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稱不知情「被貸款」1200萬?銀行:筆跡系同一人!當事人:從未...

2020-12-25 生活報

7月26日,程女士在微博上發帖稱,近日在查詢個人徵信意外發現,浦發銀行成都分行在其本人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分別在2011年和2012年發放了兩筆600萬元的個人貸款,合計1200萬元。

此事發生後,浦發銀行立即要求成都分行迅速開展調查。

經查,程女士於2011年向成都分行申請個人經營性貸款600萬元,期限為1年,用於汶川某電熔冶煉有限公司的生產經營,程女士為該公司的股東之一。2012年該筆貸款到期後,續貸1年。

浦發銀行表示,該兩筆貸款的個人身份證、戶口本,以及個人質押存單等貸款申請材料齊全。上述貸款在存續期間,均按時付息,到期結清,無逾期欠息情況。

程女士在微博中強調,貸款合同中關於本人的籤名、指紋均為冒名籤署,本人對這兩筆貸款完全不知情,更不知道資金去向。雖然銀行顯示這兩筆貸款已經還清,但對其存在莫大疑問。「銀行是如何在本人不到場,在嚴格的審查制度下違規發放1200萬元如此巨額的貸款」。

針對程女士聲稱不知情下「被貸款」的情況,涉事企業汶川順發電熔冶煉有限公司7月29日發布《強烈譴責程小瓊、楊遠東不實言論》聲明稱,經公司及股東核實,程女士對兩筆600萬貸款都是知情的,這與程女士及其兒子向媒體爆料稱完全不知情的說法不符。

對此,浦發銀行在接受南都採訪時表示,司法鑑定機構7月30日出具的《鑑定意見書》結果顯示,上述貸款的《借款申請書》《個人信貸業務談話調查記錄》等材料上的署名字跡與程女士2020年6月、7月分別提交成都分行的《申請》和《異議申請書》等材料原件上的署名字跡是同一人書寫。

當事人:沒有到場做過筆跡鑑定

7月30日,程小瓊的兒子楊先生向記者否認程女士知道這兩筆貸款,並表示,司法鑑定需要本人去寫很多籤字,要拓很多指紋,在鑑定中心的工作人員見證下,拿到合同原件多方比對,才能有一個相對準確的結果。在母親程小瓊沒有到場的情況下,不知道浦發銀行的鑑定是如何做的,也不知道是找什麼機構鑑定的。楊先生表示,下一步在諮詢律師意見後,可能會向法院起訴。律師指出,浦發銀行單方面進行的司法鑑定效力有限。因為現在還尚未進入司法鑑定程序,浦發銀行有權自己單方去做鑑定,但程女士也可以對鑑定程序、鑑定方法、鑑定結果有異議。如果程女士提起訴訟進入司法程序,那麼可以申請由法院指定一家鑑定機構再進行鑑定,然後還要選擇合理的、具有客觀性的籤名材料,作為司法筆跡鑑定的對比樣本。「目前雙方各執一詞,雙方說法目前真偽難辨,這種情況下最終還是要由法院來審理判決。」

來 源:財經網、南方都市報、中新經緯、瀟湘晨報

相關焦點

  • 浦發銀行稱筆跡系同一人 「被貸款」當事人:從未參加鑑定
    中新經緯客戶端7月30日電 (魏薇)女子在浦發銀行「被貸款」1200萬元一事有了最新進展。涉事企業稱,程女士對兩筆600萬元貸款都是知情的,不存在「被貸款」情況。浦發銀行也向媒體表示,已經請司法鑑定機構進行了筆跡鑑定,結果顯示筆跡是同一人書寫。
  • 浦發銀行稱1200萬貸款筆跡系同一人,其子:不認可
    7月26日,四川居民程女士在社交平臺上發布信息稱,在毫不知情的情形下,個人徵信記錄中出現了兩筆共計1200萬元的貸款記錄,貸款銀行為浦發銀行成都分行。延伸閱讀:女子稱不知情「被貸款」1200萬?司法鑑定結果出爐:署名確為其本人字跡近日,四川程女士稱「在不知情」下「被貸款」1200萬元一事有了最新進展!
  • 1200萬元「被貸款」事件司法鑑定出爐:字跡是同一人!
    7月30日,浦發銀行向上海證券報記者提供的司法鑑定結論顯示,四川程女士「被貸款」1200萬元一事所涉貸款的《借款申請書》《個人信貸業務談話調查記錄》等材料上的署名字跡與程女士2020年6月、7月分別提交成都分行的《申請》和《異議申請書》等材料原件上的署名字跡是同一人書寫。
  • ...已拿到司法鑑定結果 貸款材料署名字跡與程女士字跡為同一人書寫
    記者:張禕日前,來自四川的程女士發布微博稱,意外發現其個人名下有兩筆來自浦發銀行成都分行的個人經營性貸款,合計達1200萬元,雖然貸款已經還清,但「本人對此貸款完全不知情」。
  • 晚報:女子「被貸款」1200萬元?浦發銀行回應:調查工作在進行
    【熱點】【浦發回應被貸款1200萬事件】28日,浦發銀行稱,對於網絡報導涉及成都分行的有關信息,總行高度關注,立即要求成都分行迅速開展調查。經查,成都分行分別於2011年、2012年向程女士發放個人經營性貸款,個人身份證、戶口本,以及個人的質押存單等貸款申請材料齊全,最後一筆貸款本息已於2013年全部結清。
  • 女子重病卻遭朋友背叛「被」貸款40萬?真相來了
    「現在的她,經常都會出現心悸氣促的情況,而且經常要吸氧,如果不吸氧就整個人都會犯傻。」更令傅女士更憂心的是,女兒阿瑜還欠下了一身債務,共計金額40多萬,而且資料顯示,阿瑜在2018年6月和8月,分別向兩家銀行貸過款,一筆是20萬的信用卡透支購車貸款,一筆是22萬多的現金貸款。為什麼阿瑜重病纏身,還要貸款購車呢?
  • 「筆跡鑑定」怎麼進行的?鑑定結論是如何得出?進來看答案
    今天結合一個真實案例為大家揭示筆跡鑑定的「秘密」吧!真實案例前不久,林先生機緣巧合下,發現自己名下竟然在廣州市註冊了一家公司,但本人毫不知情,林先生意識到自己的身份證被人冒用了!為了自證清白,林先生委託廣東華醫大司法鑑定中心進行筆跡鑑定,同時提供了其在2017年至2019年銀行業務辦理相關文件的籤名作為樣本。
  • 女子無故被建行「安上」4000萬貸款擔保
    近年來,人在家中坐,貸款天上來的事情可真不少。近日,有網友「Ten想要摘星星」(陳女士)發布微博稱,因買房需要個人徵信報告。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自己竟然莫名被建設銀行深圳一支行「安上」了4000萬的貸款擔保!不僅本人對此完全不知情,今年也沒有去過深圳,甚至這名網友都沒有建設銀行的銀行卡。
  • 富強法庭:欠錢不還,債務人玩兒消失,咋整?
    富強法庭:欠錢不還,債務人玩兒消失,咋整?原告於某與被告趙某原系屯鄰朋友關係,趙某因經營鍋爐生意需要資金,在於某處以現金方式借款人民幣20 000.00元,並出具欠款憑證(抬款據),雙方約定了利息但未約定還款時間。
  • 女子1000萬被凍結 銀行:到2099年才能取出來_手機新浪網
    來源:新浪新聞綜合女子賺了1000萬,存銀行卻被凍結,銀行:到2099年才能取現在人們一般手裡有了閒錢之後都會選擇把錢存在銀行裡,雖然說也有一部分人會把手裡多餘的錢拿出來去做一些投資什麼的,但是大部分人還是覺得把錢存在銀行裡比較保險,所以說把錢存在銀行裡還是現在多數人的選擇。
  • 1.5億被凍結上市公司稱不知情 加加食品「墊背」?
    來源:投資時報原標題:1.5億被凍結上市公司稱不知情!控股股東涉糾紛加加食品「墊背」? 因控股股東和優選資本的糾紛,導致銀行帳戶被凍結,只是加加食品內部控制問題的冰山一角。今年2月,加加食品、控股股東及公司部分高管已收到證監會下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投資時報》研究員 餘飛因為控股股東涉及糾紛,導致上市公司的5個銀行帳戶被凍結。然而,上市公司稱對擔保毫不知情,相關事項也從未經過董事會和股東大會審議。
  • 85後上市銀行員工盜竊、詐騙超500萬,被判13年並被...
    利用手機App盜竊超500萬根據判決書,1987年12月出生的何贛平,系貴陽銀行雲巖支行客戶經理。其在2019年2月至2019年5月期間,利用自身系貴陽銀行工作人員的身份,偽造貴陽銀行雲巖支行公章後通過秘密竊取或騙取的方式,將被害人陳某某、鄧某某等人的貸款資金佔為己有。
  • 廣州銀行IPO疑雲:房地產貸款佔比高達25%,三大貸款客戶均在南通
    更匪夷所思的是,第二大房企貸款客戶借款本金近30億元,過去一年本金僅還款5000萬元。針對上述相關問題,時間財經聯繫廣州銀行,並未獲正面回復。「企業貸和個人貸還是不一樣的,具體怎麼弄,估計是商量的結果,可以是先少還,到末尾多還。如果每年都償還5000萬,12年都還不清。」上海中原地產分析師盧文曦告訴時間財經。
  • 全美首家接受小企業貸款申請的大型銀行!美國銀行(BAC.US)稱一小時...
    美股 全美首家接受小企業貸款申請的大型銀行!美國銀行(BAC.US)稱一小時內收到1萬筆申請 2020年4月4日 07:29:16 騰訊網 本文來自 「騰訊證券」。
  • 「被貸款」事件引關注 浦發銀行出示司法鑑定結果
    經網絡曝光而發酵的程女士「被貸款」事件引發多方關注和議論。到底該筆貸款是否是程女士本人辦理?籤名是否是偽造?伴隨著的涉事多方的發聲,更多細節正浮出水面。浦發銀行資料圖片繼7月28日發聲之後,浦發銀行總行7月30日發布說明稱,司法鑑定機構7月30日出具的《鑑定意見書》結果顯示,上述貸款的《借款申請書》《個人信貸業務談話調查記錄》等材料上的署名字跡與程女士2020
  • 雲陽法院:兩夜追回1200萬,一起寫滿「不放棄」的執行案
    雲陽法院執行局迎來兩名當事人,作為雲陽某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的負責人,他們特意將一面寫有「執法如山扶正義,辦案廉潔為人民」的錦旗交到執行法官手中。1.一千萬協議不履行,當事人申請執行2018年3月,雲陽法院受理該小額貸款公司訴深圳某裝飾工程有限公司、重慶某裝飾股份有限公司、李某借款合同糾紛一案。經法院主持調解,雙方當事人自願達成分期履行1千萬本息的調解協議。因三被執行人未履行調解書確定的義務,申請執行人於2020年4月向雲陽法院申請執行。2.
  • 民法典視角下銀行貸款合同修改要點30例
    因為在民商事審判司法理念中,越來越尊重當事人意思自治,因此合同中約定的該條款仍可能受到法院的支持,從而在不良貸款轉讓過程中銀行可以減少轉讓成本。在實踐中,例如,當同一個借款人在銀行中分別存在兩個貸款,貸款A為有抵押的貸款1萬元,貸款B為無抵押貸款1萬元,當借款人要償還1萬元貸款時,從銀行角度,銀行希望其優先償還貸款B,而從借款人或者借款人的房屋買受人角度,希望優先償還貸款A。因此根據民法典該條,增加了「債務人在清償時指定其履行的債務。」顯然,債務人掌握選擇權不利於銀行。
  • 憑空多了一個銀行帳戶?民生銀行稱:虛擬帳戶無需本人到場
    近期,華商報-二三裡資訊接到寶雞市民趙女士反映稱,自己從未在民生銀行辦理過業務,然而她的名下卻憑空出現了民生銀行的帳戶,這是怎麼回事?他表示,虛擬電子帳戶的申請很方便,不需要本人來現場辦理,不能存取錢多是用來貸款的,填寫身份信息就可以開通。當問到是否可以註銷時?該運營主管表示,銀行無法註銷,需要用戶自己通過手機銀行試著註銷,但是否能註銷也不確定。「還是要找到第三方開通源頭,不然就是治標不治本,註銷一次開通一次,循環往復,起不到根治的目的。」
  • 小鎮青年在齊商村鎮銀行的貸款奇遇:沒見貸款但有活「雷鋒」還款
    隨後在該銀行辦了銀行卡,開通了簡訊通知,但沒開通網上銀行。可是,再次籤字後還是不了了之。2020年11月12日,彭某富拿著人身保險合同書去保險公司貸款。保險公司工作人員填寫完他的資料後被平臺直接秒拒了。工作人員讓其去列印一份個人徵信,了解一下為什麼會被平臺秒拒。徵信列印出來後彭某富才知道,2020年3月份,他在齊商村鎮銀行所籤的字是給一個叫李某美的女士擔保50萬。
  • 靖邊一男子莫名有了貸款,是怎麼回事?
    ,卻被電信公司私自在某金融公司貸了款,自己竟在兩年後因辦理貸款查詢徵信時才知情。根本沒有提及任何貸款或者會上個人徵信類似的事情。因為辦理這個業務過程中的種種疑惑,所以對這件事記得還比較清楚。直到2020年底,李先生因為要辦理一筆貸款,需要查詢愛人的個人徵信信息,被銀行的工作人員提出名下有一筆貸款,經過多渠道查詢,才得知這是當時辦理電信套餐活動被貸了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