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設計拆解:文本框

2020-12-06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讀:文本框的出現幾乎可以追溯到可視化交互誕生的源頭,是一個再經典不過的「鼻祖」控制項了。我們每天都在和文本框打交道,不論你是產品設計者還是用戶。然而,越是顯而易見的東西越容易被我們忽略掉細節。今天作者就和大家一起來梳理一下文本框,一起來看看~

一、文本框的拆解

文本框(Text Fields)根據 Material Design 指導規範,被拆解為七個部分。分別是:

容器(Container)前導圖標(Leading icon)標籤文本(Label text)輸入文本(Input text)尾隨圖標(Trailing icon)激活指示器(Activation indicator)幫助文本(Helper text)當然,MD為我們展示的是已經經過其團隊長期摸索之後,基於其平臺規範下的標準樣式。想要探索文本框的交互演變,我們還是要回溯到文本框最初的模樣。

這就是一個文本框最基礎的樣式了,一個標籤文本+容器,已經基本可以確保向用戶傳遞文本框最直觀的信息。

但如今的文本框已經演變出了形形色色的樣式和交互形式,究竟MD的文本框是如何演變到今天這番樣子?下面我根據個人的拙見,一步一步從場景進行分析。

二、基礎的文本框布局方式

我自認為,激勵設計師不停探索文本框新的交互形式的根本原因之一,一定包含總讓人頭疼的排版問題。在解決了基本視覺問題之後,才是思考如何設計文本框來提升用戶的填寫和使用效率。

例如前面我們所看到的最基礎的文本框樣式,如果簡單地進行單列布局,自然而然會出現讓眾多設計師糾結的一個問題:標籤文本究竟應該如何對齊?

如果標籤文本採用右對齊,標籤文本的長短問題容易導致左側的視覺隱形邊界錯亂,用戶的規律眼動容易被打亂;

如果標籤文本採用左對齊,文本的長短問題又會導致部分較短標籤文本與容器間距增大,讓用戶從左至右瀏覽的效率降低,並且看起來不夠協調。

於是乎文本框的布局方式有了進一步的演變:標籤文本與容器頂端對齊。

頂端對齊的方式使得用戶眼動變得十分規律,豎直向下瀏覽可以便捷地理解標籤文本並進行填寫,文本的長短問題不再成為幹擾設計師進行排版的一個糾結點。

但縱向布局的的方式只是把問題遷移到了另一個維度,那就是在表單數據量過多時,縱向布局會使得縱向空間耗損增加,用戶需要不停地滑動頁面才能實現表單的完整填寫。

這麼看來,文本框的布局需要多方位評估標籤文本長度、表單數據量等問題,才能對具體場景進行有效設計。

三、文本框的改良

當文本框橫向布局或是縱向布局都很難解決具體場景問題的時候,更新穎的文本框交互形式就出現了。

最初的演變形式是眾多的應用開始採用前導圖標來替代標籤文本,使用圖標可以有效地解決標籤文本導致的排版錯落問題。

這種方案在輕量表單中較為常見,一般都是在表單內容少、用戶對於場景的熟悉度較高的情景當中(例如登錄場景)。

因為每個用戶對於圖標的認知性存在差異,在生疏場景或表單內容過多的情況下,圖標容易導致用戶對文本框信息產生更多的認知成本。所以用圖標來代替標籤文本的普適性其實並不高。

於是後來 iOS人機互動規範 和 MD規範 都給設計師提出了一條指導建議:當佔位符欄位中不包含必要內容時,可以合理地使用佔位符來承載標籤文本。

例如 iOS 通訊錄新增聯繫人,就採用了佔位符承載標籤文本的方式。

但這種形式同樣也存在一個弊端:用戶一旦輸入內容之後,佔位符就被內容文本填充覆蓋了,有時用戶會忘記所填寫的信息是關於什麼內容,必須要清空文本進行重新確認。對於表單內容繁多或重要內容需要謹慎填寫的場景,這樣的交互其實還是有一些不妥。

於是乎,類似MD的指導規範下這樣普適性較高的文本框形式就誕生了。採用佔位符承載標籤文本,並且在用戶填寫信息時,標籤文本始終可見,由佔位符轉移到文本框頂部。

這一文本框交互形式的誕生,不論是對於排版空間的節省、遵循用戶眼動習慣、微動效提升文本框趣味性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提升。並且許多應用開始進行借鑑效仿。

其實像以上這種巧用佔位符的場景已經越來越常見了,佔位符已經不再僅僅用來承載無用信息或提示性信息,也可以用於承載默認值,幫助用戶自動填充,提高用戶填寫信息的效率(例如手遊當中,創建帳號時系統幫玩家默認填充一個可用暱稱)。

但填充默認值的手法也不僅僅局限於提升用戶體驗和填寫效率,甚至也被運用到了一些商業場景中。

例如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將商品名稱作為佔位符填充在搜索欄中,一方面給所推薦商品增加了曝光;另一方面,在用戶直接點擊搜索時,將會以當前佔位符內容進行搜索,達到為所推薦商品引流的效果。

四、合理的反饋

合理的反饋機制對於提升用戶填寫文本框效率也起著重要的作用,MD規範中的幫助文本不僅僅是告訴設計者可以用於指導用戶該如何正確填寫文本框信息,也為反饋提示提供了展示空間。

MD的反饋狀態可以歸納為以下幾種:

在這裡我大概總結了一下文本框的負反饋提示信息,希望在你設計表單的時候,能夠幫助到你對負反饋提示狀態進行走查(可能不全,歡迎補充):

內容是否為空(例:必填項不能為空)二次確認內容是否一致(例:確認密碼與首次輸入不一致)內容是否合規(例:暱稱中包含不文明詞語)內容格式是否合規(例:暱稱中不能包含特殊字符)內容長度是否合規(例:手機號輸入不足11位)內容的是否符合唯一性(例:驗證碼輸入錯誤)及時給予用戶負反饋,可以讓用戶清晰地排查所發生的錯誤。但互動設計講究「以人為本」,在某些場景中,當用戶所填寫的信息是合理的,及時地展示正向反饋也是有必要的。

例如,部分應用在用戶創建帳號的場景中,當用戶輸入帳號信息後,系統將立刻檢索用戶的帳號是否已存在在當前資料庫中,避免用戶忘記已創建過該帳號而進行重複創建的徒勞步驟。

所以不要狹隘地認為MD所給到的幫助文本只能用於「批評」用戶(負反饋),當用戶做了正確的事時,也應該適當地激勵用戶,這也正符合了尼爾森可見性原則。

#專欄作家#

本文由 @UCD耍家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PPT怎麼將一個文本框拆成幾個文本框
    下面介紹PPT怎麼將一個文本框拆成幾個文本框。點擊【插入】菜單欄。在插入菜單欄中,選擇並點擊【文本框】。在幻燈片中插入文本框,輸入文字內容「演示文稿」。選中想要拆分出來的文字內容「文稿」。直接將文字內容「文稿」從原文本框中拖出來就可以了。當然,也可以使用複製粘貼這樣的常規操作進行文本框拆分。希望本次分享對您有所幫助,更多內容持續更新中。
  • 明白了這四項基本原則,你就能掌握互動設計的可視性
    互動設計的體驗是應該放在第一位的,因為交互體現的是用戶與產品之間的互動,這種互動決定了用戶是不是喜歡產品,是不是想持續使用產品,而這一切,正是互動設計師需要做的事情,留住用戶,讓他們更喜歡自己設計的產品。在我們與一個產品互動時,最先表達的是一個可操作性,也就是可視性,而可視性要用四個基本原則來表現,他們分別是:示能,意符,映射和反饋。
  • B端交互組件之:表單篇
    引言:交互主要指人機互動,說的是人與機器之間的互動,而這個機器又特指計算機;人對機器發出指令,然後機器做出反應,並通過顯示器反饋給人。文本框文本框也叫單層文本框,就是裡面輸入的內容是不能換行的;對應的也有多層文本框,我們叫文本域,裡面的內容可以輸入多行。文本域比較典型的是線上簡歷中的自我評價,一般會有字數限制,限制提示一般放在右下位置,格式為0/150,左側代表輸入的字數,右側代表最多能輸入的字數。
  • word文本框怎麼使用?
    Word是我們在學習和工作中一種最基本的工具,不知道大家會不會使用word中的文本框呢?說到文本框,我們在PPT中可能有用到過,那麼今天小編就來教大家在word中使用文本框。有興趣的小夥伴趕緊和小編一起學習一下吧。No.1為什麼我們的文本框只顯示一半?
  • 電商遊戲專題03:互動設計篇
    編輯導語:如今很多軟體都有遊戲頁面,主要存在於電商軟體,運用遊戲的機制進行用戶留存以及點擊率提高等;前兩篇作者介紹了電商遊戲理論以及玩法設計,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電商遊戲專題的互動設計,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ppt文本框製作滾動條
    1、文件-選項-自定義功能區-開發工具勾選-確定2、定位創建好的一頁PPt-開發功能-文本框控制項-用滑鼠在ppt頁面上拉出一個文本框。3、定位拉出的文本框-開發工具-屬性-屬性值的設置見下4、設置好屬性後關閉屬性窗口-定位文本框-右鍵-文本框對象-編輯,此時文本框處於編輯狀態,可以開始文本的編輯了。 5、文本框編輯好以後,可以根據需要像普通文本框一樣對其進行拖動,以及長寬高的調節。
  • Axure教程:製作漸變色用戶登錄交互
    那麼,如何用Axure製作漸變色用戶登錄交互呢?本文作者通過實際操作為我們進行了分享,快來一起學習吧啊。在系統產品設計過程登錄窗口的互動設計是不可少步驟,今天符號給新人分享一個用Axure製作一個用戶登錄界面的教程。
  • word文本框怎麼自動調整大小
    默認情況下,插入的文本框或自己繪製的大小就固定了。2. 在輸入的文字內容超過文本框大小時,文本框不會自動調整大小的,有點不太方便,那如何讓它自動根據文字內容調整大小呢?3.依次選中菜單項【插入】—【文本框】—【繪製文本框】,在文件中繪製一個文本框。4.
  • 如何給PDF文件添加文本框?
    隨著PDF文檔的使用越來越普及,很多人對於PDF的編輯也逐漸上手,但也有一部分人僅限於簡單的編輯,比如插入的新頁面如何添加文本框開始輸入文字就難倒了很多人。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如何給PDF文檔插入文本框吧。
  • 什麼是設計——交互&UI
    二、網際網路產品設計1. 設計流程一般來說網際網路產品的實現主要分為5個階段,以職能劃分為:產品、交互、UI、開發、測試。產品提出需求,交互搭建架構,UI定義風格系統,開發負責實現與落地,完成功能測試後投產上線,而設計(交互/UI)處在產品流程的中間環節。2.
  • PPT文本框還在傻傻寫字?點擊這個按鈕,一鍵生成喜茶國潮風文字
    相信在很多人的認知中,PPT文本框,只是簡單地被橫橫豎豎的放置文字,就像這樣:確實,這也是文本框,被最多使用的場景!正文中,這樣的整齊文字文本框使用,非常的合適!但其實,在封面的設計中,我們可以創意的使用文本框,為我們的設計增加亮點!文本框可以被我們用來製作,超讚的創意填充字:但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文本框,自帶的一個小功能,幫你輕鬆做出超讚文字效果!
  • 互動設計|知識體系以及技能總覽
    編輯導語:互動設計努力去創造和建立的是人與產品及服務之間有意義的關係,從屬於設計領域的互動設計,主要關注的是如何讓人與系統更好地進行「對話」本文作者詳細介紹了互動設計的詳細知識體系,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
  • 從0設計App(6):根據流程圖4步解決原型稿、交互稿
    答:我反正沒學過,至今95%的工作裡只用到方框、文本框、按鈕、佔位符、直線這麼幾種夠了。做出上面途中那樣子的線框稿,基本上已經可以在甲方公司應用了。產品經理不是來畫圖的,否則和設計師有什麼差別?設計師確實要系統學一下Sketch或Axure。
  • word圖文排版:來看看文本框的這些用法
    那麼問題來了:你會用文本框嗎?文本框具體有哪些使用技巧?今天,小編為大家總結了10個技巧,建議大家仔細閱讀,快速解鎖文本框多重玩法。01、快速插入文本框默認情況下,在Word中插入文本框需要3步,點擊【插入】-【文本框】,選擇【繪製橫排/豎排文本框】,然後拖動滑鼠繪製文本框。如果每次插入文本框都要這樣操作,效率無疑很低。
  • 體驗設計:不起眼卻非常重要的表單交互!
    作為人機互動的一種重要入口,一個好的數據輸入方式是很有必要去考慮的。但現實中,我們大多設計師和產品經理前期設計的時候就沒有太多的考慮,到最後開發的時候就會發現問題,然後就草草了事了。那麼我們今天就來好好探究下表單設計時要注意的事項。
  • Word中文本框的快速排版技巧你知道嗎?
    Word在我們的學習辦公中是非常常用的一種文檔格式,在排版上也有很多編輯技巧,關於文本框的一些使用快速解決排版問題的技巧你都知道嗎?以下以極速office為例進行演示說明1、用於標題多行合一如圖示效果操作方法:先在Word文檔中分4行輸入前面4個單位,然後在右側添加一個文本框,依次點擊工具欄「插入」——「文本框」——「水平文本框」,然後輸入「文件」,這時可以看到文本框框線會影響效果,雙擊文本框打開「形狀」設置,依次選擇「形狀輪廓」——「無輪廓」,文本框的線條就去掉了。
  • 什麼是遊戲互動設計?從設計目標說開去
    以下文章來源於XuX遊戲 ,作者立風Ukyo每當被問遊戲交互和產品交互有什麼不同時,腦子裡飛過各種答案,仿佛哪裡都不同,又一言難盡。兩者同屬互動設計範疇,在共同的原則之下,也存在著許多不同,比如思維方式、設計方法、評價標準……如果從設計目標分析,遊戲交互有什麼獨特之處?
  • Excel文本框插入與批量刪除及適應文字、邊框、組合與分欄設置
    一、Excel插入文本框並與單元格對齊按 Alt,依次按 N、X、H,或選擇「插入」→ 文本框 → 橫排文本框,滑鼠變為堅線長橫線短的十字架,把它移到要畫文本框的位置,按住左鍵,往右下角拖動,當文本框大小合適後放開左鍵,則文本框畫好,但它不與單元格對齊;接著畫與單元格對齊的文本框,同樣按快捷鍵 Alt + N + X + H,滑鼠變為堅線長的十字架後,按住
  • Excel辦公小技巧,使用藝術字與文本框,就是那麼的簡單
    ,在其中輸入文字,並設置文本框的格式插入文本框對象並輸入文本要使用文本框對象首先需要插入文本框,其方法為:在「插入」選項卡的「文本」組中單擊「文本框」按鈕下方的下拉按鈕,在彈出的下拉列表中根據情況選擇「橫排文本框」或「垂直文本框」選項,滑鼠光標將變為形狀,然後按住滑鼠左鍵不放拖動繪製適當大小的文本框後,釋放滑鼠左鍵完成繪製,如圖所示
  • 智能語音交互應該如何設計?
    編輯導語:隨著亞馬遜、小米、阿里巴巴等大公司都推出了智能語音產品,智能語音互動設計成為了一個值得探索的領域。語音交互如何設計才能達到更自然的交互反饋、更好的傳達情感,這是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對於用戶來說,希望能與智能產品建立親切的信任感,越相處越好用。AI時代,深知我者,才能久居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