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跳探戈,踩錯了步子沒關係,接著踩下一步就是了。——《聞香識女人》
《聞香識女人》是為數不多的風評比原著要好的電影,和《肖申克的救贖》一樣,屬於是無冕之王,雖然在當時沒有激起很大的浪花,但卻是「越老越香」。影片在1992年聖誕節前夕在美國上映,講述的是一位脾氣暴躁的老兵上校弗蘭克和一位害羞的高中生查理之間的互相救贖的故事。弗蘭克是老兵,職位是中校,但是眼睛卻失明了,讓他的心理從天堂墜落懸崖。查理是一名高中生,靠救助金和獎學金讀書,在一場惡作劇中查理在自己的前途和朋友的前途之間無法抉擇。兩個男人之間從一場旅行開始了互相的救贖。
弗蘭克中校「向死而生」的成長之路
弗蘭克中校的扮演者是阿爾·帕西諾,他的代表作是1972年上映的《教父》,很多人將《聞香識女人》成為《教父2》是因為在這場互相救贖的旅途中,弗蘭克與查理之間情同父子,他幫助查理做決定,雖然查理的決定並不是他想要表達的意思,但是弗蘭克還是支持查理,因為這是一個男生成長為一個男人的必經之路。其實在這場旅途中,弗蘭克也是有成長的,比如說:
對於自己:弗蘭克是一個暴戾、自負但是卻又很正直的一個人,影片開始時,對於弗蘭克的第一印象是表演的有點過了,有點誇張了,但是整部150分鐘的影片看下來,我給弗蘭克的表演打100分。其實他的暴戾與自負只是在掩飾他內心中的對於自己從榮譽的頂端跌落谷底的最後一份尊嚴,他將這份尊嚴看得比什麼都重要,想要得到別人的認可,但是別人都認為他很奇怪。策劃這場旅行的初衷弗蘭克是沒有想著要活著回去的,救贖與赴死之間只有一條線,需要非常謹慎,慶幸的是弗蘭克和查理都做到了。從死亡走向重生的弗蘭克還是那麼的自負那麼的暴戾,但是正直卻佔了上風。對於親情:弗蘭克對於自己的晚輩是不屑交流的,對於小孩子的玩鬧他認為是對於他的取笑。去紐約的另外一個目的便是去到自己的哥哥家,為了去哥哥家他專門定製了全套的西裝,只是為了讓自己顯得正式一些,但是哥哥全家卻不歡迎弗蘭克的到來,他們認為弗蘭克做什麼事都是錯的,以至於全家都沒有一個笑臉,最後的晚宴也是不歡而散的,回到酒店的弗蘭克就想自殺,卻被查理勸了回來。表面上暴戾難以親近的弗蘭克還是嚮往和期待親情的,但是卻又將親人推遠,經過這次旅行的弗蘭克,慢慢地變得沒有那麼的疏離與逃避了。
在遭遇一些挫折的時候,我們有時候就會像弗蘭克一樣用暴戾、自負或者其他一些什麼的原因來逃避,從而保護自己最後一絲的尊嚴,別人都是會對我們敬而遠之,我們也樂得清靜。疏離對於一些人來說並不是最好的成長,「向死而生」才是,直面困難直面挫折才能擁有更強大的人生。
查理在「妥協與原則」中的成長
查理是一個高中生,但是他總是與他的朋友們格格不入。查理的周末是用來做兼職的,但是他的朋友們卻是去滑雪、聚會、搞惡作劇。查理捲入了一次惡作劇中,面對校長的「退學」威脅,他在「妥協與原則」之間不斷搖擺,到底是應該選擇自己的前途,還是應該選擇朋友的前途呢?查理帶著疑惑與不解踏上了這場救贖之旅。
關於查理的糾結,弗蘭克是不以為意的,弗蘭克是一個正直的人,他認為查理應該說出來,因為他的那些朋友就算被退學也會過得比他好,但是查理卻不一樣,他依靠助學金和獎學金存活,周末還要做兼職賺取回家的路費,弗蘭克認為查理應該更看重自己的前途。但是弗蘭克卻沒有將自己的真實想法說出來,原因有以下幾點:
每個人都會有「妥協與原則」的糾結:這個糾結是每個人的必經之路,查理不會因為弗蘭克的「善意提醒」就會加速成長,也不會因為弗蘭克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就改變自己的想法,就算當時改變了,但是會有很長一段時間查理還會在更大的愧疚中度過。查理是一個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查理不是一隻貓不是一件衣服,他是一個人他有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對於他自己的決定,查理應該有承擔的責任與勇氣,而不是一味地退縮與逃避。可能以後會面臨更大的困境:「妥協」就一定能贏得更好的前途嗎?弗蘭克不確定,弗蘭克確定的是,如果查理妥協以後他便不會再擁有朋友,不管這個朋友是不是真心朋友,他都不會再擁有,查理將會面臨更大的困境。
所以弗蘭克並沒有直接的表達自己的想法,而是讓查理自己做決定,不管這個決定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對於一個成年男性來說都是要有一定的責任感的,最起碼做到不逃避。查理最後選擇了「原則」也就是不將朋友惡作劇的真相說出來,他認為這樣是對的,弗蘭克沒有告訴他是對是錯,只是告訴他認準的事情就去做。關於查理的成長,我覺得最讓人動容的便是他不再那麼的害羞,變得勇敢起來:
變得更勇敢:查理在猶豫的時候,其實心中也早有答案,但是就是沒有勇氣這麼做,因為自己求學不易。經過救贖之旅,查理勇敢的選擇了「原則」,他認為自己的原則是正確的,他就應該這麼做,不做那個出賣朋友的人比自己的前途更重要。不再那麼的害羞:查理的出現總是有點尷尬有點害羞的,不管是面對中年的弗蘭克還是年輕的漂亮女性,他總是默默地抿嘴笑或者微笑,眼神的飄忽來掩飾自己內心的緊張。在他做了勇敢的決定之後,他不再那麼的害羞了,他會說出自己的想法,也會拒絕一些難為情的要求。
寫在最後
其實這部影片最出名的就是那一場「探戈」,與其說是一場舞蹈,不如說是對於人生的指導,在這裡弗蘭克說出了影片的中心思想「人生就像跳探戈,踩錯了步子沒有關係,接著踩下一步就是了」。人的成長其實就是在一個個抉擇中度過的,關於學校的抉擇,關於愛好的抉擇,關於工作的抉擇,關於婚姻的抉擇,這些抉擇固然重要,但是對於我們這一生來說,就像是一場探戈中一個步子,抉擇就算出錯了也沒有關係,這又不是我們整個的人生,我們不必懊悔不必懊惱,也不必深陷其中,豁達一點錯了就錯了,下一步對了就可以呀!
弗蘭克說:「當我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的時候,我一直都知道哪條路是正確的,但是我從來不走,因為這條路太苦了。但是查理走在十字路口的時候,他卻毫不猶豫地走上了這條充滿原則和個性的道路,只要去保護它擁抱它,總有一天會為此驕傲的。」
就像弗蘭克說的,正確的道路總是難走的,總是痛苦的,就像是在走上坡路的人們總是會比走下坡路的人要難很多,要累很多。但是我們只要在心裡堅信這條路是正確的,總有一天會取得成功,會獲得成就。就算最後這條路不是最好的選擇,我們也要有重新選擇的勇氣與決心,告訴自己一定可以!
謹以此文獻給那些正在十字路口迷茫的你!
勇敢的選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