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會有所期待的合創品牌,經歷了五月新品牌發布會之後,用六個月時間打磨一款名為「HYCAN 007」的純電SUV車型。只是沒想到,廣汽新能源LX+蔚來ES8的結合,竟是合創品牌送給用戶們的第一款車型。智商稅>產品本身,HYCAN 007算不上及格。
12月末的蔚來有些忙碌,趕完27日的廣汽蔚來新品發布後,也接著趕場28日的NIO Day。廣汽蔚來的合作項目也是蔚來繼江淮、長安在代工和資質收購模式後,與廣汽開展的一次全新的合資。
即便廣汽蔚來並不認為自己是一家傳統意義上的合資公司,應該稱為「合創公司」。這裡所指的合資指共享資源,共同分配;而合創品牌的字面之意則更好的理解為是共同創立,創建,創新。
但願合創品牌有好好的履行品牌名字背後所承載的意義,不過從目前首款量產車型HYCAN 007來看,共同創立是存在,但創建和創新,恐怕還需一些時間。
廣汽蔚來
比起蔚來和江淮、長安的合作模式之外,廣汽和蔚來的合作更加令人心動。畢竟較之於江淮和長安,廣汽揚名在外。
2018年4月10日,廣汽蔚來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在廣州南沙自貿區註冊成立,註冊資本50,000萬元。項目規劃總投資12.8億元,致力於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的研發、銷售及服務。
或許之所以被命為「合創公司」的真實原因是廣汽集團佔股22.5%,廣汽新能源佔股22.5%,蔚來合計佔股45%,代表創業團隊的廣州開創共進佔股 10%。平衡互利的關係讓其真正達到了共同創業的初衷。
2018年的廣汽集團已經達到淨利潤約為107.86億元,同比增長75.37%;而蔚來ES8作為造車新勢力的首款破30萬元大關車型也一路銷量猛進。在市場形式大好的前提下,廣汽和蔚來的合作似乎更有為行業推波助瀾的意思。
本在大家都認為和廣汽合作這只是蔚來為尋找下一家代工工廠做的準備時,他們的全新模式誕生了:由廣汽負責產品的研發與生產,由蔚來提供智能網聯技術和能源支撐體系,廣汽蔚來還有意思的為其取名為「輕模式」,意在取雙方之所長,一起賺錢。從這個分工上看,廣汽的話語權大於蔚來。
在這種「輕模式」下,廣汽蔚來擁有獨立管理和運作團隊的,他們將會對品牌發展的一切直接負責,高管團隊方面,蔚來的李斌為董事長,廣汽研究院院長王秋景為副董事長,廣汽新能源總經理古惠南和蔚來產業發展副總裁張洋為董事,曾任廣汽研究院院長助理的廖兵為廣汽蔚來董事兼總經理。
合創品牌還將推出涉及造型產品定義、電池租賃、充電樁、充電車等在內的「車+泛產品」形成的出行生態圈,這個好像是廣汽新能源和蔚來都擅長的事物。
廣汽新能源一直以來都在打造「25小時體驗生活圈」,而蔚來也正在布局超級充電站服務,和合創所要推行的出行生態圈有異曲同工之處,但仔細想來,合創品牌似乎並沒有太多自我特色的品牌想法,就連最關鍵的生產、營銷也是取兩者之長處,難免會被詬病成合創品牌其實就是拿來主義之下的一個「快銷品」。
在發布會現場,合創品牌也沒有對於之後在渠道布局做過多的深入解析,在目前的狀態下,或許一路捆綁廣汽+蔚來的連帶關係是炒熱合創品牌最快速的方式。
如果這就是廣汽蔚來一直在強調的「輕模式與傳統合資最大的區別」,似乎有些換湯不換藥了,會產生多大的市場效應呢?很難說。
幸運數字7
記不住合創品牌首款純電SUV的英文名稱HYCAN,記住後綴007不難。
首款純電動提供5款新選擇,預售價格區間為26-40萬元,NEDC續航裡程可達643公裡,2020年上半年開始交付用戶。有點詫異的是一款並沒有太多品牌宣傳造勢的全新品牌,一來便挺進26萬預售價行列,果然是一副「背靠大樹好乘涼」的架勢。
HYCAN007似乎是準備沿襲廣汽新能源LX和蔚來ES8品牌高端化的定位,預售價26-40萬元,填補中國自主品牌30萬元區別的空白。在網端,《鋰智出行》還找到了新出行賀磊對於HYCAN007較為詳實的媒體評價。
賀磊指出,1:HYCAN007和廣汽Aion LX相似度極高,可謂雙胞胎兄弟車型,LX的底子+小改的外觀+大改的內飾+學習和利用一部分蔚來的服務和生態;2:內飾設計過於簡單,沒有設計美感度堆屏,沒有內涵;3:和LX車型出自同一平臺,續航破500km,比較紮實;4:內飾設計中加入模仿nomi的智能助手,山賽感強烈,整體用料的精緻度不高;5:預售價套路和LX相似,正式售價或將重疊LX。
或許見過實車的朋友們都會發出類似的疑問,合創品牌是否過於著急的推出HYCAN007車型,並沒有給予合創品牌在消費層中太多的好感積累,它既沒有像廣汽新能源LX循序漸進的鋪陳產品,也沒有像蔚來一開始營造的產品的高端化,如同「空降兵」一般,毫無徵兆的的登場,打著廣汽和蔚來的免費廣告,硬生生擠進了自主品牌30萬元售價的軍團。這似乎是一款智商稅>產品本身的產品,HYCAN 007並沒有從一開始給予太多好感。
廣汽研究院在產品研發上,特別針對「007」的屬性在車型外觀和內飾上均做了有意的調整,「7」字形的車燈與內飾的三體屏相互呼應;全觸控三體屏不是一成不變水平直線,而是150.48度的夾角,也形成數字7的效果。但即便如此,也避免不了一眾吃瓜群體提問,「這個007的概念是想表達什麼呢?」一直會講故事的蔚來,並沒有給予「007」一個美好而憧憬的解釋,它只是叫「007」而已,一個代號。
HYCAN 007基於廣汽GEP新一代純電專屬平臺打造而來,軸距2819mm,最高NEDC綜合工況續航為643公裡,車身為鋼鋁混合籠式結構。這一大串熟悉的解析,是不是讓大家有些似曾相識感覺到了Aion LX;而車內屏幕上方可以通過語音互動的小CAN機器人,也的確像極了蔚來的nomi,山賽的嚴重,有些令人「跳戲」。
廣汽小驕傲
對於廣汽新能源而言,實現曾經誇過的牛,應該是一件可以小小驕傲的事情。根據公布的乘聯會數據,2019年1-11月份,廣汽新能源旗下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銷售34,510輛,同比增長103.7%。
新能源車市遇寒流的說法,到了廣汽新能源這兒,似乎也成了「今年廣州再次入冬失敗」一樣,廣州溫暖的冬日,和他們的銷量形成正比。廣汽新能源不但沒有
受補貼下調和車市下行的影響,反倒一路走高,11月更是躋身銷量排行榜第三。
售價25萬元的Aion LX上市當月批發銷售也達到323輛,11月銷售508輛,增長57.3%,躋身新能源中型SUV月度銷量榜第三名、純電動中型SUV第二名,僅次於同級車型蔚來ES6。正如古惠南所說到,「他們的產品會說話,消費者會有識別到眼光,他們的產品也一定會有驚人的市場反饋力。」
果然,廣汽新能源從Aion S開始逐漸實現品牌高端化,其Aion S在11月銷量中以5538輛位居新能源車型榜單前三名,雖然其中銷量以大訂單數量居多,但也沒有影響到Aion S強勁的後發制人。
在被稱之為「世界級汽車矽谷」內,廣汽新能源的產業園被受關注,投資額預計450億元,將圍繞「智能製造+創新研發+汽車小鎮」三大領域打造。這樣的前景和對於智能化的把控,也讓廣汽在新能源道路上走的愈發堅定。
不能否認,合創品牌在廣汽的庇護下,一定會比其他初創品牌走得更有底氣。傳統車企和造車新勢力的「大碰撞」,可以讓廣汽蔚來擁有更加充分利用有效資源的機會。
但同時,廖兵(廣汽蔚來董事兼總經理)也沒有迴避兩家車企碰撞後有可能產生的問題,他坦言:「合創有它天生的優勢,但挑戰在於兩種思維邏輯模式的碰撞不可避免,想要短時間內邁過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花費大量時間。」
合創品牌是新能源行業的「新人」,作為「新人」,他們是該拿出別具一格的東西讓行業眼前一亮,畢竟廣汽+蔚來,這兩個行業大IP,足夠上熱榜。
面對4月份即將開啟的交付工作,合創HYCAN 007必須要快,在廣汽新能源的工廠進行新車生產,也保證了HYCAN 007的絕對質量。
但《鋰智出行》認為,再接下去但渠道建設問題上,合創品牌似乎處在了一個尷尬的位置上,據悉目前渠道會在HYCAN+廣汽+蔚來三家的體驗中心或交付中心進行,用戶還可以同時享受到廣汽和蔚來雙方提供的服務和資源,在這個環節上,合創品牌過於依附廣汽和蔚來,未必是件好事。
沒有過多自我品牌特性的合創品牌,能走得多遠,真的是種顛覆嗎?還需要打上一個問號。
文/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