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年桑園圍見證河清成長史

2021-01-12 珠江時報

■河清社區「木棉晚望」美景。通訊員供圖

■位於九江河清四村的桑園圍竇閘遺址。珠江時報記者/鍾梓泓攝

在南海區九江鎮河清社區的桑園圍西堤舊碼頭旁,有一棵老木棉樹。傍晚時分,在無人機的俯瞰鏡頭下,木棉樹的一側是滔滔江水,另一側是桑基魚塘,天邊泛起的紅霞與水面交相輝映,美不勝收,這就是極具視覺美感的河清美景「木棉晚望」。

河清社區位於西江河畔,在佛山桑園圍工程圍內。時至今日,這一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的工程仍在發揮防洪、灌溉、排澇、養殖、種植、水運等綜合水利效益,對河清社區的經濟、文化、生態等多方面的發展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西江畔的「小橋、流水、人家」

置身於河清社區,水道縱橫,流連在古橋河畔,遠處古竇、古祠堂、古宅掩映在古樹之中,共同構造出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嶺南水鄉風情畫。

位於西江畔的河清社區,內河湧縱橫交錯。數百年來,河清人世代傍水而居、與水相伴,易受水患災害,至今仍能安居於此,桑園圍功不可沒。

作為珠江三角洲早期修建的大型基圍水利工程,桑園圍自修建以來,保障著圍內居民和農桑田地的安全,河清社區也在其庇護中。「整個河清社區都被桑園圍圍起來,它保障了河清人的生命財產安全。」75歲的譚伯來是土生土長的河清人,他說,修建桑園圍的直接目的就是防洪。

桑園圍灌排工程體系主要包括圍堤、河湧灌排水系、竇閘控制工程三部分。河清社區內除了有古竇閘,還有桑園圍西堤。桑園圍西堤自樵桑聯圍西樵鎮太平至九江鎮新湧口,呈西北東南走向,長約29公裡。堤以土圍為主,面水部分鋪石或水泥,堤面為水泥路,有竇閘與內圍河湧相連。

於桑園圍而言,西堤意義重大。譚伯來介紹,河清社區是桑園圍區域中地勢較高的區域,「一旦我們這段堤圍決堤,順德、禪城乃至廣州都會受影響。」

如今,西堤堤圍已成為河清人生活的一部分。河清社區的主要道路新堤西路,就修建於西堤堤面上。86歲的本地人李萬和記得,這條路曾是泥路,人車通行不便,「直至上世紀80年代,這條路硬底化後就成了周邊村民出入九江的主要道路。」

從桑基魚塘到現代生態農業

在河清社區居委會門口,一塊「桂花魚品牌村」的牌匾格外醒目。在桑園圍堤圍和閘竇等水利設施的保障下,河清社區做好「水文章」,從發展傳統的「桑基魚塘」模式,到如今發展水產養殖等現代生態農業。

歷史上,桑園圍內的農業以水稻和「桑基魚塘」為主。在河清社區,桑樹養蠶、蠶沙餵魚、塘泥肥桑的「桑基魚塘」生態循環模式,曾為河清農業經濟的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李萬和曾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任生產隊幹部,他還記得河清社區桑基魚塘經歷的兩次大改造。

第一次改造始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當時,河清開展魚塘規範化建設,改造了一批面積在4畝~6畝的方格形的示範魚塘。「當時還是人工挖塘,我們要先挖深魚塘,再用塘土墊高基田,在塘基種桑,塘裡蓄水養魚。」李萬和說。第二次改造在改革開放後,河清通過補助獎勵等舉措推廣方格化高標準魚塘,鼓勵村民改造擴建。

「我們這一輩人大多數都曾經種過桑養過魚。」年過七旬的陳志元說,改建後的魚塘,大大提高了魚類養殖的產量。

後來,因受病蟲害影響,河清社區的桑樹種植面積逐漸減少,但水產養殖業蒸蒸日上。在新時期基塘農業發展過程中,河清人加大機械化投入,在水產養殖中增加加州鱸等經濟水產品種,大力發展現代生態農業。

「在河清,村民主要以水產養殖為主,我兒子也在十多年前入了行。」譚伯來說。

如今,河清社區農業仍以養殖生魚、黃骨魚、四大家魚、加州鱸及孵化各類優質魚苗為主。2019年,河清社區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6064元,同比增長10%。

凝結世代「護堤人」的治水智慧

完好保存至今的桑園圍,凝聚了民間的治水智慧和力量,展現了河清人團結堅韌的鄉土精神。歷史上,桑園圍西堤曾有多次崩堤,是世代「護堤人」堅持不懈地保護,使它保存至今。史料記載,乾隆四十四年五月,吉贊橫基與九江、河清等基同時並決,其中河清段為經管基主業戶自行築復。

若堤圍出現險情,還有「敲鑼人」會在第一時間預警疏散。85歲的潘亮浩說,小時候,若某段基圍出現滲水或是更大的問題時,人們多採取敲鑼的形式通知周圍鄉裡,這是當時最快速的預警形式。

桑園圍給河清人帶來的不止深厚的歷史,還有最美的風景。河清社區曾有「河清八景」,三景都與桑園圍有關,除了至今仍為人樂道的「木棉晚望」一景外,還有因歷史演變等原因消失的「洞裡彈琴」「美女照鏡」。

其中,「洞裡彈琴」指的是曾經存在的一座老竇閘在漲潮時會發出的水聲,就像有人在彈琴。「美女照鏡」指的是堤圍旁的一處圓形灘涂地,漲潮時江水覆蓋這片灘涂,宛如一面圓鏡。

除此之外,在河清社區四村村尾的武陵侯廟側,一處始建於清朝的古竇閘至今仍保存完好,等待著後人的探索。

見證900多年歲月變遷的桑園圍不僅護一方水土、富一方百姓,還留下了深厚凝重的文化積澱和美不勝收的自然風光。文/珠江時報記者楊慧通訊員陳素瓊鄒燕婷

相關焦點

  • 桑園圍 育名村
    張智敏認為:「是桑園圍保障了古代順德、南海地區安全穩定的生存環境、長期富庶的經濟和繁榮的文化。」 現狀 豐富遺產內涵講好治水故事 桑園圍自建成以來,一直發揮著不可替代的區域防洪、灌溉排水、擋潮等功能。清代桑園圍內灌溉農田面積「一千數百餘頃」,約合十數萬畝。20世紀90年代,桑園圍的灌溉農田面積達到20多萬畝。
  • 佛山桑園圍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為保護農業生產,此地居民大規模修建堤圍,橫跨南海、順德兩區的桑園圍亦是為防患護田,而在官方和民間力量的交互作用之下,逐漸從零星的土基連綴成綿延較長的石堤,農業生產與堤圍維護相輔相成,官方與民間均形成了對桑園圍的水利管理機制,並不斷進行優化。清代《桑園圍總志》桑園圍基圖。
  • 金志偉:桑園
    在小城所有的地名中,桑園是最有詩意的一個。 桑,是一個古老的漢字,據說在甲骨文時代就有了。《詩經》中寫到桑的詩有十多首,最有名的是「桑之未落,其葉沃若」。這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詩句。它明寫桑葉的肥澤豐潤,暗寓年輕女子的豐腴美好。孟子也曾說:「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由此可見,桑不僅同我們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也曾哺育過早期的華夏文明。
  • 什麼經濟作物可以套種桑園以及如何管理他們
    在桑園經濟作物經營模式下,利用桑園休閒期,間作經濟作物,可以獲得良好的經濟收入。一、桑園間作紅菜薹。紅菜薹的悠久歷史。根據紅菜薹,根據《生物史》:「武昌特產紅菜薹,在唐代時已是名菜」,可以看出紅菜薹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經出名了。
  • 【書香潛川】桑園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這裡少有人煙,只有成片的桑樹,俗稱桑園。桑園一帶平時沒有什麼人,只有到了陽春三月,一些採桑女踩著農曆節氣而來,再帶一些鮮嫩桑葉而去。還有就是桑葚成熟的時候。桑葚,就是小城人說的桑果子。一些頑皮的半大孩子,從桑果子還未成熟時,就對枝頭上那些果子垂涎了。桑果子還沒成熟,就被他們摘得差不多了。只有那些被他們忘卻的桑果子才能熬到成熟的季節,熟透的桑果子沒了往日的酸澀,有一種特別的甜美。
  • 薦國漫劇《太子得了失心瘋》靈異搞笑,伍年親住九百年前的老鬼
    講述的國師伍年給病弱太子封瑾琰招魂,結果卻招錯為自稱九百年前的太子封無豫,為了保住各自小命,讓封無豫暫時成為現在的太子,並且與伍年一起破玄幻疑案,保住太子之位的故事。 那隻進入了太子封瑾琰身體裡的九百年前的老鬼
  • 寧南:開展桑園套種技術調研指導
    11月5日,寧南農業農村局組織專家服務團到該縣碧窩蠶桑現代農業園區開展桑園套作調研,為園區送去套種技術「大禮包」。據悉,碧窩蠶桑現代農業園區是寧南首個省四星級現代農業園區。專家服務團對園區發展提出建議,一是持續全面實行「6215」高產優質寬窄行間作模式,實現桑園地的輪作倒茬、間作高效套種,優質高效立體種植,達到充分利用土地資源,提高土地綜合收益目的。二是園區可依託河谷地帶氣候優勢,套種秋豌豆、早玉米等作物,每畝桑園產值可達萬元以上。三是做到科學適時播種,提高土地複種指數,實現優勢互補,效益倍增。
  • 大興安定鎮古桑園開園 遊覽品桑須提前預約
    北京商報訊(記者 方彬楠)5月19日,北京大興安定第十九屆桑椹旅遊文化節在安定鎮御林古桑園如期開幕。本屆桑椹節以「桑海甜園 安定印象」為主題,綠色生態和古桑文化的深度融合,展現了大美安定的獨特魅力。遊客可提前一天在「北京安定御林古桑園」微信公眾號上實名預約購票,入園前需要先出示預約碼和健康碼,並接受體溫測量。為不會操作的老年遊客,桑園專門組織志願者提供指導服務,同時優化了進園流程,方便遊客入園。桑園內增加了志願者流動崗位,對遊客的不文明遊園行為和聚集等現象加以勸阻。
  • 關於綜合桑原和桑園間作物你了解多少,小編跟你說說
    哈嘍大家好,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關於單幹桑與灌木型桑的綜合桑園和如何利用飼用桑園的行間種植農作物。希望能幫到大家。一、 單幹桑與灌木型桑的綜合桑園創立單幹桑與灌木型桑的綜合桑園,它的主要目的是結合桑樹兩種整型方式的優點。灌木型桑可以提早這種桑園開始採伐的時期,而罩幹桑在後來則成為桑園的基礎,並保證桑園有高額的產量和有長的壽命。
  • 河南淮濱:新年天寒地凍羅營村桑園卻熱火朝天(組圖)
    圖文:王長江 邱彥文 蔡光建2021年1月8日,河南省淮濱縣鄧灣鄉羅營村的200多畝桑園裡,雖然天寒地凍,但這裡的群眾卻熱火朝天地收穫桑苗。在桑園裡,只見挖掘機將桑苗一鏟鏟地挖起來,村民們則圍著挖掘機用手將一株株桑苗拔出來,而後20株一捆地打好垛起,等待客商前來調運,整個場面十分的壯觀。與此同時,村工業園裡的車間裡也在忙個不停,村民們將桑條打成片狀,商家則在另一側過稱裝包,準備起運。
  • 《家鄉好物》德錦華服、桑園公社桑蠶絲被彰顯國貨匠心品質
    本期節目由王曉龍、李樂聯袂主持,山東太陽鳥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周錦、山東省絲綢集團桑園公社總經理陳桂紅擔任「好物推薦人」,新生代演員宋鈺盈、辛如怡將作為助力團花式曬貨。目前,《家鄉好物》已納入山東省「優質魯貨與電商平臺對接工程」,成為第一批主要活動之一。德錦華服展現中華服飾之美,辛如怡開啟國潮風T臺秀體驗華服之美,感受「國潮」來襲。
  • 盤點玄幻劇裡的復活夢:風晴雪尋了九百年,張小凡還在夢碎中
    讓人「死而復生」是很玄幻的夢,偏偏現在的玄幻劇都喜歡做這個夢,風晴雪尋了九百年,歐陽少恭的夢咫尺天涯,錦覓旭鳳互相死而復生,而張小凡還在夢碎中!因為一個古老的傳說,風晴雪在屠蘇散靈之後苦苦尋覓了九百年,仍舊沒有找到屠蘇散落在大地上的靈。看來,那個眉心紅印的少年只能在小說裡復活了。3、歐陽少恭的復活夢——復活巽芳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歐陽少恭邂逅了一生摯愛,就在他打算放棄渡魂續命之時,巽芳卻已經失蹤。
  • 《中國女排》:一種精神的成長史
    在電影《奪冠》熱映之際,由電影《奪冠》體育顧問孔寧所著的《中國女排:一種精神的成長史》一書,由北京日報出版社出版。該書客觀記錄了女排自創立伊始到奪取第十冠的奮鬥之路,全面記錄了中國女排近70年的發展史,也披露了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 孔寧,北京日報社體育新聞部高級記者。
  • 9元門票遊淇河:賞鶴壁十裡櫻花、探尋古鎮桑園、觀太極圖、遊淇河...
    活動亮點:只要9元,暢遊沿淇河3大3A級景區(天然太極圖+桑園小鎮+淇河溼地公園️)活動亮點:除9元門票外無任何二次強制消費活動亮點:賞櫻花~觀太極~遊淇河~品美食,暢玩一整天活動亮點:無論團隊遊還是自駕遊統統滿足你
  • 童年經典漫畫「幽遊白書17回」:浦飯逗比運氣獲勝,桑園被虐慘敗
    幽助和桑園無難度闖關,到了對抗戰鬥雖有負傷仍然晉級,準決賽幽助甚至憑運氣晉級,太好笑了,桑園的對手明顯就是亂童了,這個BOSS實力強勁,雖然幻海可以輕鬆戰勝,但是在比賽關頭她肯定不輕易插手!幽助只能短時間還沒能發射靈丸,只能苦戰了!
  • 李滄區桑園路花鳥魚市場當街販售野生鳥類 目前已放飛
    大眾網·海報新聞青島2月5日訊(記者王夢馨)2月4日上午,青島市園林和林業局、青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以及市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隊,對李滄區桑園路,花鳥魚市場,進行聯合執法檢查,共發現共31隻野生鳥類。在2月4日聯合執法檢查中,執法人員在桑園路上一家店鋪裡發現了黃雀27隻,燕雀1隻,朱雀1隻,銅嘴2隻,共31隻野生鳥類。市園林和林業局現場下達封存、放飛文書。李滄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也對店鋪負責人進行了現場檢查筆錄。中午時分,市園林和林業局的工作人員對執法過程中查處的31隻野生鳥類,進行了放飛。
  • 《中國女排:一種精神的成長史》新書上市
    新華社北京9月29日電由北京日報出版社打造的《中國女排:一種精神的成長史》於29日下午在西單圖書大廈舉行了新書發布會。本書作者、北京日報社體育部高級記者孔寧,以及中國女排隊員曾春蕾、劉曉彤出席了發布會。
  • 過去種桑養蠶如今種桑養人 大別山下桑園風景依舊
    然而,隨著棉紡、化纖等原料逐漸興起,「種桑養蠶」正快速退出農民的生活,桑園面積逐漸萎縮。曾經的蠶桑大縣,如何謀變?5月31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在英山一路尋訪。難以割捨的情懷種桑養蠶不能成為回憶整潔的房間,滿地翠綠的桑葉,吃飽喝足的小蠶們正悠閒滿足地躺在葉片上打盹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