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問,張三丰是超越五絕的存在,那他的七個徒弟,有誰達到了裘千仞水平?
武林中,素來有南武當、北少林的說法,這兩個門派因為影響力大,一直以來都是中原武林各大門派的領頭羊,其中少林派的地位,要略高於武當派,因為這個門派才是公認的天下第一大派。
武當派能與少林派齊名,足見這個門派在武林中的影響力。武當派的創派祖師張三丰,也是與少林派創派祖師達摩祖師齊名的宗師,此二人,可以算是古往今來兩大宗師。
因為達摩祖師是胡人,而張三丰是土生土長的漢人,因此張三丰也可以算是中土武學史上第一宗師。
在金庸先生小說中,張三丰是評價最高的人物,被譽為中國武學史上千古未有之奇才,創出了照耀千古、輝映後世的武當一派武功,武當派也是道家武功最具代表性的門派。
張三丰的影響力是毋庸置疑的,他的武功、境界、修為,都已經達到了巔峰,就算是比長壽,也沒幾個人能與之相比。
當然,金庸先生筆下,大宗師有很多,不輸於張三丰的人也不少,比如《九陰真經》的作者黃裳。不過就後世影響力而言,無人能與張三丰相比。
五絕都是宗師級高手,登頂武道巔峰的人物,他們個個不凡,都是驚才絕豔之輩。但是相比張三丰,他們還是差了一點,或許武功差不了多少,但成就和影響力肯定沒法跟張三丰相比。
裘千仞是金庸先生筆下的一位絕頂高手,在《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中均有出場。他是鐵掌幫幫主,外號「鐵掌水上漂」,是當時江湖上武功最高的人物之一。
在影視劇中,裘千仞經常被弱化,顯得不堪一擊,與五絕差距極大。
但實際上,裘千仞是與五絕齊名的人物,在當時的江湖上,名氣不比五絕小,只不過他沒有參與華山論劍,因此顯得不如五絕。
按照小說中的設定,裘千仞的武功與五絕不相上下,是同級別高手。
當然,筆者也曾分析過,如果細究的話,裘千仞比五絕、周伯通等人要略遜半籌到一籌。不過整體來看,他們還是同級別高手。
張三丰生平收有七位弟子,合稱「武當七俠」,分別是宋遠橋、俞蓮舟、俞岱巖、張松溪、張翠山、殷梨亭、莫聲谷。
武當七俠是張三丰精挑細選的徒弟,不論是天賦還是人品,皆是上上之選。他們七人各有所長,張三丰也重視因材施教,因此七個徒弟入門後,皆有所成。
在影視劇中,武當七俠大多都是打醬油的角色,但在小說中,他們的戲份其實不少,而且也很厲害。
除了殘廢的俞岱巖和早逝的張翠山、莫聲谷,其他四人後期都達到了江湖一流水平,甚至更高。
少室山英雄大會時,俞蓮舟和殷梨亭展示了一身武功,在場眾人無不驚嘆,感慨武當武功的精妙,與武當弟子的強大。
武當七俠中,天賦最高的是張翠山,武功最高的則是俞蓮舟。
《倚天屠龍記》結束時,俞蓮舟的武功已經達到了挺高的一個水平,在一流高手中,可以說是鮮有敵手,但這份實力,顯然無法與裘千仞相比。
裘千仞是妥妥的絕頂高手,即便放在《倚天屠龍記》中,那也是僅次於張三丰和張無忌的高手,比渡厄、渡難、渡劫等人還要強,比俞蓮舟更是要厲害不少。
僅以武功而論,張三丰和五絕差距倒不大,而裘千仞與五絕的差距也不大,算起來,張三丰也就比裘千仞厲害一些。而武當七俠相比師父張三丰,那差距可不小。
所以,就《倚天屠龍記》結束時,武當七俠中,並無人能比肩巔峰時期的裘千仞。
當然,以後能不能達到裘千仞水平,那就不好說了。
武當派武功是典型的道家武功,前期進展緩慢,越到後期進展越快。剛出場的武當七俠,最厲害的宋遠橋和俞蓮舟,武功也不及明教六大高手,但光明頂之戰時,卻已經能持平他們了。等到少室山英雄大會時,很多人都認為,俞蓮舟的武功已經超過了明教六大高手。
俞蓮舟的天賦很高,小說結尾時又當上了武當派掌門,成了張三丰的衣缽傳人。如果不出意外,往後的日子,他的武功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而且進步會越來越快,最終要達到絕頂水平,想必不是什麼難事。
所以,如果以最終成就而論,俞蓮舟是有機會達到絕頂水平的,到那時自然可以比肩巔峰時期的裘千仞。
(圖片來源於網絡)
我是黃老邪,歡迎關注,一起交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