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韻同學說歷史
希臘神話中一個常見的主題是"弒父"。其中最有名的一個是俄狄浦斯的故事。
說是有一個國王,被他的仇人詛咒了,說他"將被兒子所殺"。這個國王很害怕,因此甚至不敢和王后同床。有一天,他酒後忍不住亂了一下性,結果準確命中,生出了一個兒子, 叫俄狄浦斯。
國王很害怕,把這個嬰兒扔到山裡了。結果這孩子被一個放羊發現並且養大。長大之後,他和國王在城裡狹路相逢。兩個人互不認識對方,國王命令俄狄浦斯讓路,俄狄浦斯脾氣也很暴,反問"你瞅啥",盛怒之下把國王也就是自己的親生父親殺死了。
然後他因為能力出眾,被民眾選為國王,按照習俗與前王后也就是自己的母親成婚,於是應驗了他將"弒父娶母"的神諭。
這個故事後來被弗洛依德引用,成為心理學中的一個著名術語"俄狄浦斯情結"。
除了這個故事之外,在希臘神話中,"弒父"的神話實際上還有許多。
天空之神烏剌諾斯把子女們囚禁於地下,結果他的兒子克洛諾斯用大 鐮刀閹割了父親,取代父親成為新的主人。
克洛諾斯成為神界的主人後,並不放心,因為他的父親死前對他說,"你也將像我一樣被自己的兒子推翻。"於是克洛諾斯做出了一個殘忍的決定:把生下來的孩子全吃掉。所以他的頭五個孩子,全都在剛出生時被他一口吞下。
第六個孩子叫宙斯,也就是希臘神話中最偉大的神,他出生之後,被母親調了包,僥倖活了下來。長大後,宙斯把父親扔出了王宮,自己成為了眾神之王。
希臘神話中"弒父"的故事這麼多,並不是一個偶然的巧合,而是反映了當時希臘社會的某種背景。
希臘的地理環境與中國黃河流域幾乎完全相反。
第一個特點是開放性。
希臘是個半島,如果你看希臘地圖,你的第一個印象一定是它海岸線之長。
除了北部外,這個半島的其他任何地方距海邊都不過五十公裡,海岸線極長,天然良港密,航海條件得天獨厚。用顧準的話來說:「這種條件幾乎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地區都不具備的」。
第二個特點是土地非常貧瘠。
希臘多山,耕地裡有很多石塊和沙礫,不利農業耕作。所以希羅多德說希臘"一生下來就是由貧窮哺育的"。
希臘貧瘠的土地不適合種大米種麥子,不過那些多巖石的山坡能用來種葡萄樹和橄欖樹,也可以養羊。所以,希臘糧食不能自紿,但是可 以生產橄欖油、葡萄酒和羊毛。
橄欖油、葡萄酒和羊毛不能吃,怎麼辦呢?可以賣了換糧食吃。所以希臘人就到海上去做生意,把自己生產的橄欖油、葡萄酒和羊毛賣到別的國家,把別的國家的糧食運回來。
大海顯然是年輕人的天下。因為大海充滿危險,一次遠航要為時數月,與風濤搏鬥,還要和海盜戰鬥,這是老年人做不到的。所以在早期希臘社會,最富有的往往是年輕人。所以年輕人的話語權最大。
這種航海的商業活動更重要的一個作用是打散了血緣紐帶。
大規模的航海,不可能是一個家族男女老幼上一條船,只能是各家的年輕人上一條船,在這條船上,人與人之間是平等關係,而不是長幼尊卑的關係。
說到這,我們回頭再看希臘神話。神話是現實社會的隱喻。弗洛伊德在《文明及其不滿》一書中,把西方民主制度的產生直接歸因於兒子 對父親的反抗。他認為,文明的發展過程就是從「原始父親」的專制向"兄弟聯盟"的民主轉變的過程。在希臘社會的發展過程中,血緣紐帶不斷鬆弛,父權不斷弱化。成年人以平等的方式組成社會,從而創造出了希臘的民主城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