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華人捐贈飛虎隊珍貴文物 "護身符"首亮相(圖)

2021-01-14 中國新聞網

陳燦培先生捐獻的獎章、地圖等文物。

布制「護身符」「血幅」

  你見過飛虎隊的「血幅」和身份證件嗎?昨天,美籍華人陳燦培來寧,向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以下簡稱南京抗館)捐贈了15套(100餘件)「飛虎隊」相關的文物資料。飛行員的十字獎章、皮質血幅、絲綢地圖、機員胸章和身份證件等一一亮相。透過這些文物,我們仿佛看到戰火紛飛的年代,中美兩國空軍抵禦日寇的場景。(記者 徐昇 文 記者 秦懷珠 攝)

  美籍華裔文物收藏家無償捐贈

  陳燦培先生祖籍廣東番禺,年輕時從澳門到美國求學,長期服務於美國洛杉磯僑社。「今年1月,在民國元老古應芬的兒子古滂先生的力薦下,陳先生聯繫了抗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館長任青介紹,陳燦培是知名的美籍華裔飛虎隊文物收藏家,長期致力於搜集「飛虎隊」文物史料以及日軍侵華的史料,並為此傾注了大量精力和財力。近年來,陳燦培已陸續向國內多個城市無償捐贈了大批飛虎隊文物,被授予昆明、芷江、重慶等地榮譽市民稱號。

  「2007年,我在一個聚會上偶遇很多華裔老兵,他們家中有不少飛虎隊文物,可又不知如何處理,有的家屬甚至想丟掉,那就太可惜了。我便萌生要搜集這些實物資料的念頭。」 陳燦培向記者介紹,那一年他帶領飛虎隊11位華裔老兵和家眷來到廣東,向當地博物館捐贈了600多件文物。從此,他便成了名副其實的「虎痴」,七年來,從飛虎隊員家屬和網站上淘來數千件文物。

  「有一次我打聽到一位老兵家屬有很多飛虎隊資料,我和妻子趕緊開車2小時找到他們,買了下來。」 陳燦培說,他在美國開了間診所,在沒有捐贈這些文物之前,就把它們放在診所裡。目前,他手上還有數千件文物,接下來還打算再次來南京,捐贈一部分給南京抗館。

  陳燦培說,他曾向昆明飛虎隊紀念館捐贈過中央飛機製造公司和著名飛虎隊員雷恩斯籤的一份合同。合同上面註明了飛虎隊員雷恩斯在華工作的時間為一年,每月工資600美元,打掉一架敵機獎勵500美元,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這份合同已成為昆明飛虎隊紀念館的「鎮館之寶」。

  14航空隊資料基本搜集齊全

  陳燦培告訴記者,他此次捐贈給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的這些文物中,最珍貴的要數飛虎隊員Michael V. D'ambrosio的遺物。「Michael V. D'ambrosio是二戰時期美國第14航空隊第373轟炸隊隊員。我找到他的軍裝連胸章及臂章、飛行十字獎章、航空獎章及獎狀、多個二戰獎章、小冊子、皮製血符、絲絹地圖、相簿、相片、銀制槍手胸章及機員胸章、身份證件等。」陳燦培說,這也是他目前搜集到的飛虎14航空隊最為齊全的一套。

  記者看到,Michael做的這本厚厚的黑色相簿裡,有大量他和戰友參軍時的照片和在中國的生活照。其中最特別的一張照片是1945年日本戰敗時,飛虎隊少將司令史迪威將軍在衝繩的照片。一同捐贈的,還有不少作戰時的軍用物品,如絲質地圖。「每一名飛虎隊隊員的救援包裡都會有這樣一張飛行地圖。」陳燦培說,一旦飛機出事,被迫跳傘降落後,就得靠它來辨別方向,找到回基地的路。絲製地圖更適合軍用環境的使用,不怕雨淋,也易摺疊攜帶。

  布制「護身符」「血幅」首次亮相

  陳燦培還向記者展示了一張飛虎隊員的布制「護身符」,也叫做「血幅」,戰時貼在軍服背面。上面縫製著美國國旗以及Michael V. D'ambrosio的中文名:米奇·戴安波羅士奧。國旗下端,則印著中文繁體字:「來華助戰洋人(美國),軍民一體救護」字樣。

  「血幅」在槍林彈雨的年代有何作用?陳燦培說,血幅的英文名是blood chits(血的便條)。參與空中作戰,不同於地面作戰,會遇到很多突發情況,尤其在志願隊隊員穿越駝峰航線時,經常會遇到強烈的氣流變化,遇到意外時,難以找到可以迫降的平地,飛行員只能選擇跳傘。

  當時的美國援華空軍志願隊中很少有隊員會說中文,為了防止萬一,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為美國空軍飛行員頒發了這種「護身符」。萬一飛行員飛機被擊落或發生空中故障,美國飛行員跳傘落地後,當地的百姓看到上面的字樣就會給飛行員提供救護。

  陳燦培還帶來一張絲質的血幅,上面印有緬甸文、中文等五國文字,也是同樣發揮著飛行員跳傘後和農民用中文溝通的識別作用。如果農民幫助飛行員,還能得到獎勵,所以有人翻譯成「血撫」。

  連結>>>

  飛虎隊,正式名稱為美籍志願大隊,又稱中國空軍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中國成立,由美國飛行人員組成的空軍部隊。飛虎隊在中國、緬甸等地對抗日本軍隊,保衛滇緬公路,並開闢「駝峰航線」,戰果輝煌,成為家喻戶曉的英雄。

  1937年7月,美國空軍中將、飛行員陳納德抵達中國,在昆明市郊組建航校,以美軍標準訓練中國空軍。1941年,陳納德在羅斯福政府的暗中支持下,以私人機構名義,重金招募美軍飛行員和機械師,以平民身份來華。7月和10月,200多人分兩批來華,組成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參與對日作戰。

  不久,他們在昆明初試身手,首戰就對日本戰機予以痛擊。此後便連創擊落日機的佳績,在31次空戰中,以5至20架可用的P-40型戰鬥機,共擊毀敵機217架,自己僅損失14架。飛虎隊從此在中國家喻戶曉。

  1942年飛虎隊撤銷,改編為美國陸軍第10航空隊中國戰區空軍特遣隊,陳納德任隊長。1943年,特遣隊再改編成為美國陸軍第14航空隊,陳納德任司令,直到戰爭結束。除了協助組建中國空軍、對日作戰外,部分飛虎隊隊員後來還協助飛行「駝峰航線」。

相關焦點

  • 飛虎隊、諾曼第登陸戰、駝峰航線?為了這些事,這一群人專門來到...
    「南樓七壯士」捍衛本土寧死不屈,抗擊日軍10天9夜;臺山籍華僑黃君裕參戰諾曼第登陸戰,衝鋒陷陣於槍林彈雨中,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做出卓越貢獻;數以千計五邑華僑華人參加美國援華「飛虎隊」,出色地完成對日作戰和「駝峰航線」運輸抗戰物資等英勇使命……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
  • 申聞︱《吳湖帆年譜》失載的一次文物捐贈
    此卷前有朱彝尊隸書引首「蘭雪堂圖」四字,隔水有潘奕雋題籤。據吳雨蒼《陳谷岑先生和蘇南文物管理委員會》一文回憶,1951-1952年間汪星伯、朱犀園等修復拙政園東花園,即據吳湖帆捐贈此圖為藍本。而今一入拙政園,首先映入眼帘者便是復建的蘭雪堂,廳堂內懸掛「蘭雪堂」匾額,就截取《蘭雪堂圖》引首中三字製成。
  • 山東博物館獲捐「魯士三傑」珍貴革命文物
    今天上午,被譽為「一門忠烈,魯士三傑」的魯佛民烈士、魯伯峻烈士、餘修同志生前所有的部分珍貴歷史文物由其後人捐贈給山東博物館(記者 張曉博 攝)  齊魯網濟南6月26日訊 (記者 張曉博)今天上午,被譽為「一門忠烈,魯士三傑」的魯佛民烈士、魯伯峻烈士、餘修同志的後人,將珍藏多年的珍貴革命文物無償捐贈給山東博物館。
  • 本是中國人,無償捐贈美國183件中國文物,卻對祖國開出天價購買
    不少海內外愛國人士,還有我國政府,一直在為這些流失海外的歷史文物回國而做著積極的努力。像是當年圓明園被八國聯軍燒毀,珍貴的12獸首流失海外,一直到2012年為止,牛首、猴首、虎首、豬首、和馬首都已經回到了祖國。這其中,離不開愛國人士的努力。其中,馬首和豬首的回歸正是得益於澳門愛國企業家何鴻燊先生的捐助。
  • 美籍華人圓了跨國尋親夢
    美籍華人圓了跨國尋親夢 發布日期:2020-09-30 11:17 瀏覽次數: 字體:[ 大 中 小 ]
  • 被日本「掠奪」走的珍貴文物,圖4是中日外交史上的珍貴文物
    現屬於御物等級文物,收藏於宮內廳正倉院北院。這個琵琶是不折不扣的神品,琵琶一般都是四弦,而這個是傳世唯一一個五弦的琵琶,確切而言,這件樂器和四弦琵琶並不是同一種樂器,四弦琵琶是「曲項」而這件五弦琵琶是「直項」,即琴軫和相以及琴面處在同一平面上。此種五弦琵琶現已失傳,在這一件存世的五弦琵琶上,唐代的螺鈿鑲嵌技巧在此琵琶上發揮到了極致,表現了大唐盛世的繁華。
  • 老紅軍戰士子女向蘭州戰役紀念館連續兩次捐贈革命文物
    9月23日,曾參加過土地革命、抗日戰爭以及解放戰爭的老兵歐陽成的女兒歐陽蘭慧和她的兄長歐陽蘭京,代表兄妹4人一起向蘭州戰役紀念館再次捐贈了父親生前收藏的軍官禮服一套8件。9月15日,已向戰役紀念館捐贈包括軍隊用具2件、肩章1副、個人服裝5件套、慰問品3件、照片38張、醫學書籍52本。
  • 「荷浦珠還——荷蘭倪漢克新近捐贈文物展」開展
    2020年8月7日至2020年10月18日,「荷浦珠還——荷蘭倪漢克新近捐贈文物展」在上海博物館展出。此次展覽將集中展示倪漢克近年來向上海博物館捐贈的青銅器、陶瓷器和牙雕精品等珍貴文物54件。
  • 馬首銅像回家日期定了!這68件回家文物將在線展覽
    去年11月13日,圓明園馬首銅像捐贈儀式在國家博物館舉辦,流失海外300餘年、在2007年由澳門企業家何鴻燊購得,並在澳門公開展示多年的馬首銅像被正式捐贈給國家文物局。經過雙方協商一致,文物局受捐後將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圓明園管理處收藏。今年內,這件文物將回到圓明園,並完成首秀。
  • 美籍華人藝術家,辱罵中國人是「豬」!道歉後網友反問良心何在?
    陳洪標|文美籍華人藝術家,辱罵中國人是「豬」!道歉後網友反問良心何在?▲美籍華人著名藝術家蔣逸文。「我身為美籍華人,長期以來深受異地媒體宣傳影響,在此次疫情嚴重時刻,更是偏聽偏信,不但未能盡力向國內聲援支持,卻對國內……心存不滿,於是在朋友圈內隨意謾罵和發表錯誤言論。如今面對國人譴責,心中深感愧疚。我將對過去的一切錯誤言論深刻反省,並向全國人民表達最深切的歉意。我身在異國,定將繼續不斷完善自我,努力做好自身應做的一切。」
  • 近百件珍貴紅色文物今起亮相上海歷史博物館,不要錯過~
    不忘初心 偉大徵程從建黨到建國紅色文物史料展今天開幕紅色文物史料展今年是《共產黨宣言》首版中文全譯本在上海出版100周年,其問世為中國共產黨的創建提供了正確的理論指導。
  • 無償捐贈文物給我國,馬未都為其稱讚
    漫長的苦難時期中國遺失了眾多的文化財產,幾十萬件甚至更多的文物遺失海外從此以後下落不明。多年以來隨著國家的綜合國力不斷的提升,在文物的尋回這一塊上國人日漸重視,但是攔路虎總是有,很多的人就趁機趁火打劫哄抬價格,國家或者個人只能高價買回屬於本國的文物。
  • 馬首回家後,還有「未完待續」的文物歸途
    國家文物局方面表示,又一件流失海外的珍貴文物得以回歸故裡,這不僅符合有關國際公約確定的「文化遺產原地保護」的原則,也必將對更多流失海外文物的回歸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01圓明園首迎流失文物回歸160年前,圓明園慘遭焚掠,下落不明的馬首銅像,於12月1日正式回歸圓明園。
  • 拜登將提名美籍華人凱薩琳·戴擔任美國貿易代表 釋放什麼信號?
    直新聞:據《華盛頓郵報》報導,拜登將提名眾議院籌款委員會首席貿易法律顧問、父母皆是臺灣人的美籍華裔凱薩琳·戴擔任美國貿易代表。值得注意的是,當我們以東方的價值觀念與思維方式去看待那些美籍華人,並且最終預期落空了之後,我們當中有一些人又會在感情上接受不了,認為對方欺騙了我們,甚至給對方扣上一個漢奸賣國賊的帽子。比如我們對待美國國務卿的中國政策顧問餘茂春的時候,就存在著這樣一種現象。事實上,在我看來,大可不必。
  • 圓明園「馬首」百年回家之路 十二獸首為何如此受關注?
    ◎2007年9月,何鴻燊先生出資拍下  港澳知名愛國企業家何鴻燊先生得知相關情況後,慨然出資搶救流失文物,結束了馬首銅像百餘年的離散漂泊。此後,馬首銅像一直在我國港澳地區公開展示。  ◎2019年11月,何鴻燊先生將馬首銅像正式捐贈國家文物局
  • 東京國立博物館特展《三國志》開展 18件四川文物精彩亮相
    7月9日,由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和中國文物交流中心等聯合舉辦的特別展《三國志》在東京國立博物館開展,170件(組)來自甘肅省博物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多家中國文博單位的珍貴文物稀數亮相,向觀眾展現了三國研究領域的最新考古成果。
  • 美籍華人院士馬佐平:中國晶片讓人「恨鐵不成鋼」
    美籍華人關注中國晶片發展美籍華人馬佐平,他是研究半導體的科學家,在半導體柵介質的科技領域做出重要貢獻,他還是首次獲得美國半導體協會「大學研究大獎」的華人。晶片也是如此產生的,只是目前中國晶片的發展狀態讓美籍華人馬佐平感到擔憂,擔憂中國對於晶片的發展沒有找到自己前行的道路,縱然他一直為此奔走於美國與中國兩地,為其解決遇到的困境,但最近這些年發生在晶片方面的事情,特別是近期發生的「華為晶片危機」讓馬佐平有些恨鐵不成鋼,希望中國可以看清目前的現狀,警醒自己,努力發展自己的半導體技術
  • ...美籍華人凱薩琳·戴(KatherineTai)擔任美國貿易代表。-FX168...
    2020-12-10 07:09:22來源:FX168 【拜登將提名華裔女性擔任美國貿易代表】據《華盛頓郵報》報導,拜登將提名眾議院籌款委員會首席貿易法律顧問、美籍華人凱薩琳
  • 美國亞凱迪亞市華人獻愛心 向當地醫院捐贈口罩
    美國亞凱迪亞市華人獻愛心 向當地醫院捐贈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