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退伍的盲人軍官,因為雙目失明而生活一片狼藉,高傲的他不願意看著自己慢慢凋零,決定在感恩節之際結束自己的生命:住最好的酒店、吃最好的食物、玩最好的女人,窮盡最後的奢華後飲彈自盡,但他精心的計劃卻被一同隨行的查理所打亂了。查理喚醒了這位老軍官生活的希望,老軍官也解決了查理在學校裡的麻煩。這樣一個簡單的故事就是大名鼎鼎的《聞香識女人》,一部讓老戲骨阿爾·帕西諾獲得奧斯卡影帝的電影作品。
阿爾·帕西諾出生於1940年,1971年憑藉《教父》成名,隨後在《熱天午後》《疤面煞星》《情梟的黎明》《盜火線》等一系列犯罪電影中奠定了自己在黑幫電影裡獨一無二的地位:從麥克·科裡昂到湯尼·蒙達拿,他成為黑幫大佬的代名詞,但演了一輩子黑幫老大的阿爾·帕西諾卻並沒有因為這些角色而獲得奧斯卡,反而是在一次充滿內心戲的《聞香識女人》中,憑藉盲人角色弗蘭克拿到了第65屆奧斯卡的影帝獎盃。
《聞香識女人》中阿爾·帕西諾不再是隻手遮天的黑幫老大,而是一個生活糜爛脾氣暴躁的盲人軍官,他一心求死,但處處都表露著對生活的眷戀,一同隨行的查理,簡單純樸,但無處不反襯著生活中的複雜與無奈。《聞香識女人》的成功不僅僅在於阿爾·帕西諾塑造了一個獨一無二的弗蘭克,更重要的是弗蘭克和查理的故事背後帶給我們人生的思考。
聞香識女人,不過是人間冷暖自知的寂寞
《聞香識女人》一個讓人充滿迷惑的電影名,明明講述的是弗蘭克與查理兩個大男人莫逆之交的故事,為何會取這樣一個曖昧的名字?電影中弗蘭克多次通過女人身上的香味來識別女子的身份與個性:一次是在去紐約的飛機上他與空姐搭訕,一次是在酒店他與前來打掃衛生的服務員互動,一次是在餐廳跳探戈之前,還有一次是在查理的學校演講之後。除了最後一次弗蘭克真正感受到有愛的可能性外,其餘三次都只是他排解寂寞時的無聊手段。弗蘭克能夠通過女人的香味來識別女人的個性是他過去生活豐富和深刻的積累,但同時也反襯著他現在生活的無奈與悲涼,女人身上的香味越香,弗蘭克的內心就越寂寞。
弗蘭克內心真正想要的是一段平平常常真心相守的感情,一個每天醒來之後他還能相擁的女人,但這樣的願望在他年輕時沒有實現,現在對於雙目失明的他就更加難得。所以弗蘭克退而求其次把對愛的嚮往轉化為了對性的需求,弗蘭克多次直言不諱地表達了自己對性的渴望,但這種渴望實際上是在掩蓋自己內心的空虛。沒有愛的性是寂寞的,弗蘭克比誰都清楚,但性格暴躁的他本身就生活在一個沒有愛的世界裡,所以他唯有把人們這種生活上最基本的需求當作了自己最高尚的追求來看待。表面上看他是活得獨特與透徹,但其實是無奈中的倔強。對於弗蘭克而言,縱使他聞香識得天下所有的女人,但仍然難掩他內心冷暖的寂寞。
深刻的弗蘭克,不過我們理性中堅強
弗蘭克是一個非常倔強的老頭,他清高自負、浮誇刻薄、倚老賣老,就連最親近的親戚都忍受不了他的存在。但就是這樣一個人人見而遠之的糟老頭,為何不斷沒有引起觀眾的反感,反而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和理解呢?其中最大的一個原因或許就是因為弗蘭克的真實,弗蘭克的經歷可能是虛構的,但他身上表達感情卻是真實的,他狂妄、他傲慢、他蠻橫,但他所有的做作都因為是他生命的「最後之旅」而顯得異常的真實,他用力的掙扎不過想多留些活著的證明。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弗蘭克,這個看上去食古不化的糟老頭,其實活得非常的透徹,當他決定了結束自己的生命時,他的最後一趟旅行變成了最純粹的生命之旅,去吃他印象中最美味的食物,去見非常討厭他但卻是他最親的哥哥,沒有了那些世俗的顧慮,每一分鐘他都在為自己而活。而與他形成鮮明對比的生活中的我們,因為看得見周圍人的眼光,所以我們活得小心翼翼,因為身上肩負著各種壓力和責任我們過得如履薄冰,我們甚至開始羨慕這個無所拘束活到老泡到老的古怪老頭,因為他所做的這一切,正是我們想做卻一直不敢做的事情。世人眼中他的倔強,卻是我們理想中的堅強。
單純的查理,是我們現實生活中的無奈
倔強的弗蘭克背後是單純的查理,見多識廣的弗蘭克最終被什麼都沒有見過的查理感動了,因為人群之中最難得的就是單純。弗蘭克深知人世間的複雜與艱難,所以當他感受到查理的單純和天真時他也開始認真地對待查理,而真正把弗蘭克從絕望的邊緣拉回來的,也不是查理的那一句「你跳探戈和開法拉利比我見過的任何一個人都要好」,而是查理的陪伴讓弗蘭克重新感受到了生活中的光亮。
查理是一個靠著獎學金才能勉強就讀貴族學校的高中生,在學校他與富家子弟的同學們格格不入,出來後做兼職又遇到了弗蘭克這樣脾氣火爆的老頭,更重要的是校長也逼迫他做一個告密者,揭發同學們作弄校長的惡作劇。無依無靠的查理顯得非常的無助,既不願意逃避也不知道面對,幸運的是碰到了弗蘭克最後幫他化險為夷,但在查理的身上我們隱隱約約看到了現實生活中殘酷無情的一面。現實中的社會總是充滿了利益,勾結與出賣,在複雜的世界裡要保持一顆單純的心是多麼的艱難,正如弗蘭克在查理學校的演講上說的那樣「我們都知道那一條路是正確的,但想堅持的走下去太難了」。查理單純懵懂的面龐背後,是現實生活中無盡的荊棘。
一半查理一半弗蘭克
《聞香識女人》中把生活比作探戈,跳錯了大不了重來。但真正的生活卻並不是探戈,沒有人有重來的機會,弗蘭克不可能復明,查理也不可能重新選擇不看見同學的惡作劇。生活更像是一部正在上演的電影,裡面既有我們對崇高理想的精神追求,同時也有面對現實生活的無奈:精神上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弗蘭克,瀟灑、通透、自在,但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是查理,活在各種有形或者無形的壓力之中。關鍵是如何在兩者之中找到平衡,不是每個弗蘭克都能遇到查理,也不是每個查理都能找到弗蘭克,更多的時候只能靠我們自己。每個人的心中都是一半查理一半弗蘭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