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城》:年少不懂方鴻漸,人到中年才發現,原來自己就是書中人

2020-12-15 欣欣向榮史記

楊絳給《圍城》寫過一段話:

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

《圍城》是錢鍾書先生用兩年時間完成的平生唯一一部長篇小說,年少不懂方鴻漸,讀懂已是書中人。圍城,究竟圍住了什麼?人們為什麼都想要衝進去?又為何要逃出來呢?

年少不懂方鴻漸,人到中年才發現,原來自己就是書中人

婚姻,也是一座圍城在方鴻漸身上映射著現在很多男人的影子:一面追求著自己喜歡的人,一面又不忍心拒絕喜歡自己的人;一面被喜愛的人傷害,一面卻又傷害著深愛自己的人。

這樣的人自然是難以收穫美滿愛情的,所以在多方的糾纏之下,他不僅傷害了蘇小姐,也傷害了唐小姐,最後卻和自己的準嶽父家撕破臉皮,生活突然變得無助。

「圍城」第一次在文中出現,是方鴻漸的友人褚慎明說到的:

"不管它鳥籠罷,圍城罷,像我這種一切超脫的人是不怕被圍困的。」

但想來此時的方鴻漸還尚未明白其中的含義,直到後來他與孫柔嘉相愛之後才明白,此時講的圍城,指的不過就是婚姻這座圍城。

城外面的是夢幻,城裡面的才是現實。他奮不顧身地闖進圍城中,以為自己喜愛的是城內的孫柔嘉,其實一直嚮往的卻還是城外的唐曉芙。

而對於方鴻漸來說,孫柔嘉永遠成為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而唐曉芙卻真真地成為他心中永不逝去的白月光。娶了孫柔嘉,還惦記著唐曉芙。

職場,不過是一座圍城方鴻漸得到前任「情敵」趙辛楣的推薦,前往三閭大學擔任教授。他以為離開了上海這座令他神傷的「圍城」,殊不知,他又踏入另一個「圍城」。

這裡的故事主要以三閭大學這個職場的明爭暗鬥為中心,上到校長,下至職員、學生,都捲入了一場令人匪夷所思的人事糾紛。

無論是職場上的排擠、情場上的競爭,還是見不得光的陰謀詭計,三閭大學這個本應是傳道授業的神聖淨土竟成了這些文人墨客粉墨登場的舞臺。

錢鍾書先生通過方鴻漸的任教歷程,對當時的社會和眾生醜相進行了抨擊,其中就包括對上海洋化商鋪的腐敗墮落以及教育界中歸國留學生的醜惡面目的譏諷。

學校內部教職工勾心鬥角、相互傾軋、爭風吃醋,這種種醜象讓趙辛楣、方鴻漸十分反感和厭惡,於是他們倆決定先後離開。最終方鴻漸被學校解聘後,和孫柔嘉一同離開三閭大學,離開了他職場上的「圍城」。

對剛進入三閭大學的方鴻漸來說,那個許諾給他的教授職稱便是他心中的幻想。當他衝入這「圍城」中,現實上授予的堪堪不過一個副教授。幻想破滅,他離開了這座城,但最最荒誕的是,他又一次踏入另一座「圍城」,而這次,他是再也不願走出來了。

人生,更是一座圍城

故事的最後,方鴻漸辭職並與孫柔嘉及其姑母家徹底鬧翻,孫柔嘉回到她的姑母家,偌大的房子裡卻只剩下方鴻漸一人,還有祖傳老鐘的聲音。

直到此時,獨自一人躺在床上的方鴻漸才發現,原來不僅婚姻是座「圍城」,職場是座「圍城」,其實他的人生更是一座「圍城」,是他究其一生都離不開的「圍城」。

「圍城」這個困境是貫穿於方鴻漸人生各個層次的。令他絕望的是,從婚姻不過是「圍城」,到最後感慨人生更是「圍城」,方鴻漸不斷渴望衝出「圍城」,卻又不得不進入另一個「圍城」。

他累了,他放棄了,他再也不想逃出這可怕的「圍城」了,他就想像此時一樣,在床上永遠地躺下去。

看到方鴻漸的經歷,很多人都想到了自己,原來方鴻漸就是我們的縮影。

一城困世人,一部《圍城》受世人景仰,,如果有興趣,可以看一看這部著作,也許讀完後你會明白,為什麼錢鍾書的《圍城》能成為不朽的名作。

《圍城》裡的不只是愛情,還有人性,還有那「患難見真情」

和婚姻相比,生活更像是最大的圍城,將人圍困其中,無法掙脫,刻薄中帶有感傷。這是一本不會過時的小說。

如果你也受困於婚姻、工作、學業、生活,那我建議你讀一讀這本《圍城》。

這本精裝版《圍城》只要39元,僅僅是兩頓飯錢,卻能讓你收穫人生和婚姻的智慧,何樂而不為呢?

如果您也想品讀這本書,點擊下方連結即可查看購買 ~ ~

相關焦點

  • 《圍城》:我年輕的時候不懂方鴻漸,人到中年
    當我年輕的時候,不懂方鴻漸,人到中年,我發現我就是書中的那個人婚姻也是一座圍城,在方鴻漸中,許多男人的影子都在方鴻漸中反射出來,一方面,他們追求自己喜歡的人,但另一方面,他們又不忍拒絕喜歡自己的人;一方面,他們被自己愛的人傷害,另一方面又傷害了深愛自己的人。
  • 《圍城》:人到中年,莫學方鴻漸,什麼時候覺醒,什麼時候瀟灑
    楊絳曾給《圍城》寫過這樣一段話:「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主人公方鴻漸人生的圍城,是自己一層一層套給自己的,最後在不甘和無奈裡苦苦掙扎。人生本就是一個圍城,如果不勇於突破,只會永遠生活在灰暗的陰影裡,找不到真正的自我,人到中年,千萬莫學方鴻漸。一、自甘墮落《平凡的世界》裡有這樣一句話:「我覺得每個人的人生都會有一個覺醒期,覺醒期的早晚,決定了個人的命運。」
  • 人到中年再讀《圍城》,我讀出了這三條重要的人生啟示
    書中的每一處場景、每一個人物都刻畫得栩栩如生、躍然紙上。後來閒暇之餘也翻過,不過都是蜻蜓點水似的看看,並沒有深入思考。直到今年才又仔仔細細的看了一遍,加上做了讀書筆記,才有了不太一樣的感想,並從中提煉到了這三點重要的人生啟示。
  • 《圍城》:方鴻漸被圍困、又被圍觀的人生,給了我們怎樣的啟示?
    《圍城》中的方鴻漸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從始至終都活在他人的圍觀之中,想要做自己而不得,最後只能活成了他人討厭,自己也不喜歡的樣子。對於他,婚姻是一座圍城,工作事業是一座圍城,人生也是一座圍城,其實不僅是方鴻漸,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這樣一座座圍城之中。
  • 錢鍾書《圍城》:從方鴻漸的悲劇人生裡,我明白了2個人生道理
    但他辭掉了原來的工作,接受了同為女神追求者的趙辛楣推薦的工作。方鴻漸滿心歡喜,以為自己要當上大學教授。但天不遂人願,他造假學歷的事被發現了。三閭大學的校長改變約定,讓方鴻漸教授大家都不願意教的課程。方鴻漸雖心有不滿,但他就是那種敢於平庸,逆來順受的人。
  • 錢鍾書《圍城》:所有不得志的人,身上都有方鴻漸的影子
    《圍城》裡的男主角方鴻漸,擱現在,就是標準的社畜。第一次讀《圍城》,是上高二的時候,當時只覺得方鴻漸是個徹頭徹尾的loser,窩窩囊囊,一點不瀟灑。如今再讀圍城,脊背一陣發涼,恍然發現我們每個人的身上,或多或少都有方鴻漸的影子。
  • 《圍城》中的唐曉芙到底愛不愛方鴻漸?
    但前些日子看了《圍城》電視劇,發現好像並不如此,唐曉芙說了一些絕情的話,把方鴻漸攆出去之後,自己也是伏床痛哭,聽傭人說方鴻漸還在外面傻站著淋著雨,立馬動了惻隱之心,想讓他進來,可惜方鴻漸恰巧地離開了。電視劇整體看下來,似乎是方唐二人彼此相愛,只不過造化弄人,遺憾錯過了。為了解開唐曉芙到底愛不愛方鴻漸的問題,我最近又把書裡的相關的片段看了下,算再粗淺分析下吧。
  • 初讀《圍城》不解其中意,讀懂已是書中人
    應該是你讀完後,或者回味無窮,時不時會品味書中的故事;或者是讀完後久久不能平靜,千言萬語想找個人聊個痛快;而《圍城》這本寫於1944年,出版於1946年的書,在近80年的時間內一直經久不衰,甚至被讀者反覆翻讀,被譽為文青匯聚地的豆瓣上有高達五萬人為這本書打分,分數高達一直高達9.3,這樣的成績只能是書本身的價值,它雖然是一本小說,確實一本寫到人心裡的書,好多人評論說,年輕時讀不懂圍城,讀懂時已是書中人
  • 多少人能深刻體會《圍城》的含義?至今再想起,潸然淚下!
    婚姻是圍城,尚在外面時,大家都風花雪月,理想主義,表現出最好的一面,好順利入城,結婚後柴米油鹽,雙方暴露本性,無法忍受又想要逃,說孫小姐心機重,引方鴻漸入套,有點過了。所以楊絳說,要是寫方鴻漸娶了唐小芙,才更顯圍城之意,深以為然,婚姻乃愛情的墳墓,娶(嫁)了誰都一樣。方鴻漸們身上包含了絕大多數普通人的缺點,書中人物所有的弱點幾乎都是符合人性的。
  • 《圍城》裡衝不破的婚姻,到頭來才發現,只有這兩個人衝破了圍城
    的確,在婚姻的圍城中,城外的人遠遠望城內,城內煙霧瀰漫,被一種神秘籠罩,想像中是祥雲悠悠,仙樂飄飄,花香鳥語,流水青松,風景無限,欣賞風景必須千方百計衝進城內;而城內的人卻認為熟悉的地方是沒有風景的,梅花香在城外的小道旁,痛苦時只有到城外掬一捧清泉才能洗去憂傷。
  • 《圍城》:錢鍾書用方鴻漸的悲劇人生,給了我們3條警示
    婚姻就像一座圍城,圍城外的人想進來,圍城裡的人想出去。《圍城》是錢鍾書先生的經典之作,書中最為人熟知的就是這句:'婚姻就像一座圍城,圍城外的人想進來,圍城裡的人想出去。"這句話和「婚姻就是愛情的墳墓」一結合,一度成為年輕人恐婚的原因,很多人片面的理解了這句話以及這本書的含義,將婚姻理解成困住我們的囚籠.其實不是的,這本書中更多的是,對人性,對生活態度的探討,錢鍾書用方鴻漸的悲劇人生,給了我們3條警示。
  • 趣談《圍城》:方鴻漸吸引女人的三大優勢,名媛女博士都要倒追
    文|黏黏書怪無論你有沒有讀過錢鍾書先生的《圍城》,你一定聽過這樣一句話——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去,城外的人想衝進來,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圍城》可謂是享譽盛名的作品,錢先生把人物性格描寫的淋漓盡致,尤其是書中人的小心思,小九九都寫透了,其實人生一世,哪有那麼多大是大非,無非是生活瑣事和各種利己的小心思罷了。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書中的主人公方鴻漸先生。他是歐洲留學的學生,不過他的留學經歷可不一般。
  • 《圍城》:男人到最後娶的人,總不是意中人
    錢鍾書先生的一本《圍城》,讓很多身在婚姻中的人唏噓不已。書中有段話這樣寫道:結婚仿佛金漆的鳥籠,籠子外面的鳥想住進去,籠內的鳥想飛出來;所以結而離,離而結,沒有了局。又像被圍困的城堡,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不少經歷過婚姻的人,對於這段話多少都會有些感同身受的。
  • 《圍城》告訴我們3個道理,女人怎樣才會幸福?讀懂一生受益
    丟掉不幸福的婚姻,才不會辜負自己方鴻漸的感情經歷,是《圍城》的一條主線,而他的表現也一直在印證著「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受著鮑小姐的勾引,吊著蘇小姐的胃口,卻追著完美的唐小姐,最後被孫小姐套牢,急著衝進婚姻的圍城裡。
  • 《圍城》:蘇文紈作為女博士,為什麼會對不學無術的方鴻漸動心?
    鮑小姐主動熱情,毫不掩飾,她是一個特別拎得清的人,她深知年長自己12歲的醫生未婚夫就是她階層躍遷的砝碼,對於臨時排遣寂寞地方鴻漸她絲毫不戀戰,船快靠岸時,她馬上就能撇得一乾二淨,雖然她的行為有點可恥,但起碼有一點,她懂得自己需要什麼,也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並大方尋求,並不偽裝,她是在方鴻漸和蘇文紈之上的高手。
  • 錢鍾書《圍城》裡最毒辣的一句話:你不討厭,可你這個人全無用處
    全書以主人公方鴻漸回國求職、工作和戀愛、結婚為線索展開,人生的酸甜苦辣千般滋味在書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如一幅栩栩如生的世井百態圖。錢鍾書《圍城》裡最毒辣的一句話:你不討厭,可你這個人全無用處「你不討厭,可你這個人全無用處」這是趙辛楣對方鴻漸下的評語。方鴻漸人不壞,甚至可以稱得上是個好人,他有自己的底線,不作惡;他行事正派,不蠅營狗苟。
  • 被困婚姻「圍城」的方鴻漸告誡讀者:沒主見的男人,人生有多懦弱
    《圍城》講述了方鴻漸與5個女人(周小姐、鮑小姐、唐曉芙、蘇文紈、孫柔嘉)之間的愛情和婚姻故事,但是都是以失敗告終,終其原因,就在於方鴻漸太沒有主見,深處婚姻"圍城"中的方鴻漸告誡讀者:沒有主見的男人,生活有多懦弱!
  • 夢續《圍城》——夢境裡的眼淚,現實中的悲哀
    《圍城》書籍封面《圍城》並不是我最喜歡的小說。現實中,我從來沒有說過我最先那本書,某個深夜的夢裡,有人問我:「你最喜歡的書是那些?」我記得清清楚楚,可見《圍城》並不在我最愛之列,畢竟人的潛意識不會騙人。《圍城》主要內容我們暫不贅述,主要是浪漫情懷和殘酷現實碰撞以後凸顯出來的人生的無奈與繁雜,是世間百態酸甜苦辣的生動呈現。
  • 你從《圍城》中讀出什麼?《圍城》是難得的通俗讀物寫盡世間百態
    "從194初讀《圍城》的時候,我還是個初中的渾小子,什麼都沒看出來,就記得那個什麼旅店的臘肉,滿是灰塵還有蛆蟲,後來上了高中,終於耐心的讀了很多遍,發現每次都有不同的感覺。上大學的時候,把電視劇找出來看了一遍,突然發現,讀了那麼多年我都不知道李梅亭到底具體什麼樣子,但是葛優的神演技讓我徹底知道李梅亭就是葛優演的那個人 ,圍城是80/90年代由夏志清極力推崇才被人廣泛關注,當然圍城小說本身寫的就真好。《圍城》 1990 陳道明,呂麗萍,英達1.最經典最契合原著的電視劇。
  • 《圍城》,蘇文紈是方鴻漸的貴人啊
    再看圍城,感覺方鴻漸的人生軌跡跟蘇文紈有千絲萬縷的聯繫,蘇文紈才是方鴻漸的貴人啊。回國前, 蘇方二人還是還不相干的兩個人,只是曾經是大學同學,認識而已。命運轉折發生在法國歸來的郵輪上。自從與蘇小姐重逢後,方鴻漸的命運發生了一系列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