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2020首屆上海國際網絡文學周原創論壇 官方圖
經過近20年的發展,中國網絡文學如今已「出圈」又「出海」,不僅在國內以原著小說,動漫、影視、遊戲等形式遍布日常文娛生活,更揚帆出海,從北美到非洲,從西歐到東南亞,吸引了無數中國網文忠實讀者。他們讀過《荷馬史詩》,也知道希臘神話,曾沉浸在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也曾聽說過中國的孫悟空和關雲長、諸葛亮,如今他們紛紛捧起網文,不禁讓人好奇,他們為什麼會愛上中國網文?
昨天(11月16日),由上海市出版協會、閱文集團主辦的「2020首屆上海國際網絡文學周」於上海浦東召開,在首屆全球原創論壇上,行業專家就圍繞「網絡文學如何促進全球文化聯結」,對中國網文出海的現狀和發展趨勢進行了探討,從中或許可以窺見一二。
在論壇上,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嚴鋒回憶起他在海外任教的經歷,曾廣泛問過海外學生,最喜歡哪些中國作家的作品,發現最受歡迎的是沈從文的作品,比如《邊城》等,然後是張愛玲,莫言,餘華等作家。沈從文作品的特點就是人性描寫,不僅最打動我們,也打動了世界。「他很自然,也很民族,但也有一些神秘的元素。是熟悉的陌生,熟悉的人性,陌生的表現。」
嚴鋒進一步追溯到了前網絡時代,提出網文承襲了武俠小說的脈絡,例如其中的修仙,練級,成長等元素,都和武俠小說有相通的地方。而武俠小說早已作為中國文化的代表性基因,在以東南亞為代表的海外,奠定了多年的深厚基礎。甚至東南亞有地方會日常中隨口提及「左冷禪」(金庸小說《笑傲江湖》中的人物),作為一種文化現象,說明了中國武俠文化的滲透力。再比如成龍、李小龍,多年來也通過影視形象,在全世界已經播撒了中國文化的基因,為一脈相承的中國網文開闢了前路。
來自英國的大男孩JKSManga,最初是忠實的中國網文讀者,他一直熱愛那些有完整世界觀、豐富角色人設的作品,比如《超級神基因》和《超神機械師》。「我使用了中國網文中常見的宇宙、升級和系統元素,同時加入了西方背景。本以為是自娛自樂,沒想到讀者對中西合璧的故事這麼感興趣。」他還學著中國網文30秒之內吸引讀者的手法,「如果有人說,我的故事是哈利·波特遇上了孫悟空,這會瞬間抓住你的興趣。」 如今他的處女作《My Vampire System》(中文名:《我的完美系統》)上傳到網上,如今更新字數超35萬字,閱讀量超過900萬。
楊晨認為,中國的網文作品之所以能在全球吸引讀者,是因為我們的故事足夠好、題材足夠豐富,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機制足夠領先。「傳統文學家是站在100年前的巨人肩膀上,但網絡作家是站在昨天巨人的肩膀上,更新迭代速度非常快。」正是由於這樣特殊的生產機制,網文平臺上才能迅速誕生優秀作家、產生優秀的文學作品,網絡文學也才能適應最新的時代潮流,滿足當代讀者閱讀的需要。
當鋼鐵俠、哈利波特等英雄成為世界粉絲情感載體的同時,網絡文學也通過一個個中國故事的塑造和不同文娛形式的傳播,讓越來越多本土IP破土而出。
(新民晚報記者 吳翔)
【來源:新民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