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神話中一個常見的主題「弒父」,最有名的是俄狄浦斯的「弒父娶母」的故事,儘管國王千萬小心地防備這條「神諭」,甚至不惜把剛剛出生的嬰兒扔到山裡。
但是,命運的陰差陽錯,這個孩子被牧羊人發現並扶養長大,在城裡和國王狹路相逢時,因為彼此不認識,爭執暴怒下,他把國王即自己的親生父親給殺死了。
他被選為國王,按照習俗與前王后即自己的生母成婚,這就是著名的「俄狄浦斯情結」。
希臘神話很多「弒父」故事,其實反映了希臘文明的特點:
由於希臘地理環境是個半島具有很大的開放性,海岸線很長,很多優良的天熱海港;
希臘又是多山而土地非常貧瘠,完全不利於農業耕作,古希臘作家希羅多德說希臘「一生下來就是由貧窮哺育的」,這就導致希臘的糧食完全不能自給,只能把自己生產的橄欖油,葡萄酒和羊毛,通過海上貿易去交換回食品。
海上貿易與風浪鬥爭是年輕人的天下,老年人顯然是不行的。
在希臘傳說中,讀到最多的是對青春,活力的讚美。希臘雕塑歌頌的多是青春健美的人體,他們崇尚展示青春和力量的體育運動。
航海貿易打散了血緣紐帶,希臘文明的發展過程就是從「原始父親」的專制向「兄弟聯盟」的民主轉變的過程,血緣紐帶不斷鬆弛,父權不斷弱化,成年人以平等的方式組成社會,從而創造出希臘的民主城邦。
「弒父精神」是推動希臘西方社會不斷發展的一個基本精神動力。
人們對家庭權威的態度,決定了他對社會權威的態度。
西方文化的一個突出特徵是敢於反抗權威,在代際衝突中完成新陳代謝和自我更新。
今天才算徹底讀懂了希臘神話,這個有名的「俄狄浦斯情結」裡隱藏的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