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每個孩子的本質都是「熊孩子」,由於年少無知,孩子經常會做出許多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甚至是好心辦壞事。家長有指導孩子的責任和義務,因此家長要讓孩子明白,哪些事該做,哪些事不能做。
「媽媽,我幫你做家務!」3歲的曉曉滿臉期待的看著媽媽,等著媽媽的誇獎。
曉曉媽看著自己價值4萬多的化妝品被女兒扔到洗衣機「清洗」,幾乎全都不能用了,女兒還滿臉期待的等著自己的誇獎,反而被氣笑了。
拿出手機記錄下了這一刻,拍照發朋友圈配文道:「女兒勤快,要幫我做家務,結果把4萬元化妝品扔洗衣機,該誇還是該打?」
很快,曉曉媽的這條朋友圈就在就收穫了不少評論,有人說誇孩子的動手能力強,也有說孩子真「敗家」!其實,孩子的出發點並不是搗亂,而是真心實意想幫媽媽做事,只不過沒有做好。
這種情況下,要怎麼教育孩子?面對孩子的好心辦壞事,家長也可以適當的給予孩子鼓勵,然後指出孩子錯誤我地方,讓孩子改正。
孩子犯錯是件正常的事,但要看家長怎麼對待犯錯的孩子。
孩子犯錯了要怎麼辦?
①不發脾氣
許多家長在看到自己孩子犯錯時,第一反應就是對孩子發脾氣,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但家長在知道孩子犯錯時,首先要做的應該是了解孩子犯錯的原因。
如果孩子是出於好心辦壞事,或者是無心犯錯時,家長要先安慰孩子,然後讓孩子明白為什麼這麼做是錯的。家長發脾氣除了讓孩子更惶恐之外,並不能解決問題。
②耐心
教育孩子本就是一件需要耐心的事情,孩子不會一天長大,家長也不能一夜之間讓孩子明白所有道理。揠苗助長的故事很多人都聽說過,但難免有家長操之過急。
正是因為孩子年齡小,不懂事,才會經常犯錯,家長要耐心的教育孩子,慢慢引導孩子,讓孩子自己學會明辨是非,知道自己的哪些行為是不對的,這樣才能有利於孩子成長。
③適當懲罰
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錯誤付出代價,孩子也不例外。當孩子犯錯屢教不改或犯了重大錯誤時,家長可以適當的懲罰孩子,讓孩子記住教訓,不再犯錯。
懲罰孩子的方式有許多種,例如讓孩子面壁思過,不讓孩子玩玩具等,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制定相應的懲罰,給孩子留下一個印象深刻的教訓,以免以後再犯這種錯誤。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孩子犯錯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家長不用太擔心。孩子犯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錯了還不知悔改,甚至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面對犯錯的孩子,家長要慢慢引導,給孩子塑造正確的三觀,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今日話題:你家寶寶犯錯時,會有什麼表現?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