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聰明絕頂,卻被小商販給忽悠了,為此還誕生了一個成語

2020-12-05 寫文說天下

「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一直以來人們都把明朝開國功臣劉伯溫和三國時期的著名謀士諸葛亮相提並論。在流傳下來的一些傳說中劉伯溫被描述成一位能預知未來能神機妙算的高人。

事實上劉伯溫確實是很有才能的,他是元末明初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在明朝初期劉伯溫與宋濂、高啟三人合稱為「明初詩文三大家」。除了文學家的身份以外,劉伯溫平生對玄學也頗有研究,他確實也是能掐會算之人,只是肯定沒有傳說中的那麼誇張就是了。

劉伯溫其人其事

劉伯溫的才名倒也不是吹噓出來的,他自幼就有神童的稱號。劉伯溫初學儒家經典《春秋》時年僅14歲,這部典籍言簡而晦澀,許多同齡的孩子理解不了書中的含義,能做的只是背誦書中的內容而已。劉伯溫卻能對《春秋》書中內容過目不忘,而且很快就能自己領會書中內容的含義。府學先生深感劉伯溫這個孩子不同凡響,將來定能大有成就,劉伯溫「神童」之名也因此傳開。

在劉伯溫17歲的時候,他離開府學前往處州(今麗水市)拜名師學習理學。結果理學老師也被劉伯溫的聰慧所驚訝,斷言劉伯溫將來一定可以光宗耀祖。果不其然,劉伯溫在23歲那年就不負眾望高中進士。但因當時正處戰亂時期,劉伯溫中進士後沒有馬上得到入仕的機會,直到3年後劉伯溫26歲的時候才得到了一個縣丞的卑微職務。縣丞放在如今大致相當於副縣長這類職務,是協助知縣管理一方事務的芝麻官。

儘管只是一個八品的小官職,劉伯溫並沒有因此灰心或怠政。在擔任高安縣縣丞的幾年時間裡,劉伯溫一方面是時常深入民間明察暗訪了解民情,另一方面也意識到了當地衙門中存在的腐敗現象以及當地鄉紳豪強的劣跡斑斑。針對這些存在的問題,劉伯溫大力整治,使得高安的風氣為之一清,劉伯溫也因此獲得了百姓的愛戴,但也因此得罪了不少豪強。後因他人暗中陷害,劉伯溫憤而辭職,回到青田老家。沒過幾年,朝廷重新啟用劉伯溫擔任浙江省的考試官。但不久後,劉伯溫檢舉了一名監察御史而遭到對方報復,再次上書朝廷辭官歸鄉。

劉伯溫買柑橘上了當

常言道智者千慮必有一失,這句話用在劉伯溫買橘子一事上頗為恰當。

元朝至正八年,劉伯溫幾經宦海沉浮後重回杭州生活4年,而本文要說的劉伯溫買柑橘被商販忽悠的事正是發生在這段時期。

有一天中午,劉伯溫閒來無事走上杭州城的街頭散步。看著眼前繁華的街頭劉伯溫若有所思,忽然他的目光被不遠處的一堆人給吸引住了。為了一探究竟,劉伯溫走上前去觀望,原來這是一個賣柑橘的攤子,這堆人正是圍著搶購柑橘的顧客。

劉伯溫也不是沒見過世面的人,只是這麼多人搶購高價柑橘的局面他還是第一次見到,因此不由得感到好奇。等到人群逐漸散去,劉伯溫上前與攤主聊了起來。攤主說自己善於保存水果,因此這些柑橘即便保存了很久時間了表皮看起來依然光鮮無比,一點不比剛摘下來的柑橘差。

劉伯溫看著這攤柑橘既好奇又喜愛,於是買了幾個準備嘗嘗鮮。然而結果卻出乎劉伯溫的意料,這些柑橘何止是不好吃,簡直就是不能吃的。原來這些柑橘表面上看起來鮮豔無比,實際上裡面的果肉都已經壞了,根本不能吃的。

劉伯溫回到柑橘攤,責問攤主道:「你賣這樣的柑橘給顧客,無異於欺騙別人,這實在是太過分了。」攤主聽了劉伯溫的話後絲毫沒有感到慚愧,反而是理直氣壯地說道:「我在這裡賣這種柑橘已經很多年了,大家也都願意買我的柑橘,並沒有人抱怨過什麼。這世上騙人的事不在少數,並不是只有我一個人在做,你想想是不是這樣的。」

柑橘攤主的話令劉伯溫無言以對

還沒等劉伯溫開口反駁,攤主緊接著說道:「如今那些掌有兵權的將官,看起來似乎能捍衛國家,事實上他們真的有這般能耐嗎?還有朝堂上坐著的文官們,他們看起來氣宇軒昂,實際上真有過去賢臣們那般治世才能嗎?」之後攤主還列舉了一些實際的例子,比如百姓生活困苦、盜賊猖狂四起,官吏們卻沒能很好地治理,又指出了官吏自身就存在不少腐敗的現象,指責官吏們穿戴如金玉般高貴,實際上內心早已腐敗不堪了。

聽了攤主的這席話,劉伯溫不但氣消了,而且深深地被攤主的話給震懾到了,他不曾想到一個平民百姓竟能說出這般深刻的道理。回到家後劉伯溫有感而發專門寫了一篇文章,在這篇文章中劉伯溫記錄了自己買柑橘上當的事,而且也表達了對腐敗現象的諷刺。成語「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正是出自劉伯溫的這篇文章《賣柑者言》。

相關焦點

  • 劉伯溫到底有多厲害,用4個字就預言了大明朝的滅亡時間
    我們大家說到足智多謀這個成語,許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應該就是諸葛亮。確實當時諸葛亮作為蜀國的軍師,劉備身邊最值得信任的人,展現出了超越其他人的聰明才智。其實在明朝的時候,朱元璋的手下,也有一個非常聰明的人。
  • 劉伯溫立下含冤而死,朱棣繼位後為什麼又處罰劉伯溫後代?
    劉伯溫是青田縣人,原名叫劉基,他是明初的著名文臣謀士。他也是朱元璋的身邊的一位軍師。他自幼就非常聰明,長大後就更精通天文地理以及周易八卦,他也善於揣摩人的內心,他性情耿直,疾惡如仇。
  • 劉伯溫斬殺了那麼多龍脈,卻唯獨放過了長白山,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提及明朝,不得不說一下開國皇帝朱元璋,一個充滿了傳奇色彩的人生,從最初的放牛娃一步步走向人生的巔峰,成為時代的領導者和決策者,也許他不是最厲害的那個,但絕對是最聰明的那個,在評價自己的肱股之臣時他曾說道: 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
  • 劉伯溫神機妙算,他的倆兒子什麼結局?為何沒人願意跟他家聯姻
    一、三個老婆倆兒子倆女兒,劉伯溫的家庭還算完滿。劉伯溫早年娶了個老婆富氏,可惜她生不出孩子來。為此劉伯溫又娶了個小老婆陳氏。陳氏很給力,劉伯溫的倆兒子都是陳氏所生。富氏去世以後,陳氏成為了家裡的掌門人。這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畢竟母以子貴。
  • 朱元璋要殺劉伯溫,劉伯溫:這個字我不認識!朱寫完竟饒了他一命
    朱元璋要殺劉伯溫,劉伯溫:這個字我不認識!朱寫完竟饒了他一命在實行專制統治的古代,皇帝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一代明君可以帶領著全國上下努力發展走上繁榮富強;相反的,暴君也會使原本昌盛的國家一步步走上滅亡的道路。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講一個明朝天子朱元璋的故事。
  • 劉伯溫預言:劉家十世不敗,百年後果真應驗,世人驚呼:真乃奇才
    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劉伯溫的一個真正的人才,朱元璋能夠建立大明,與劉伯溫的關係是非常大的。在幾次重要的戰略中,他驚人的能力也是讓朱元璋感到了一絲絲的害怕。直接帶著禮物虛心去請劉伯溫,頗有一絲劉備三顧茅廬請孔明的意思,劉伯溫受到如此禮遇,自然是不能夠太過清高,因此他才選擇幫助朱元璋。在指定作戰方案的時候,劉伯溫與李善長的方案大多數情況都是不一樣的,這也是令朱元璋極為頭疼的一件事情。不過在先伐陳友諒還是張士誠的選擇中,朱元璋選擇聽從劉伯溫的,先伐陳,再討張。
  • 聰明絕頂卻不用在學習上的生肖
    生活中有許多人,天生非常聰明,無論學什麼東西都很快,但他們總是把自己的智慧用在別處,從不將智慧用於學習或事業,你知道有哪幾種生肖,聰明絕頂,但不學呢?
  • 劉伯溫死後還施一計,讓朱元璋死不瞑目,耍了他和他的後代300年
    「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 劉伯溫和諸葛亮都曾是智慧的化身,諸葛亮為劉大耳朵三分天下鞠躬盡瘁,劉伯溫為朱元璋一統天下立下汗馬功勞。
  • 成語故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明朝初年,杭州有一個賣水果的人,他擅長儲藏柑橘,就是把柑橘放上一年也不會潰爛,拿出來的時候依然光彩照人,不僅有著玉石一般的質地,而且還金光閃閃。他的柑橘在市場上賣得比別人貴十倍,可人們依然爭相購買。一天,明朝的開國元勳,著名的政治軍事家劉伯溫漫步於街頭,他也被這色彩鮮明的柑橘所吸引。於是他便買了。回到家中,劉伯溫便把柑橘拿出來準備嘗嘗鮮,誰知他剛一剝開柑皮,裡面就冒出一股煙直撲口鼻,再一看,裡面的柑肉已經乾癟得像破敗的棉絮一樣。這還得了,劉伯溫很生氣,但又感覺奇怪。
  • 「斬龍狂人」劉伯溫
    "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提到中國古代的謀士,劉伯溫經常會與諸葛亮放在一起被後人拿來對比,從軍事指揮,戰略戰術,謀略心計等等方面進行比較。其中有一個地方是後人非常喜歡比較的,那就是七星燈續命,因為根據傳說,中國歷史上共有2個人用七星燈進行過續命,那就是諸葛亮與劉伯溫,當然最後的結果是諸葛亮失敗,最終死於五丈原。
  • 劉伯溫的神機妙算究竟厲害到什麼程度,看完就知道了
    據傳說,在朱元璋還不到10歲時,劉伯溫就預測他以後可能當皇帝,真的是神了。劉伯溫學識淵博,頭腦聰明,擅長預測,是元朝末年的一名進士,因為仕途不順,被調到了其他地方做官。相傳就在這次調任過程中,他路過濠州地面,也就是朱元璋的老家,現在的安徽鳳陽。當時朱元璋的年齡比較小,還不到10歲的樣子,因為家裡異常貧窮,他在五六歲很小的時候就給地主家放牛,以便混口飯吃。
  • 金玉其外,表裡如一的劉伯溫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出自於劉伯溫寫的預言《賣柑者言》。杭州有個賣水果的,擅長貯藏柑橘,放一年還是金燦燦的,光彩鮮明,外表像玉石一樣,毫無潰爛之色。市場上很多人都搶著去買。劉伯溫也去湊熱鬧買了一個柑橘切開,臭氣衝天,裡面像破敗的棉絮一樣。
  • 聰明絕頂的狄仁傑,生了兩個蠢貨兒子,一個比一個坑爹
    武則天誇讚狄光嗣說:「有其父必有其子,狄閣老內舉不避親,給我舉薦了一個人才啊。」這件事情,按照《新唐書》的說法,就是:「吉頊、李昭德數請還太子,而後意不回,唯仁傑每以母子天性為言,後雖忮忍,不能無感,故卒復唐嗣。」 李顯對狄仁傑,那是一萬個感謝啊。李顯剛剛登基,就追封狄仁傑為一品司空,還親自祭祀狄仁傑。狄光嗣作為狄仁傑的兒子,李顯肯定不會虧待他啊。李顯也不含糊,一道詔書就給了狄光嗣淄州刺史的職位。唐朝的時候,刺史是從三品職位。
  • 這3星座聰明絕頂,一生好運,總能夠化險為夷,註定成為人中龍鳳
    獅子座獅子座的人性格比較霸道,他們天生就是王者,總是自立自強,在生活中他們總能成為周圍人關注的焦點,在工作中他們總是能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在工作中他們總是能很好地解決棘手的問題,很受領導的信賴,也很受同事的愛戴,獅子座的能力毋庸置疑,同時獅子座也會為自己制定一個想要實現的目標
  • 馬皇后給劉伯溫送去兩樣水果,劉伯溫看後就告老還鄉?沒那麼簡單
    等劉伯溫打開籃子的時候,就更加奇怪了,因為偌大的籃子只有三個水果:兩顆棗一個梨子。三個水果靜靜地躺在籃子裡。 劉伯溫知道,馬皇后既然送水果來了,還送了這樣奇特的水果,必然是有深意的,究竟是什麼呢?突然,劉伯溫靈光一閃,這不就是「早早離去」嗎?看來皇帝是真的容不下他了。本來他最近就一直在尋思要不要告老還鄉,看來得加快步伐了。
  • 不好忽悠,心思縝密,能洞察人心的星座女,不易上當,冰雪聰明
    天蠍座的人不易上當,冰雪聰明,而且好奇心很強。要對周圍的一切進行觀察。周圍的人逃不出天蠍座的手掌,天蠍座的人不好忽悠,心思縝密,能洞察人心。天蠍座總是喜歡坐在一個地方隱秘地觀察別人的一舉一動,來判斷這個人的人品。
  • 這首詩只有一句,卻成了千古名句,還誕生一個知名成語
    原標題:這首詩只有一句,卻成了千古名句,還誕生一個知名成語 中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詩至唐朝達到大盛之境界,群星璀璨、名流輩出,初唐四傑、陳子昂、王維、李白、杜甫、王昌齡、高適、白居易、元稹、韓愈、劉禹錫、李賀、杜牧、李商隱……等等,唐詩在這些人手中走向了最為輝煌奪目的時代,給後人留下了難以企及的高度
  • 劉伯溫在明朝的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級別?
    兩朝為官的劉伯溫劉伯溫,原名劉基,字伯溫,處州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溫州市文成縣)人。劉伯溫天資聰明卻好學習,聰慧過人,12歲即考中秀才,元統元年(1333年),23歲的劉伯溫舉進士。在家待業3年後,被元朝政府授為江西高安縣丞(正八品)。因其為人剛正不阿,在任內重拳除惡,地方豪紳對他恨之入骨。
  • 老人家中被盜,劉伯溫推算之後,僅用一缸清水便讓盜賊原形畢露
    提起明朝的神算子,想必大家不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劉伯溫,劉伯溫不但佔卜能力十分的初衷,他還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12歲考中秀才,23歲考中進士,但是當時天下政局紊亂,當朝皇帝並沒有注意這麼個小不點,一直到了三年之後他才被調到江西當了一個非常小的官。
  • 皇帝朱元璋想建都故鄉臨濠,朝臣皆舉雙手贊同,為何劉伯溫反對?
    善於察言觀色的李善長趁機進言,勸說朱元璋稱帝建國,朱元璋自然順水推舟點頭稱「善」,於是建立了漢人統治的最後一個封建制王朝——明朝。自此苦孩子朱元璋成功完成了人生的完美逆襲——由放牛娃一躍成為了至高無上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