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尚月雜談
前段時間網絡上有一個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好多網友說的這部劇和那些垃圾古裝劇是不一樣的,裡邊兒唐朝服化道之類的特別考究,原因就是聘了日本的團隊。
確實好多中國的古文化現在都傳承在日本,亞洲古裝劇的最高水平之一就是日本的《大河劇》。
為什麼日本人古裝的水平拍的特別高,就是因為它的文化沒有斷,
活著的是文化,死了的是文物,他的文化沒有斷。
說兩個最典型的東西就是茶和刀。
一說日本文化,首先可能想到的可能就是日本的各種道,茶道、花道、武士道、柔道、劍道,但是茶道,典型的中國出品,唐朝的古籍裡記載
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
茶道
茶道說白了就是喝茶,但是喝茶的環境、禮節、操作方式這些流程很講究,很有儀式感。
那個時候喝茶不是像我們今天這個拿茶葉直接衝泡,是磨成茶粉喝,拿茶葉直接衝泡,從朱元璋才開始,
以前的茶都是磨成茶粉,就跟今天咖啡似的,就這么喝叫做抹茶。
咱們這種茶衝衝茶喝是明朝才有的。所以這個很講究儀式。
日本鎌倉時代,榮西禪師把造茶和喝茶的方法帶回日本,寫了日本第一部關於喝茶的書。
日本茶道最有名的這個三個茶入,什麼叫茶入呢?
就是茶葉罐兒,就是新田,初花,楢柴,全都是中國貨。
那個時候從中國隨便運過一點瓶瓶罐罐就是神器,隨便誰東渡過來就是宗師。
在這些宗師的影響之下,茶道就先成了僧侶、貴族、上層階級的必備品,後來武士老百姓都開始學,一直到今天咱中國好多人喝茶一喝講究了,又去跟日本人學這個茶道,什麼這個表千家、裡千家、武者小路千家,就是著名的三家茶道。
除了茶道之外,日本從唐朝傳承了很實用的刀劍技術。遣唐使把唐刀的先進技術帶回去,日本人在此基礎上做出了有弧度的刀劍,叫毛拔形太刀。
這就是日本刀的雛形,到了這個十一世紀末期,當時日本國內一片混亂,武士階層崛起,日本刀迎來了大發展,發展出五大流派,大和、一世、山城、備前、美濃這五大流派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另外古時候中國人好東西有殉葬的傳統,比如中國的這個博物館裡放的東西大部分都是文人玩的東西,很少有舞劇,舞劇呢以青銅兵器居多,鋼鐵兵器極少,青銅兵器可能抗氧化。
埋在土裡,越王勾踐劍拿出來,上千年後仍然鋒利,十二張報紙一一下能切斷。鋼鐵兵器就不行了,埋土裡就爛了。
所以中國很少有上古的兵器留下來,,比如說最有名的唐刀,收藏圈玩刀劍的朋友跟我講,中國現存的唐刀只有三口,而且都不全刀裝肯定沒有了,就是刀鞘,肯定沒有了,就是刀身留下來了,還有殘缺。這三口唐刀是怎麼留下來的?水坑裡出來的,就是說墳裡邊進了水了,刀在水裡泡著,所以出土時需得拿出來迅速的研磨。基本還能留下樣兒來,要是沒進水就在土裡埋了,早爛光了。
而日本刀裝完整的唐刀五十五口。那像聖德太子的佩劍「丙子椒林劍」就是隋朝的。只不過刀鞘是新的,那刀鞘是明治時期的,但是那刀身隋朝的一點兒不不變,只看它刀柄鏽跡斑斑、坑坑窪窪,就能看得出來,刀鞘可以隨時換。
咱中國人就是不懂這。中國人買刀就看刀鞘,看到就「哎呦漂亮貨啊」,黃金錯刀,白玉裝,刀最值錢的是那刀身,不是刀鞘,不是鯊魚皮鞘啊,黃金掛環兒之類的。
日本刀兩大特點,第一個鋒利,第二個堅韌。
後來倭寇來華,雙方一打,中國刀經常被日本刀牢攔腰砍斷。
為什麼這麼厲害?就是它的加工工藝。其實這個加工工藝。脫胎於中國古代的包鋼法。
什麼叫包鋼法?鋼斷成一層一層的摞在一塊兒打,硬鋼加軟鋼,反反覆覆最多的時候鋼能有九層,九層鋼壓成薄薄的一把刀。
有軟有硬,該軟的軟,該硬的硬,鋒利無比,但是成本極高,打制一把這樣的日本刀需要至少一年以上的時間。
那今天也有日本傳統刀匠在幹這個活兒,至少是一年以上的時間。
日本武士階層當道,不計成本。
唐刀的失傳
當時中國就不行,宋朝以後重文輕武,軍費本來就少,要這麼造刀哪造的起?
所以包鋼法在中國逐漸衰落,取而代之的就是粗製濫造的那種大刀片。那就一次打,打一遍就成型了,村裡鐵匠都能幹,誰跟你用這種百鍊鋼的這種方式打反覆摺疊鍛打,當時不可能這麼做。
所以日本刀的製造方法在今天就一直就傳了下來,今天的日本國仍然有這種手工打造刀,賣的一點兒不比古刀便宜。
為什麼?製作方法完全一樣,以前這麼造現在也這麼造啊,以前刀削鐵如泥,現在刀也削鐵如泥。憑什麼要賣的便宜?以前造這麼一把刀三年現在造一把刀也用三年,不是說拿機器一車仨月,甚至三天就交活了。所以賣的一點兒不比古刀便宜,也限制出境,帶不出來。
茶道和刀劍,它只是兩個例子。
失傳的原因
咱中國失傳在日本發揚光大的東西實在太多了。書法、唐裝、花道,甚至相撲都是從中國傳過去。
除了歷史原因,就是中國近代社會變革比較劇烈,也導致了好多東西失傳。
這一點其實咱們要跟日本學一樣,日本近代社會變革一點兒不比中國少。明治維新以後,傳統文化一樣受到西方思想的衝擊,好多日本人也覺得傳統文化沒用,工業時代講究的就是金錢,一杯茶喝一上午誰受得了?
日本政府保護有很大原因
但是日本有見識的高層意識到,如果我們把傳統文化都扔了的話,大和民族和西方民族就沒有任何區別了。
所以1871年,日本太政官頒布了《古器物保存法》,這是日本第一次以政府令的形式保護傳統文化。後來陸續頒布了《古社寺保存法》,《國寶保存法》,《國家重要美術片保存法》等等。
到了1955年,日本更是建立了人間國寶的認定製度,在全國範圍內尋找這些會傳統技藝的人,嚴格選拔以後,把這些個大師級的手藝人認定為人間國寶,保證他們的安全,還要發補貼。要不然造一把日本刀花一年還不見得賣得出去,那誰幹這事兒。為的就是讓這些大師別轉行,手藝別失傳。尺八就是這麼存下來的。
這些東西真的是特別值得咱們中國人認真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