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墳後莫有樹纏藤,墳前莫有桃花紅」,是啥意思?

2020-12-12 老胡說三農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墳後莫有樹纏藤,墳前莫有桃花紅」。當我看到這句農村俗語後,雖然認真思索了老白天,但還是沒有能夠思索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

一、墳後莫有樹纏藤

所謂的「樹纏藤」,也就是指有藤狀植物纏繞在墳墓後邊的樹木上。

迷信的說法認為:一旦有藤狀植物纏繞在墳墓後邊的樹木上,就會對家人產生不好的影響,容易使家人出現上吊自殺的現象。至於說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估計誰都講不清楚。反正,迷信的說法是這樣認為的。

二、墳前莫有桃花紅

所謂的「桃花紅」,迷信的說法是指不能夠在墳墓前栽植桃樹。比較迷信的人認為:桃木為「降龍木」和「鬼怖木」。具有鎮災避邪的作用。一旦在墳墓前栽植一棵桃樹,自己家的已故先人就會感到驚恐,並且,不敢「走」出墳墓半步,從而也無法庇佑自己的家人。至於說真的是不是這樣,也估計沒有人能夠講清楚,反正,迷信的說法就是這樣認為的。

聽了老農的解釋後,我總算是明白了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不過,我認為這些說法都屬於子虛烏有。

所謂的「藤狀植物」,也稱為「藤蔓植物」,是攀緣植物的主要種類之一。

「藤狀植物」有很多種,如果以質地不同來區分,可分為木質藤本(如葡萄、紫藤)與藤本草質(如牽牛花、長豇豆)。

「藤狀植物」的藤蔓比較柔軟纖細,不能直立,只能依附別的植物或支持物,利用纏繞或攀援的方式向上生長。不過,除了個別「藤狀植物」之外,「藤狀植物」的觀賞價值很高,有非常好的垂直綠化作用,能夠創造出景觀、生態、經濟三相宜的園林綠化效果。同時,有些「藤狀植物」不但能夠開放出美麗的花朵,散發出芳香的氣味,而且,其根、莖、葉、花、果實等還能夠當作藥材或香料使用。因此,大多數「藤狀植物」都是深受人們喜愛的一種植物。

如果有這一類植物能夠在自家的墳墓後邊生長,一定會給墳墓周邊的環境創造出一種和諧的氛圍,從而使墳墓顯得不那麼「孤單」。但它怎麼會與家人是否上吊自殺產生出關係呢?「藤狀植物」與家人安危的關係從何說起呢?如果按照「因果關係」的原則來講,它們能夠產生「因果關係」嗎?想必是不能的。因此,這種說法應該屬於無稽之談。

桃樹僅僅是一種果樹。桃木被稱為「降龍木」和「鬼怖木」的說法僅僅來自於古籍《左傳·昭公四年》中,並且,被當成了一種神話流傳了下來,其是否具有鎮災避邪的作用恐怕沒有任何人驗證過,而且,世界上也根本不存在什麼「邪魔」。因此,墳墓前栽植桃樹能夠使「自己家已故先人感到驚恐」的說法也屬於胡扯,是沒有任何事實根據能夠佐證的。

封建迷信思想的產生源自於科學技術的落後,是一種非常愚昧的思想。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人們的思想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因此,大多數人們是不會接受這種封建迷信的思想的。所以,我們應該將許多封建迷信的說法統統掃進歷史的垃圾堆。

相關焦點

  • 俗語「再累莫坐『人肉凳』,再餓莫吃墳前供」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俗語「再累莫坐『人肉凳』,再餓莫吃墳前供」啥意思?有道理嗎?沒事的時候喜歡在農村裡走動一下,玩玩手機,聽聽農村老人間的談話,你還別說,農村老人說的一些話很有道理,意味深長,我在那裡刷新聞,突然看到一個小夥為女朋友做「人肉板凳」的現象,老人思索了一下,然後就說出來了,原話是「再累莫坐『人肉凳』,再餓莫吃墳前供」,我倒覺得這句話很在理。
  • 農村俗語:「天空莫做屋,地空莫葬墳」,什麼意思?農村人的智慧
    農村俗語:「天空莫做屋,地空莫葬墳」,什麼意思?農村人的智慧關於農村裡面的俗語其實也是講過不少的,但是就是這簡簡單單的俗語卻是真正的蘊含了農村人的智慧,這也是大家不可輕視的。雖說這些俗語初聞語句有些簡陋,甚至是有些粗糙,但是當細聞其詳後就會發現,這可真當是十分有見地的。
  • 俗語墳前如牛槽,斷子又絕苗,墳後有大坑,長子人不興啥意思?
    導讀:墳前如牛槽,斷子又絕苗,墳後有大坑,長子人不興,這幾句順口溜是一句農村俗語,過去,農村人對於墳墓非常講究,經常會找一些所謂的風水先生,來為自家選擇祖墳墓地,在過去人們守舊的意識裡,覺得墳墓將預示著後代人的興旺發達,因為過去農民沒有多少文化,對科學認知度不夠,所以就會產生那樣封建的想法
  • 農村俗語:「前後左右『水射墳』,家無人丁絕後人」,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前後左右『水射墳』,家無人丁絕後人」。當我看到這句農村俗語後,仔仔細細揣摩了好半天,但還是沒有揣摩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所謂的「前後左右『水射墳』」也就是指墳墓的四周都有水流衝著墳墓而來,按照迷信的角度來講,這樣的墳墓家中是沒有後人的,是會出現絕戶的現象的。其實,這種迷信的說法是在故弄玄虛,是在唬人的。
  • 農村俗語:「『過山』不起墳,『獨山』不住人」,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過山』不起墳,『獨山』不住人」。雖然我對這句俗語思索了良久,但還是沒有弄懂這句俗語的意思,於是,便向一位老農請教。無論自己遇到什麼事情,均要和父母雙親的雕像商議,而且,每日三餐前先供奉父母雙親的雕像,然後才自己食用。每天出門之前,丁蘭一定會向父母雙親的雕像稟告,回家後也一定會向父母雙親的雕像回稟。有一次丁蘭外出回家後見父母雙親的雕像眼中垂淚,便懷疑是自己的妻子對父母的雕像做了「不敬之事」,於是,寧願單身,也要把妻子休掉。
  • 農村俗語「門前老墳住千年,屋後水坑早搬家」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自古以來農民對蓋房子這件事情就特別重視,因為一座房子的蓋成不僅要花費一家人大半生的心血和精力,房子寄託了全家人的希望,所以人們在蓋房子時,從選址到建成,處處有很多講究,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就是關於房子選址的禁忌:門前老墳住千年,屋後有水早搬家,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雨打墳出貴人,雨打棺財人疏」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的覆蓋面很廣,上到天文地理,下到為人處世,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婚喪嫁娶」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雨打墳出貴人,雨打棺財人疏」,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天空不起屋,地空不葬墳」是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天空不起屋,地空不葬墳」,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草木不茂不葬墳,山凹崩卻不住人」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草木不茂不葬墳,山凹崩卻不住人」。雖然當我看到這句農村俗語後仔細想了老半天,但終究還是沒有想出來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探尋,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草木不茂不葬墳所謂的「草木」是指青草和樹木;而「不茂」是指不茂盛的意思。那麼,問題來了。
  • 俗語:「門前墳房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老祖宗的智慧結晶
    別以為聽著粗俗就說它是迷信,很多俗語包含著智慧,如果學到能讓你走不少彎路。作為先人在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談,俗語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今天筆者和大家說說這一句——「門前墳房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02這句話如果單純從字面意思理解,很難吃透,必須要深入解讀。那麼深入解讀是啥意思呢?
  • 俗語「有錢難買天降雨,雨雪臨墳出貴人」,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其實洪澇災害是大自然給人類的警告信號,意識到這樣的信號後,人類就必須和大自然和諧相處,不能破壞大自然。實際上,幾千年前的人類就知道洪災的危害,並且創造了這條俗語——「有錢難買天降雨,雨雪臨墳出貴人」。相信很多人沒有聽說過,恐怕只有在農村地區生活過的才會懂。
  • 農村俗語「前包後窪,不孤就寡」,說的啥意思呢?老話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前包後窪,不孤就寡」,說的啥意思呢?老話在理嗎?在農村生活,擁有新鮮的空氣,以及優美的環境,跟繁雜的城市相比,農村相對靜怡了許多。農村有句俗語叫做:「前包後窪,不孤就寡」是什麼意思呢?先來講一下前包,對於前包,按照民間的說法是有好多種的方式,其中最為普遍的認為是,這裡所說的前包,指的是房屋前面有山丘或者是土包存在,這樣也就造成了家庭採光率嚴重不足,對於空氣流通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這樣的居住環境還有一種壓迫感,是不適宜居住的,如果是在屋後有山的話,反而是很好的一件事,這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身後有靠山,就是因此而來。但是在房屋前面出現高大的山丘或者是其他的遮擋。這就是所謂的錢包。
  • 農村俗語「進門與妻不同床,出門不拜丈家墳」,女婿為啥不上墳?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進門與妻不同床,出門不拜丈家墳」,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為何女婿不能祭拜老丈人家的墳呢?
  • 農村俗語「過山不起墳,獨山不住人」是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農村流傳著許多朗朗上口的諺語,是老一輩人在生活和勞動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諺語涉及面很廣,很多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今天的諺語「過山不起墳,獨山不住人」,這句諺語是什麼意思?老祖宗傳下來的那句老話有沒有道理?
  • 俗語「門前墳,屋後水」,啥意思?老祖宗的智慧之談,不妨看看
    悠悠上千年,老祖宗留下了許多經典的文化,俗語就是其中一種,俗語是民間集體創造廣為口傳言簡意賅,並較為定型的藝術語句,是民眾豐富智慧和普遍經驗的規律性總結,今天給大家帶來這樣一句老話「門前墳,屋後水」,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寧住孤墳千年,不敢廟內半宿」啥意思?廟比墳還可怕?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上到天文地理,下到為人處事,其中還有很多俗語是祖輩告誡後代出門在外應該注意的事情,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寧住孤墳千年,不敢廟內半宿」,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老人們常說:「門前墳房後水,家敗子不歸」,你知道是啥意思嗎?
    農村人在蓋房子的時候總有很多講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選地址,因為房子蓋成之後就再也動不了了,再加上村裡人大多都比較在乎風水,於是選地址就成了重中之重。因此很多農村俗語都與房子的位置有關,比如有這麼一句俗語叫:「門前墳房後水,家敗子不歸」,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道理?什麼是「門前墳」?所謂的「門前墳」並不是說門前真有一座墳丘,如果是那樣的話,人們當初也不會在這地方蓋房子。
  • 懷中屎,墳前紙!農村這句俗語話糙理不糙,道盡養娃的不易與回報
    農村有很多順耳又很有哲理的俗語,也因此口口相傳至今,被很多後人視為真理。農俗大多是有警示後人的意思,所以有的聽起來也有些浮誇,給人危言聳聽的感覺。還有的為了順口把那種八竿子打不到一塊的事物聯繫在一起,但仔細理解發現比喻又非常貼切。
  • 俗話說:「陽照鞍陰照尖,房對埡口墳對尖」,你知道是啥意思嗎?
    對於古人來說,無論是蓋房還是修墳,都是很重要的事情。一個是讓人生前住的,一個是讓人身後住的,因此人們對兩者都很在乎,有句農村俗語叫做:「陽照陰照尖,房對埡口墳對尖」,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門前墳房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是啥意思?現代人不聽會吃虧
    雖然聽上去很古怪,但絕大多數都是人們一代代積累下來的經驗,即使不能用科學解釋也同樣有其現實意義。比如今天分享的這一句:「門前墳房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那麼這句俗語是啥意思?對此,專家表示,看似迷信,實則符合科學意義,現代人不聽會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