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解放軍現行的軍官軍銜制度共分為三等十級,其中將級軍銜為高級軍官,由高到低分為上將、中將和少將;校級軍銜為中級軍官,分為大校、上校、中校和少校;尉級軍銜為初級軍官,分為上尉、中尉、少尉。
上將是我軍現行的最高編制軍銜。根據《軍銜條例》規定,上將只授予中央軍委副主席、中央軍委委員以及正戰區級(原正大軍區級)這三級軍事首長。也就是說能進入中央軍委的一定是上將。而軍委下轄的各部委的部長、政委、各兵種司令、政委以及五大戰區的司令員、政委一般也都是上將軍銜。
中將是我軍現行軍銜中僅次於上將的銜級,它在編制上也對應三級職務級別,分別是正戰區級長官、副戰區級長官以及正軍級首長。不過最主要的是副戰區級長官,也就是當年的副大軍區級。例如現在五大戰區的副司令、副政委,兵種副司令、副政委以及中央軍委下轄各部委的副職領導。雖然有些中將軍官也可能擔任的是正戰區級職務,但是軍銜很快就能晉升為上將。而正軍級的中將全軍尚沒有一個。
少將是我軍將級軍銜中的入門級別,但是可別小看它,因為從少將級別的軍官開始都屬於全軍的高級將領。而且少將軍銜是少有的「一銜對四級」,在軍中,少將軍官多是擔任部隊正軍級或副軍級這兩級職務。他們往往都是一軍之長,真正帶兵打仗的猛將,例如現在十三大集團軍的軍長和政委、各省軍區的司令、政委都是少將。
當然在特殊情況下,少將軍官也可能「低銜高配」到副戰區級的高級指揮官。例如戰區參謀長就有可能是少將軍銜,不過不用擔心,我軍基本都是軍銜隨職務調整的,既然級別到副戰區級了,那少將軍銜上很快就會再添顆星。雖然規定的正師級軍官也可以授予少將軍銜,但是全軍目前沒有哪個師長有幸佩戴少將軍銜。
大校是我軍校級軍銜中最高一級,標誌是「兩槓四星」號稱「兩毛四」,大校軍銜主要對應的職務級別是正師職,全軍各師的師長和師政委都是大校軍銜。此外,大校級軍銜也對應三級職務,除了正師級,還可以高配至副軍級,或者低配至副師級。而上校是一個很傳統的軍銜,在很多國家的軍銜體系中,上校就是校級軍官中的「老大」,但是在我國它只能屈居「老二」,是校級軍銜中僅次於大校的第二級,上校在我軍中只對應兩級職務,分別是副師級(正旅職)和正團職級(副旅級)。
中校的標誌是「兩槓兩星」俗稱「兩毛二」,中校軍銜也對應三級職務級別,分別是正團、副團和正營級。其中主要是副團職軍官的編制軍銜。例如很多副團長都是中校軍銜。少校俗稱「兩毛一」,它也對應三級職務,分別是副團級、正營級、副營級,其中主要對應正營級軍官,不過少校軍官當職務職務晉升到副團級時,其軍銜很快就能隨職務提升到中校。
上尉在很多國家就是連長的專屬軍銜,在我國上尉既是副營職級的主要軍銜,也是正連級的主要軍銜,同時也是副連級的輔助軍銜。因此,一個上尉軍官其職務可能是副營長,也可能是連長,還可能是副連長。
中尉這個「一毛二」基本都是連長的副手,也就是副連級軍官的主要軍銜。當然,它也可能「高配」到正連職軍官,或者「低配」到排級。而少尉則處於「三等十級」中的第十級,雖然是眾軍官之末,但是好歹也是個軍官了,是個能管幾十人的排長,這是很多士兵望眼欲穿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