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剛經》的第一段,有這麼一句話:「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這裡的「一時」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很多人認為,這裡的「一時」代表的是「在某個時刻」,或者因為沒有具體的時間,為了增加經文的氣氛,而增加的一個時間「助詞」。
關於這種說法,其實是不成立的。因為在諸多的佛經中,為了表達某一種意思,很多時候,並沒有具體的時間,甚至連具體的地點都沒有。
同為般若部經的《心經》中,開頭就是「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這部經書,一上來就是告訴人們觀自在菩薩在「修行」,沒有交代具體的時間地點。
但是我們知道,佛經中的每一句話,甚至每一個字,都存在一定的意義。《金剛經》中的「一時」,它至少存在兩種意義。是哪兩種呢?我們不妨一起來看看。
01第一種意義:隨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