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叫我媽媽超人了,媽媽不想當超人」

2020-12-22 騰訊網

作為網際網路公司一名運營狗,身邊幾乎都是24歲以上30歲以下的未婚小姐姐們,有一天的早會討論起關於「會不會想當全職媽媽」這個話題,不出意外的,所有女生都沒有舉手……

之前,衛健委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問:「高危孕產婦比例不斷增加的同時,如何才能生一個健康的寶寶?」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院長喬傑稱:「最重要的還是適齡婚育,在 25-28 歲科學備孕,這個過程其實是最好的生育時間。」

回應一出,「女性 22 到 28 歲生育最佳」立即成為新浪微博的熱搜話題。

話題下,網友紛紛發表評論:

22~28 歲上學或事業剛起步,都在打拼,沒有經濟基礎,生了怎麼養?

生孩子前,先問自己幾個問題:工作會受影響嗎?收入會減少嗎?上班的時候誰在家帶孩子?

這個時代,女性除了家庭,大多要參加工作。時間和精力有限,很難做到兩方面都顧及。

生育話題成為熱點,隱含了當下一個普遍的社會現象:生育率低下。

為什麼生育率低下?是不願生,還是不敢生?這恐怕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清的事情。但網友的評論卻反映出一種焦慮:有了孩子,事業與家庭該如何平衡?

可以平衡事業與家庭的媽媽

她的名字叫「超人」

《奇葩說》裡的奇葩星球總是很產生很多「奇奇怪怪」的問題,比如「媽媽是超人真的是對媽媽的讚美嗎?」

針對於這個辯題,在網上傳的最火的,是詹青雲的一段辯論:「當一個女人成為媽媽的時候,她的需求、她的偏好、她的恐懼,她的人生理想都被忘記了,因為她是一個『超人媽媽』。現在這個社會,男性結婚生子對他的事業是加分項,但是對女性就是減分項。」

有了孩子後,事業與家庭如何平衡?這個問題似乎每個職場媽媽都躲不掉。

前一陣,前央視著名主持人張泉靈也被問到這個問題。她明確地對發問的記者表示:我很討厭這個問題;因為這個問題本身,就是對女性的偏見。

工作+家庭這個搭配,經常被加諸在女性身上。小編很多朋友結婚後,一邊在承擔體力家務與育兒義務,一邊掙扎著奮鬥事業。

其實媽媽根本不是超人,但她不得不成為超人。因為真正令我們感動的,不是超人必須要會飛,而是哪怕不會飛,她也要做你全世界的超級英雄。

為什麼,媽媽要做「超人媽媽」,

而爸爸,只需要是個「人」?

父親缺席成長,母親用力過度,這個問題在近幾年一直被談論著。社會和家庭對「母親」角色的期望值在不斷成長,身為一個母親,對外要能應對得了工作,這是給孩子樹立榜樣,對內要照顧得了家庭,因為孩子的父親正在「養家餬口」。

我們當下的社會,男主外似乎沒變,但女主內卻發生很大變化,衍生出現的就是「男主外,女內外兼得」的現象。

但其實早有專家說過,父親不缺席的家庭孩子的幸福度會更高,只是家庭中看似雞毛蒜皮的小事,看似只是陪伴孩子成長這種沒有工作有挑戰的事情,確確實實比工作更磨人。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媽媽都成功走出去了,但很多父親卻沒辦法好好回歸家庭。

全職媽媽的焦慮

現在社會真的很畸形:鼓吹父母帶娃的好處,說「自己的孩子自己帶,老人也要有自己的晚年生活」,隔輩兒帶孩子問題多,逼的很多媽媽回家帶孩子了,立馬又有人跳出來說:女人要經濟獨立!」

國外很多國家對於在家全職的女性都有政策性優惠,比如一對夫妻,如果太太沒有工作,那麼老公的就可以免繳很多稅賦;倘若家裡有了孩子,國家會給到各種各樣的補貼,來幫助家庭撫養兒童。但是目前,我們國家暫時沒有看到相關的政策。

比如,大部分韓國家庭都是有2個或以上的孩子,一般都是爸爸工作,媽媽照顧家裡和孩子。孩子兩歲左右就會被送到附近的託班,家務一般一個月花個一兩千塊錢請個鐘點工定點收拾收拾。

韓國媽媽們的日常生活就是抽個時間跟閨蜜或者其他媽媽們喝個下午茶,做個指甲美個發,相約遊個泳健個身啥的。

而同樣經濟水平的中國媽媽,可能就帶一個孩子,但是卻把自己忙成了陀螺:每天帶孩子,收拾家務,但凡剩下一點時間,就尋思要不要幹點微商做個代購?不然也要業餘學個英語,給孩子研究下菜譜?

總之不能享受當下的生活,一定要讓自己忙起來,搞點體現自我價值的事情出來,因為如果不這樣,自己都會很焦慮,覺得自己很失敗,即便做了全職媽媽也會有源源不斷的焦慮衍生。

小的時候,覺得媽媽就是超人。

不怕黑,什麼都知道,做好吃的飯,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條,哭著不知道怎麼辦時只好找她。

慢慢的你會發現這個被你依靠的人也曾是個小姑娘,怕黑也掉眼淚,笨手笨腳會被針扎到手。

最美的姑娘,是什麼讓你變得這麼強大呢,是歲月,還是愛?媽媽們放下焦慮吧……你不是超人,你就是普通的媽媽。

關於作者:春霞老師,Tesol國際少兒英語教師,國內關注專業家庭式英語啟蒙的先行者,從事英文教學6年,致力於推廣高質量幼兒英語啟蒙。

相關焦點

  • 母親節,我不想讓我的媽媽再當超人了
    記得奇葩說的某一期辯題是這樣的,你認為媽媽是超人是一句讚美嗎?先不說到底是不是一句讚美,但是媽媽,真的就是我眼中的超人。(圖片來源於網絡)小時候,我晚上睡覺的時候,媽媽在洗衣服,我早晨睡醒的時候,媽媽在做早飯,那時候總覺得媽媽好像不用睡覺,永遠有力氣。
  • 母親節 | 我的媽媽是超人
    林霞 民庭副庭長br/>大家好呀,我叫果果,我的媽媽因為工作原因,只有到周末才能回家陪我,每周五我都盼啊盼,等著媽媽回來。雖然媽媽每周只能陪我兩天,但當我看到媽媽認真工作的樣子,我知道,媽媽熱愛她的工作,身為一名小男子漢,我會體諒、保護媽媽的!在法院裡,媽媽負責民事審判工作。我媽媽可厲害了!
  • 我的媽媽是超人
    誰小時候還沒看過奧特曼呢,他們就是我們的童年超人英雄,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其實我們一直被身邊隱藏的超人守護著?她便是我們的媽媽。據說因為神不可能無處不在,所以才創造了母親。但是,許多人成為了媽媽後,既想照顧家庭,又想兼顧職場,因此每一位職場媽媽都不得不練就一身金剛鎧甲:左手育兒,右手工作,恨不得把24小時當成48小時用,像個陀螺一樣在生活。如果說媽媽是超人,那麼職場媽媽就是超人中的超人。
  • 媽媽是超人
    我媽是超人,相信你們的媽媽也是。從小我的身體就不讓我媽省心,抵抗力差,總生病。最近這幾天,因為身體小病小災,總往醫院跑。在北京上大學這四年,我總不好好吃飯,飢一頓飽一頓的,那時候總覺得自己很胖,總覺得美女不過百,應該減肥,所以不吃飯,晚上再攢一頓大的。
  • 媽媽是不是超人?
    《奇葩說》的最新一期辯題討論,討論的是「該不該誇媽媽是超人」。我覺得不該!超人這個詞源於美漫,他的形象在美國人心中是不是神,我不知道,但是他確實已經成為了一個文化符號。當然是讚美;(這是正方的論點:先做再誇)另一個媽媽面對漏水的馬桶束手無策,小孩子說:媽媽,你是個超人,你應該會修馬桶的呀!!!這句話就變成了標準和要求。(這是反方的論點:先誇再要求你做)讚美一個人,怎麼誇都不過分;但誇獎一個群體的時候,就很有可能是一個陷阱!
  • 媽媽是超人?呸!
    為什麼媽媽要做超人,而爸爸只需要是個人?為什么女生去找工作,要向老闆隱約承諾:我最近不打算結婚,也不打算生養小孩。為什麼一個男性結婚是他的加分項? 對女性卻如此不友好?你說媽媽為什麼是超人?因為爸爸不知道去哪兒了啊!就像詹青雲回憶童年,終於理解母親的苦。小時候覺得父親好,媽媽煩。父親什麼都不管,媽媽凡事都嚴格。長大了再回首,才明白,站在一個「不作為」的男人身旁的母親,有多難。
  • 我的媽媽是超人!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這張圖,是杭州一位五歲的小朋友畫的,稚嫩的筆跡還寫著,媽媽是超人!他的媽媽確實是超人,疫情發生後,這個假期一天都沒好好在家陪他。杭州江幹區九堡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會主席 孫蘭蘭:「每天都上班,沒休息過,我說現在有很厲害的病毒,他現在看動畫片,有奧特曼、超人什麼的,他說媽媽是超人,去打敗病毒的,我說對對對對,心裡五味雜陳,因為小孩子還小,其實按照道理爸爸身體也不好,應該在家多陪陪他,
  • 我的超人媽媽
    01從未實現的願望小時候,我就有一個願望,那就是能跟媽媽一起過一次生日,與她分享我考試100分的喜悅。由於媽媽工作忙,這個願望從未實現過,直到我長大。我的媽媽是國網湖南建設公司(諮詢公司)長沙監理站的一名女監理。
  • 博士媽媽帶著女兒跳樓:媽媽是超人,從來都不是句好話
    原來,我們一直口中的「超人媽媽」,也有如此脆弱的時候。媽媽是超人,是讚美嗎?《奇葩說》有一期辯題是:媽媽是超人,這句話是不是讚美?詹青雲說:這不是讚美,憑什麼媽媽就要當超人,而爸爸只要當個人就好。媽媽是超人,看似在讚美媽媽的超能量,媽媽的愛無私,力量無窮大等等;而其實,沒有哪個女孩能一夜之間變成超人,一下子剛起來。因為爸爸不上,就只有媽媽上了,說到底,媽媽是超人都是被逼出來的。哪怕孩子拉屎了,爸爸也叫著:「孩子拉屎了,怎麼辦啊?」
  • 《媽媽是超人3》,文案超暖心!
    慢慢長大,發現媽媽其實不是無所不能,她們會因為家務繁瑣而煩惱,會因為孩子不聽話而焦慮,也會因為一句誇獎而笑的像個小孩。之後,看了《媽媽是超人3》這個節目,才發現明星媽媽們也不是無所不能,雖然節目叫「媽媽是超人」,但其實,是因為太愛自己的孩子而讓自己變得無所不能。
  • @媽媽:你可以不用做超人
    隨後,奚夢瑤發文回應產後脊椎錯位表示:「媽媽不是超人,只是偽裝成「超人」的普通人,我也只是萬千普通人中的一個。」的確,小時候我們覺得媽媽是全能的,上可九天攬月,下可五洋捉鱉。但很多女性在生了孩子之後才體會到當媽是如此不易。
  • 有軟肋的超人就是媽媽
    有時候跟老公聊天會突然聊到這個話題,會很傷感的跟老公說,如果我真的死了,你可千萬別給我兒子找後媽,要不我死不瞑目特別怕孩子有任何閃失有時候跟孩子獨自在家的時候腦袋裡會不自然有這種畫面(不知道大家有木有)如果有強盜突然闖進來
  • 媽媽是超人,是讚美還是捧殺?
    「媽媽是超人」真的是對媽媽的讚美嗎?辯場上,有人說,媽媽是超人剝削了一個媽媽選擇的權利;有人說,這不是讚美而是捧殺;有人說,可以讓這種讚美來得更豐富、更多樣一些。說實話,在成為媽媽之前,我特別期待自己可以成為一個完美的超人媽媽。
  • 《奇葩說》新的辯題:媽媽是超人真的適合媽媽讚美?你有什麼看法
    本期的辯題是「媽媽是超人真的是對媽媽的讚美嗎?」,我記得有一個綜藝節目叫《媽媽是超人》,當時,我覺得這個頭銜對一個母親來說很重要,現在想想,為什麼只有媽媽是超人?爸爸呢?這一期的詹青雲已經成為全體觀眾的mvp,原來,戰鬥對手是傅漢城隊,他們之間的辯論一定很精彩。
  • 母親節 | 「我的媽媽是超人」
    我見過媽媽穿法袍的樣子,看上去很威嚴,但是說話很溫柔。她還去我們學校講過法治課,講了好多小故事,還有一些法律知識,讓我們學會保護自己,同學們都很愛聽。她不光是我的媽媽,還是許許多多小朋友的「媽媽」,在我眼中就是保護我們小朋友的「超人」,我為媽媽而驕傲!
  • 婆婆說「媽媽是超人」,才是真可 怕
    但我個人覺得,「媽媽是超人」這句評價褒貶性質,得看是誰說的。 孩子:媽媽是超人! ——我繼續努力!他們懂什麼叫「道德綁架」?別把成年人的思想硬塞給他們。 此時此刻,孩子一句「我媽媽是超人」就是對我辛苦養育的認定,畢竟我養育的直接對象就是ta,看來客戶體驗很滿意。
  • 「媽媽是超人,真的是對媽媽的讚美嗎?」
    我們的媽媽,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白天照顧我們的生活,晚上輔導我們的作業;有關我們大大小小的事情,都離不了媽媽。如果這都不能被稱為超人,還有誰有資格能被稱為超人?但媽媽如果是超人,就意味著她應該像超人一樣無所不能,處理好身邊的每一件事情;如果媽媽處理不好這些事,她將會被認為是「不合格」的媽媽,這無疑是對媽媽的「綁架」。
  • 《奇葩說》媽媽是超人,真的是對媽媽的讚美嗎?引熱議
    嗯哼一臉不情願地說:「我不想媽媽當超人,超人太辛苦,我想媽媽一直休息。」因為媽媽恐高,所以要護著媽媽玩滑梯;給媽媽設計超人形象,結果要給媽媽穿漂亮裙子、項鍊、耳環、皇冠,因為媽媽是需要呵護的小公主。因為稍有不慎,就會有人舉著「你是怎麼當媽的」這塊牌子來指責你、質疑你當媽媽的能力,仿佛你天生就應該是一個「超人媽媽」。甚至有朋友說,看到你們有娃當媽後的現狀,對我來說就是最好的絕育廣告。媽媽真的是超人嗎?不是的。
  • 母親節:媽媽不必做超人,但也不要剝奪媽媽做超人的權利
    當成為媽媽的那一刻就已經成為了超人當了媽媽就不再是以前的小女生了,好像自動解鎖了做母親的技能。為母則剛,這好像是與生俱來的能力。當了媽媽,人生的第一順位發生了改變,什麼都將以孩子為主。同學的轉變很大,每天一門心思地想著怎麼做好一個媽媽,有時候也會和寶寶一起哭,每天都是暴風成長。做媽媽就是這樣,不自覺地就成了超人。有時候不要剝奪媽媽做超人的權利記得《請回答1988》裡有這樣的一幕。
  • 母親節的「自白書」:我不是「超人」媽媽
    再過兩天就是母親節,她給媽媽買了一條裙子。這也是她過的第二個母親節。不過,周末總是輔導機構最忙的時候,她還有全天的課。資料圖:新媽媽經歷了很多當母親的第一次。李文亮 攝  她叫楊清,是個「新手」媽媽,孩子剛滿13個月。接近臨產期時,她本以為,生了就輕鬆了。那時,她體重增加了二十斤,走路要挺著肚子,睡覺要墊著墊子,夜裡還會抽筋。後來,她在產房躺了八個多小時,終於「卸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