是音樂鋼琴引領者,第五是戲劇開創者,第六是進入宗教修成一代高僧弘一法師。
而且每一時期幾乎同前一時期似乎沒有太多的關聯,可是每一時期又都達到了藝術或者宗教的頂點,他為什麼可以做到這些呢?對我們現代人的啟示又是什麼呢?
1
這讓我想到了管理學上的非連續性原理:這是指在達到一個新的高度的時候,重新開始一條新的曲線,繼續延續上漲的趨勢。也就是在自己最輝煌的時候選擇放棄,重新開始。
對個人生涯來說非連續性也非常重要,那串起這六段經歷的主線又是什麼呢?
這不得不提到第一性原理。也就是你一輩子會堅持做的事情。無論外界形勢怎麼變,你的內核還是一樣的,比如說你是主持人,你可以用說話這件事去賺錢,無論是網上還是做傳統媒體。又比如作為銷售,雖然行業不一樣,但是用的思路、口才,包括人際技巧應該是一樣的。
而李叔同的弟子豐子愷在《懷念李叔同先生》一文中寫道:「李先生一生的最大特點是認真。他對於一件事,不做則已,要做就非做得徹底不可。對他最深的影響就是「認真」兩個字。
也就是說李叔同的第一性原理是不僅能快速學習新東西,而且學什麼像什麼,還能做表率引領風潮,所以開啟了六條不斷承接的非連續性跨越。
2
而那些大起大落的人,往往成功一次就再難去登高峰了,但是對於連續性的人生來說,就是一個毀滅性的打擊。
進步和創新都將是一場災難,接下來他們只會努力的抗拒社會的進步,後半生甚至是在阻礙社會進步,這會讓人生進入一種極其之灰敗的精神狀態裡邊。
就像諾基亞當時天時地利成功因素,全盤照搬放到另一時期,不必然成為成功的因素,反而因為拷貝原來的經驗成為羈絆,成為轟然倒塌的原因。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敗也蕭何。
3
所以有些時候我們需要革自己的命不斷的跳出現有的狀況,反觀自己的境遇。
那麼至於第一性原理,我想就是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千軍萬馬看到機遇過獨木橋的時候,自己應該聚焦關注點,做一個窄而美通道,精通且不可複製,如此才可以立於不敗之地如此才可以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