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的父母過來一起住,每天父母都給把飯做好,等下班回家後直接吃飯就可以。每次吃完飯後,炒的菜總會剩下一些,這些剩菜之前小編都會直接倒掉的,但現在小編母親會覺得浪費,剩的一點菜湯都會留下,小編認為經常吃剩菜是非常不好的,那麼,經常吃隔夜菜有哪些危害?哪些隔夜菜會致癌?
經常吃隔夜菜有哪些危害?
1、有毒。有些隔夜菜特別是隔夜的綠葉蔬菜,非但營養價值不高,還會產生致病的亞硝酸鹽。儲藏蔬菜中亞硝酸鹽的生成量隨著儲藏時間延長和溫度升高而增多,而如果將蔬菜放在冰箱中冷藏(2—6攝氏度),則其亞硝酸鹽的增加較少。
2、不同種類的蔬菜在相同儲藏條件下,亞硝酸鹽的生成量是不一致的。通常莖葉類蔬菜最高,瓜類蔬菜稍低,根莖類和花菜類居中。因此,如果同時購買了不同種類的蔬菜,應該先吃莖葉類的,比如大白菜、菠菜等。如果準備多做一些菜第二天熱著吃的話,應儘量少做莖葉類蔬菜,而選擇瓜類蔬菜。
3、人們通常認為不會導致疾病的蔬菜,過夜後經一夜鹽漬,亞硝酸鹽含量會增加,加熱後毒性增強,因此蔬菜反而是最不能隔夜的。另外,澱粉類食品也最好一次吃掉,年糕等食物最多保存4小時,在沒有變味的情況下食用也可能會引起不良反應。
4、炒熟後的菜裡有油、鹽,隔了一夜,菜裡的維生素都氧化了,使得亞硝酸含量大幅度增高,進入胃後變成亞硝酸鹽,硝酸鹽雖然不是直接致癌的物質,但卻是健康的一大隱患。亞硝酸鹽進入胃之後,在具備特定條件後會生成一種稱為NC(N—亞硝基化合物)的物質,它是誘發胃癌的危險因素之一。 尤其是在天氣熱的時候,隔夜的飯菜受到細菌汙染,會大量繁殖,很容易引發胃腸炎,食物中毒。
哪些隔夜菜有致癌的風險?
1、隔夜的蔬菜
隔夜的蔬菜是所有隔夜的食物裡面對身體健康威脅最大的,但是對於很多老年朋友們,勤儉節約慣了,就連蔬菜也捨不得扔掉。隔了夜的蔬菜,只是放了三個小時就會產生大量的愛硝酸鹽,如果放置12個小時以上,那麼這類蔬菜裡面的亞硝酸鹽數量可高達10倍。如果亞硝酸鹽含量越多的話,也就證明亞硝胺的含量越多。簡單的舉個例子,吸菸的煙齡越長,那麼吸菸的數量也就越多,肺部長時間的在大量煙霧的環境裡面,那麼就會增加患肺癌的風險。
2、隔夜的滷菜
不管是什麼樣的滷菜,只要隔夜了就不建議繼續吃,因為隔夜的滷菜一樣會產生大量的亞硝鹽酸。長時間攝入的話,很容易增加患癌風險。
3、隔夜的海鮮
大多數的人都喜歡吃海鮮,味道不但鮮美,而且營養價值非常的高。很多人都是眼大肚子小一次做很多,吃不完第2天繼續吃。在高蛋白的食物中,海鮮首屈一指,但是海鮮隔夜以後就會產生大量的細菌,長時間使用很容易增加患癌風險。
4、隔夜的肉湯
肉湯的營養價值很高,但是如果隔夜的話,也會產生多種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同時產生大量的亞硝酸鹽。因此肉湯儘量當天做當天吃,避免隔夜。
5、隔夜的肉類
很多老年朋友隔夜的肉最捨不得扔掉,甚至過幾天都還在繼續吃,反覆地進行加熱。營養學家表示,肉類如果放置的時間太長,很容易產生大量的亞硝酸鹽,而這個時候亞硝胺產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隔夜的食物裡面致癌的並不是亞硝酸鹽,但是如果放的時間太長就很容易產生越多的亞硝酸鹽,被攝入到身體裡面就有和蛋白質相結合,而形成對身體有害的亞硝胺,這是非常強的一種致癌物質,因此大家一定要改掉吃隔夜菜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