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
2020.11.22
寒氣所薄,凝而為雪
大家好
歡迎來到本次的朗讀者
我是主播 張嘉怡
本次是二十四節氣特輯 小雪
小雪,二十四節氣的第20個節氣,公曆每年11月22、23日,太陽到達黃經240°時。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十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小雪」是反映天氣現象的節令。雪小,地面上又無積雪,這正是「小雪」這個節氣的原本之意。小雪和雨水、穀雨等節氣一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
中國古人根據對大自然的觀察,將「小雪」分為三候:「一候虹藏不見;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三候閉塞而成冬。」意思是說此時彩虹不會出現了,萬物失去生機,天地閉塞而轉入嚴寒的季節。小雪階段比入冬階段氣溫低。
到了小雪節氣,意味著我國華北地區將有降雪。冷空氣使我國北方大部地區氣溫逐步達到0℃以下。黃河中下遊平均初雪期基本與小雪節令一致。雖然開始下雪,一般雪量較小,並且夜凍晝化。南方地區北部開始進入冬季。「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已呈初冬景象。
在小雪節氣初,東北土壤凍結深度已達10釐米,往後差不多一晝夜平均多凍結1釐米,到節氣末便凍結了一米多。所以俗話說「小雪地封嚴」,之後大小江河陸續封凍。
農諺道:「小雪雪滿天,來年必豐年。」這裡有三層意思,一是小雪落雪,來年雨水均勻,無大旱澇;二是下雪可凍死一些病菌和害蟲,來年減輕病蟲害的發生;三是積雪有保暖作用,利於土壤的有機物分解,增強土壤肥力。因此俗話說「瑞雪兆豐年」,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
小雪的來臨意味著冬季降雪即將拉開大幕,在飲食方面,中國南北方有著不同的習俗來迎接寒冷,在中國北方,一般的人家都要吃涮羊肉。一般的小雪節氣裡,天氣陰冷晦暗光照較少,此時容易引發或加重抑鬱症。而羊肉溫補,很適合這個季節食用。南方的民間有:「冬臘風醃,蓄以御冬」的習俗。
小雪後氣溫急劇下降,天氣變得乾燥,是加工臘肉的好時候。小雪節氣後,一些農家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等到春節時正好享受美食。
在南方某些地方,也有農曆十月吃餈粑的習俗。古時,餈粑是南方地區傳統的節日祭品,最早是農民用來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語「十月朝,餈粑祿祿燒」,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二十四節氣是整個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遺產。不僅僅是漢族,在很多少數民族地區,在小雪這天也有一些特色的民俗活動。
比如土家族在小雪前後,就有「殺年豬,迎新年」的習俗,有些類似狂歡節的性質。把剛剛宰殺的新鮮豬肉,按照土家族傳統的烹飪方式做成「刨湯」,用來款待親朋好友,非常的熱鬧。
「十月小雪雪滿天,明年必定是豐年」,小雪節氣的降雪,被認為是來年豐收的好兆頭。在維族地區,有過白雪節的傳統。在每年的第一場降雪來臨的時候,要舉行慶祝活動,親朋好友在一起聚餐、歌舞,祈禱來年的豐收。
從小雪節氣開始,氣候變寒冷,會影響心腦血管,造成血壓波動等。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會」,即頭部是所有陽經匯聚的地方,最不能受風寒,所以大家一定要戴好帽子,注意防寒、保護陽氣。在冬天第一場雪來臨之際,適當增添厚衣服保暖身體。
小雪時候適當進補可平衡陰陽,黑豆、紫米、木耳、香菇等食物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在抗癌方面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進補的時候尤其要注意是否符合進補的條件,虛則補,同時應當分清補品的性能和適用範圍,還應再吃些性冷的食物,如蘿蔔、松花蛋等。
立冬之後,草木凋零。但當漫天的小雪靜靜飄落,天地突然重新煥發了顏色。
小雪
2020/11/22
小雪時節 自然的魅力歸於平靜
但冬天不是終點
而是沉靜的厚積
儲藏滿滿一年的收穫和力量
靜候嶄新的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