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過得像蜜一樣甜

2020-12-05 人民湖北

赫哲族歷史悠久、文化豐富,特別是漁獵技能高超、圖案藝術精美、伊瑪堪說唱很有韻味。

在祖國大家庭裡,56個民族是親兄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各族人民齊心協力、勤勞奮鬥,中華民族一定會更加興旺發達,各族人民生活一定會更加富足美好。

——習近平

「那天飄著小雨,總書記擎著傘進了咱赫哲小院。」坐上炕頭,85歲的尤桂蘭打開話匣子,「嘮家常、問冷暖,總書記句句不離漁家人的喜和盼,共產黨跟咱赫哲人就是親。」

2016年5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冒雨來到黑龍江省同江市八岔赫哲族鄉八岔村,併到村民尤桂蘭家中看望。3年多過去,這個黑龍江畔的小漁村發生了哪些變化,尤桂蘭一家的生活又有哪些改觀?

大江冰封,沃野覆雪,記者再訪八岔村。

好日子又上新臺階

「總書記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這話聽了受鼓舞。大夥還不得擼起袖子加油幹,讓好日子再上一個新臺階?」

22歲那年進京受到毛澤東主席接見,82歲又在自家見到習近平總書記,尤桂蘭常說自己這輩子「值」。「總書記來時,家裡150畝地,一條漁船,一年收入有8萬元,日子過得像蜜一樣甜。」

總書記的到來,帶火了八岔村,現在每天都有遊客來參觀拍照。村黨支部書記尤明國同大夥商量發展鄉村旅遊,「讓日子再多點甜頭」。村民代表大會上,尤桂蘭舉手贊成。

回到家,尤桂蘭囑咐兒子兒媳收拾出了樓上兩間臥室,院門口掛牌「家庭旅館」,當晚就有遊客留宿。如今,八岔村依託30多個家庭旅館,精心打造「赫鄉民俗」和「灘地漁獵」兩條體驗遊路線。近兩年,接待遊客4.2萬人次,實現旅遊純收入200多萬元,戶均增收上萬元。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八岔村一手推動鄉村旅遊,一手抓綠色有機農產品經營,寒地山藥、優質大豆、大球蓋菇名聲漸起。通過產業覆蓋,村裡建檔立卡的14家貧困戶21人全部摘帽。

還有喜事。2019年,同江中俄跨江鐵路大橋主橋正式合龍。消息傳來,沸騰了八岔村。

「1949年解放翻身做主人,1983年聯產承包生活好,1996年農業轉產跨進富裕門——咱赫哲人連跨三個大臺階。總書記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這話聽了受鼓舞。大夥還不得擼起袖子加油幹,讓好日子再上一個新臺階?」尤桂蘭會心一笑。

好傳統繼承不忘本

「總書記讚揚赫哲族歷史悠久、文化豐富。我婆婆從前就老念叨,日子好過了,赫哲人的好傳統不能丟。總書記這一點讚,她就更忙活了。」

伊瑪堪,是赫哲族的說唱藝術,在傳承赫哲族歷史文化等方面有著重要作用,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總書記讚揚赫哲族歷史悠久、文化豐富。我婆婆從前就老念叨,日子好過了,赫哲人的好傳統不能丟。總書記這一點讚,她就更忙活了。」尤桂蘭四兒媳董菊茹說,後來尤桂蘭召開了家庭會議,要求留在村裡的兒孫一輩每周抽出固定時間,到村裡的伊瑪堪傳習所學習。

尤桂蘭還提議舉辦節慶活動帶動文化傳承,村兩委都贊成。當年7月30日,「赫哲之夏·相約八岔」首屆赫哲族漁獵文化節開辦。隨後幾年,烏日貢節、冬捕節、大馬哈魚洄遊節也在八岔村精彩上演。

伊瑪堪傳承人、退休教師吳桂鳳,順勢成立八岔村民間藝術團,固定成員從幾個人發展到40人。「參加節慶表演,既能傳承民族文化,村民還有額外收入,一舉兩得。」每周二四六,不足百平方米的傳習所常常聚集數十人,學說赫哲話,學跳天鵝舞,學做魚皮畫。

董菊茹轉變最明顯,以往冬閒就是打麻將,如今加入民間藝術團,整個冬天奔波在雪鄉、五大連池等景區表演,貓冬變忙冬。

2018年9月,鄉裡排演的《赫哲族婚俗》舞臺劇在村裡烏日貢廣場上演。民間藝術團領銜,全村老少齊上陣。尤桂蘭的孫子儲曉剛第一次登臺表演,「雖然沒有臺詞,動作也比較僵硬,但大家都是全情投入。」

為發展需要熱心腸

「為人別學樺樹皮,碰著火就往回卷;要學松明子,挺著腰杆給人照亮——這是我家的家訓。總書記稱讚我奶奶是個老先進,我也得爭當先進。」

「走在村裡,任誰都知道尤桂蘭是個熱心腸。」尤明國說,與八岔村一街相隔的新強村是個農業村,趕上春耕秋收,尤桂蘭就讓兒子兒媳們去給人無償幫工,堅決不許拿工錢。

憑著這份厚道勁,2016年底,尤桂蘭家庭獲評首屆全國文明家庭。「她這一家子,就是整個八岔村的松明子。」尤明國豎起大拇指。

在尤桂蘭帶動下,全村29名黨員開展「亮身份、作承諾」服務活動。47歲的種植大戶尤紅軍帶頭調整種植結構,帶領21戶群眾種植有機芸豆8000畝。2017年底,八岔村被評為全國文明村。

年歲增長,心力不比從前,可尤桂蘭始終操心著村裡的事。2018年,她把在上海打工的孫子儲曉剛叫了回來。

「奶奶跟我說,村裡年輕人都出去了,得有人回來守著村子、發展村子。我就回到鄉裡當了一名臨時消防員,雖說工資才2000多元,但我覺得安心。」儲曉剛打小就受尤桂蘭的教育,「為人別學樺樹皮,碰著火就往回卷;要學松明子,挺著腰杆給人照亮——這是我家的家訓。總書記稱讚我奶奶是個老先進,我也得爭當先進。」

前一陣子,村兩委動議,爭取將位於八岔島自然保護區的4萬多畝耕地逐步納入國家退耕還林、還溼地項目。尤桂蘭帶頭贊成:「保護生態是造福子孫的大好事,要想船兒滿江魚滿艙,林子得密,江水得淨。」

《 人民日報 》( 2020年02月29日 01 版)

(責編:張雋、關喜豔)

相關焦點

  • 日子過得像蜜一樣甜(總書記來過我們家)
    「總書記來時,家裡150畝地,一條漁船,一年收入有8萬元,日子過得像蜜一樣甜。」  總書記的到來,帶火了八岔村,現在每天都有遊客來參觀拍照。村黨支部書記尤明國同大夥商量發展鄉村旅遊,「讓日子再多點甜頭」。村民代表大會上,尤桂蘭舉手贊成。  回到家,尤桂蘭囑咐兒子兒媳收拾出了樓上兩間臥室,院門口掛牌「家庭旅館」,當晚就有遊客留宿。
  • 「把日子過得像草莓一樣甜」
    「永華大哥,早聽說你這個『致富能手』種出來的草莓個頭大、味道甜,我今天先預訂5公斤!」下一批草莓12月上市,楓林街道火車站社區幾名幹部組團「預訂」,陳福媛提前付訂金。「『致富能手』還談不上咯,就是憑雙手摘掉了窮帽子。」蔡永華說。
  • 安上「致富板」 日子比蜜甜
    【新春走基層——脫貧攻堅一線見聞】安上「致富板」日子比蜜甜「現在村裡家家屋頂上都安裝了光伏,我們靠著這些『致富板』,戶戶有產業,家家有錢花,村民們都脫了貧。」說到收入,老郭高興得合不攏嘴。「光伏發電是一條穩定的致富路,再也不用擔心過緊日子了。」他滿滿的幸福感。屋外雖然零下20攝氏度,但郭日凡的心裡卻是暖乎乎的。
  • 什麼時候把日子過得像做賊一樣了?
    他們有時會像個孩子,要吃藥。不管是感冒藥還是頭疼藥,總之他們想好好的睡一覺。他們永遠不知道女人是怎麼熬的,女人的身份真的很奇妙,不能哭也不能叫,他們像小偷一樣,夜深人靜的時候,把自己變成了午夜場,所有的委屈,像狂風暴雨一樣,排山倒海的。
  • 日子像葡萄一樣甜
    「現在,我日子過得像葡萄一樣甜!」在今年福安葡萄採摘節上,果農陳貴龍隨著三聲採摘鑼響後,拄著拐杖登上節慶臺,激動地向大家高聲說。挑揀中,他最留神查看每粒果皮上有無白絲跡,這是蝸牛曾爬行過留下的液痕,有發現一粒,就毫不吝惜地處理掉。這種果粒自己都嫌吃,絕不能混給別人吃。這種實心眼,他是從做扶貧工作的同志身上感受到的。太陽漸漸升高,葡萄園的大棚越來越敞亮了。
  • 這本小說像蜜一樣甜,看完心情好好
    《時光裡的蜜果》陌言川元寶的碎碎念我想每個人記憶裡都有一些忘不掉的畫面,也會有那麼一個人,仿佛有點亮青春的作用。他可能是隔壁班的學霸,可能是打籃球的男孩,甚至可能是小賣部暑假給阿姨幫忙的城裡的哥哥。就像柯景騰每次看到沈佳宜路過,她的發尾晃過,吸引著他的目光。多年後他想起來的可能不是那一次相互寫明心意放出的孔明燈,而是那個女孩永遠跳動的發尾。時間把壞的過去,把好的釀成蜜,算是很好很好的結局。
  • 「我們以後的日子一定比蜜甜」
    林清華說,在政府的引導下,烏桂壩集中安置點搬遷戶有的在茶葉、蔬菜基地入了股,有的在基地、扶貧車間就業,還有的在保潔員、圖書管理員的公益性崗位上工作,家家戶戶的年收入都超過了3萬元,實現了「搬得出、穩得住、能脫貧」。「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讓扶貧產業結出更多碩果,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
  • 郭志祥:歷經風雨,日子像紅薯一樣甜
    郭志祥:日子像紅薯一樣甜。有了政府的支持,他的紅薯越種越好,澱粉含量高達36%,甜!買賣越做越大,全面打通線上線下渠道,火!曾被大家說成不值錢的紅薯,早已走出大山,遠銷北京、廣州、海南、長沙等地。大山裡的山貨終於不是「養在深閨無人知」,各地的特產、農產品經銷商,紛紛上門尋求合作,絡繹不絕。郭志祥還會帶著這些城裡來的老闆們,四處看看,一併推銷下鄰裡間的各類山貨。
  • 柘榮鐵場村:「日子過得像辣椒一樣紅火」
    「這幾年種植辣椒讓我脫了貧,走上了致富路,日子過得像辣椒一樣紅火。」繆伏銀開心地說,今年又種植80畝辣椒,有望獲得更多收入。鐵場村位於柘榮縣東源鄉西南部,全村138戶,512人。由於地理位置偏僻,自然資源相對貧乏,曾是「有名」的貧困村。
  • 蜂蜜中的貴族,東北椴樹雪蜜,稀有黑蜂採集,像奶油一樣入口即化
    蜂蜜中的貴族,東北椴樹雪蜜,稀有黑蜂採集,像奶油一樣入口即化椴樹蜜是蜜中是上品,尤其是生長在黑龍江饒河中俄邊界的原始森林中純天然野生蜜源出產的東北黑蜂椴樹雪蜜為椴樹蜜中的極品被譽為「特等」,而採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黑蜂椴樹蜜,富含更多人體必需維生素、胺基酸等營養素,高活性酶值遠超國際標準,比一般蜂蜜營養價值更高,連央視都對其進行過報導。它的產量極低,十分珍貴,營養價值也比其他花種的蜂蜜更高。在以前,椴樹雪蜜被列為貢品,專門給皇宮貴族享用。
  • 海墾職工朱海安夫婦:菠蘿蜜變「脫貧致富」果「甜」了眾鄉鄰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9月4日訊(記者 杜倬荷/文 李昊/圖)「春有荔枝甜,夏有蓮霧香,秋冬蜜柚鮮,四時『蜜』香濃。」近日,在位於定安縣黃竹鎮的海南農墾南金農場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金農場公司)標準化菠蘿蜜種植基地,一顆顆碩大的菠蘿蜜掛滿枝頭,芳香四溢。職工朱海安夫婦正在林間穿梭,忙著為果樹疏枝修型。
  • 日子,像日出一樣,越來越好
    日子,像日出一樣,越來越好1:任何一個人離開你都並非突然作的決定。人心是慢慢變冷,樹葉是漸漸變黃。2:有一種愛只對你,帶你去看日出和日落,去感受自然的風光,享受大地帶來的滋潤。4:已經路過的風景就不要再打聽,失而復得的東西根本回不到最初的樣子,就當你沒來過,我沒愛過5:人生是很累的,你現在不累,以後就會更累。人生是很苦的,你現在不苦,以後就會更苦。唯累過,方得閒。唯苦過,方知甜。
  • 「我們的生活比蜜甜!」
    」系列策劃(35):《「我們的生活比蜜甜「如今,我有了產業、建了房子有了收入,娶了媳婦日子有滋有味,生活更比蜜甜感謝黨的好政策感謝親人解放軍!」小日子過得有了起色,還在別人的介紹下處了個對象。過去的那個單身漢也從頭到腳改頭換面了:「我計劃再把蜂蜜產量擴大一倍,再多養點牛和豬,下半年再跟媳婦要個娃!」
  • 襄汾賈莊社區學校:我們的生活比蜜甜
    襄汾賈莊社區學校:我們的生活比蜜甜 2020-01-08 11: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脫貧故事」日子會像葡萄一樣甜丨貴定縣金南街道鼓坪村村民...
    這些年,我家的聯親幹部朱曉露和駐村工作隊的龍廷壽隊長向親人一樣幫扶我們。我家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也開始注重起技術來,修枝、打芽、施肥、疏果等大家問得都很細心,聽得很認真。  為了讓葡萄產業發展起來,駐村工作隊還為我們爭取資金,發放了化肥,村裡的第一書記董相法還為我們購買了葡萄套袋、採摘籃、塑膠袋。
  • 春天遇到這水果必買10斤,放幾個蘋果捂一捂,吃起來像蜜一般甜
    春天遇到這水果必買10斤,放幾個蘋果捂一捂,吃起來像蜜一般甜!對的季節就要吃對的水果,雖然現在的種植水果越來越高,反季的水果十分的常見。但無論是從口感還是從健康的角度考慮,當季的時令水果都更值得推崇。現在是春天,這個季節裡有許多的時令水果,比如草莓、菠蘿、芒果。
  • 為什麼蜜雪冰城的檸檬水那麼甜?原來是添加了這些東西!
    很多人都知道檸檬水是一種比較健康的產品,那麼為什麼蜜雪冰城的檸檬水那麼甜?其實是因為蜜雪冰城的產品和一般的產品有著很大的區別,在產品的原材料選擇以及加工的流程上面也是不一樣的,尤其是產品裡面添加的物料也是有所差距的。為什麼蜜雪冰城的檸檬水那麼甜?
  • 來自東北的椴樹雪蜜,稀有黑蜂採集,一年僅採一次蜜,你吃過嗎?
    來自東北的椴樹雪蜜,稀有黑蜂採集,一年僅採一次蜜,你吃過嗎?你見過這樣的蜂蜜嗎?一整瓶都是特別白皙細膩的蜂蜜結晶體,又細又白猶如羊脂膏,這就是今天小煮要為大家推薦的好物——東北黑蜂雪蜜 椴樹蜂蜜 。黑蜂椴樹蜜是東北特有的一種蜂蜜,由東北黑蜂採集,營養價值卓越,曾是皇宮貢品。曾在法國世界博覽會獲得銀獎,在第33屆國際養蜂大會暨國際蜂產品博覽會獲得金獎,連續榮獲國際國內六項大獎,被歐盟有機食品組織認證為有機食品,行銷全國各地並出口香港、日本、德國、美國等地。
  • 脫貧故事|阿布來提·阿布都拉:幸福生活像蜜一樣甜
    阿布來提是葉城縣鐵提鄉尤勒滾加依村的村民,家有5口人,母親患有高血壓、心臟病,妻子在家照顧老人和孩子,生活的重擔全壓在他一個人身上,日子過得非常拮据。初中畢業的阿布來提一直對廚藝感興趣,但因為家裡經濟困難一直無法如願,只能依靠種地和幫別人打零工養活家人。
  • 河南過年必備的「蜜食」,幹酥小金果算啥,看到最後一個:甜到膩
    小金果這種美食,相信大家都吃過吧,但是你吃過蜜食小金果嗎?外面有一層風乾的糖漬,吃起來酸酸甜甜,實在是美味啊。而且這種特色美食,現在已經不多見了,即便是地道的河南人,都很少能買得到,就連萬能的某寶上,都幾乎沒有賣的。這種美食幾乎是色香味俱全,保存時間長,便於攜帶。而且飽腹感也比較強,可以短時間內給人提供大量的熱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