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給《圍城》寫過一段話:
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
《圍城》是錢鍾書先生用兩年時間完成的平生唯一一部長篇小說,年少不懂方鴻漸,讀懂已是書中人。圍城,究竟圍住了什麼?人們為什麼都想要衝進去?又為何要逃出來呢?
年少不懂方鴻漸,人到中年才發現,原來自己就是書中人
婚姻,也是一座圍城在方鴻漸身上映射著現在很多男人的影子:一面追求著自己喜歡的人,一面又不忍心拒絕喜歡自己的人;一面被喜愛的人傷害,一面卻又傷害著深愛自己的人。
這樣的人自然是難以收穫美滿愛情的,所以在多方的糾纏之下,他不僅傷害了蘇小姐,也傷害了唐小姐,最後卻和自己的準嶽父家撕破臉皮,生活突然變得無助。
「圍城」第一次在文中出現,是方鴻漸的友人褚慎明說到的:
"不管它鳥籠罷,圍城罷,像我這種一切超脫的人是不怕被圍困的。」
但想來此時的方鴻漸還尚未明白其中的含義,直到後來他與孫柔嘉相愛之後才明白,此時講的圍城,指的不過就是婚姻這座圍城。
城外面的是夢幻,城裡面的才是現實。他奮不顧身地闖進圍城中,以為自己喜愛的是城內的孫柔嘉,其實一直嚮往的卻還是城外的唐曉芙。
而對於方鴻漸來說,孫柔嘉永遠成為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而唐曉芙卻真真地成為他心中永不逝去的白月光。娶了孫柔嘉,還惦記著唐曉芙。
職場,不過是一座圍城方鴻漸得到前任「情敵」趙辛楣的推薦,前往三閭大學擔任教授。他以為離開了上海這座令他神傷的「圍城」,殊不知,他又踏入另一個「圍城」。
這裡的故事主要以三閭大學這個職場的明爭暗鬥為中心,上到校長,下至職員、學生,都捲入了一場令人匪夷所思的人事糾紛。
無論是職場上的排擠、情場上的競爭,還是見不得光的陰謀詭計,三閭大學這個本應是傳道授業的神聖淨土竟成了這些文人墨客粉墨登場的舞臺。
錢鍾書先生通過方鴻漸的任教歷程,對當時的社會和眾生醜相進行了抨擊,其中就包括對上海洋化商鋪的腐敗墮落以及教育界中歸國留學生的醜惡面目的譏諷。
學校內部教職工勾心鬥角、相互傾軋、爭風吃醋,這種種醜象讓趙辛楣、方鴻漸十分反感和厭惡,於是他們倆決定先後離開。最終方鴻漸被學校解聘後,和孫柔嘉一同離開三閭大學,離開了他職場上的「圍城」。
對剛進入三閭大學的方鴻漸來說,那個許諾給他的教授職稱便是他心中的幻想。當他衝入這「圍城」中,現實上授予的堪堪不過一個副教授。幻想破滅,他離開了這座城,但最最荒誕的是,他又一次踏入另一座「圍城」,而這次,他是再也不願走出來了。
人生,更是一座圍城
故事的最後,方鴻漸辭職並與孫柔嘉及其姑母家徹底鬧翻,孫柔嘉回到她的姑母家,偌大的房子裡卻只剩下方鴻漸一人,還有祖傳老鐘的聲音。
直到此時,獨自一人躺在床上的方鴻漸才發現,原來不僅婚姻是座「圍城」,職場是座「圍城」,其實他的人生更是一座「圍城」,是他究其一生都離不開的「圍城」。
「圍城」這個困境是貫穿於方鴻漸人生各個層次的。令他絕望的是,從婚姻不過是「圍城」,到最後感慨人生更是「圍城」,方鴻漸不斷渴望衝出「圍城」,卻又不得不進入另一個「圍城」。
他累了,他放棄了,他再也不想逃出這可怕的「圍城」了,他就想像此時一樣,在床上永遠地躺下去。
看到方鴻漸的經歷,很多人都想到了自己,原來方鴻漸就是我們的縮影。
一城困世人,一部《圍城》受世人景仰,,如果有興趣,可以看一看這部著作,也許讀完後你會明白,為什麼錢鍾書的《圍城》能成為不朽的名作。
《圍城》裡的不只是愛情,還有人性,還有那「患難見真情」。
和婚姻相比,生活更像是最大的圍城,將人圍困其中,無法掙脫,刻薄中帶有感傷。這是一本不會過時的小說。
如果你也受困於婚姻、工作、學業、生活,那我建議你讀一讀這本《圍城》。
這本精裝版《圍城》只要39元,僅僅是兩頓飯錢,卻能讓你收穫人生和婚姻的智慧,何樂而不為呢?
如果您也想品讀這本書,點擊下方連結即可查看購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