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動脈斑塊是這樣長出來的,全國有近兩億人,你在其中嗎?

2020-12-12 紅娟醫生

在人的體內有這樣一根血管,它屬於體內一個很重要的關卡。因為它緊挨著人體內最重要的總司令,為其源源不斷地提供能量,所以很多人都很擔心它出現問題,尤其是上了年紀的人。

它就是頸動脈。頸動脈是連接大腦和心臟的重要樞紐,很多心血管急症都跟頸動脈脈病變有關。

有數據顯示我國存在頸動脈異常的人數高達2億人,其中40歲以上的人,頸動脈出現硬化斑塊的概率為50%,到了60歲以上的人群幾乎達到了100%。那麼為什麼頸動脈很很容易出現硬化斑塊呢?

有專家分析主要有這麼幾個原因。首先就是因為頸動脈血管本身受到的血液壓力比較大,所以血管的內皮更容易出現勞損,使血管彈性逐漸下降。其次頸動脈本身就是有一個「Y」形分叉,所以在心臟向上泵血的時候,分叉處是最容易受到衝擊的地方,所以這個地方也就是成為了最容易出現硬化斑塊的地方。

所以也有人說頸動脈是檢驗全身血管硬化情況的窗口。

頸動脈出現問題一般表現就是意識不清、半身不遂、感官障礙等。如果一旦發現類似的情況,一定要儘早的到醫院檢查,避免釀成慘痛的結局。

不過呢,大家對於這件事也不要太過於恐慌,因為一般小的斑塊不要過於在意,只要做好定期複查就好了,斑塊在50%左右的話只要按醫生的要求按時吃藥治療就可以了。不過一旦超過了70%,那就必須需要手術治療了。

不過大家對於頸動脈硬化也不要緊張害怕。在這裡教你有幾個應對的方法。

生活方式

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大多數血管老化和受損都是跟個人的不良生活習慣有關的,比如說喝酒、抽菸、熬夜、生悶氣等等,這些習慣都在無形中會影響到你血液的健康狀態,年輕的時候可能感覺不到,但是等到年齡大點之後就會出現了問題。

多喝水

要多喝水,喝水是有最有效的滋養血管的方式,因為血液中80%的成分都是水,所以充足的水源能夠稀釋血液,緩解血管壁的壓力,有專家建議一個人每天至少要喝1600毫升水。

喝花草茶

喝水的同時,可以加入一些可以清理血管垃圾,軟化血管的花草茶,這樣的話效果會更好。

據《黃帝內經》中記載,蒲公英,羅漢果,苦丁等對血管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蒲公英:這屬於一種比較常見的中草藥,有清熱解毒等功效,可以有效地促進血液內毒素的排出。

苦丁:可以有效地降低人體內血脂的含量。

羅漢果:健脾益氣,降脂,可明顯降血脂及降低血液黏稠度等功效。

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專門去中藥店找齊這幾種藥材泡茶喝,畢竟這些藥材都是藥食同源無副作用。或者是選擇下面的這種茶包,早晚衝一杯,保護血管健康。

總體來說,即使頸動脈出現斑塊也不要過於擔心,只要及時去醫院檢查,然後配合醫生治療就可以啦。

相關焦點

  • 頸動脈斑塊是這樣長出來的,常出現在3類人中,希望你不在此行列
    53歲的劉先生在一年前的體檢報告中被告知,左側頸動脈有一個1.6*2.4mm的斑塊,聽到這個消息自己也很意外。因為自己本身並沒有糖尿瓶,更沒有高血壓,只是血脂稍微有點偏高,不過也沒有什麼大問題,為什麼會出現了斑塊?難不成是因為體內的血脂升高才導致斑塊形成的嗎?
  • 頸動脈上長了斑塊,是否需要吃他汀類降脂藥?他汀類能縮小斑塊嗎
    一位朋友55歲,最近體檢時發現,血脂偏高,還有頸動脈斑塊。聽說頸動脈斑塊發展下去會堵塞血管,導致腦梗死,所以很擔心。於是詢問:「要不要服用他汀類降脂藥?他汀類能縮小頸動脈斑塊嗎?」今天就和大家來聊一聊。
  • 頸動脈斑塊可以預防嗎?這些人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頸動脈斑塊形成的根本原因及動脈硬化是分不開的。凡是可以導致動脈硬化的因素都會促進頸動脈斑塊的形成。導致動脈硬化的因素有以下幾點。第一就是年齡因素。所以說年齡越高他患動脈硬化斑塊的機率就會越大。第二個常見的原因就是慢性疾病,我們比較常見的這些慢性疾病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這些疾病都可以加速我們動脈硬化的進程,從而容易引發動脈硬化斑塊的形成。第三點就是肥胖,肥胖的人群會產生很多代謝的異常,胰島素抵抗,血脂升高,血壓升高都會導致動脈硬化斑塊的形成。
  • 查出頸動脈斑塊,嚴重嗎?是不是一定要吃藥?醫生給出全面解答
    在臨床上有30%到50%的腦梗死是由於頸動脈斑塊破裂後形成血栓,脫落後堵塞腦血管導致的。這種情況下很可能引發偏癱,長期臥床,半身不遂等。但是查出頸動脈斑塊也不用怕,並不是所有的都很嚴重,更不是一定要吃藥。醫生給出全面解答。
  • 不是所有的頸動脈斑塊,都要吃阿司匹林!如何調理,醫生告訴你
    現在的血管疾病是越來越多了,不僅是和我們不良的飲食有關係,還和身體的代謝也是有一定的關係的,要是身體的代謝能力變差了,血液中的垃圾就容易凝結成塊,會堵塞我們的血管,造成血管疾病的出現。很多的中年朋友就會問,每天服用阿司匹林是不是可以預防頸動脈內的斑塊呢?醫生給出答覆:阿司匹林是預防斑塊導致的風險,不是治療斑塊,而且也不是所有的斑塊都是需要服用阿司匹林的,今天就來具體的了解一下。
  • 有醫說醫 | 扼住頸動脈狹窄的咽喉
    頸動脈一直是動脈粥樣硬化的一個「重災區」,這與頸動脈的解剖結構有一定關係。頸動脈由頸總動脈、頸外動脈和頸內動脈等組成。如果說血管像一條河流的話,那麼當一條大血管分成兩根時,就如同河流分叉部位一樣,會發生流體動力學的變化,其中的血液會形成湍流、渦流等紊亂的流動狀態,就如大河分叉部位容易泥沙沉積一樣,血液中的雜質(如脂質等)更易沉積下來;同時,分叉部位比一般血管更易受到血流的衝擊,也更易發生損傷,在機體自我修復過程中,也更容易形成局部脂質斑塊。
  • 每天一碗紅燒肉,二兩小酒,抽根煙,肉鋪老闆覺得這樣最愜意,沒想到...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陳曉華 記者 吳朝香8月3日晚21:21,浙江省人民醫院血管外科主任蔣勁松剛完成一個頸動脈斑塊手術,發了一個「頸動脈科普」的朋友圈:門診的時候很多都是來諮詢頸動脈斑塊的,很多時候費勁口舌也說不明白到底什麼是頸動脈斑塊。這是一個很能說明問題的病例。
  • 腦梗、腦中風都與它有關…別怪我告訴你...
    血管被堵的過程其中,我們身上卻有一處血管比較容易堵,堵了之後最容易忽略。很多人因此失明了、不能說話了、半身不遂了、甚至癱瘓了才發現,這個血管就是——頸動脈!每個人都有血管變窄、雜質增多的那一天。慶幸的是,你現在看到這篇文章還不晚。
  • 無數人因它死亡卻一無所知
    1聯通心臟和大腦,卻最易堵大腦是身體的總司令部,頸動脈是負責為大腦供血的主要血管,但身上最容易堵塞的血管也就是頸動脈。中國慢病前瞻性研究一項新的分析顯示,中國有三分之一成人存在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這是中風的一個危險信號。
  • 3釐米長釘穿透頸動脈!
    而且身體裡有根3釐米長的釘子這事兒他還是最近才知道……連工作24年的醫生也感嘆這病人運氣太好了沒想到當林先生準備在醫院做頸部和頭顱核磁檢查時,儀器突然報警了,醫生說他的身體裡有金屬,不能做磁共振。「醫生猜測,可能是我們幹活時,皮膚沾上了類似於鐵粉的東西。這種情況,沒法做磁共振。最後做了CT,發現頸椎有個地方突出。我經常要長時間低頭幹活,頸椎的問題也是沒法避免的。」他無奈地說。
  • 哈醫大一院這項新技術為防治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提供證據
    龍頭新聞訊(生利健 徐旭 記者 霍營)通過自主研發的「巨噬細胞靶向聲動力療法」,用以遏制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表達和分泌,使血管內皮細胞的凋亡率明顯增加,進而抑制其增殖、遷移和小血管新生能力,防範斑塊內異常增生的新生血管,穩定動脈粥樣硬化斑塊。
  • 血管內斑塊破裂就會形成血栓,醫生告訴您如果穩定和逆轉斑塊
    斑塊是什麼,如何形成的?簡單理解就是血管內的垃圾,長期堆積在血管內壁,慢慢的就和血管內壁長在一起,就像一根水管子用的時間長了,裡面全是水鏽。斑塊是怎麼形成的呢?簡單說一方面和遺傳基因以及年齡有關係,但最主要還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有關係,低密度脂蛋白這個壞血脂不斷的產生血管垃圾,長期的損害就會造成血管內斑塊;除此之外本斑塊還和長期高血壓、糖尿病不控制,長期抽菸酗酒,肥胖,不運動,高鹽高脂高油高糖飲食有著一定的關係。王醫生,吃藥能把斑塊消除嗎?有很多朋友都問過這樣的問題。
  • 台州男子頸動脈被長釘穿透十年竟不自知,醫生:運氣太好
    「我從來沒受過外傷,但這十年常頭暈,有幾次人都站不穩,一直查不出原因。」近日,浙江台州市55歲的林先生到台州醫院血管外科就診,才解開了十年頭暈之謎——一顆長釘橫穿頸動脈。林先生是木工,身體強壯。他當時去醫院檢查,CT顯示頸椎部位有一處小突出,以為是經常低頭幹活造成的頸椎病。後來,他又因頭暈去檢查,發現血壓偏高,也沒重視。上個月,林先生因再次頭暈症狀加重到台州醫院看診。「做頸部核磁共振時,顯示林先生頸部有金屬異物,無法完成檢查。再做CT,發現有一個條形的異物橫穿頸動脈。」
  • 全國首例!專家戴上VR眼鏡遠程指導手術!湖南實現在5G+混合現實技術...
    6月11日,在湖南省腦科醫院(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專家團隊在5G環境下,通過模擬專家遠程指導,配合混合現實技術成功完成頸動脈內膜剝脫血管重建手術,這也是全國首例在5G+混合現實技術(MR)下開展的遠程指導頸動脈內膜剝脫血管重建手術。當天上午,在湖南省腦科醫院手術室,醫生正在為患者進行頸動脈內膜剝脫血管重建手術。
  • 為什麼是斑塊而不是條紋?
    老虎和美洲豹但很多人喜歡顧名思義,認為它是花豹或者老虎,也有很多人臉盲,分不清美洲豹和花豹。既然總是把美洲豹認錯,為何不給它專門起個特有的稱謂呢?因為美洲豹生活在美洲大陸,也就是新大陸,被發現的時間並不長,沒能造出一個專門的漢字來指代它。而「豹」、「虎」都是古代就發明出來的漢字,所以就沿用在美洲豹身上。
  • 基於冠脈CTA的斑塊危險性評估
    這些結果支持這樣的假設,即小鈣化結節是高風險斑塊的指標,並且CTA處於識別真實鈣化結節的極限,已經使用組織學研究鑑定了鈣化結節。即便如此,一些研究顯示ACS患者的罪犯部位與穩定型心絞痛患者或非罪犯部位相比具有斑點鈣化。然而,僅有少數前瞻性研究評估斑點鈣化的預後效果,因此斑塊內鈣化與未來心臟事件之間的關係仍不確定。
  • 在平時的生活中,如何實現動脈斑塊的逆轉?不妨了解一下
    現在人們也很想知道當動脈出現問題後還能讓它消失或逆轉嗎?今天就帶領大家看看心臟科的醫生是怎麼答覆的吧。說起冠心病腦梗塞人們往往是害怕的,畢竟這種病的致死率也是比較高的,它們的致死手段通常是動脈硬化或斑塊動脈粥樣硬化,這也是主要致死原因,導致人們看到這樣的詞時會不由的恐慌,但是隨著現在科學的進步,醫療行業也大有提升,對於動脈粥樣硬化能否逆轉,醫生也給出了明確的答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