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幫助無數生靈活下去卻從來不和他們爭搶什麼東西,所以對於人來說,最高的善良就像水一樣,」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一樣一行都應該向水那樣與世無爭。」善良「二字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常言道「勿以善小而不為」,對於普通人來說或許無法達到老子所言的那個高度,但我們待人接物保持基本的善意,並且持之以恆地堅持下去,就已經很難得了。一個人的心性怎麼樣,與他的外表和職業沒有關係,滿臉橫肉的男人會幫助老人過馬路,幹體力活的工人也會把自己的饅頭分給路邊的野貓,所以我們判斷一個人善良與否,不應該帶著先入為主的成見,而是看他做的事。縱觀歷史有太多身份卑微的小人物,他們從始至終保持著一顆仁義、良善的心,做出一些令人欽佩的善舉,就比如說太監。
大部分人提到太監都沒有什麼好印象,因為歷史上確實有太多遺臭萬年的太監,他們禍害朝政、殘害百姓,加上影視劇的影響,人們就覺得太監都是一幅表面上陰陰柔柔,人畜無害,實際上心底惡毒,冷血殘忍之徒。確實有的太監因為自身的殘疾,所以把內心的痛苦轉移到別人身上,但實際上太監也不都是這樣,畢竟太監也是人,是人就有好壞之分。
唐朝末年就有這麼一位人善膽大的太監,因為不忍心看著那麼多無辜百姓遭殃,他在念聖旨的時候就故意念錯一個字,改變了上千人的命運。要知道在古代的時候假傳聖旨被發現了可就只有死路一條了,所以這位太監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可以說已經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了,這樣一位太監難道不值得我們敬佩嗎?
一、太監張居翰
實際上在西漢之前,太監也不都是需要淨身的,不過從東漢開始,朝廷就規定太監必須受閹割之刑,所以說從那個時候開始太監就失去了健康的身體和男性的尊嚴。古代人把子嗣看得那麼重,但太監註定沒有子嗣,光憑這一點,普通的人家但凡日子還過得下去,都不會忍心把自己的孩子送進宮裡當太監。
史書上沒有具體介紹張居翰的出身,不過想必他們家條件必定很差,為了生存張居翰不得不走上這條路。唐懿宗時期,張居翰被當時身份較高的太監張從玫收為養子,這也是古代太監們為了有人養老送終普遍採用的法子。在規矩森嚴的皇宮裡,有個人提攜,那接下了的路就會好走很多,加上張居翰辦事認真仔細,為人嚴謹和善,唐僖宗就封他做了個樞密承旨兼內府令。
後來張居翰又被派往幽州,擔任當地節度使劉仁恭的監軍,這可是一份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因為在士兵們看來,」監軍「大多什麼事都不懂,偏偏還愛指指點點,立了功就是他們指揮的好,犯了錯就算士兵不聽話,所以一開始劉仁恭和部下都不歡迎張居翰的到來。讓大家沒想到的是,張居翰到了幽州不但沒有和士兵們起衝突,還被劉仁恭視為知己,甘願冒著身命危險保護他。
二、隱姓埋名
天復年間朱溫為了奪權,開始向皇帝身邊的太監下手,逼著皇帝誅殺宦官,遠在各地的監軍也不能倖免,消息傳到幽州的時候,劉仁恭為了保住張居翰,就安排了一個死刑犯代替張居翰,讓他藏在深山裡,等風波過去後,張居翰隱姓埋名開始了新的生活。可是這樣的太平日子沒有過多久,朱溫就造反了,劉仁恭擁兵自立,張居翰始終追隨在他的身邊。
後來朱溫到到了劉仁恭的地盤——滄州,劉仁恭自然是想把這塊地盤搶回來,奈何不是對方的對手嗎,無奈之下只好向駐守在太原的晉王求救。兩隊兵馬裡應外合拿下了潞州,朱溫得知後立馬放棄滄州逃之夭夭,這一仗雙方配合得當,張居翰也立了不小的功勞,別看他是個太監,戰場上有勇有謀,晉王看他挺有本事的就把他留在身邊。
晉王病逝後,他的兒子李存勖建立了後唐,張居翰也成為了開國功臣,但他知道朝廷裡有很多人看不慣他,表面上看他是風風光光的樞密使,其實手上沒有一點權力,為了活命他只好明哲保身,每次遇到皇帝找大臣商議事情,張居翰從來都只附和別人,不發表自己的意見。正因為這樣他才能保全性命,得以安享晚年。
三、改字救千人
張居翰一生中做過許多好事,最為人稱道的還是他冒著殺頭的危險救下了前蜀王手下的上千侍衛僕役。同光九年,莊宗派太子攻打前蜀,蜀王王衍知道自己不是後唐的對手,於是乾脆也不反抗了,直接投降還能保住自己一家的性命,何況莊宗也保證,一定會善待他們一行人。原本這件事是皆大歡喜,偏偏在他們一行人回洛陽的路上,李嗣源造反了,莊宗決定御駕親徵。
在走之前有人就給莊宗出主意,讓莊宗殺了王衍他們,畢竟皇帝出去打仗了,為了避免後方起火,還是走之前把後患先解決了。王衍一行人雖然不算多,但真的亂起來也招架不住,莊宗一聽是這麼回事,就把這件事交給張居翰去辦,命他殺了王衍他們。張居翰拿到詔書的時候覺得很不合情理,明明答應了人家放過他結果出爾反爾,另外就算要除掉王衍這個後患,他底下那麼多僕役是無辜的。
為人正直的張居翰不忍心傷害這麼多無辜之人的性命,他看著詔書心思一動,就在宣讀聖旨的時候把」行「字改成了」家「字,這樣聖旨要殺的那一大幫人就變成了王衍一家人。當時戰火連天的也沒有人細查這件事,就這樣張居翰一一己之力救下了上千人的性命,後來莊宗被殺,李嗣源稱弟,改聖旨的事更加沒人過問了。公元928年張居翰於長安去世,享年71歲,北宋歐陽修在讀到張居翰的事跡時,大讚其為」君子」,可見即便是太監中也是有善良正直之人的。
參考文獻
《舊五代史》 《新五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