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小向
對於90後來說,老乾媽一直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想必很多人對於老乾媽都是愛不釋手的,大部分人都吃過老乾媽辣醬,可以說老乾媽是家家戶戶必備的一樣辣醬。大多數人都會用老乾媽炒菜、拌飯、吃麵條,反正不管吃什麼,只要放老乾媽就會瞬間變得很好吃。而且現在市面上老乾媽的種類也變得越來越多,起初是豆豉辣醬,後來又有了風味雞油辣椒、幹煸肉絲油辣椒等多種口味,每一種都深受消費者的歡迎!
另外,老乾媽不光是國內知名品牌,就連國外很多人也熟知老乾媽。而且大部分外國人也十分喜歡吃老乾媽,在跨境電商平臺上,老乾媽的好評也是不計其數。最後還被稱為"最好吃的辣醬沒有之一"!
眾所周知,在國內老乾媽在辣醬市場一直位居第一,很多人把老乾媽稱為"國民辣醬"。雖然市場上辣醬種類層出不窮,但老乾媽始終佔據著一席之地,這也與創始人陶華碧的努力有關。其實,起初老乾媽也就只是作為涼粉的"調料"而已。
陶碧華也是誤打誤撞,因為起初她是一個目不識丁的婦人,結婚後丈夫去世得早,只留下她和兩個兒子,所以為了養活孩子,陶華碧賣起了涼粉,從起初挑著涼粉走街串巷叫賣,到之後的自己搭建一個小鋪,並取名為"實惠飯店",專門賣涼粉。而且為了涼粉熱銷,陶華碧專門炒制一些辣醬。
起初,她的目的是為了賣出去涼粉,但是涼粉確實賣出去了,但是客人真正喜歡的並不是涼粉,而是陶華碧秘制的辣醬。每次只要有客人點涼粉,就會要一些辣醬帶回去。看到辣醬這麼受歡迎,所以陶華碧決定直接開公司來賣辣醬。在1996年,陶華碧成立了貴陽南明老乾媽風味食品有限公司,並且從一開始一瓶只賺幾毛錢,直接躋身到"國民辣醬"行列,而陶華碧十年如一日的堅持也在市場收穫了豐厚的回報。
而且,陶華碧一直堅持不融資、不上市,這已然成為了老乾媽最大的標籤。不過正因為老乾媽未上市,所以外界並不知道陶華碧真正的財富有多少。而根據2019年胡潤報告,陶華碧並不在榜單之列,不過,她的兩個兒子李貴山和李妙行則以45億的財富位列榜單第912位。在2018年的榜單中,陶華碧以90億財富位列新財富500強榜單。對此外界猜測,陶華碧很可能將自己的財富分配給了兩個兒子。
其實,這兩年,老乾媽也是備受爭議,原因是自從陶華碧隱退幕後以來,大部分老乾媽的"死忠粉"都說老乾媽"變味"了。2016年,老乾媽的銷售額達到45億元,但2018年卻下降到43億元。而銷量下滑的主要原因和其兒子接手企業,將原材料更換有莫大關係。
在兩兄弟接手企業之後,為節省成本而放棄了使用了多年的貴州辣椒。最後選擇了價格實惠的河南辣椒。起初,他們認為這樣是兩全其美的方法,不但節省成本還能獲得更多收益,但是殊不知,正是由於原材料的變化,細心的消費者直接嘗到了味道不一樣了。
事實上,陶華碧自1996年創辦第一家辣醬加工廠至今已有24年。而一個能在市場上生存24年的辣醬品牌,其實是比較少見的。但因為原材料更換,差點就"砸了"老乾媽樹立已久的"金字招牌"!由於銷量銳減,消費者反應越來越差,陶華碧只能二度"出山",解決這些緊急的麻煩。
在之後,年邁的陶華碧,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更換原材料,把便宜的河南花椒全部丟棄。選擇使用過的貴州辣椒。這只是一個方面。此外,陶華碧還找了不少媒體進行宣傳,打算告訴消費者老乾媽的原材料已經"更換",消費者可以放心購買。讓人沒想到的就是這麼一個小小的舉動救了老乾媽。
畢竟,老乾媽的"死忠粉"還是很多的,之前有數據顯示,2019年老乾媽銷售收入達到50.23億元,創歷史新高。不少網友表示,陶華碧才是老乾媽真正的"靈魂人物"。但今年73歲的陶華碧顯然不能永遠堅守公司。至於如何更好地繼承企業,還是需要看他兩個兒子會怎麼安排。
但是,從目前的來看老乾媽規模已高達400億。也就是說,僅老乾媽品牌就佔據了1/8的市場份額,可見其人氣。但對於這樣一家前景看好的公司來說,如果兩個兒子還是"屢教不改",一直"貪圖便宜"更換原材料的話,那麼即便是老乾媽再怎麼受歡迎都會"岌岌可危"。
況且,陶華碧現在已經73歲高齡,不可能一輩子堅守在崗位上。畢竟,她也是從苦日子慢慢走過來的,是時候享享清福了!另外,陶華碧一直以來都堅定不上市,但不知道其兒子會否打破這一原則,如果被資本市場"誘惑"而選擇上市,那麼老乾媽是否會在市場上再次"變味"就很難說了。但是,還是有很多鍾愛老乾媽辣醬的人,是不希望老乾媽在出現這樣的問題的。大家都希望老乾媽可以一直傳承下去。那麼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
(本文系永益財經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作者及來源於百家號永益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