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不是超人,只是被逼出了超能力。」
最新一期《幸福三重奏》中,奚夢瑤請來了正骨醫生為自己治療腰傷,還把醫生推薦給了吳京,在吳京進行治療過程中,奚夢瑤聊到了自己因為懷孕導致脊柱錯位。
奚夢瑤提到:「生完小孩之後,這骨盆就是一直開著的,剛開始的幾個月出門散步,感覺到處都是腳,就像要散架了一樣。」
隨後,奚夢瑤發文回應產後脊椎錯位表示:「媽媽不是超人,只是偽裝成「超人」的普通人,我也只是萬千普通人中的一個。」
的確,小時候我們覺得媽媽是全能的,上可九天攬月,下可五洋捉鱉。
但很多女性在生了孩子之後才體會到當媽是如此不易。一夜之間自己仿佛是兼職了多份職業:管家、廚師、保潔、大力士營養師、醫生……365天全年無休日夜操勞。
曾幾何時她們也是個膽小怕黑的普通女生,但為了護孩子周全,媽媽就像開了掛似得不知不覺解鎖了好多超能力。
還記得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中的女主嗎?
在外人看來,金智英的生活堪稱完美,丈夫溫柔體貼,孩子乖巧可愛,而自己又不用上班,但她依然會覺得透不過氣,甚至出現了精神疾病。
不懂的人覺得她在無病呻吟,懂的人不禁潸然淚下。
新婚不久後,婆婆催金智英快點生孩子,丈夫也拍著胸脯說:「我會好好幫你的。」這明明是夫妻二人的共同責任,丈夫卻用了「幫」字。
生完孩子後的金智英就變得更加忙碌了,每一天,她都在重複地幹著繁瑣的家務。
做飯的時候,女兒哭鬧著要媽媽,金智英只能一邊哄孩子,一邊做飯;
手腕關節很疼,得了肌腱炎,金智英只能戴上護腕繼續操持家務;
就算智英疲憊到了極點,也堅強的不準自己在孩子面前哭,獨自承受了所有的苦、難、累......
智英向丈夫抱怨,丈夫卻認為帶孩子是在「休息」,等孩子長大就會好起來了。面對丈夫的「寬慰」,智英從此不再對丈夫袒露心聲。
偶爾有時間去一趟咖啡廳,智英卻因為照顧女兒不小心弄灑咖啡,被人罵「媽蟲」(指沒有收入,拿著丈夫的工資帶著孩子成天吃喝玩樂的全職媽媽)。
「怎麼這麼多女的帶孩子來這裡,真是吵得人頭疼!」
「真是擾民!媽蟲。」
過節的時候,全家人圍在一起寒暄,只有智英一個人在廚房幹活,被婆婆當傭人似的使喚:「再端點水果和糕餅過來。」
好不容易等孩子長大了一些,智英想出去工作,說服了丈夫,卻遭到了婆婆的拒絕。婆婆只知道自己的兒子前途一片光明,絕不能因為照顧孩子而耽誤他的工作。於是,智英只能放棄重返職場的機會,繼續過著家庭主婦的日子。
早上起來做好早餐,送丈夫出門,把孩子的玩具收拾好,做午飯,再整理衣物......日日如此,終於,34歲的金智英患上了嚴重的產後抑鬱。
金智英就像所有女人的縮影,一個普通的女性,過著普通的生活,因為成為了「媽媽」,所以變成了「超人」,變得「無所不能」。
很多女性說:金智英不是孤例,是我們每個女人自己。
自從成為媽媽後,有的人放棄了事業,整日精打細算的過日子,卻被老公嫌棄是黃臉婆;
有的人選擇了兼顧事業和家庭,然而工作能力多突出,家庭矛盾仿佛就有多深;
工作沒有因為你是母親而對你放寬標準,孩子沒有因為你要工作就自己長大,老人也沒有因為你在追求自我而理解你,丈夫更沒有因為你的工資而感激你......
好不容易自己撐起了生活,大家誇你是「超人」媽媽,然而只有自己知道:家裡的廁所,公司的衛生間,忍不住了就躲進去哭一會,接著再繼續收拾剩下的爛攤子。「超人媽媽」的崩潰,僅限五平米。
去年,馬伊琍參加某檔節目時,主持人李艾好奇地問她:「你是如何平衡家庭和事業的?」馬伊琍卻坦然道:「無法平衡。」
馬伊琍直言:「一個成功媽媽的背後,一定有很多幫手在幫她照顧孩子。」
不僅如此,馬伊琍還講述了很多作為母親的無奈:
成為媽媽後,晚上幾乎不會再出去應酬,即使有非常重要的飯局,也會在8點半回家;
必須犧牲自己的時間,睡的比孩子睡得晚;
每一天,她都要在孩子們都睡著之後,再摸著黑打開手機看劇本,或者回工作的簡訊,忙完這些,整個人已經差不多累到虛脫......
翻看馬伊琍的微博,我們可以看到她從不避諱談生育之後所遭遇的難堪與困境,比如缺乏育兒經驗、胸部下垂、產後抑鬱、哺乳焦慮、育兒挫折和職業平衡等話題。連女明星都尚且如此,更何況我們普通女性呢?
芭姐記得電影《找到你》中有一段令人難受的臺詞:
「這個時代對女人要求很高,如果你選擇成為一個職業女性,就會有人說你不顧家庭,是個糟糕的母親;如果選擇成為全職媽媽,又會有人說,生兒育女是女人的本分,這不算一份職業。」
你看,每一個看起來像超人的媽媽,都憋了一肚子的眼淚。
「為母則剛」這幾個字把媽媽們高高地定在了十字架上,所有的人都在說:「你是媽媽,你一定要受得起、配得上,必須堅強!不能說不!」
綜藝節目《媽媽是超人3》播出後,「媽媽是超人」的話題曾經一度被無數人討論,根據調研反饋,有七成的媽媽表示:「不想當超人……」
有一位媽媽在採訪中說:「她不想當超人媽媽,她有產後抑鬱症,卻被老公說『矯情』。」
還有的媽媽明明已經被家裡的大事小事忙到沒時間打扮自己,卻依舊被老公忽視自己的付出,diss自己家務能力差。
為什麼說媽媽是超人?因為社會和家庭要求她們無所不能。
前段時間,《奇葩說》提出的一個議題讓很多人陷入了沉思:「媽媽是超人」,真的是對媽媽的讚美嗎?
詹青雲的發言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同:「憑什麼媽媽一定要是超人?」
「原本每個女孩都各個不同,有的人能幹,有的人生活不能自理,有的人怕鬼又怕黑,可是媽媽是超人,好像突然之間,我們成為了媽媽的那一刻,全部都成為了超人。它在強調和神話母愛的本能,忽視個體的犧牲和付出……」
其實仔細回想,幾乎每一年,在某些特定的日期裡,我們都會讚美媽媽們的偉大,但是讚美過後呢?是不是所有人一切如常,媽媽們並沒有因為一句偉大的誇獎而獲得更多輕鬆和獎賞?
我們在質疑這句流傳許久的誇讚時,其實傾聽了無數媽媽的心聲。
提到「超人」,我們從小就知道,超人是那個無所不能的大英雄,一個凡人卻能像一個超能力者一樣接受讚美,自然是因為做得足夠好。
那麼讓我們仔細回想一下,成為一個超人般的媽媽,一個女人需要做好哪些事:
懷孕初期,媽媽不能有絲毫工作上的懈怠,更不能有任何對自己容貌、穿著上的懈怠。即使換了適合孕婦使用的護膚化妝品,也要保證做到和懷孕前的美貌水平持平。
懷孕中晚期,雖然挺著大肚子,以及各種生理上的麻煩都找上門,但完美的年輕辣媽們一定知道,此時不能隨隨便便認輸,最好依舊保持皮膚光澤,工作狀態良好,在領導勸你少做一些工作時,也能堅強地說:「沒關係我可以。」
甚至可以一個人去產檢,因為大家都挺忙的,而媽媽習慣堅強。
生孩子九死一生,但是看著襁褓中的孩子你還是覺得一切值得,並想著或許有個二胎也不錯。
當生產後遺症開始出現:比如漏尿、比如焦慮抑鬱等等,你選擇沉默不抱怨,自己扛。
很多媽媽沒有時間關心自己的問題,因為照顧一個孩子,已經佔去了她全部的時間。
每一個哺乳期的媽媽,都幾乎沒有睡過一個整覺。夜裡2、3點孩子哭鬧,起床餵奶是常事,或許每一個媽媽都見過凌晨2點、3點、4點、5點的城市……
這種逼瘋正常人類的作息之外,一個完美的媽媽還要兼顧自己的迅速恢復,體型回到孕產前,照顧好一個家庭的吃喝拉撒。
產假休到4個月,一定要做一個有危機感的職業女性,重新回到職場,在同事的打量和領導的不信任下,好好完成工作,爭取事業家庭兩手抓、兩手硬。
對待孩子要專注耐心,對待愛人要溫柔可心,對待工作要認真上心……
當所有事情都做到90分時,人們會邀請你自動領取超人媽媽的誇讚。只是好像有哪裡不太對吧?超人媽媽做完了全部的事情,爸爸去了哪裡呢?
據說,普通爸爸的日常操作是這樣的:
早晨起床,等待享用一頓溫暖的早餐,看妻子照料孩子的起居,欣慰地笑笑,開始打理自己。但他們很少做家務,所以對家裡各種物品的擺放摸不清頭腦,於是就開始有各種麻煩需要求助妻子,每天早上,都像是一場父親和孩子之間的媽媽勞動力爭奪戰。
辛苦工作一天,朋友打來電話:「好久沒聚聚了,出來喝酒。」爸爸一想自己的確很辛苦了,於是打電話告訴妻子今天加班晚點回去,還不忘在電話裡囑咐妻子別太辛苦,不用等自己,而此時的妻子可能在擔心,今天甚至沒有一個上廁所的時間。
能準時到家的日子少之又少,而回家的時光,想著要多陪陪孩子,但在1小時以內迅速完成「從開始到疲憊」,最後將玩嗨的孩子交給妻子,自己打一局遊戲來「休息」。
晚上孩子哭鬧,工作了一天的爸爸蒙上了頭,睡得像個無憂無慮的孩子,而媽媽又一次認命起身……
「如果不是指望不上他帶孩子,誰想活成十項全能!」這句話道出了無數媽媽的心聲。
或許正因為不知道該一起承擔婚姻家庭責任的爸爸們去哪兒了,才使得很多媽媽們不得不被迫成長,才使得她們不得已在一夜間學會「偽裝",收起天性中軟弱和撒嬌的一面,穿上了「媽媽是超人」、媽媽要「為母則剛」的那套被神化的責任鎧甲。
說到底,誇讚和枷鎖,只有一線之隔。其實,媽媽最希望得到的誇獎是:「媽媽是超人,但媽媽可以不用做超人。」
她可以犯錯,可以糊塗,可以崩潰,因為有人和她在一起,會彌補她的不足,和她一起完成育兒這項工作。當50分的媽媽和50分的爸爸共同奉獻出100分的愛,或許才是給家庭最好的禮物。
你看,媽媽成為一個滿分的超人女士,是因為想給孩子滿分的愛,但孩子不是媽媽一個人的責任。媽媽們更希望社會給予她們一定的尊重、一定的支持,家庭、老公和孩子給予她們一定的認可和理解,以及為她們做出那一些些遮風擋雨的溫柔。
或許,比起「媽媽是超人」這句話,理解、愛、在乎、關愛和認可才是對媽媽們最好的讚美,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