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絲琺瑯八音盒、水拓畫,暑期玩點既傳統又時尚的~

2020-12-24 今日閔行

掐絲琺瑯八音盒、水拓畫,

這個暑假,

古美文化活動中心

舉辦的文化體驗課,

帶你玩點傳統又時尚的!

「童夢工坊」少兒課堂·掐絲琺瑯八音盒

今夏,古美圖書館的第一場暑期少兒活動,為同學們帶來掐絲琺瑯八音盒的製作體驗。

下午1點,社區的小讀者們來到古美圖書館,每個人都測量了體溫確保體溫正常後進入館內。

老師先給大家簡要介紹了掐絲琺瑯的歷史和製作工藝。先用扁銅絲掐成各種花紋造型,再用琺瑯色釉填充,琺瑯以矽、鉛丹、硼砂、長石、石英等礦物質原料按比例混合,分別加入各種呈色的金屬氧化物,色彩豔麗,可保存千年不變色。

聽完了老師的介紹,就要開始動手體驗了。小讀者們挑選了自己喜愛圖案的八音盒,有活潑的小海豚、機靈的小老鼠、可愛的Kitty貓……大家在老師的指導下,用小鏟刀把彩色的琺瑯顏料細心地填充進掐絲圖案中,既不能填得太薄露出盒蓋底色,也不能填太厚溢出限定的銅絲之外,可真是一個考驗耐心的細緻活兒呢!

小心翼翼地填充,溢出一點就用紙巾擦掉,用顏料描繪出一幅完整的圖畫。色料填充好以後,用紙巾小心吸取琺瑯顏料裡的水分,再用熱風機將殘存的水分吸乾,隨後覆蓋上一層膠固定。你以為這樣就完成了?還差得遠呢!之後,還要戴上手套,用小鏟子把上膠時產生的小氣泡清除,將上好膠的八音盒放入烘乾機烘烤三次,使膠固化。經過這些工序,掐絲琺瑯八音盒才真正完成。拿著自己的作品,大家都愛不釋手。

科藝創想畫·水拓畫

水拓畫流行於近幾年,但你可知道,它是在唐代人的「墨池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利用水油分層原理製造肌理效果,可塑性非常大。

近日,古美文化活動中心的暑期親子活動,帶領社區小朋友和家長一起學畫水拓畫。

在容器中裝滿水,對水進行處理後,在水上點滴調配好的顏料,利用水的張力,使顏料在水面上形成花紋,若覺花紋不夠理想,就略加攪動或用口吹拂導引,達到滿意的效果後,將有吸水性的畫紙鋪於水面,直至水面的墨、色被吸收,再將畫放在平坦的墊板上,進行平鋪晾乾,一幅水拓畫就完成了。

過程雖然不複雜,但顏料的選擇搭配,花紋的走向掌控,都非常考驗創造力和想像力。孩子們在拓畫的過程中學到了很多方法,探究創造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沒有捷徑,只有不斷求新求變,才能並將寶貴的經歷變成自己的繪畫的靈感。

一番努力後,作品完成,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曬出自己的大作!

今年,受因疫情影響,孩子們外出活動的時間和機會減少了很多,古美文化活動中心在做好防疫保障的同時,將努力為社區青少年們創造更多有意義的活動機會,豐富大家的假期生活。

來源:古美家園

相關焦點

  • 掐絲琺瑯遇到敦煌 藝術與生活呈現極致之美
    本文圖片由掌上蘭州·蘭州晨報首席記者田蹊 攝  提到掐絲琺瑯,很多人都熟知它的另一個名字——「景泰藍」,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間盛行,製作技藝比較成熟,使用的琺瑯釉多以藍色為主,故而得名。這種古老的傳統手工藝何以受到現代人如此青睞,今天文創屋欄目就帶您走進蘭州創意文化產業園李海明琺瑯藝術館,看昔日帝王物如何變成今朝雅君藏。
  • 景泰藍、畫琺瑯、廣琺瑯、鏨胎琺瑯、瓷胎畫琺瑯有何藝術特點?
    明清時期的琺瑯器工藝發展非常迅猛,此時的琺瑯種類也十分豐富,而且以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生產的器物質量最為精良。紫色百合香為您介紹令人眼花繚亂的琺瑯器藝術特色,使您對琺瑯細緻的分類加以了解。一、掐絲琺瑯-藝術特點掐絲琺瑯,又稱之為「景泰藍」、「銅胎掐絲琺瑯」。
  • 看見文物|高貴大氣——掐絲琺瑯魚藻紋高足碗
    景泰藍正名「銅胎掐絲琺瑯」,俗名「琺藍」,又稱「嵌琺瑯」。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著一件明代掐絲琺瑯魚藻紋高足碗,高10.4釐米,口徑14.9釐米,足徑4釐米。掐絲琺瑯魚藻紋高足碗 楊曉君 攝這件琺瑯器,撇口高足,配木製底座,碗內為白色地,飾以魚藻紋,碗外為天藍地,飾番蓮紋。
  • 掐絲琺瑯畫上膠技巧——怎麼把沙子抹平?
    掐絲琺瑯畫,也叫景泰藍畫,是掐絲工藝的平面畫表現形式。很多人第一次看到這種畫,往往會被光燦燦、亮晶晶的像黃金細絲一樣鑲嵌出來的畫面而吸引,駐足良久。這種工藝畫,是借鑑中國傳統的景泰藍工藝,演變出的裝飾畫種,不用像傳統景泰藍那樣進爐燒,工序相對簡單,在家就能製作。很多新手,在製作初期時,「一看就會,一做就廢」!網上看過了很多視頻,覺得也沒什麼難度,但實際做時,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
  • 掐絲琺瑯畫怎麼做?製作掐絲琺瑯畫需要的材料,送掐絲琺瑯畫教程
    我們專注於景泰藍畫領域很多年,歡迎新老朋友關注我們,及時查看相關信息琺瑯,這兩個字,讀作:fa(四聲)lang(二聲),它的意思,通俗點說,是在金屬表面覆蓋一層類似玻璃性質的一種材料,呈現出一種光滑、通透、增亮效果,同時又很結實,耐磨損。
  • 景泰藍掐絲畫用什麼板材?——只要沾水不爛的都行!
    景泰藍畫愛好者們,初學景泰藍掐絲畫時,對選用什麼底板做畫多有些疑問。作為從業近20年的掐絲畫領域的老兵,今天我就專門新開一篇文章,詳細介紹一下。古法景泰藍,是傳統「皇家帶貨」、「貴族專享」、「皇族專用LV」性質的高檔奢侈品,是地位的象徵。
  • 嶗山十二勝景「掐絲琺瑯畫」藝術雲展啟幕
    當嶗山勝景之秀美遇見掐絲琺瑯之經典,便是一種別樣驚豔。2020年12月16日, 嶗山十二勝景「掐絲琺瑯畫」藝術雲展啟幕。掐絲琺瑯藝術,起源於元末明初,是在我國藝術瑰寶景泰藍的基礎上衍生發展而來的,歷經明清,製作藝人代代口授相傳,直至今天。掐絲琺瑯畫,是將琺瑯技法移植到畫板上的特種繪畫藝術形式,其主要材質為仿金絲和琺瑯釉料,不僅突破了景泰藍只能附著於銅胎的限制,而且將琺瑯技藝拓展於平面載體並使其產生立體效果,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收藏價值和人文價值。
  • 3000塊的琺瑯和3塊的搪瓷是一回事?
    琺瑯製品曾風靡清朝康、雍、乾三代,按照製作技法分,主要有掐絲琺瑯和畫琺瑯,前者以北京的掐絲琺瑯(俗稱景泰藍)為代表,後者則以廣州琺瑯為代表。南北兩地工藝各有特色,同為中國傳統琺瑯工藝的兩大瑰寶,享譽中外。
  • 掐絲琺瑯畫製作(掐絲琺瑯彩畫DIY教程),20年經驗,詳細解讀
    本文是一篇長文,字數約3000字,帶幾段操作視頻,值得花費您一定時間來詳讀,如果您正在接觸「景泰藍掐絲畫」,建議您先關注本號,以後可反覆閱讀!掐絲琺瑯畫又叫掐絲琺瑯彩畫、景泰藍畫、彩沙工藝畫,是一種手工藝術品。
  • 景泰藍掐絲琺瑯手機殼製作步驟教程,小手工,大創意,趣味休閒
    不是畫的、也不是列印印刷的,而是用「軟鋁絲+彩色的細沙子」,手工製作出來的,這就是借鑑了傳統的景泰藍鑲嵌工藝的「景泰藍掐絲琺瑯工藝手機殼」。製作這種手機殼,材料不貴,也不是多複雜,基本上,你只要花些時間,能靜下來,幾個晚上就能做出一幅來的(因為得用膠水,需要時間幹)。
  • 有一種寶貝,日本叫七寶燒,歐洲叫琺瑯,中國叫什麼?
    ▲ 元《掐絲琺瑯纏枝蓮紋龍耳瓶》▲ 元《掐絲琺瑯纏枝蓮紋鼎式爐》掐絲琺瑯在元朝並沒有多麼醒目,做工也尚顯粗糙,到了明朝景泰時代,掐絲琺瑯才達到技藝的最高峰。由於當時多以藍色作為主要底色,所以這種工藝制出的成品被稱為「景泰藍」。
  • 隴派掐絲琺瑯:指尖下綻放的藝術之花
    隴派掐絲琺瑯:指尖下綻放的藝術之花 2020-07-28 17: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景泰藍和畫琺瑯到底有什麼區別
    接下來傳世經典跟大家介紹一下到底什麼是景泰藍,什麼是畫琺瑯,這兩者又有什麼區別呢我們先來看一下百度百科的解釋:這麼一對比最本質的差距就體現出來了,景泰藍是特種金屬工藝品,琺瑯彩是彩瓷器。景泰藍全稱同胎掐絲琺瑯,簡稱琺瑯.約在13世紀由阿拉伯地區傳入中國,歷經元,明,清幾個朝代,景泰藍形成了鮮明的民族風格和民族特色.在明清時期,景泰藍製品都為官營,且在皇宮內供奉.直到清朝後期才作商品在市場上流通.道光年間出口國外,成為我國著名的傳統手工藝品而享譽中外。
  • 被網紅產品帶火的琺瑯工藝,你了解多少?皇家極致藝術有它一席!
    掐絲琺瑯一般先以扁平的銅絲或金絲掐出圖案輪廓,將其貼合在金屬胎體上入爐焊燒,然後在輪廓內填上琺瑯釉料,稱為點藍。之後進行多次焙燒和補色,最後再進行磨光和鍍金,總共要經歷上百道工序。其中,掐絲琺瑯製品在燒制過程中,容易出現釉料溢出絲線外的情況,稱為崩藍。有無崩藍,是判定一件掐絲琺瑯製品工藝水平高低的主要因素之一。
  • 極盡巧思,件件都是乾隆時期玻璃胎畫琺瑯鼻煙壺中的精品!
    帶黑底畫琺瑯花卉銅蓋與牙匙。底有藍方框「雍正年制」宋體字紅款。此件或為《活計檔》所記,雍正九年(1731) 燒成「黑地琺瑯五彩流雲畫玉兔秋香鼻煙壺」。清乾隆 金屬胎掐絲琺瑯與畫琺瑯西洋人物雙耳鼻煙壺銅胎鋪首雙耳圓瓶,瓶頸肩為掐絲琺瑯,上有如意紋及纏枝番蓮紋,瓶身畫琺瑯,雙面以西洋卷草開光,內彩繪西洋母子圖,餘以各類花卉為飾。底有宋體字「乾隆年制」藍款,帶雕花鍍金銅蓋與牙匙。
  • 「鼠年到,福氣到」 孔氏琺瑯「鼠你有福」新品賀春
    2020年01月18日,中國頂級奢侈品牌KONCISE孔氏琺瑯在北京歌華開元大酒店國際新聞廳舉行 「鼠你有福」系列掐絲琺瑯新品發布儀式。今年是中國庚子年,發布的新品飽含鼠年祝福寓意,將中國傳統文化與極致的黃金掐絲琺瑯工藝完美結合,呈現震撼的琺瑯藝術之美!
  • 那麼貴的琺瑯,究竟是什麼? 讀這一篇就夠了
    而在金屬胎琺瑯器中,依據金屬加工工藝和琺瑯釉料具體處理方法上的不同,又可以分為掐絲琺瑯、鏨胎琺瑯、畫琺瑯和透明琺瑯等四大種類。這裡的掐絲琺瑯,如果它是銅胎的,那麼就是大名鼎鼎的——景泰藍。 關於景泰藍的起源,考古界沒有統一的答案。一種觀點認為景泰藍誕生於唐代;另一種說法是元代忽必烈西徵時,從西亞、阿拉伯一帶傳進中國,先在雲南一帶流行,後得到京城人士喜愛,才傳入中原。
  • 琺瑯精品看花眼 現場製作景泰藍
    原標題:琺瑯精品看花眼 現場製作景泰藍   在景泰藍製作體驗中心,小朋友跟隨專業高級技師學做景泰藍工藝品 攝影/本報記者 郭謙   本報訊(記者 武文娟)雙節期間,第八屆景泰藍老物件淘寶大集在北京市琺瑯廠舉行。
  • 琺瑯珠寶那麼貴,如何識別真假?
    2019年Saul Bell Awa這件高顏值的作品立刻引發了市場對琺瑯珠寶的關注,琺瑯,這項極具表現力的傳統工藝經歷了數百年的沉浮,依然佔據著達官貴人的百寶箱。但琺瑯工藝的高難度與藝術要求又使得產量極其有限,高溫掐絲琺瑯和畫琺瑯幾乎完全依賴人工,前面提到的Saul Bell Award金獎作品從視覺設計到成品耗費了Debbie Sheezel整整11個月的時間,通常情況下,一塊琺瑯錶盤也要耗費工藝師一個月至三個月的時間,琺瑯珠寶、手錶也因此成為奢侈品。
  • 原創—景泰藍畫(掐絲琺瑯畫)製作技術詳解
    如果說,景泰藍是皇家、專業人士的玩寵,景泰藍畫則是平常百姓家、平凡人都可能來試試做的一種手工藝。景泰藍,是需要燒的,你得有爐子,場地要大,一個人完成不了,也不能搬進民宅、客廳來製作;而景泰藍畫,有間屋子就行,一個人就能玩起來,技術難度相對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