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和《金剛經》讓我悄悄的告訴你,時間也許並不存在

2020-12-22 陝西法制網

愛因斯坦晚年曾經說過一句話:像我這樣相信物理的人都知道,過去、現在與未來之間的區別,只不過是持久而固執的幻覺。

如果翻譯成禪語,正是《金剛經》中那句著名的讖語:過去心不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實際上,我一直覺得佛陀或者佛教徒都是科學層面的哲學家,它們的很多思想,比如一沙一世界,比如華藏世界,如雲似海,重重無盡等,都可以從微觀或者宏觀來解讀世界,當然,這是題外話,今天我們要討論的重點是,我們中國人尤其重視的貴如金錢的「時間」到底存不存在?絕對時空觀被顛覆後,時間都去哪兒了?

這在20世紀之前,不是一個問題,因為顯而易見,我們的年齡在老去,時間都去哪兒了?

20世紀以來,人類文明進入了「科學大爆炸」的100年,首當其衝的就是1915年的第二次物理學大奇蹟年,當時還在瑞士專利局當小公務員的愛因斯坦用手中的紙和筆,憑藉著天才的想像和數學工具寫了6篇論文,揭示或者描述了包括我們如今如雷貫耳的相對論,量子理論的奠基之作——光電效應,質能方程,分子論的裡程碑等至少贏得至少三個以上諾獎價值的現象或者推論。

當然,相對論的偉大根本不需要用諾貝爾獎來證明,正是從這一刻起,愛因斯坦完全顛覆了牛頓所創建的經典物理學大廈的絕對時空觀,將人類帶入了變幻莫測的相對時空觀之後,真正開啟了通往宇宙的時空之門,而量子理論則進一步證明了構成時空的基本粒子不但相對,甚至無序,這在很大程度上意味著,對於我們人類貌似通過科技越來越清晰的世界和宇宙,在某種意義上其實是處於一種茫然不可知的混沌中的。

隨著研究的深入,一開始愛因斯坦將我們最耳熟能詳的時間「變量」引入相對論作為第四時間維的過程中,我們卻發現它的身影越來越模糊,越來越神秘了。

舉個例子,假設你和你的女友在一起,如果你想知道她「現在」在幹什麼,很簡單,你看看她就知道了。那如果你在上海,女友在華盛頓呢?當然,我們可以打個電話,或者視頻通話。

但是,你看到的、聽到的她,就是此刻的她嗎?

你看到她,只是你接受了從她那裡傳到你眼睛裡的光線,光需要花一點時間才能傳到你那裡,哪怕只是幾納秒的時間。所以,你看到的不是此刻她在幹什麼,而是幾納秒之前她在幹什麼。

這不難理解,而且幾毫秒作為人類來說根本感知不到,討論這個仿佛沒有意義,那麼我們把尺度拉大,假如你在離地球4光年的比鄰星上呢?光從女朋友這裡到你那裡,要花4年時間,這就意味著假設你能用望遠鏡看到女友,你只能知道女朋友4年前在做什麼。

接下來的問題是,4年之後的我,是不是就跟此刻的女朋友處在同一個時間點呢?

不是的。這就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告訴我們的真相。在相對論裡,時間和空間是不能分開討論的。可是,我們在定義「現在」這個概念的時候,沒有考慮空間因素,只考慮了時間因素。所以,這個意義上講,在整個宇宙中並不存在一個共同的「現在」。

「現在」就仿佛是遠山,你可以看到它,但是當你走過去的時候,它並不在那裡。「現在」不過是人類根據自己的經驗產生的一種模糊的感受。

時間也一樣。

在牛頓的經典物理學時代以及之前,人們都覺得時間是統一的,物理學和天文學也都是在描述統一時間中的現象,但是這個統一的時間其實是人為設定的。愛因斯坦告訴我們,並不存在統一的時間,時間非常非常多,時空中的每一個點都有自己的時間。舉個例子,人類已經發明了比傳統鐘錶更精密的儀器來測量時間的差距,可以證明愛因斯坦的觀點。如果你把一個儀器放在喜馬拉雅山頂,另一個放在印度洋的海平面,你會發現,時間在海平面上比在喜馬拉雅山上流速度更慢。今天,這個結論已經不只停留在理論,也應用在現實生活中了。GPS衛星的時間跟地面的時間速度不一樣,就是因為考慮到了時間流速這種微小的差距。

過去未來心不可得,時間甚至沒有方向

這還只是開始。繼續深入下去,你會發現,時間還沒有方向。破鏡難圓,覆水難收,發生的事情無法倒轉,這些都是我們對這個世界的基本認識,但是在物理學家眼裡,時間不是這樣。時間在物理學裡有一個特點,叫作反演不變性(反演就是反過來演示)。但是,你也可以倒著算,算它在過去的位置和速度,這就叫反演。既然正向和反向都可以,我們憑什麼說一個方向是未來,另一個方向是過去呢?

這就是物理學方程裡透露出的關於時間的秘密——時間其實沒有方向。

我們為什麼覺得時間有方向呢?

物理學家認為,時間的方向和熱量有關。這是因為在物理學方程式裡,有一個方程是不能反演的,就是熱力學第二定律。這個定律的核心就是熱量只能從高溫物體傳到低溫物體,反過來就不行,也就是說,我們感知到時間有方向和熱量有關。

描述熱量變化的變量叫作「熵」,正因為時間和熱量變化有這種關係,所以物理學家都在猜想,時間的流逝和熵的增大(簡稱熵增)很可能是一回事,是同一件事情的兩種不同表現。

我們知道,熵的增大就是從有序到無序的過程。有序和無序本質上是人主觀的判斷,不是客觀的現象,所以宇宙中也就沒有一種客觀存在的時間。

如果從量子理論來討論也許更為簡潔,量子的變化毫無規律,只是突然出現了,又消失了。但是,如果我們從人類的尺度觀察,就會覺得量子的變化好像是有序的。我們可以這麼理解,人的尺度是模糊,一定會忽略掉很多變量;而量子的尺度就是絕對精確的,不會忽略某些變量,相當於考慮到了所有變量。這就說明,我們觀察到有序,是因為在人的尺度上只能模糊地觀察,無法觀察全部的變量。

實際上,我們只能用一種模糊的方式來描述宇宙。這個時候,你才會覺得某些排列是有序的,才會覺變化的過程是從有序到無序,你才會覺得存在熵增,存在時間。那麼反過來說,如果我們能夠達到量子級別的精確,熵增不就不存在了嗎?這就等於說宇宙中沒有客觀存在的時間。

最終也是最重要的結論是:時間既不是勻速的,也沒有方向。在微觀的量子世界裡,它甚至根本就不存在。時間不是世界的基本法則,而是我們人類從特定的視角觀察世界的時候,顯現出來的一個變量。生命覺者

來源心理分析家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說時間可能並不存在,這是真的嗎?一口氣讀懂時間的故事
    在宇宙誕生的那一刻,有兩個規則也同時出現了,它們就是時間和空間,合起來就是時空。時空是宇宙最大的奧秘,也是宇宙的終極謎團,對於空間我們比較好理解和探索,因為它們就在我們身邊,我們可以感知到空間的存在,看到空間的存在,也能夠通過各種各樣的先進儀器去探索空間的秘密。
  • 解讀:愛因斯坦遺言:宇宙中一切物質都不存在,唯有愛永恆!
    愛因斯坦遺言曝光:宇宙中一切物質都不存在,唯有愛永恆!(宇宙中一切物質都不存在,這和金剛經上「一切如夢幻泡影」是一致的,愛因斯坦是有嚴格科學態度的科學家,是不會亂說一氣的,現代科學發現最小的「微中子」也只是一種波動,有受、想、行、識,並無實體)
  • 時空旅行在理論上可行,時間悖論或許並不存在,時間軸會自動修正
    但是,也許麥克弗萊根本就沒那麼危險,根據昆士蘭大學研究人員的一篇新論文,他們發現,時空旅行在理論上可行,時間悖論或許並不存在,時間軸會自動修正。研究人員對這些數據進行了分析,得出結論,即使你在過去做出了改變,時間軸基本上也會進行自我修正,從而確保無論發生什麼,讓你回到過去的事情仍然會發生。
  • 「時間」真的存在嗎?愛因斯坦早已看破真相:時間只是人類的幻覺
    這是一個困擾了無數哲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等的問題,有人認為時間是客觀存在的,是一條不斷向前延伸的「線」,但有的人則認為時間是相對的,則「你的時間並不代表就是我的時間」。 關於時間的認定,目前比較流行的是兩個說法,一個來自牛頓的「絕對時間」概念,另一個則來自愛因斯坦的理論。
  • 在宇宙誕生之前,時間並不存在?時間究竟是什麼?
    話說在1915年,愛因斯坦提出了他的廣義相對論。從這個時期開始,天文學的一個細分領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這個細分領域就是宇宙學。所謂的宇宙學研究的是宇宙整體的演化和歷史。我們要知道古代是沒有手機和手錶的,那你有想過他們如何看時間嗎?他們實際上是通過觀測天象計時的,比如:一個晝夜就是一天,月球繞地球一圈就是一個月,太陽同一時間在天球上出現的位置正好繞了一圈就是一年。
  • 愛因斯坦證明「上帝」存在的故事
    不管怎樣,文中愛因斯坦的邏輯和論證方式是非常有趣的,值得玩味。在現實中,愛因斯坦經常把「上帝」掛在嘴邊,他稱上帝為「老頭子」。在量子力學興起之時,他曾經犯了一個錯誤,他當時反對量子力學的一些重要發現,並且說了一句著名的話:「上帝不會擲骰子。」結果量子力學的發展,證明愛因斯坦對量子力學的反對是錯的。但這與「上帝」擲不擲骰子沒有什麼關係,「上帝會不會擲骰子」是永遠沒有答案的問題。
  • 「時間」真實存在嗎?愛因斯坦、牛頓一語道破:時間只是人類幻覺
    不管是在哪一個時代,人類對於時間總是非常重視的,並且還留下了不少關於時間的詩歌。很多人在上了歲數以後總會習慣性的感慨時間實在是太少了。然而別看人們經常討論時間,但是你真的了解時間嗎?人類給予時間的定義其實有很多,在不同的領域時間的概念也是完全不相同的。
  • 為什麼愛因斯坦會說引力作用並不影響存在?引力的本質是什麼?
    在太空中,太空人進入「失重」狀態,無法控制自己的行動,這給生命帶來了許多困難,但在地球上,由於重力的限制,一切都變得非常有規律,所以重力幾乎無處不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你必須無處不在地思考它,人們普遍認為重力導致物體產生重量,但事實並非如此,重力是由重量產生的。
  • 南懷瑾:金剛經的感應力量非常大,我給大家講一個我的秘密
    《金剛經》在所有的佛教經典中,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古往今來有無數的人因為讀金剛經而悟道,因為讀金剛經而得感應,佛祖在金剛經中也多次強調讀誦金剛經的的功德,甚至念誦四句偈的福德就會遠勝「滿無量阿僧祗世界七寶」布施的功德,可見念誦金剛經的殊勝。
  • 愛因斯坦說「鬼魂」是真實存在的,它就是腦電波!
    比如鬼魂是否真實存在?世上有鬼嗎?有一些人對世上有鬼深信不疑,有些人則表示不信。各種鬼故事鬼片什麼的,相信大家都看過很多。很多科學家都對鬼魂做過探究,比如愛因斯坦。他認為所謂的鬼魂,實際上是人的腦電波,當人去世後腦電波會在空間遊蕩。
  • 愛因斯坦:這些話都不是我說的!
    愛因斯坦去世後依然被世人銘記。然而,除了他在科學領域作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很多他沒有說過的話和做過的事也都被歸在他身上,有的人甚至直接杜撰他的名言。其實,下面這些名言都不是愛因斯坦說的。"「我完全同意你關於佔星術是偽科學的看法。有趣的是,這種迷信是如此頑強,竟可以延續許多世紀。」還有下面的這些「愛因斯坦名言」,出處都無證可循。
  • 我渣、我浪、我媽寶男,但我是愛因斯坦
    然而命運總是充滿了狗血和戲虐,米列娃終究未能成為另一位居裡夫人。▲資料告訴我們,愛因斯坦讀書時經常翹課,嚴重偏科,師生關係惡劣,還一度找不到工作雖然甩下宣言「我來上大學不是為了找男人的」,米列娃最終還是接受了愛因斯坦的示愛。很快。
  • 時間真的存在嗎,時間到底是什麼,也許只在意識中它才有意義
    人們關於時間的思考,從古至今有各種說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時間就如流水一樣一去不復返。談到時間我們的古人就有對於宇宙的思考,宇」指上下四方,代表空間;「宙」指古往今來,代表時間,這就如時空一詞。
  • 宇宙中並不存在時間,時間來自於人類,人類才是時間的創造者
    可見世界的運行中時間並不存在。 世界運行無需時間指揮,事物不是「在時間中」如何變化,而是事物「相對於彼此」如何變化。 愛因斯坦曾在寫給一個朋友的信件中表達同樣的觀點,「過去、現在和未來僅僅是一種錯覺,雖然是極為頑固的那種
  • 《金剛經》中的「一時」,至少存在兩種意義,是哪兩種?
    在《金剛經》的第一段,有這麼一句話:「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這裡的「一時」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很多人認為,這裡的「一時」代表的是「在某個時刻」,或者因為沒有具體的時間,為了增加經文的氣氛,而增加的一個時間「助詞」。關於這種說法,其實是不成立的。因為在諸多的佛經中,為了表達某一種意思,很多時候,並沒有具體的時間,甚至連具體的地點都沒有。
  • 時間是什麼?人類可以穿梭時空嗎?時間有終結嗎?看完一切瞭然!
    我們每個人似乎對時間都很熟悉,但是如果我問你什麼時間,你能真正地解釋清楚嗎?你可能會說時間就是年、月、日、小時、分、秒,但這並不是時間的本質,這只是我們人類對時間做出的度量。時間是什麼?人類可以穿梭到未來或是過去嗎?時間有起始和終結嗎?
  • 「時間」真實存在嗎?愛因斯坦,牛頓一語道破:時間僅是人類幻覺
    人類對於自己心中概念的時間管理的是非常細緻的,可以精確到分鐘和秒,甚至是毫秒。很多人都會覺得時間真的是不夠用,一不注意一天就過去了,再一晃神,一輩子就過去了。很多人一輩子可能都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就是時間真的存在嗎?
  • 愛因斯坦:時間是假象,我們都被騙了,這話是什麼意思
    時間的力量比空間還要難懂,複雜又晦澀,愛因斯坦在思考過後說時間並不存在,難道我們認知中的時間都是假象?每一個優秀的科學家都思考過它,愛因斯坦就得出了一個有趣的結論:時間這東西並不存在,我們認知中的時間是種假象,我們都被騙了。愛因斯坦說的話頗為高深,又有些故作玄虛的感覺,這話什麼意思?相對論中的時間
  • 「現在」真的存在嗎?時間又是什麼?
    我們的大腦獨一無二,每個大腦處理外部信息所需的時間是不同的。也就是說,哪怕只有幾分之一秒的差別,你的現在和我的現在也是不一樣的。圖解:大腦神經元。圖源:搜狐。感知確實是一個深不可測的兔子洞,因為大腦之間的差異不僅僅在於處理時間的不同。一些可診斷的情況,比如色盲,你看到的顏色和我看到的可能不一樣,因此你對紅色的感知可能和我的不一樣。
  • 時間可以倒流嗎?時間真的存在嗎?用科學去解釋
    在我們日常的認知中,時間一直在流逝,永遠回不到過去。所以時間才顯得如此寶貴,正所謂「一寸光陰一寸金,寸光難買寸光陰」。但人類從來沒有停止對時間倒流的渴望和幻想,因此大量的穿越劇也孕育而生。當你穿越到過去,你就是那個時代的先知,是不是想想都覺得很過癮?但是時間真的可以倒流嗎?我們真的可以穿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