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濤答疑:必須等到38.5℃以上才能餵藥嗎?退燒藥如何正確使用?

2020-12-05 騰訊網

崔玉濤的育學園

6月2日,崔大夫育學園診所兒科醫生黃可飛大夫、檢驗科主任穆煜大夫進行了一場以「可怕的發燒」為主題的直播。很多朋友可能因為一些原因無法進行整場直播的觀看,沒關係,小園子把整場直播的知識點及大家關於本場直播的高頻問題進行了統一梳理和解答,一起來看看吧!

01

知識點總結

一、泰諾林(對乙醯氨基酚)和美林(布洛芬)的使用

一般來說,布洛芬的使用劑量的範圍是每次5~10mg/公斤,而對乙醯氨基酚是每次10~15mg/公斤(每次用藥,一定要根據寶寶當時的體重計算!!)。不過市面上的退燒藥劑型、濃度可能也不同。大家在給寶寶服藥時,可以參考下表。(育學園製作的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的劑量換算表)

二、耳溫槍與水銀溫度計的使用區別

一般來說,還是水銀溫度計最準確。如果用耳溫槍測量寶寶的耳溫,所得的寶寶的體溫度數,通常與用水銀計測量的腋溫相差大約0.2~0.3℃,這與不同溫度計本身的特性、測量方式都有關,是很正常的現象,不能說明耳溫槍就是不準確的。

在日常生活中,考慮到測量體溫的方便程度以及寶寶的配合程度,以及安全的考慮,還是建議大家用耳溫槍測量寶寶的耳溫。總之,只要從頭到尾都用一種測溫工具,得出的體溫就是具有參考性的。

三、呼吸道感染檢測——鼻咽拭子檢測

針對嬰幼兒的呼吸道感染,想要確定引起感染的病原體,應首選鼻咽拭子檢測。這種方法的原理是使用已知的抗體來檢測病原,可直接確定導致呼吸道感染的是哪一種病原體。

在育學園診所,因呼吸道感染就診的寶寶中90%以上都是病毒感染,如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體、腺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都是常見的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體。而細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相對少見。

進行鼻咽拭子檢測時,醫生會使用一個「加長的棉籤」,深入寶寶的鼻腔後部,沾取分泌物並進行檢測。

鼻咽拭子的取樣很快,大約只需要1-2s,不會給寶寶帶來太多的痛苦。不過,小寶寶由於對鼻咽拭子檢測沒有心理預期,不知道將會發生什麼,所以難免會覺得害怕、抗拒。因此,在取樣時,家長一定要配合醫生固定好寶寶的頭部,以便快速、精準地完成取樣,避免反覆取樣給寶寶帶來的心理壓力。

另外,寶寶因呼吸道感染到醫院就診時,家長和寶寶都應注意佩戴口罩。既是對自己的保護,也是對其他人的保護。

02

高頻問題

1.必須等寶寶發燒到38.5℃以上才能餵退燒藥嗎?

答:一般臨床上建議寶寶體溫超過38.5℃時給寶寶餵退燒藥,主要是因為我們測量體溫時測得的是寶寶的體表溫度,而寶寶體內溫度一般要比體表溫度高0.5℃。也就是說,當寶寶體表溫度達到38.5℃時,他體內的溫度可能已經達到39℃了。另外,寶寶服用退燒藥後,退燒藥也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起效。所以說,為避免寶寶出現高熱驚厥等其他問題,一般在寶寶達到38.5℃就需要吃退燒藥了。

但在實際生活中,家長要根據寶寶的具體情況來靈活調節。比如寶寶有高熱驚厥史或者精神狀態非常不好,為避免寶寶出現再次驚厥或出現其他症狀,可能在寶寶體溫達到38℃時,就要給寶寶吃退燒藥了。

2.夜裡寶寶發燒超過38.5,要叫醒餵藥嗎?

答:要根據寶寶的具體情況而定。如果寶寶睡眠較為平穩,建議家長繼續觀察,並採取溫水溼敷或擦浴等物理降溫方式,增加寶寶體表水分蒸發,使寶寶體表溫度有所下降;同時還可以適當提高室內溫度,給寶寶少穿一些、鋪蓋薄一些,幫助寶寶降溫。

3.才一個月的寶寶,超過38.5℃怎麼辦?能吃退燒藥嗎?

答:一個月的寶寶如果體溫超過38.5℃,家長首先要排除是否因為穿蓋太多導致寶寶體溫過高的,這種情況臨床上較為常見。

六個月以內的寶寶體溫調節能力較弱,如果穿蓋過厚,且出汗較多,可能導致寶寶體溫過高。家長可以適當給寶寶減少穿蓋,過一段時間,再幫寶寶測量體溫,如果寶寶體溫降至正常溫度,家長則無需太擔心。但如果寶寶體溫仍然偏高,並且出現了哭鬧不止、嘔吐、腹瀉等其他不適症狀,建議家長及時帶寶寶就醫。

4.物理降溫時怎麼才能更安全有效?

答:在幫寶寶進行物理降溫時,家長一定要注意給寶寶多補充水分。如果寶寶不願意大量喝水的話,可以採取少量多次的喝水方式,或者給寶寶多喝母乳、粥、湯等液體,增加寶寶的水分攝入。這主要是因為,通過汗液蒸發是人體的主要散熱方式,如果體內水分不足,汗液分泌不足的話,會影響寶寶身體散熱,不利於達到良好的降溫效果。

5.寶寶發熱了,做血常規檢查有沒有意義?

一般來說,孩子因發熱去醫院,可能都會做血常規檢查。但對孩子來說,這種做法卻不一定合適。

首先,細菌或病毒感染都有可能引起孩子發熱,同時刺激免疫系統做出反應。這會讓孩子體內的白細胞數量和組成比例發生變化。而細菌感染和病毒感染,造成的變化不同,理論上我們可以通過血常規檢查的結果,判斷孩子發熱是否發生了感染,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

但是,血常規檢查也有一些局限性。一方面,兒童的各項指標、正常值範圍跟成年人不同,甚至不同年齡的兒童之間,正常值範圍也有差別,而一般醫院的血常規檢測只有成人的參考標準。另一方面,兒童的血常規結果,相比成人來說,波動也更劇烈,加上血常規檢查其實是通過白細胞的變化間接地推斷感染的情況,而白細胞的反應是有滯後性的。因此兒童的血常規檢測,反映的並不一定是實時的病情。

另外,

最重要的是,家長一定要明白:發熱只是一種症狀,而非一種明確的疾病。面對孩子發熱時,我們要找到孩子發熱的根本原因。除了血常規檢查之外,我們還可以結合孩子的其他症狀,通過其他方法,如通過鼻咽拭子檢測孩子呼吸道分泌物等,來確定孩子是否感染了一些常見的病原體等,而引起了孩子發熱。相對血常規檢查,這些方法更能直接說明問題。所以,孩子發熱去醫院檢查時,重點是找到孩子發熱原因,血常規檢查只是輔助手段,而非必須檢測項目。

6.指尖血和靜脈血有什麼區別?分別什麼時候需要查?

答:在血液檢查中,常用的有指尖取血和靜脈取血兩種取樣方式。相比來說,指尖血取樣過程中容易混入取血時因擠壓而溢出的組織液,導致血樣稀釋。而靜脈血則是直接從靜脈中抽血,血樣純度比指尖血更高,因此檢測結果也要比指尖血的檢測結果更準確。所以,無論是血常規檢查還是其他檢查,都應取靜脈血血樣最好。

以上,就是小園子關於6月2日【「可怕發燒】這場直播中,知識點高頻問題的詳細解答啦。

如果還有任何關於蛋白質&蛋白粉怎麼吃希望進一步了解的問題,歡迎留言,也許下一個被翻牌的就是你哦~

相關焦點

  • 寶寶發燒,為什麼推薦38.5度時吃退燒藥?崔玉濤醫生告訴你答案
    導語:小兒發燒,38.5度是個關鍵的發燒穩定,如果超過38.5度的時候會建議吃退燒藥,為什麼呢?小兒發燒到38.5度時,寶寶可能就不舒服了,為了讓寶寶舒服點,可以選擇吃退燒藥,這裡有個疑問,為什麼會推薦38.5度時吃退燒藥呢?看看崔玉濤醫生的答案。
  • 孩子發燒一定要38.5度才能吃退燒藥?建議這個溫度就可以用藥了
    退燒藥使用常見的三個誤區一、超過38.5度甚至是39度才用藥很多媽媽可能都聽說孩子要超過38.5度才可以使用退燒藥,所以孩子發燒再不舒服,家長也會堅持到38.5度再給孩子吃藥。有些家長甚至等孩子39度再給孩子吃退燒藥。
  • 孩子發燒不超過38.5度,不用就醫?這些退燒誤區新手爸媽要知道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老人說,孩子發燒不超過38.5度,不用就醫,真的麼?你是否聽老人說過,孩子發燒不超過38.5度,一般就可以不用去醫院,使用退燒貼,或者吃點退燒的藥就可以了。去醫院,醫生也基本上都是這麼處理的。老人經歷的事情多,對於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也會更有經驗,很多人於是就信了。
  • 寶寶發燒如何正確地退燒?機智應對寶寶發燒,家長必修課
    婆婆認為寶寶發燒溫度不高,只有38.1度,給孩子捂捂,出出汗就好了。而小劉覺得應該讓寶寶少蓋點東西,好讓身體散發熱量,降低體表溫度……對於寶寶發燒如何照顧才得當,相信還有不少的分歧和爭議。那麼家長究竟應該怎麼做呢?
  • 你還在給孩子打退燒針嗎?兒科醫生:輕則癲癇,重則致死!
    ——「我們就是在家吃退燒藥退不來才來醫院治的,趕緊給孩子打一針吧!」 現實生活中,孩子一發燒,很多家長都心急如焚、慌不擇路,往往要求醫生給孩子退燒、輸液。 為什麼這麼多兒科醫生反對給孩子打「退燒針」,因為危害太大了!
  • 10個月孩子發燒38.4度,擦酒精退燒?三種退燒方法已被淘汰
    用退燒貼行麼,聽說這個安全無副作用 退熱貼看的高大上,事實上並沒有多大的作用 孩子的發燒本身就是身體內部體溫調節,導致產熱增加散熱減少,從而引起身體體溫的上升,一個巴掌大的退熱貼在頭上就能讓孩子退燒嗎?有點掩耳盜鈴的味道!
  • 感冒發熱到什麼程度需用退熱藥?38.5度還是「金標準」嗎?了解下
    很多人對發熱都存有誤解,認為只要體溫超過了38.5℃,就需立刻服用退燒藥物。特別是對孩子來說,發熱可能會「燒壞腦子」,讓孩子變成傻寶寶,所以寶媽們一遇到發燒情況,就盲目給孩子服用退燒藥物。實際上發熱是人體防禦系統對抗病菌時,引發了體溫調節中樞的功能障礙,從而導致體溫升高。
  • 又一款退燒「神藥」被禁用!4種常見的退燒藥千萬別亂吃!
    查找了一些資料,禁止兒童使用的原因是:a.該藥物容易造成肝損傷b.孩子自身的肝功能未完善,沒有辦法掌握正確的用量,如果用量不適,則容易損害肝腎功能02退燒針俗話說得好:「能吃藥就不打針」,如果吃藥可以抑制住孩子的病情,希望各位家長們「針下留人」。假使到了不得不打針的程度,再來說兩種要遠離的退燒針。
  • 孩子發燒39度,怎樣退燒最快,是吃退燒藥還是打針呢?
    【育兒】孩子發燒39度怎麼辦,怎樣退燒最快哦。是吃退燒藥還是打針呢?還是物理療法呢?有沒有專家能詳細解答孩子發燒39度怎麼辦? 1、如果孩子發燒,如果溫度超過38度和5度,就必須服用退燒藥。布洛芬或對乙醯氨基酚應進行退熱保護。如果物理冷卻不能降低溫度,你可以適當服用一些退燒藥。
  • 孕婦發燒怎麼退燒 孕婦發燒了怎麼辦如何退燒
    孕婦發燒超過38度,就不能扛著不治療了,最好吃一些退燒藥,同時還要服用一些消炎藥,比如說桑菊感冒片、頭孢等,都是可以適當服用的,但是有些藥物並不適合孕婦,比如說慶大黴素、鹽酸四環素等。
  • 「退燒針」和「退燒藥」的這些副作用你知道嗎?
    寶寶發燒的時候各位父母是如何給寶寶退燒的呢?著急驚恐下,您有沒有帶寶寶去打過「退燒針」,買過「退燒藥」?作為醫務工作者,在面對父母的請求時,有沒有勸阻? 退燒針的使用現狀 當孩子發燒體溫超過38.5℃甚至39℃以上或口服退燒藥後
  • 寶寶發燒吃什麼藥 寶寶發燒要這樣做
    中藥感冒藥:牛磺酸顆粒,清開靈顆粒,1、一般38.5℃以下不需要吃退熱藥。38.5℃以上可以吃,但必須嚴格按照說明書或者醫師指示使用。退熱藥上述這幾類只能吃一種,不能同時使用。用了第一次,第二次最好隔6小時。退熱栓是塞屁股的,有些小孩頑固不吃使用比較好。高熱不退的,布洛芬與對乙醯氨基酚交替使用效果最好。
  • 可威磷酸奧司他韋不敢用,退燒藥急著用?專家發退燒藥警告!
    不少家長在孩子「感冒發燒」後,對服用抗流感病毒特效藥可威磷酸奧司他韋猶豫不決,因為不確定孩子到底是不是流感,擔心用錯藥,但對於退燒藥用起來卻是毫不猶豫。殊不知,退燒藥的副作用可能比想像的更大。近日,馬來西亞衛生總監諾希山通過新聞媒體發出警告:近期流感病例增加,但臨床證據顯示,用非類固醇消炎藥退燒可增加兒童的流感併發症風險,例如腦炎。
  • 孩子發燒只要不超過38.5度就沒問題?這些退燒誤區,一次性講清楚
    小孩子發燒是很常見的事情,家裡有老人的經常會說,只要發燒不超過38.5度就沒什麼問題,不用去醫院,給孩子貼個退燒貼或者進行物理降溫就好了。關於這些發燒的說法是否存在誤區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物理退燒不靠譜?從科學的角度來看,物理退燒有時候確實不靠譜。
  • 扁桃體炎有哪些症狀,它引起的發燒,如何退燒好
    如果是扁桃體發炎導致的發燒要如何處理呢?扁桃體發炎導致的發燒如何處理也是根據溫度決定的,所以發燒後要先量體溫才是最關鍵的。退燒方法一:多喝熱水發燒後一定要多喝熱水促進身體代謝,如果可以多喝淡鹽水也是可以的。
  • 兒科醫生說--如何正確處理寶寶發熱?
    那寶寶發燒需要著急看醫生嗎? 如何正確處理寶寶發熱呢?歡迎參考:2015年底,寫給那些正在被」寶寶發燒「困擾的家長1.寶寶為什麼會發燒?●正常情況下,人的體溫受司令部—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的調控來維持機體產熱及散熱的平衡,使正常人體溫維持於37度左右。●最常見的就是各種致熱源引起的發熱。
  • 兩歲男孩高燒不退,打退熱針後死亡,家長痛哭:我只是想孩子退燒
    醫生給孩子打了一針退燒針後,孩子的燒退了,家長放心地帶著孩子回家去了,可等到晚上的時候,孩子的臉色突然劇變,家長急忙抱著孩子送去醫院,但為時已晚,孩子剛到醫院就已經沒氣了。冬季往往是孩子感冒發燒的高發季,室內外溫差大也容易讓寶寶感染流感,引起發燒。
  • 兒童發熱如何治療,家長朋友請收藏!
    低度發熱:37.5℃—38℃比較常見,很多不太嚴重的感冒也會伴隨著低度發熱。中度發熱:38.1℃—39℃高於38.5℃可以使用退燒藥,使用一些輔助的退燒方法會更好。這個時候要給孩子吃兒童退燒藥,防止超高度發燒,注意留意孩子的精神狀態。超高度發熱:高於41℃高於41℃的發熱不常見,但極其危險,要馬上送醫院急診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