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宦官一直是一群特殊的群體,本來他們只是服侍皇帝的奴才,但是因為人數龐大也需要管理,於是就有了一系列的職位,因為經常他們經常陪伴在皇帝的身邊,所以跟平民百姓相比對官員少了很多敬畏之心。
而且皇帝的很多物品都是交由他們保管和使用的,其中掌印太監就是掌管玉璽的,另外還有執掌御筆的太監等,因為皇帝對他們的信任和重用,很容易發生宦官專權的事情,尤其是在明朝的時候掌印太監魏忠賢,幾乎可以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臣,很多政令都出自他手,被稱為「九千九百歲」,意思是自己只比皇上差一點。
然而宦官不一定都是有權就會弄權的惡人,他們當中也有謹遵本分的老實人,唐朝時期的高力士就是這個樣子,雖然他深受唐玄宗的信任,手中的權力也非常大,但是卻一直都把本職工作做得很好,並沒有因為掌權而膨脹。
跟高力士一樣本分的太監還有很多,要不然歷朝歷代的皇宮裡也不可能養這麼多人,而古代最俠義的宦官甚至還利用自己的職權救下了一千多將要被處死的人,這位宦官甚至在後來還被歐陽修寫文章誇讚。
這個人就是唐懿宗時期的太監張居翰 ,當時已經是晚唐時期四處動蕩不安,而張居翰入宮後本來只是個沒有地位和後臺的小太監,後來因為唇紅齒白被掌管內獄的老太監張從玫收為養子,這才走上了飛黃騰達的道路。
張居翰在唐僖宗時期因為護駕有功,被封為了內務府的長官,並且讓他負責宣讀聖旨,他辦事一絲不苟而且十分懂分寸,深得皇帝的喜愛,後來因為有部將不滿宦官掌權的狀況,衝到內務府想要殺光裡面的人,張居翰無奈只能逃跑隱居靜待時局變化。
後來在唐朝覆滅之後,張居翰又跟隨後唐的君主李克用南徵北戰,成為了他手下的一員大將,李克用將三千人馬交給他統領,在後來的戰鬥中張居翰屢立奇功,李克用也越來越信任他,在後唐開國之後張居翰被李克用的兒子李存勖封為樞密使,相當於兵馬大元帥的職位。
得到這個職位後張居翰依舊不卑不亢,沒有因此而驕縱,一直以來都非常低調的行事,皇帝也對他非常的喜愛。而這個時候後唐的軍隊攻破了前蜀國,蜀國的主君王衍主動投降想要保自己一命,當時的後唐主君唐莊宗為了安撫王衍下詔書讓他來洛陽,要為他加官進爵。
但就在這個時候後唐的親王卻反叛了,李存勖想要率眾跟叛軍決戰,這時候有人覺得王衍的蜀國眾人是個變數,於是想要讓李存勖殺掉王衍一行人,免得趁他在外出徵擾亂洛陽治安,李存勖居然聽從了這樣的建議,命令張居翰率領部隊拿著密旨去處死王衍和他的族人等一千多人。
因為密旨上寫的是處死王衍一行人,把張居翰都嚇了一跳,他覺得皇帝這樣的命令會引起各方的叛亂,於是在宣讀聖旨的時候將王衍一行人錯讀成了王衍一家人,僅僅一個字就讓一千多人獲得了解放,在處置完王衍之後他將剩餘的人驅散,然後帶著部隊回到了城內。
後來因為李存勖忙著跟叛軍作戰,也沒有時間詢問他這件事的處理結果,張居翰也因此逃過了懲罰,他改一字而救千人的行為受到了後世的褒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還在自己的文章中稱讚他,讓他成為了宦官的典範和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