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鹿菏這個名字,
可能大家都會覺得有些陌生。
可是這張海報,
你一定熟悉。
這是《水型物語》的中國版海報。
導演得主吉爾莫·德爾·託羅將海報的繪製交給了鹿菏,他用東方水墨和留白的方式,演繹了一個完全西方的故事。
畫面靈感來源於電影女主和水怪一起沉入深海的一幕,潑墨寫意、留白境界,唯美的質感和文化碰撞感,令所有人驚豔。這裡面也包括電影導演本人,以至於最終成品出來後,導演發了一封帶有 30 多個感嘆號的讚嘆郵件給鹿菏及其團隊。而這位年輕的畫家,也開始由小眾,走向了大眾。
鹿菏,知名水彩插畫家。曾出版《浮生物語大畫集》、《浮生物語.1》、《隱世之國》、《百花譜》、《百鳥集》。
鹿菏
人們很容易在第一眼看到他的畫時淪陷。
筆觸柔美細膩、線條輕盈生動、色彩運用也是鬼斧神工,化成一個字,就是「仙」。
在鹿荷的畫裡,即便是妖魔鬼怪、凡塵煙火,也透著點叫人看不真切的空靈和禪意。正如他的筆名「鹿荷」,鹿與仙鶴,都是伴著祥雲而來的仙靈之物。除了畫在紙上,鹿菏也很偏愛畫扇,他喜歡水墨在扇面上氤氳而成的山水,而《水形物語》的最終版海報,靈感也源於此。
畫畫對於鹿菏來說,像是骨子裡就帶有的。
從很小的時候,他對畫畫有著特別的執著。憑藉內心一點點喜歡,他一點點學習,一點點摸索,像個不合群的獨行者。他也的確是不合群的,學生時代的同齡男孩,大多喜歡打遊戲或是打籃球,他偏偏沉浸於《山海經》、《聊齋》這樣的古典神話。看入迷時便將書中人物,加上一些自己的想像用畫筆描摹出來。這麼一埋頭一動筆,可能一天也不會挪窩。
畫畫在每個階段都會有所差別,不變的是把畫面當做一種信仰的虔誠和尊重。
畢業後,他並沒有像普通人一樣找一份謀生的工作,而是成了自由插畫師,近年又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也會和雜誌連載合作、做一些周邊產品。《大聖歸來》的作品讓他更為普羅大眾所熟知,而他本人對於那些五花八門的商業邀約並不太感冒。急功近利不是鹿菏的風格,「就先把自己手頭想畫的東西畫好」鹿菏這麼說。
他是一個靈魂自由的人。
從雅安、廣州、日照、杭州,到成都、大理、重慶。這些城市都有鹿菏逗留的印記。
他創作的時候很宅,但又喜歡窗外不一樣的美景。一段時間換一個住處,讓他對生活抱有十年如一日的期待。這些地方或是耿直靈動,或是風花雪月,或是安詳靜謐。
下雨天坐在家中看向窗外、鋪開紙筆,他就能把這些風景留在腦海中,然後融進自己的畫裡。以至於每次搬家,他都能整理出好幾大摞畫。從一張張白紙到精雕細琢的成品,這樣頗有成就感的過程讓鹿菏充滿了繼續下去的動力。
他畫畫是沒有功利性的。
人們做事情愛找個目標或者目的,可他畫畫的理由很純粹,僅僅是他想要畫而已。於是他深居簡出,樂得去做個「十八線小畫手」,不求名利、遠離塵世紛擾,只是心無旁騖地用水和顏料勾勒自己的精神世界。
俗世諸多紛擾,唯有鹿菏,落筆成仙。
文/江南酷哥
圖/來自網絡
《名物志》為您講述更多一直在堅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