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9 17: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連日來
全州12縣市同時在
2020年度「中國天然氧吧」評選中
上榜的消息傳開
立即成為全州各族人民相傳的佳話
黃連山自然保護區(圖片來自雲南省人民政府網)
「綠春縣榮獲『中國天然氧吧』稱號,我們村就在『天然氧吧』核心區,這是我們的驕傲!」綠春縣騎馬壩鄉瑪玉村位於黃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說起這個「天然氧吧」,村黨總支書記李甫鬥興奮不已:「瑪玉村被青山綠水環抱,村民新建的樓房猶如鑲嵌在茂密森林間的一顆『綠寶石』,美不勝收。」
綠春縣騎馬壩鄉瑪玉村(圖片來綠春縣融媒體中心)
「青山綠水饋贈的『天然氧吧』,換來了村民的身心健康,滿目綠色產業也是村民依託奔小康的財富。」李甫鬥說,瑪玉村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村民積極參加退耕還林、森林撫育、低效林改造等,不僅享受到了政策補貼,而且靠著林業貸款發展起了茶葉、林果、養殖等綠色生態產業,收入「噌噌」往上升。村民李發財靠種植30多畝瑪玉茶、10多畝草果、5畝八角等發展綠色生態產業,家庭人均年收入達萬元,過上了小康生活。
萬畝茶園(圖片來綠春縣融媒體中心)
談到未來,李甫鬥滿懷信心:「我們將借著瑪玉村入選第二批國家森林鄉村名單、全縣榮獲『中國天然氧吧』稱號的機遇,重新規劃瑪玉村5個村民小組未來5年的發展,探索生態、民俗等方面為主的鄉村旅遊模式,以此為生態產品增值、美麗鄉村增色、小康生活提質。」
村民在採茶(圖片來綠春縣融媒體中心)
瑪玉村僅是綠春縣發展綠色產業,端穩「生態飯碗」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綠春縣高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的綠色發展理念,截至目前,該縣發展茶葉、胡椒、橡膠、八角等為主的綠色生態產業132萬畝,農民人均6.3畝;森林面積達22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70.46%。
乾淨漂亮的瑪玉村
「縣林草局探索劃定管護地塊、設定管護崗位、確定管護酬勞、落實管護責任等生態護林員管理與森林管護體系,有效保護生態環境。」綠春縣林草局副書記李媛介紹,綠春縣持續推進生態效益補償和天然商品林停伐補助工作,並積極實施林業提質增效項目,增強群眾管理積極性,提升林業科學管理水平,讓森林得到修復的同時也讓林農在保護林業中得到實惠,實現了保護與生態循環、就地就業與林業扶貧的雙贏。「黃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有4000餘種珍稀動植物,是國內外專家讚譽的祖國西南邊陲『動植物基因庫』。」李媛自豪地說。
護林員巡山
放眼黃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鳥瞰一眼望三國的「二甫雲海」、阿倮歐濱森林公園等,無不為蓊鬱蔥蔥的綠色山脊、清澈的河水 「天然氧吧」巨幅畫卷而感嘆。正是這個令人陶醉的大氧吧,讓綠春人民實現靠山養山、養山興山、興山富民的良性循環,端穩了「生態碗」、吃上「生態飯」,並於去年實現了整縣脫貧。「中國天然氧吧」,也將為綠春縣提升生態文明、推進鄉村振興、實現全域旅遊與「健康生活目的地」目標以及「十四五」起好步、開好局積蓄髮展活力。
阿倮歐濱森林公園(圖片來自紅河日報資料庫)
記者:羅宏偉 文/圖
原標題:《「綠寶石」發著光,哈尼人民奔小康!必須去看看》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